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28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128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厄运随之来临。一支活跃在这一地区近500苏维埃骑兵,偷偷的包抄上来。
    战斗随着展开,一场惨烈的厮杀,苏俄骑兵高呼着“乌拉”的口号,从四面八方冲了上来,混战了一个小时,战场上躺满了双方的尸体。毕竟寡不敌众,要不是我军训练有素,恐怕早就崩溃了。又过了一个小时,米豹率领50多人突围出来,可是米雄却没有出来……。
    等米豹带领援兵杀回来,战斗早已结束,苏俄军队也匆忙的逃跑了。打扫战场米豹发现了米雄的尸体。此时此刻悲伤的米豹欲哭无泪,他抱起满身血迹的米雄,亲手挖了一个坑把哥哥下葬了。随后在哥哥的坟头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9骑兵军继续挺进,他们到达卡拉干达遭遇了顽强的抵抗,一个叫古雪夫的苏俄将领,率领5000人,坚守卡拉干达。米豹带着满腔的怒火投入攻占卡拉干达的战斗。在我大军猛烈地攻势下。苏俄将领古雪夫率领少数人突了出去,其余人马被歼灭,卡拉干达被占领。
    冯玉祥副司令官到达卡拉干达后,立即动手在卡拉干达组建前线指挥部,接着要修建一个前线野战临时机场。第45步兵师两个旅、第6炮兵旅两个团,就地开始修筑防御工事。第9骑兵军、第13骑兵军,在卡拉干达休整了几天,然后兵分两路继续向北方挺进。
    我骑兵第14军,从老霍城一线挺进哈萨克斯坦,迅速占领了阿拉木图,然后在比休凯夫歼灭了5000苏哈联军,紧接着塔什干被占领,一个月后兵锋到达里海。截止到8月份,整个哈萨克斯坦全境被占领,初步实现了战略目的。





    第三部大国博弈 124鏖战哈萨克
  

    时间进入9月份,在这个月份整个中亚乃至俄国境内,其发生的变化简直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苏俄西部战场,苏维埃军队经过浴血奋战,很快歼灭了几只强悍的前俄政府军,其余残部纷纷逃向外国。接着波兰干涉军遭到重创,退出了乌克兰、白俄罗斯西部。
    盘踞在乌克兰南部亚速海的英法联军,见势头不好便龟缩在此。而后来进入的土耳其大军却发展势头很好,应为他们和俄国人是世仇,他们决心要把被俄国人占领的土地夺回来,很快土耳其人占领了罗斯托夫以南俄境,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回过头来再看看高尔察克的境遇,他的20万大军起初被南方集团军伏龙芝元帅率领10万大军,在喀山一线成功阻截。随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又向南方集团军增援了5万军队,高尔察克的猛烈攻势被遏制,战线开始在喀山一线稳定下来。
    苏维埃大军扫荡完西部以后,有一支5万人马的大军,从西南方向对高尔察克的大军展开夹击,经过一番残酷的战斗,高尔察克抵挡不住,开始陆续向后方撤退。伏龙芝元帅抓住时机展开全线反击,顿时高尔察克由撤退变成了全线崩溃。
    狼狈的高尔察克逃到鄂木斯克,20万大军以剩下不足10万人马。多亏在鄂木斯克采取了防御措施,势头高猛的苏维埃大军,遇到了恐怖的狙击,经过10天的连续攻击,密集的地雷阵使苏维埃攻击部队,伤亡了近三万人,苏维埃大军水银泻地的疯狂进攻被遏制。由于战线过长,苏维埃大军也无力进攻了。
    缓过气来的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站住脚。此时此刻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能量,那就是立足,试图反攻苏维埃已经是天方夜谭。紧接着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开始加强防卫力量,随时防备苏维埃大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上又传来震惊的消息。9月12日在阿拉木图,经过所谓的民主选举,哈萨克斯坦民主共和国诞生。说白了就是一个傀儡,其政权完全操纵在中国人手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坚决否认哈萨克斯坦所谓的民主政权,并且发誓要把一切反动派消灭干净,并且号召哈萨克斯坦人民起来进行反抗,一场大的战事拉开帷幕。
