神洲狂澜-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一年半载我便会回来,那时,那时……”
纪苏一双妙目此时却不知往哪搁才好,脸上也是一阵发烧,心中如小鹿乱撞,只等李均说出下面的话儿,但李均那时了半天,墨蓉的眼睛又浮现在他脑中,他终于道:“那时我与妹子再次交手,妹子可别不堪一击,那就是妹子偷懒了。”
一股酸酸辣辣的感觉自鼻梁处升起,纪苏的眼圈有些红了,自己盼望的岂是这样的话语!她重重哼了声,一甩衣袖便大步出了营帐,将李均一人扔在里面,李均此时只恨自己嘴拙舌笨,在这情场之上,全然没有战场上般春风得意之功。
大军的开拔并非轻易之事,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余州不仅府库充盈财力雄厚,而且久经训练的兵马也已有十万之众。李均将三万人留下与各城城防兵一起镇守,而带着一万轻骑、五千铁骑与两万铁甲、三万五千轻甲步兵出征。不唯规模上较之上次出征陈国要大,军士的装备也甚为整齐,象白国、中行国这般的小柄,举全国之兵力也不过如此。
军队的规模越大,也就意味着后勤补济的难度越大,李均令银虎城城主司马辉管理此事。司马辉在余州世家望族追随彭远程叛乱中虽略有犹疑,但最终还是站在李均这一方,而且牵制住了江润群等的兵力,为人又颇为谨慎,因此李均这次委之以重任。他也果然不负李均所望,粮草调度,井井有条。不唯如此,他尚且向李均进言,仅通过穹庐草原补济,因为草原位于高原之上,运送起来虽有墨蓉研制的木牛流马,却也容易损耗拖延。初期攻打云阳尚可无虑,但如果突入了苏国腹地,这漫长的补济就必需另寻他法了。
“因此,攻破云阳之后,请统领不必急于切入苏国腹地,而是攻打沧海郡,夺得沧海郡良港溪州城,那样便可利用我余州海上优势进行补济。”他如是进言,正与李均、魏展的战略意图相合,李均大为宽心,笑道:“吃饭之事,有你司马在,我李均便高枕无忧了。”
虽然心中也觉得极为不舍,但大军开拔之后,李均便没有回一下头,没有再望那两双殷切的眼睛。此行虽然胜算极大,对手之中应当没有柳光这般可怕的人物,苏国士兵的战力自己也极为熟悉,但若不怀有不胜则亡的信念,只是一昧回头看这平安祥和的余州,那就意味着十成输了九成。
对士兵与余州百姓,李均一直以出兵陈国为名进行战备,而且指出此次出征不走上次自大谷城往会昌去的路,而是经过银虎城绕道前往会昌,在会昌也大张旗鼓地进行准行,因此士兵与百姓都以为此行目的仍是陈国。
大军在银虎城略一休整便继续出发,李均与他的近卫铁骑当先开道,走着走着熟悉道路的士兵便觉得不对,有军官前来问道:“统领,有家在此处的士兵说这条路是通往穹庐草原的,并非通往会昌之路,往会昌应是走西南那条。”
“放心,我们没有走错!”李均哈哈大笑,士兵都被瞒住了,那么混入余州的细作探马自然也会被瞒住。他一指北方,大声道:“众将士听着,我们此次征讨的敌人不在西方,而是在北方,是在穹庐草原的那一头,是那冤杀了陆翔陆帅的昏君奸臣!”
众将士先是一怔,然后暴发出雷鸣般的呼声:“讨伐昏君,诛杀奸臣,为陆帅复仇!”
平军的中级将领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自原来陆翔无敌军中转过来的,而李均兵法师承陆翔更是人人皆知之事,更重要的是,陆翔这个名字,在神洲几乎家喻户晓,不亚于军神在世,即便是与他交战多年的敌国岚国百姓,也对他敬爱有加,因此李均此时打出为陆翔复仇的旗号,让原本有些困惑的将士都觉得精神大振。
当董成再次得探马之报,说进入云阳境内的不象是戎人的铁骑,而是一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的庞大部队之时,董成立刻明白了:“是余州的李均!他来为陆帅复仇了!”
