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38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138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每艘军舰进行改造,加装高射机枪。英军在马来半岛的进攻被迫停了下来。但是马树林的游击作战确正式拉开帷幕,一时之间英军盘踞在沿海一带动弹不得,逼迫的英军指挥官只好向国内报告,情急之下英国政府又从非洲殖民地紧急拼凑了5万陆军向马来半岛进发。
    到达澳大利亚的欧洲联军,获知澳大利亚增援加里曼丹岛的舰队遭到重创,增援部队全军覆没,紧接着远东舰队全军覆没无一逃生的消息又接踵而来,一下子把趾高气昂的欧洲联军震懵了。尤其是看到被炸的面目全非的军舰,所有人都陷入无语状态。
    鉴于这种情况,对加里曼丹岛的进攻必须停止。紧接着欧洲联军的作战部署做了重大调整。封锁加里曼丹岛、马来半岛,切断他们与外部的一切联系。首先由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组成的舰队和陆军,进驻菲律宾,在北部形成封锁带包括中国的南海水域。
    由英国舰队及陆军进驻加里曼丹岛对面的苏拉威西岛,以及荷兰属地爪哇岛,联军总部设在苏拉威西岛南部的望加锡,在东部南部对加里曼丹岛形成包围态势。另一方面联军最高指挥官把南洋作战的真实情况,向本土作了详细汇报,并且重点强调了飞机的作战效能。他在报告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未来的海上作战,出现了一宗全新的模式,南洋人率先使用了这种全新的战法,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其实英国人根本不知道,是日本人最先遭到这种蹂躏,可是自私的小日本是不会把这种情况告诉英国人的。
    联军司令官同时转告本国政府,全力开发自己的作战飞机与之抗衡,否则南洋将无法作战。由于欧美有成熟的航空工业,并且在一战中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一战的后期已经有了小规模的空战,只是没有加以重视。尤其是利用岸基飞机对来自海上的军舰进行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英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想到。日后航空母舰、舰载机恐怕要要提到英国人的日程表。
    眼下英国人主要是对付南洋的轰炸机,因此英国的飞机制造厂开始全力打造战斗机,因为战斗机专门对付轰炸机的空中利器。与此同时,英国人又请求美国人帮忙开发战斗机和轰炸机。美国人何乐而不为,军火工业是最赚钱的买卖,顿时美国上下开始了造飞机的热潮。
    与此同步,英国人在苏拉威西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开始修建野战机场。南洋战火似乎烟消云散,处于休战状态。
    在斯里巴加湾市南洋总统府正在举行庆功会,此刻蒋中正兴高采烈道:“我南洋军队在第二阶段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我们在加里曼丹岛东南部,重创了来犯的英国澳大利亚舰队,俘获了马辰港的3万英军。紧接着我们又干尽利索的歼灭了远东舰队,远东舰队11艘水面战舰及三千英印军无一漏网。而我在马来半岛作战的部队,成功的遏制了英军的脚步,达到了初步的作战目的。我英勇的空军部队,在这次作战中发挥了制胜的作用,让我们为勇敢的空军将士是干杯。”顿时群情激奋,碰杯声响成一片。
    总统武泰民接着说道:“我们南洋共和国的人民是不屈不饶的,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来犯之敌,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现在我宣布把这一胜利消息向世界发布,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进一步鼓励人民的斗志,增强必胜的信心。”
    总理李光耀说道:“胜利固然可喜,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欧洲联军正虎视眈眈的包围着我们,南洋共和国和外部的联系已经被全部切断,尤其是和大陆的联系。今后我们的形势将更加险恶,因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切不可掉以轻心被胜利冲昏头脑。”
    蒋中正道:“考虑到今后的所面临的困难,一旦最糟糕的局面出现,我们将退守加里曼岛中部的原始森林。目前我们在原始森林里已经开始建立基地,储备作战物资和粮食。同时在南部、东部、北部秘密囤积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为以后的游击作战作准备。”
    总统武泰民最后说道:“很好,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我们一定会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英军暂时停止了进攻的脚步,但是马来半岛的游击作战却展开的如火如荼。这天夜里,我一支特种分队从马六甲海峡最窄处,偷偷的渡了过去。在新加坡海峡对面苏门答腊岛上的阿坦,英军正在修建一个野战机场。这个阿坦距离海峡约20公里。
    次日旁晚,我特种分队100人悄悄运动到英军正在修建的阿坦机场。参与修建机场的民夫约有5000人,担任防守的英军有一个连。英国人压根没有想到,南洋军队会跑到苏门答腊岛上进行破坏活动。因此他们的警戒十分松懈。经过侦查搞清了英军的防守情况,该特种队长毫无顾忌的向队员们发出了命令。特种队员像猛虎般的扑了上去。一个连的英军别说没准备,即使有准备恐怕也不是我100名特种兵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英军连长就被打死,试图抵抗的英军士兵也被迅速击毙,其余聪明一点的英军士兵立马投降做了俘虏。
    战斗刚结束,特种兵们立即动手驱散5000修建机场的民夫,一把火烧毁了该机场。接着押送俘虏的英军士兵撤往岛的深处。马树林给他们的命令是,在苏门答腊岛连续特种作战两个月,一定要把和属地搅得天翻地覆,让英军一刻也不能消停。
    本来马来半岛频繁的袭击活动,就令英军司令官一筹莫展。现在苏门答腊岛又发生了袭击活动,怎不让该司令官震惊。他立即命令苏门答腊岛上的1万英军,严防各个关口,并且组成追剿部队,务必剿杀我游击部队。现在苏门答腊岛就是英军的后院,后院起火对英军来说那可是致命的,1万英军简直成了救火队员,被牢牢的拖在苏门答腊岛上。