    在北京国防部,正在召开军事会议,与会有关的人员明显增加不少。此刻,会议已经接近尾声,卢一鸣作最后总结性发言:“苏维埃大军分三路向哈萨克斯坦进攻,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趁我立足未稳,一举把我们赶出去。眼下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的总兵力是12万。从力量对比来看,我们处于劣势,但是我们从人员素质、武器装备以及立体打击方面,明显优于对方。因此从整个综合军事力量来考虑,应该是五五分成。”
    卢一鸣喝了一口茶水接着说道:“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的兵力已经达到极限。坦率说就是后勤补给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可能再增兵。怎样利用有限的兵力打一场决定胜利的战役,不仅是考验我们每一个士兵的战斗意志,同时还是考验指挥官的指挥艺术和战场应变能力。最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统帅部的决心和魄力。既然作战计划已经制定完毕,决心已下,就要全力以赴,毫无条件的执行,如果谁胆敢在大战期间,不执行军令,有拖延、扯皮等行为,定斩不赦,绝不姑息。”卢一鸣似乎制定了大战期间的临时法令。
    在迪化司令部,老虎神情严肃的望着地图,一名作战参谋正在解说道:“伏龙芝元帅的20万苏俄大军兵分三路,一路由古雪夫将军率领右路的大军5万人马,由佐夫斯克一线南下,向奎斯科发动进攻,意图很明显占领奎斯科后,由西面夹击卡拉干达。
    中路大军由伏龙芝元帅亲自率领,是苏维埃大军的主力,有10万人马。他们沿着伊姆希河河谷向卡拉干达进攻,意图和我主力在卡拉干达城下进行决战。而伏龙芝的左路5万人马,进展神速,,目前已经攻击到热尔莫拉,距卡拉干达约400公里。”
    老虎问道:“我军布防情况怎么样?”该参谋继续说道:“在卡拉干达的两个步兵旅、两个炮团,已经在卡拉干达北侧的铁米尔展开布防,阻击中路大军。布防在奎斯科的步兵旅和炮团,他们的力量最薄弱,因此在塔河野战机场待命10架轰炸机,随时对奎斯科进行增援。另外10架轰炸机、10架战斗机,在联队长杨鹏远率领下已进入卡拉干达临时开辟的野战机场,按照指令他们全部参与北部防御作战。我第13骑兵军、第9骑兵军,已经在阿尔卡设伏。第14骑兵军已经运动到热尔莫拉西侧,对左路苏军形成包围之势。”
    老虎满意的说道:“好,通知冯副司令,原计划不变,一定要干净、彻底的吃掉左路的5万苏军。”一道无线电波立即从司令部飞了出去。
    第二天临晨,苏俄左路5万大军在阿尔卡一带进入我军的伏击圈。我第9骑兵军、第13骑兵军分东、北、南3个方向包抄上去,5万苏军见事不好,慌忙向西方撤退,被早已迂回到西侧的第14骑兵军逮个正着,顿时密集的迫击炮弹带着刺耳尖叫声飞向苏军骑兵群,炸的他们是人仰马翻,乱作一团,战斗随之打响,五万苏军被包围。
    惨烈的厮杀进行了整整一天,苏军的建制完全被打乱,统一有效的指挥失去了作用,大部分在各自为战。而我军的建制也是乱作一团,基本是哪里有枪声就冲向哪里,苏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夜幕降临,米豹率领他的骑兵连,东杀西突,很快和自己的部队失去联系,拼杀过程中碰到的大都是友邻部队。米豹已经是杀红了眼,他要为哥哥报仇。此刻,他们沿着一条狭长的河谷向前突击,四面八方不时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重机枪的突突声以及步枪的密集射击声,所有的声音,汇成战场一首独有的奏鸣曲,激励着战士们去勇往直前。
    月色中米豹发现前方右侧山坡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米豹命令停止前进。一名排长不满道:“连长,弟兄们正来劲那,干嘛停下来?”米豹指着前方道:“你看右侧那片树林,我看有问题。迫击炮手给我火力侦察。”
