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66部分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66部分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邦葛罗斯和老实人似乎赞同他们的吃法,于是,他便也被一块儿送上宗教火刑场。结果三
人被烧死,邦葛罗斯和老实人却奇迹般地脱了险。老实人历尽磨难,认识到世界就象一个屠
宰场,他抛弃了乐观主义。最后他找到了一个黄金国,国内遍地都是黄金、碧玉和宝石,人
人过着自由平等,快乐而富裕的生活。当然,这只是伏尔泰的理想。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在路易十五死后重返阔别28年的巴黎,人民群
众夹道欢迎这位勇敢的斗士。5月30日,伏尔泰病逝。临终前,神父要他承认基督的神
主,他愤然拒绝。反动教会不准把他葬在巴黎。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骨灰运回巴黎,在法
国伟人公墓隆重安葬。

 
攻占巴士底狱



    “到巴士底去!”
    “到巴士底去!”
    1789年7月14日清晨,愤怒的巴黎市民,成千上万地向巴士底狱奔去。他们有的
拿着火枪,有的握着长矛,有的手举斧头,人们呐喊着,像大海的怒涛一样涌向巴士底监
狱。巴士底狱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建造于12世纪,当时是一座军事城堡,目的是防
御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城前。后来,巴黎市区不断扩大,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
建筑,就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18世纪末,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法国国王在那里
驻扎了大量军队,专门关押政治犯。
    巴士底狱高100英尺,围墙很厚,有八个塔楼。上面架着大炮,里面有个军火库,装
有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它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巴黎,活像一头伏在地上的怪兽,虎视
眈眈地在那里随时准备扑上来,吞掉每一个胆敢反对封建专制的人。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
王朝的象征。
    多少年来,人们像痛恨封建制度一样痛恨这座万恶的巴士底狱。许多人都梦想有一天把
它推倒,他们在等待时机。18世纪后期,法国国王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生活,拼命向人民
搜刮钱财。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为筹款继续吃喝玩乐,召开已经停止了175年
的“三级会议”。
    原来,封建的法国把国民分为三个等级。僧侣为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其他各种
人都归为第三等级。第一、第二等级的人数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但是,他们有钱有势,
想尽各种方法压榨平民。
    参加“三极会议”的第三等级代表主要有工商业者、银行家、律师、作家等,他们迫切
要求改变封建专制的法国政治,争取获得自由和平等,因而得到广大巴黎市民的拥护。他们
趁开会的机会提出,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后来他们又宣
布由他们自己组织国民议会,代表全体法国人民讨论国家大事。
    第三等级代表的叛逆行动引起了国王的震怒和恐慌,他马上出动军警,封闭会场,禁止
国民议会开会。
    国王的专制行为,不仅没压住第三等级代表的反抗,反而在他们胸中燃烧的怒火中撒了
一把盐。他们表示一定要制成一部代表全体法国人民利益的宪法,否则决不罢休。1789
年7月9日,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会议”,公开反抗国王,双方的冲突更加激烈。
    国王路易十六暴跳如雷,偷偷向巴黎调集了大量军队,准备逮捕第三等级代表,用武力
解散国民议会。消息传出以后,巴黎人民群情激愤,7月12日,数万巴黎市民上街游行。
1万多市民涌到罗亚尔官的花园里,一个年轻人,站在一个高高的亭子上,大声喊道:“公
民们,国王雇佣的德国兵正向巴黎开来,他们要带来流血和屠杀,拿起武器吧,这是我们唯
一的生路!”
    “拿起武器!”
    “拿起武器!”
    市民们齐声高呼,人们奔回家中,拿来了斧头、菜刀、铁棍、猎枪,又聚集在一起,涌
向王宫。
    这时,一队骑兵冲过来,是国王的近卫军,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举马刀,野蛮地向群
众砍去,转眼之间,街道上躺满了市民的尸体,血流遍地,群众只好四散奔逃。
    7月13日清早,巴黎全城的警钟一起敲响,血腥搏斗的一天又开始了。市民们首先冲
向军火库,夺得了几万支火枪,手执各种武器的市民们攻占了一个又一个阵地,巴黎市区内
到处都有起义者的街垒。到了14日的早晨,人民就夺取了整个巴黎。最后只剩下巴士底狱
还在国王军队手中。
    “到巴士底去!”起义队伍中响起了呼喊声,起义者从四面八方涌向巴黎的最后一座封
建堡垒。
    守卫巴士底狱的士兵首先用塔楼上的大炮轰击,然后从房顶上,窗户里向人群开火。猛
烈的炮火阻止了前进的起义者,他们无法接近巴士底狱,只好从四周的街垒中向里面射击,
但因为距离太远,根本对里面的士兵构不成威胁。
    “大炮,我们需要大炮!”人群中有人喊道。
    许多人离开战场去寻找大炮。不久,大炮推来了,但都是一些旧炮,有的还长满铁锈,
象几百年前的古董。一时也没有炮手,有人自告奋勇地出来开炮,一个卖酒的肖恩居然当了
炮手。这些旧炮好像也受了起义者高昂情绪感染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发出了轰鸡。一排排炮
弹打在监狱的墙上,打得砖屑乱飞,烟雾弥漫。人们发出一阵欢呼。
    但是,巴士底狱的墙实在太厚了,旧炮打出去的炮弹没有威力,根本无法打穿它。敌人
的大炮倒是凶猛无比,起义者的伤亡不断增加。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巴士底狱前聚集了数万起义者,可就是拿巴士底狱厚厚的围墙毫无
办法。有人主张冲到墙边,把墙挖个洞装上火药,真的有几个勇敢者拿着工具,提着火药桶
冲向墙边。塔楼里,士兵的子弹雨点般射了过来,眼看就要接近围墙的勇士一个接一个倒了
下去。人们十分焦急。“我们现在需要真正的大炮和真正的炮手!”街垒里传出一个洪亮的
声音。
    战场上一时沉寂下来,人们在等待着。
    又是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终于被拉来了,有经验的炮手也跟随而
来。大炮发出了怒吼,一颗颗炮弹猛烈射向巴士底狱,围墙被轰塌了。守卫的士兵眼看大势
已去,终于举起白旗投降了。
    接着,起义者把巴士底狱完全拆毁,象征着封建罪恶的巴士底狱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为了纪念巴黎人民英勇攻占巴士底狱的伟大功绩,法国把7月14日,作为自己的国庆节。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罗伯斯比尔