    马树林在马来半岛上,正游击的得心应手。总不来令让他立即抽调200名特种队员北上,经加里曼丹岛进入菲律宾,对分布在菲律宾港口的联军部队展开袭击。顿时菲律宾各个岛屿上的港口均成了被袭击的目标。联军部队在这种不讲理的打击下,出现了大量死伤的情况。有几次特种兵甚至对停泊在港口的军舰展开了袭击,联军几乎没有应对的办法
    南洋共和国向世界发布的战况,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刚刚成立的南洋共和国,居然有这么强悍的军力,这让许多国家难以相信这是事实。但是南洋发布的战况,说的是有鼻子有眼。世界媒体正在疑惑之间,美国一家权威报纸正式披露了英军的损失情况,顿时英国人的威望在人们的心中开始下滑,这个日不落帝国的神话开始破灭。
    由于马六甲海峡海峡被封锁,切断了欧洲与东亚的的贸易航线。欧洲人开始把目光转向美国。美国—日本—中国这条航线开始启动,整个太平洋成了繁忙的水道。由于从去年开始中国就进行了内部调整。虽然因为南洋战事,中国的对外贸易下降了一半,但是在强大的内需拉动下,经济发展不降反升。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建设的同时,中国启动了造舰计划,大开发计划,工业扩能计划,经济刺激计划,农业开发计划等一篮子措施,中国有史以来真正迎来的工业建设的高潮。
    在中国首都北京,卢一鸣刚在总理府主持完工业部的一个会议,便马不停蹄赶往情报部。自从南洋战事爆发以来,卢一鸣每天都会来到情报部了解情况,听取伟峰的汇报以经形成惯例。在这次赌博式的大国博弈中,说卢一鸣心中不忐忑那是假话,历史的走向以经完全改变,未知的新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南洋的布局,稍有差池将前功尽弃。
    在情报部一见面伟峰道:“欧洲联军已经完成了对南洋共和国的包围和封锁,但是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眼下他们的游击作战已经扩大到菲律宾,效果不错。”
    卢一鸣道:“我估计明年英国的作战飞机就会投入使用,空战在所难免。在战斗初期,由于我方战斗机的性能比较先进,英国人肯定会吃亏。但是随着英国人大批战机的到来,我方肯定会陷入被动,因此要告诫蒋中正尽量避免和英国人爆发大规模的空战。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英国人还没有航空母舰和舰载机。通过南洋之战,英国人肯定会制造航空母舰和开发舰载机,但是他想制造出来并且形成作战能力,恐怕得需要3年时间,这就足够了。因此我认为,南洋之战最起码能打4年,英国人能熬得起吗?”
    伟峰道:“根据可靠情报,法国人在柬埔寨又开始蠢蠢欲动,有进攻越南的迹象,而它在国内开始组建远征军,我猜测法国肯定会向越南进攻。因此我们要早做准备。”
    卢一鸣笑道:“法国人从新进攻越南,这一点不难理解,是迟早要发生的事。可以说这一次南洋战事,给法国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你说他能错过机会吗?如果越南战事爆发,越南南部不设防,可以让法国占领。我要让法国陷在越南南部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伟峰见卢一鸣自信满满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第三部大国博弈 135章发展的中国
    

    中国国内经过近5年的平稳发展,特别是孙中山、卢一鸣上台以来颁布和执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政策,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商贸领域,无论是工业跃进、还是教育普及。经过5年的沉淀和积累,终于在今年初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由于在全民办铁路的政策刺激下,铁路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北京至迪化,北京经库伦到科布多,北京到广州,这三条干线铁路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除了西南地区地理构造复杂、铁路建设缓慢外,其他地区的支线铁路,都呈现出了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尤其是北方地区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不过份。眼下中国铁路的总里程,以达到2万6千公里。
    中国的教育事业,其发展规模、数量更是惊人。本来中国人就深受儒家思潮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几乎刻在人们的骨子里,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的高等学府以发展到150余所,重要的科研院所也到达到了几十所。中国的教育事业已进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新的思想体系、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渐渐形成,慢慢的深入人心。
    在首都北京总理府,宽大的会议室坐满了人群。卢一鸣望着各大部的头头脑脑,心里感慨感慨万千。中国社会巨大变化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的颓废、忐忑、不理解、怀疑的目光几乎一扫而空。时间和铁的事实见证了一切,每个人似乎都满怀信心,出现了空前团结的氛围,凝聚力日益见长。
    方才卢一鸣推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跨越式发展。他重点的告诉人们要站在世界的前沿,不要因循守旧,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姗姗学步。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快速发展的新模式,要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魄力。
    与会者被卢一鸣新理念所陶醉,一时之间群情激奋,他们似乎看到了中国崛起的曙光。此刻工业部长宋占一正在发言,他把卢一鸣跨越式发展的理念用事实告诉大家,只见他说道:“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