丙然,董成派往京城求援的密使刚刚出去,李均派来的使者便抵达城下,守军将他带了过来。
“你是何人,见了本郡守何敢不下跪?”董成原本不是如此刻板之人,但见了来使那气宇轩昂似乎目中无物的样子,让他不由得生出给他个下马威的念头。
“在下郭云飞,向郡守行礼原是应当。”郭云飞听了董成之语微微一笑,真地屈膝行了个大礼,自从彭远程败亡他被迫降了李均之后,他自觉是无耻之人,因此旁人讲究的一些礼仪尊严,他却一概不以为然。李均正是见他能屈能伸,因此将他从余阳城城主主之位调入军中为军中使臣。
董成见他如此外强中干,心中原本对李均的估计不由得减了一分,用这样无能之辈为使,莫非李均帐下真的缺乏有才之人?若是如此,李均一人再强也可怕不到哪去。
“李均帐下,尽是如你这般人物么?”一个幕僚深明董成心意,故意问道。
“哦,李统领帐下,有万夫莫胆之勇的猛将百名,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谋士千位。象区区之辈,不过是一小吏罢了。”
“那就是李均不会用人了,让你这区区小吏作为使者,只怕会落得个命丧声辱的下场。”那幕僚见郭云飞行为虽有些猥琐,言语中却没有破绽可寻,便进一步迫道。
“此公之言大错,李统领深明用人之道,一向量才而用,处理大事便派有大才之人,处理小事便派小才之辈,至于处理可有可无之事,就会派象在下这般可有可无之人了。”郭云飞慢慢地道,似乎一点都不着急。
“不必多说了,李均令你来,莫非是要用你之伶牙俐齿说动于我?”董成心中不快,这种嘴巴上的阵仗根本不能决定什么,但这些文人儒士却又总爱在嘴上争个长短胜负。
“不敢,此来不过是替李统领转达问侯之意。”郭云飞道。
“是吗,李均攻入故国,侵害百姓,只是为了来问侯一下我么?他说了什么?”
“李统领道,常闻郡守董将军以陆帅为范,贤夫人亦有欲享哀荣之美谈,因此派我来邀将军会猎柳州,以奸臣之头为杯,以奸臣之心为肴,共谋一醉,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董成心中“登”一下,李均让郭云飞传递的说辞,本意并不在于劝降他,否则便不会如此自傲,李均敢于出此狂言,自然是因为不将自己这云阳郡守放在眼中。这并不让他觉得恼怒,相反敌人若是轻视自己,自己应格外示弱以骄敌。令他心中激荡不安的是,李均将这次攻击的矛头,直指朝中奸相吴恕,这对于苏国的百姓将士而言,是极有诱惑力的。即便是自己,若非立志象陆翔般忠贞不贰,只怕也会被这诱惑所动摇。
“请回复李统领。”董成言语中分外客气,甚至还向郭云飞拱手行了一礼,“李统领身负陆帅兵法神机,纵横天下万里而无人能敌。统领之命,我董成原当遵从,但想那陆帅宁死也不怀贰心,统领身为陆帅弟子,也应忠心如此方能慰陆帅在天之灵。朝中有奸臣,我愿与统领联名上奏朝廷,必让宵小服法群奸隐退,何必轻言刀兵兄弟相残,以致于亲痛仇快。”
冰云飞微微一笑,李均让他来行攻心之策,而董成则还借他之口反攻李均之心,看来攻入苏国,并没有那么简单,李均又要面临一个难缠的对手了。
……
吕无病骑着匹骏马,看着这前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心中既是兴奋又有些担忧。
若说战争之中,有人不畏惧死亡那是绝不可能的。初次上阵便斩下敌人五十余首绩的吕无病也不例外,但在这畏惧之外,还有更强烈的兴奋与勇气在支持他。他向沉静无语默然前行的李均望了一眼,那兴奋是一个战士面临一场大战时自然而然的心理,那勇气则是来自于对这个年长不了几岁的统领的信任与崇敬。
苏国原本是吕无病故国,但出身贫寒世代为奴的他,若不是被雷魂从家中带走,只怕如今仍就是“披甲人之奴”,虽然有着一身好武艺,最终也不能改变这命运。念及此处,他悄悄伸手摸了摸自己右额那淡淡的烙印,这是“披甲人之奴”的标志。这个终身也磨灭不了的痕迹,如果在其他军地方,将是耻辱的标记,但李均初次见时,只是微微一笑:“有这个更好,证明我们和平军不管出身高低,只要自己有本事便可以为将帅之才!”
