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67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167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峰都不同意。我知道你大陆有背景,是否通融一下把我调回去,要不然在这里得把我憋死。”马树林语重心长道:“兄弟,你有所不知,我和你的心情一样,何尝不想回国参战。可是这次我们不是回国而是去菲律宾。国防部的命令是,让我与高铁成的海军陆战队合为一股。全力对美国作战,动静还要搞大。恐怕要成建制的消灭几股美军,有效的配合对日的作战。”
    佟壮更急道:“要不然你跟上峰说说,让我跟你一起走。”马树林道:“胡闹,现在我正式告诉你,有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你去完成。根据日后的战略需要,克拉地峡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战略空间,中南半岛整个狭长地带,我们都要控制在手里。记住这只是我给你口头传达的指令,以后上峰不会给你任何命令和文字形成的材料,况且干这一行你已经轻车熟路。下一步从加里曼丹岛来一支特殊的部队,助你一臂之力。”
    佟壮郁闷道:“又让我对付那些原住民,你知道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马树林道:“兄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慈悲并不属于我们,记住你是在为祖国服务。”佟壮点点头又说道:“李铁让我转告你,他正在接收吉隆坡城,不能前来送行,特意表示歉意。”
    马树林脸上露出了笑容道:“看见你二人以经独当一面,我也就放心了。马来半岛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将来我想来此定居,我们还会见面的。”说完马树林大步流星的向货轮走去。一声长笛货轮缓缓地驶离码头,海的尽头已经看不见货轮的踪影,佟壮依然伫立在码头上。
    午夜时分,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有节凑的响声。在棉兰老岛南部一个叫基安巴的小渔村,夜晚的宁静似乎被打破。眼下这个小渔村已经空无一人,枪炮声早已把小渔村的人吓得不知去向。此刻高铁成站在渔村简陋的码头上,焦急的向漆黑的海里张望。
    情报部发来指令,马来半岛马树林的特种部队,鉴于南洋战事已经结束,全部调往棉兰老岛,与高铁成率领的海军陆战队,组成菲律宾游击大队。为了便于指挥,马树林任大队长,高铁成任副大队长。几年的特种作战,特种兵和海军陆战队总共阵亡了200多人,两支队伍合为一股,总兵力依然达到1100余人,将形成更加恐怖的战斗能力。
    十几年来高铁成和马树林,南征北战、天各一方。俩人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彼此耳熟能详。尤其是高铁成对马树林这个特种部队的传奇人物,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知道马树林是卢总理亲自训练出来的人物,彰显着神秘的色彩,这种荣誉无人可比。
    “队长,他们来了,”一名队员兴奋的喊道。高铁成彷佛清醒过来。抬眼向海里望去,一个朦胧的黑影出现在海面上,他马上命令队员用灯语联络,对面也回敬了灯语信号。确认无疑后,货轮放下了数条小船。由于小渔村马头吃水太浅,因此货轮只能远远的停在海面上。
    马树林刚跳上马头,高铁成便迎上前去,俩人愣了几秒钟便紧紧的拥抱在一起。高铁成说道:“马队长,真盼望你们来呀,这么多年只有耳闻不见其人,今天总算遂愿了。”马树林笑道:“当年的爆破专家,现在变成了海里蛟龙,你快赶上孙悟空了。”“坦率说我是真羡慕你们的特种作战,毕竟海军陆战队不是特种兵呀。”马树林道:“老伙计在大海里,我可是束手无策呀。”随后二人说起当年的战斗唏嘘不已,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在马尼拉美军司令部,新任的美军司令官克拉克准将正在聆听属下的报告:“司令官阁下,你上任两个月来,在美国空军的配合下,我们对游击队的扫荡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已经歼灭大小游击队50多支,不少土著部落已经表示屈服。但是中国人的游击队在吕宋岛上似乎销声匿迹。根据可靠情报,他们盘踞在棉兰老岛。我侦察机前往侦查,没想到他们居然有高射炮,有两架侦察机被他们打了下来。后来轰炸机前去轰炸,只能胡乱扔炸弹根本没有目标。”
    克拉克司令官瞅了属下一眼不满道:“他们是游击队,派轰炸机岂不是用大炮打蚊子。三宝颜的情况怎么样?”属下答道:“司令官下,道格拉斯上校率领4艘炮艇、2000陆战队,已经占领三宝颜10天了,目前他们正在抢修堡垒。根据我们制定的作战计划,以三宝颜为桥头堡,对棉兰老岛进行大范围的扫荡,彻底消灭游击队。”克拉克准将道:“你马上拟定作战计划,两个月后我两万美军蹬陆三宝颜,彻底肃清棉兰老岛上的游击队。”
    三宝颜眼下有近10万人口,港口的历史已经有几百年。西班牙占领期间是该港口一度繁华,此港口是通向南洋、澳大利亚重要的中转站。美国人战胜西班牙后,从西班牙手里接管了菲律宾。并且在三宝颜设立了领事馆,驻扎了少量的军队。菲律宾混乱爆发后,恐怖的游击作战,吓的美国人全部逃离了三宝颜。
    道格拉斯上校率领美军从新占领三宝颜后,按照上峰的意图,立即在港口原有被炸毁的炮台上,开始大新土木、抢修工事。眼下三宝颜10万人口中,有一半是摩洛人、一半是汉人。道格拉斯命令士兵抓来大批当地百姓,强行让他们抢修工事。同时为了防止游击队的袭击,道格拉斯命令所有的美国士兵,全部混在老百姓当中,不许单独活动。别说这一招还挺管用,游击队袭击了几次,由于怕伤着老百姓,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相反使美军更加警觉。
