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31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131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一座拖拉机制造厂。”
    老虎望着踌躇满志的韩青羽,心里同样为他高兴,谈起工业建设,老虎几乎插不上嘴,他完全成了忠实的听众。在韩青羽的描绘下,似乎新疆的未来以经触手可及。
    几天以后,新疆军区副司令官冯玉祥,乘运输机到达迪化。一见面老虎说道:“陆军部来了命令,让你去国防大学进修半年。”冯玉祥道:“老兄,太好了,真应该去长长见识,就拿这次大兵团作战为例,我不懂的地方太多了。”老虎道:“未来现代战争,你我都是生手。下一步我也要去学习。国防部已经下发条文,各大军区主要将官都要去国防大学进修,同时要求两年之内必须进修完。另外我给你透露个内部消息,这次进修要求非常严格,如果达不到要求不准许毕业。你要有思想准备。”冯玉祥道:“好啊,我老冯就喜欢竞争,对我的胃口。”





    第三部大国博弈 127章国事家事
   

    飞机沿着一条笔直的航线向东飞行,杨鹏远坐在运输机上,浑身上下不舒服。亲自驾驶飞机和坐飞机是两码事。同行的旅客中,几乎清一色是军人,还有几名国府官员,而且都是生面孔。杨鹏远发现运输机的速度太慢了,习惯于高速飞行的他忍不住手痒痒,便来到驾驶舱。两名驾驶员看见长官,表情有些慌乱,杨鹏远示意他开一会儿,驾驶员只好让座。
    杨鹏远坐在驾驶位置上,心情大悦,一腿操纵杆飞机明显开始加速。今天的天气很好,视野非常开阔。飞机进入黄土高原,透过座舱玻璃向下望去,千沟万壑的景观让人赏心悦目,大地已经披上了绿装。杨鹏远有意降低了高度,各种景物看得更加清晰。在黄土高原上空飞行不久,杨鹏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黄土高原上村庄非常稀少,几乎很少有人活动的迹象。其实他那里知道,连续几年的大移民,整个黄土高原所有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基本达到了十室九空。
    在政府的刻意安排下,所有穷山恶水的地方,居住在当地的老百姓,几乎都被迁徙走了。虽然中国人骨子里奉行着故土难离的情结,但是追求富裕的生活更是人的天性。坦率说黄土高原的恶劣环境有自然的因素,但主要是人为的破坏所造成的。
    卢一鸣目的很明确,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如此花大力气治理不如疏导。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这一段,人口控制的越少越好,并且逐年增加植被,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假以时日一定会打造出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从1919年春天开始,卢一鸣专门拨给了农林部十架特制的飞机,大范围的在黄土高原上播撒草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眼下已经初见了成效。
    杨鹏远见到的郁郁葱葱的景象,就是这种结果的体现。运输机在太原机场降落,经过补充油料,接着直飞北京。北京南苑机场是去年落成的,国内为数不多的水泥跑到,光洁平坦,远远望去如一面镜子一样,闪闪发亮,令人心旷神怡。
    眼下哈尔滨飞机制造厂,正在生产一款民用小型客机,估计很快就会批量生产,南苑机场的落成,预示着中国飞机载客的起步,预示着中国的航空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飞机平稳的在南苑机场降落,杨鹏远走下飞机登上了早已在此等候的国防部的专车。
    此刻,在北京国防部内,段祺瑞对卢一鸣道:“卢总理,根据总体布局,从德国购买的4家飞机制造厂,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曾先生你来说说具体情况?”说完段祺瑞把目光转向兵器工业局局长曾子泽。曾子泽站起来道:“卢总理,具体布局如下,1,包头飞机制造厂,主要是开发和试验新型飞机,目前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的军用部分,已经陆续转移到包头,将来哈尔滨完全转入民用飞机制造。2,从德国购买的4家飞机制造设备,以经花落有主。按照计划北京飞机制造厂主要生产舰载飞机,估计明年中旬能量产。眼下需要用于训练的少量舰载机,先暂时让包头飞机制造厂来完成。3,西安飞机制造厂,主要生产轰炸机。我们命名的“轰2型”飞机已经定型。目前德国来的设备正在调试安装阶段,大约到年底能够投入生产。武汉飞机制造厂,主要生产战斗机,通过哈萨克斯坦战役的检验,我们这款战斗机的性能,基本达到实战要求。现在已经正式命名“歼4型”战斗机。由于武汉占有长江水道的便宜,建厂速度很快,飞机制造已经投入生产。另外上海飞机制造厂,主要生产运输机,我们初步命名“运1型”,目前也进入了生产阶段,不同机种的分布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卢一鸣满意说道:“我们的航空工业终于从后台走向前台,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我们的科研院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目前许多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加入了我们的飞机制造业,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有利时机加速发展。我们不仅要成为飞机制造大国,还要成为未来天空的霸主。以后有两个环节是主抓的重点,一是大量培养我们自己的科研力量,二是站在世界的前沿不断开发航空新型材料,用以满足研制新型飞机的需要。”
    卢一鸣扫了众人一眼,见大伙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接着说道:“我们的飞机制造已经大范围的展开,应该动手筹建几所航空学校,仅仅靠哈尔滨一家航空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另外要发动民间人士在各地,大力开办飞行俱乐部,给爱好飞行的年轻人提供一切条件。将来战争一旦爆发,选拔飞行员就容易多了。”段祺瑞高兴道:“卢总理,这个主意太好了,国家不用投入大量的金钱,无形中我们又储备了大量的飞行员,真是一举两得。”众人纷纷表示符合,顿时响起了一片赞扬声。此时下面通报,杨鹏远到了。
    在国防部大厅,气氛肃穆。杨鹏远着一身将军服笔挺的站立,孙大总统亲自给他授衔,并对他在哈萨克斯坦的辉煌战绩给于表扬。接着总统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讲,使授衔气氛达到了高潮,各路媒体的记者纷纷拍照、采访,恐怕新闻界又要热闹一番。
    授衔仪式结束后,卢一鸣驱车把杨鹏远拉走了。几年没见小兄弟的面,过后自然要亲热一番。方才见面杨鹏远一直没有机会和和大哥说说话。坐在车上他打开了话匣子道:“大哥,嫂子挺好吧,好几年没有见到嫂子的面了。”卢一鸣道:“你们兄弟几个,你嫂子最喜欢的就是你,不过回到家中,你恐怕见不到你嫂子的面。”
    “嫂子怎么了?”杨鹏远吃惊的问道。卢一鸣声音低沉的道:“兄弟,老祖母去世了,你嫂子去奔丧,所以不在家中。”杨鹏远声音突然变了调道:“大哥,你说什么?老祖母去世了,你为何不告诉一声,你怎么能这样……。”他开始哽咽起来。
    一路上杨鹏远再没说话,进入家中始终沉寂在悲痛和对卢一鸣的埋怨之中。卢一鸣也没有说什么,酒菜摆上以后,二人默默的喝了几杯。卢一鸣说道:“兄弟,无情未必真豪杰。人死如斯,老祖母在天之灵会原谅我的。况且那边有你郑亮大哥、春波大哥在料理我也放心。兄弟你要记住,家事为小,国事为大。我如果告诉你们哥几个,呼呼啦啦去奔丧,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你应该理解我的心情。至于说我自己为何没去,你看我能离开吗?”