    数十发迫击炮单在树林里爆炸,爆炸的火光中立马显出了敌军的身影。随后敌人也展开了猛烈的还击,在迫击炮的连续打击下,敌军的枪声渐渐变得稀疏,米豹意识到敌军要跑,立即发起了冲击,等他们冲进树林里敌人早已没了踪影,一派临时搭建的木屋显然被迫击炮弹击中,燃起的火光暴露出敌军没来得及撤走的电话线、电话。甚至还有几台发报机。
    原来这个地方,是左路苏军最高指挥部,刚才一顿迫击炮弹击中了这排木屋,苏军最高指挥官被炸伤,吓得他们赶紧逃跑了。米豹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突击到敌人心藏地带,歪打正着袭击了苏军最高指挥部,这无疑加速了敌军的溃败。
    天亮以后,苏军已经被分割包围,战场上的枪炮声更加猛烈。坦率说苏军战士的勇敢精神无可挑剔,但是由工人、农民临时组成的苏俄军队,军事素质差远了。他们完全是在用血肉之躯来拼杀,现代热兵器战争靠勇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碰到了同样勇敢的对手,而且武器装备、军事素质明显高于苏军,战斗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截止到第2天旁晚,经过36小时的连续作战,左路5万苏军,除3千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围歼作战刚刚结束,副司令官冯玉祥从卡拉干达发来命令,让他们立即北上投入对苏俄中路大军的作战。接到命令后,三个骑兵军呈扇形向北面包抄上去。
    伏龙芝元帅率领中路大军,一路上异常顺利,自从进入哈萨克斯坦几乎没有遇到抵抗,颇有军事谋略的他同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他眼里中国军队竟然敢出国作战,真是不自量力,多少年来中国军人一直是失败的同义词,到现在也没有见到中国军队的影子,说明什么呢?区区12万大军,面对我20万大军恐怕早跑得没影了。
    伏龙芝去年还是第4军的军长,短短的一年时间,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便任命他为南方面军司令员。这和他一年来卓越的指挥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分不开的。他先后挫败了南方数十支大小白匪军。然后率领武器装备落后的10万苏军,抵抗住了高尔察克20万大军的疯狂进攻,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后他又率领15万苏军,把高尔察克疲惫不堪的大军打的一泻千里,要不是在鄂木斯克遭到重创,再加上战线过长后勤补给困难,恐怕他以经马踏贝尔加湖了。
    伏龙芝今年33岁,正是年富力强、踌躇满志的年龄。同时他又是一个坚定地布尔什维克战士。前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他积极响应,并且受到了苏维埃一位重量级人物的赏识,成全了他的仕途,同时也成全了他的军事才能。
    鉴于高尔察克短时间内以经没有进攻能力,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命令他的南方军团,立即发兵把土耳其人赶出去,但是苏维埃高层没有想到,中国突然出兵哈萨克斯坦。什么时候胆小如鼠的中国人敢炫耀武力了,这是苏维埃政权最不能容忍的。因此准备扫荡土耳其人的苏俄大军,立即转向哈萨克斯坦,把中国军队打出去。
    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各列强国家对中国军队的现状、军事素质及战斗力,恐怕都一无所知,或者说不屑一顾。也可以说所有世界军事史上产生的奇迹,都是因为对方的轻敌才有的结果。而伏龙芝元帅的轻敌,结局使他永远没有机会反悔和总结经验了。
    伏龙芝元帅在行进途中接到报告,前锋部队在距卡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