    1791年9月30日,法兰西共和国制宪会议在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众人正全神贯注
地听一个人发表演说。
    这人中等身材,苍白瘦削,有些虚弱。一双深陷的眼睛,时而热情滚滚,喷射出太阳一
般的光辉,时而又若有所思,显得镇定深沉。
    只听他慷慨激昂地说:“我反对在宪法中规定国王有否决权。如果大多数人的政治权利
被剥夺,那么,《人权宣言》中说的权力归人民就是虚伪和欺骗!是谁完成了我们的光荣的
革命呢?难道是一些名人和富人吗?不!只有人民才想革命,只有人民才能完成革命。”
    台下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这位演讲的人就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最杰出的革命家罗伯斯比尔。
    1758年5月6日,马克西米连·罗伯斯比尔生于法国北部阿尔土瓦省的首府阿腊斯
城。祖父和父亲都是律师。罗伯斯比尔11岁到巴黎上学。当时巴黎有许多反封建的启蒙思
想家,比如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他尤其崇拜卢
梭,把卢梭看成是自己的导师。1778年,罗伯斯比尔进入巴黎大学的法律系,他亲自拜
访卢梭,受到卢梭热情接待,两人倾心长谈,这对他以后从事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1781年大学毕业后,罗伯斯比尔回到阿腊斯当律师。他熟悉法律,思想敏捷,口才
出众,同情穷人,经常无偿为平民辩护,很快成为阿尔土瓦省的名人。1788年,他被推
选为阿尔土瓦第三等级代表参加会议。起初,这个外省青年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他在
制宪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激昂的演说,提出消灭等级特权,保障人权,出版和信仰自由,代表
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名字在人民中很快流传开来。在革命初期,巴黎有很多革命俱乐
部,以雅各宾俱乐部最为有名,因为其成员经常在圣雅各教堂开会,所以人们称他们雅各宾
派。罗伯斯比尔是该俱乐部成员,后来他又成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他主张彻底消灭封建专
制,建立一个真正人人平等的共和国,因此,他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日
俱增。
    1791年6月,国王路易十六企图逃亡国外勾结外国反动势力镇压法国革命,结果被
群众抓获,罗伯斯比尔主张严惩国王,废除君主制,但被保守的君主立宪派拒绝。但罗斯伯
比尔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说:“我已决定把我的生命贡献给为真理而作的斗争。”
    这时,奥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联合发表宣言,宣称要派军队惩罚“罪犯”,恢复法国的
“君主统治”。外国的专制势力企图武力干涉革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国民公会中的保守
派竟然无动于衷。罗伯斯比尔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发表演说,鼓励人民捍卫革命的成果,他
说:“我们或者重新堕入以前的奴隶制中,或者重新拿起武器!”他的这句话成为传送一时
的名言,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792年春天,普奥联合出兵进攻法国。战争一开始,法军就遭到惨败,因为国王和
王后早把作战计划送给了敌方,贵族军官,不是叛变投敌,就是有意怠战。法军节节败退,
革命面临空前的危险。
    雅各宾派的三个主要领导人罗伯斯比尔、马拉、丹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保卫祖国的呼声,
罗伯斯比尔说:“战争一旦开始,就必须是胜利的。”丹东在立法会议上作了简短而激昂的
演说:“就要响起的警钟并不是警报,而是袭击国家敌人的号令。要战胜他们,诸位,我们
必须勇敢,勇敢,再勇敢,法国就能得救!”这几句话获得两次热烈的掌声,并成为流传至
今的名言。
    法国人民勇敢保卫祖国,各地的义勇军纷纷开往前线,最终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
    1792年8月,国王路易十六被人民逮捕,全国上下一致要求审判国王。执掌政权的
吉伦特派,故意拖延时间,不审判国王,说什么“国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民公会无权
审判“国王”。等等。他们咒骂罗伯斯比尔是“独裁者”,马拉是“独裁的鼓吹者。”
    这年10月,人们发现了路易十六藏在王宫后面墙壁里的秘密文件柜,里面全是路易十
六写给逃亡在外国的法国贵族的信,命令他们想法“邀请”普奥等国军队进攻法国,而他自
己则宣称要“重新掌权”。路易十六叛国和反对革命的罪行暴露无遗。
    1793年1月15日晚上,法国议会大厅里召开国民公会表决对国王路易十六的判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