    杨鹏远依然不满道:“大哥,不管怎么说,我得去老祖母的坟上磕几个头。”卢一鸣道:“这件事情以后再说吧,你现在的精力应该放在这上面。”说完卢一鸣拿出几张张照片指着说道:“这是包头飞机厂研制的舰载机的照片,共分3个型号。舰载鱼雷机,舰载轰炸机,舰载战斗机。你的任务是组建海军航空兵,并且针对这几种型号投入训练。”
    卢一鸣喝了一口酒继续道:“我们在连云港,新建了军用马头,暂时你的司令部部署在那里。另外,我们从美国购买了一艘大型报废的货轮,经过改装后成为简易航母供你们训练使用。舰载机航空兵是一个新兵种,是未来决定海战胜利的决定力量,这一点恐怕你最有体会。关键是舰载机训练技术含量非常高,机毁人亡的事情会经常发生,你要有思想准备。”
    杨鹏远的精神头又昂奋起来,兴高采烈道:“大哥,正向你多年前说的那样,我们要组建航母舰队。到大洋里去作战?”卢一鸣笑道:“正是如此。”杨鹏远的心绪似乎飞向了大洋深处,他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告诉卢一鸣,立即去包头去看看可爱的战鹰。
    下午,卢一鸣驱车前往工业部,他要了解一下近期的工业发展情况。前一段时间他的精力大部分放在哈萨克斯坦战事上,大战善后事宜又让他操了很多心。因此对近半年来的工业状况缺乏了解,因此他找宋占一部长,要把这一课不上。
    宋占一非常了解卢一鸣的为人和脾气,俩人一见面客套了几句便言归正传。宋占一道:“从德国购买的大型造船设备,在上海造船厂已经安装完毕。签订的第一笔合同是,中国远洋船运公司定购了两艘3万吨级的散装货轮。一名国内的船商订购了一艘5000吨级的货轮。不过德国设计人员对于3万吨级的货轮的设计,改动如此之大,要求如此苟刻意见非常大。他们纷纷质问,这是造战舰呢还是造货轮,并说传统的造船业没有这么干的,成本整个增加了五成。”
    卢一鸣道:“宋部长,以后你会知道怎么回事的。告诉那帮德国人,干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瞎操心。敲定下来的图纸不会再变更,并且严格要求他们保质保量的完工。”宋占一道:“天津造船厂今年能下水一艘2000顿的货轮,这家和美国人合资的造船厂,势头很猛。他们表示三年之内,要达到万吨生产能力。另外兵器工业局利用青岛德国人留下的设备,准备上马一座海军专用船厂,目前正在筹建之中,估计年底能投入生产。”
    卢一鸣笑道:“真是形势大好啊,中国的海军建设终于拉开了帷幕,走上大洋已经不是太遥远的事情。哪嘛其他方面的情况怎么样?”宋占一如数家珍般说道:“包头钢铁厂今年又上马了两座高炉。已经达到年产150万吨钢铁的能力。首都钢铁厂、武汉钢铁厂、鞍山钢铁厂,再加上其他小型钢厂,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今年能跃升到500多万吨的产量。虽然一战结束后,外销的钢铁数量锐减。但是由于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强大的内需拉动了钢铁业的进一步增长,估计今后相当长时间钢铁都是短缺商品。”
    卢一鸣道:“今后要做好科学的评估,既不能盲目的扩充,也不能停滞不前,在这方面一定要把好关。电解铝的项目怎么样了?”宋占一道:“技术方面已经没有任何问题,难点是制造工艺方面。眼下包头一家小型试验工厂,正在加紧试验中。估计到年底我们的电解铝产品就能定型。最迟要到明年中旬,包头一家大型电厂投产后,我们的电解铝厂才能正式建厂并投入批量生产。”卢一鸣道:“很好,有了铝制品,我们的战鹰就会如虎添翼、傲视群雄。”随后,宋占一又侃侃而谈,有关其他工业建设的情况,不一而终。当卢一鸣从工业部出来,外面早已是万家灯火、繁星满天。
    卢一鸣回到家中,发现宝珍回来了。只见她独自坐在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