战阵严密如林。在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战之后,和平军已经挺进到距云阳首府不过六十里处的一座关隘“瓦口关”,关隘的两侧是连绵上百里的小山,依着地势,历代云阳守将不断增高关隘城墙,使得这瓦口关甚至比周围的山岭还显高大巍峨。厚实的砖墙将如潮水般涌来的戎人一次又一次挡在身下,千年以为穹庐草原上的无数勇士成了这瓦口关下的累累白骨。董成探明李均兵力远较其多,因此选择了这拥有地利之便的瓦口关作为大战的场所。
“兵力果然无法展开。”吕无病侧过头见,只见李均似乎在喃喃自语。
“这个董成果然如云飞所言,是个难得的将才。”魏展是唯一不肯身顶盔戴甲之人,旁人多次劝他战阵之中还是披挂一下好,他却哈哈一笑:“若是敌人杀到我面前来了,我便是穿着李统领的赤龙盔甲拿着他那八十一斤的大铁戟又有何用?”
李均心中怦然一动,魏展是他从敌人牢中得到的出色谋士,如果这董成如魏展般能为他所用,那自己不啻于多出一只臂膀。
他轻轻皱了下眉,转过头来在众将脸上转了一圈,然后道:“诸位以为当如何破关?”
他回避了如何降伏董成这一问题,双方对峙胜负未分之际,若是刻意要收服对手,只能让自己用兵之时束手束脚。魏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偏过头去看众将。
在和平军中,以马背上的军事会议的形式讨论战术问题,向来是一个传统。
“进攻,自然是强攻!”蓝桥虎目炯炯,他虽然在墨蓉、纪苏与紫玉的玩笑中是“傻瓜”一样的,但在战场之中他却是一员猛不可当的勇将。虽然因为在战术运用上有差距而无法独当一面,不过以之为锋锐攻破敌阵却正好合用。
孟远则摇了摇头:“正面强攻代价太大,我看不如用巧,我军骑兵精锐,用于攻城非其所长,当发挥骑兵的优势,绕自瓦口关之后断其退路,如此敌军军心必散。”
“不可,敌将董成用苏国名将,士卒深受其恩意欲效死,如断其退路,则必然使之做困兽之斗。我看要破此城,还需正面攻打。”郭云飞道。
“无病,你看当如何是好?”李均微笑着转向无病,吕无病年龄是和平军将领中最为幼小的,为日后长久计,这样的年轻人还需多锻炼的好。他心中如此作想之时,全然忘了即便是在年轻人居多的和平军中,他自己的年龄也全然算不得年长。
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吕无病心中怦怦跳着,脸上也泛起红晕。“我不知道,统领说如何打就如何打吧!”
众人都笑了起来,孟远道:“郭先生言之有理,若只是单纯断敌后路,敌军必拼死力战,不过我还未放弃,可将骑兵绕于敌后的意图改变一下,不断其退路而断其粮路,再如何拼死,若是没有了粮食仍就会溃败。”
“也不成,我军远道而来,兵力众多,补给比之瓦口关之敌更为困难。于我军而言,利于速战却不利于持久,况且若是骑兵绕自敌后,若能短时间内击溃敌军倒还罢了,若是拖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