    在棉兰老岛游击大队营地,正在召开紧张的作战会议。就在马树林到达棉兰老岛的第二天,大陆的潜艇部队送来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此刻马树林面对众军官道:“我来以后,在高队长那里了解了菲律宾的情况。目前我们的游击作战方式,美国人已经完全适应,并且变得越来越狡猾。现在我们的力量壮大了,因此也要改变打法,出其不意的打击美军。”
    马树林扫视了一下众人接着道:“根据三宝颜的情况,我和高队长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趁美军立足未稳之机,一口吃掉他们。现在我宣布作战命令:1,高副大队长负责炸毁美军的4艘巡逻炮艇,袭击美军的商船。2第一小队化装成民工,混入堡垒内伺机而动。第二小队担负爆破任务,第三四小队埋伏在东面。第五六小队……。”
    天上布满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雨。已是后半夜,漆黑的海面上出现了四艘小舢板,每条舢板上有五个人、两个水雷。快接近美军炮艇的时候,一名小队长打手势让舢板靠拢说道:“弟兄们,今天是个风雨之夜,你们看美军一点警觉也没有,我决定改变原有计划,夺取美军的炮艇。”一名队员道:“这恐怕队长不会答应的。”小队长斩钉截铁道:“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分两步走。你马上游回去报告队长,我们用手电互相联络。”
    偷袭行动异乎寻常的顺利,甲板上的哨兵,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被干掉了。等高铁成的大队人马上来时,睡在底舱的美军水兵还浑然不知,后面的战斗不用猜也会知道结果。要知道美军水兵绝不会向日本人那样演出自沉的把戏。战斗结束后,高铁成高兴的对那名小队长道:“***你小子真行,老子给你庆功。哈哈,这回咱们可以炮击美军了。立即给大队长发报,就说我夺取了美军的炮艇。”
    风雨之中,美军的工地上,只见两名美军游动哨被两个黑影掀翻在地,不一会儿美军士兵的哨兵全被干掉。紧接着传来了恐怖的枪声,我特种兵从不同的方向冲进了美军的兵营。
    道格拉斯率领500美军,在港口内以经坚守了整整四天。坦率说他有决心抵抗到底,这个堡垒太坚固了,无论来自海面上的火炮,还是来自我特种兵的精确射击,都动摇不了他的战斗意志。但是有一点让他精神崩溃了,美军士兵没有水喝了。此刻副官张着干裂的嘴唇道:“上校,士兵们以经无法作战,再这样下去,士兵们就得哗变。目前只有一条出路投降。”道克拉斯上校徒然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副官自然心领神会。





    第四部崛起的中国 170章最可爱的人
   

    攻克秦川的战斗刚刚结束,战场上一片狼籍,整个秦川已经变成废墟,到处充满着焦糊的的味道。此刻蒋先云站在一片废墟之中,神情肃穆。他浑身上下挂满尘土,被硝烟熏黑的衣服还裸露着大片大片的痕迹。他身后站着陈明仁,用绷带吊着膀子,还有20几名战士,大都衣衫褴褛,他们的摸样几何如出一辙。
    新义州战斗中,由于连长战死,蒋先云由代理连长转为正式连长。大兵团作战,低、中级指挥员阵亡率非常高,因此经过战火考验的低级军官,擢升的速度非常快。他们一路鏖战一路攻坚,可以说每一寸土地都喷洒了他们年轻的热血。此刻蒋先云包括他的连队,只剩下20多人,多少战友的音容笑貌依然在他的眼前历历在目。
    两辆吉普车停在眼前,已经升任旅长的叶挺,披着一身尘土从吉普长走下来。蒋先云默默地注视着他,庄严地行了个军礼。叶挺什么话也没说,走上前来使劲的握了一下蒋先云的手,接着依次和战士们握手。秦川被攻占了,可是大家的心情确如此沉重。
    担任主攻的叶挺旅,战损率竟然达到了三分之二,可见战斗是何等惨烈。作为旅长的叶挺,心情更加沉重,但是作为指挥官不仅要以身作则感染部下,还要激励战士们顽强的斗志。他扫视了一眼大家,口气坚定的说道:“士兵们,祖国为你们骄傲,你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消灭日本强盗,继续英勇的战斗。”众人群情激奋、热血沸腾,一口同声答道:“消灭日本强盗,为祖国而战。”
    这时后面吉普车上的几名战地记者,彷佛清醒过来。方才他们随叶挺来到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被这残酷的场面惊呆了。自从战争爆发以来,由于考虑负面影响,朝鲜战区指挥部不允许战地记者到一线采访。可是国防部来了一道命令,要广泛的宣传一线部队的战斗情况,要让前线战士的英勇事迹,做到家喻户晓。这就出现了战地记者,冒着硝烟来到一线、并且还要伴着随时出现的生命危险,进行现场报道。
    刚开始几名战地记者,随叶挺的吉普车一路前行,的确有些胆战心惊,这时战场上还有零星的枪声,个别负隅顽抗的日军士兵依然在战斗。战争以经进行了将近半年,记者们对日军士兵的抵抗意志完全了解。日军士兵即使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的用生命的代价博取最后一击,因此在战场上很少俘虏日军的士兵,即使有也都是伤兵。所以记者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恐惧心理在所难免。可是见到这番情景,记者们似乎忘记了恐惧。
    几名记者跳下吉普车,眼里沁满了泪水,他们争先恐后的把这悲壮的情景摄入了镜头,蒋先云他们面对镁光灯的镜头,神情冷酷。这一点更增加了一种悲壮英雄的色彩。随后朝鲜战区前线报,以《最勇敢的人》为标题,描写了蒋先云连队英勇作战事迹,尤其是正版上蒋先云那张沐浴硝烟后的大幅照片,竟管衣衫不整、面目全非,但是蒋先云那双眼睛却显示出胜利者的凛然气势,一眼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