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222部分

崛起在黑土地-第222部分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兄、杜兄,难道你有什么心事?”
    蒋先云收回目光,望着陈明仁兴高采烈的脸庞,自嘲的笑笑道:“我在想下一步,面对苏军大纵深防御阵地,恐怕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方面军主力在唐奴乌梁海迟迟不动,这说明什么?恐怕战役的规模你我都无法想象,我猜想布留赫尔的远东兵团要在劫难逃。”
    将近两年的作战,蒋先云变得十分沉稳,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差甚远。从他深邃、坚定地目光里,可以看出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成熟。陈明仁道:“命令下来,你我出征便是了,这不是你我所能考虑的问题。你能不能放松一下,否则我的陪你一起压抑。”
    蒋先云叹了一口气苦笑道:“没有办法,已经养成习惯了,三句话不离本行。坦率说马上要见到陈兄、杜兄,我心里高兴,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们都毫发无损健在。”陈明仁附和道:“是呀,多少次我都以为自己要挂掉了,但是每次都死里逃生,看样子神灵也在保护我们,让我们在战场上重逢,也许这就是天意。”
    兄弟二人渴望见到他们的心情越发的浓烈,他俩回味在军校的时光,那时候稚嫩而又单纯的想法,以及他们朝夕相处情景历历在目。尤其是在战场上彼此征战,想起他们当初的誓言,年轻人那股昂扬、澎湃的思潮,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陈明仁最先发现,站在站台上等候的陈赓、杜聿明,他大呼小叫的从车上跳下来,几乎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符。陈明仁疯狂的和陈赓、杜聿明拥抱,并且语无伦次互相捶打,那股亲热劲别提了。车上、车下的人们,惊愕的关注眼前发生的一幕。
    蒋先云同样和二人热烈拥抱,彼此亲切的问候。热火劲儿过后,蒋先云道:“两年没见,我们兄弟四人别来无恙,但是都变得高大强壮了。”陈赓欣喜道:“是呀,我等四人变化确实很大。而且都活在这个世界上。今天我们要尽地主之谊,咱们四人一醉方休。”
    在团部很快摆上丰盛的菜肴,四人一边谈笑风生,诉说别后的思念。一边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彰显出军人的豪爽之气。很快四人都喝得云山雾罩,战友重逢的激情,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顿酒从正午一直喝到深夜,方才罢休。
    第二天早上,由于军务缠身,蒋先云、陈明仁不可能在贝如久留。站台上再次出现战友离别的一幕,四人眼里不约而同的沁满泪花,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随着火车的一声长笛,兄弟四人又将分隔一方,开始新的战斗。





    第五部走向辉煌 235章黑手
   

    5月10日,中苏空军在西部战线爆发了大规模的空战。首先是苏军的轰炸机群对我方展开空袭,我战斗机群实施拦截。继而我轰炸机群对苏联军事设施进行轰炸,最后演变成双方战斗机之间的劈尅。随着猛烈的空战,战斗规模不断升级。
    就像双方事先约好似地,双方的战斗机从最初的几十架、几百架,迅速飙升到近千架。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的空战就此拉开了帷幕。随后空战的地域又扩展到东部战线,一时之间,无论是交战双方,还是世界各国媒体,其焦点全部集中到中苏空军的较量上。舆论的炒作,使人们关注的热度空前高涨,连篇累牍的报道,每日都在煎熬着人们脆弱的神经。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早在两年前,中日战争爆发伊始,美国中央情报局,针对中国制定了一个代号“毒刺计划”。这个计划的中心内容,就是铲除中国政府的重要领导人,其目标自然锁定在卢一鸣身上,随后一场险恶的阴谋开始粉墨登场。
    经过若干年的缜密调查,美国中央调查局终于查清了,当年卢一鸣在美国的所作所为。以及后来回国后在黑土地上如何卧薪尝胆,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如何利用俄国人、满清政府、犹太人,谋取重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如何利用满清政府的混乱局面,建立自己的班底,发展自己的实力。如何利用欧美人才发展自己的工业基础。
    后来又利用中国政局的混乱局面,采用高超的政治手段,窃取国家大权,一举而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显赫的政治人物。这份长达几十万字的调查报告出炉以后,当年美国哈定总统阅后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报告中赫然写道:卢一鸣此人,意志坚定、思维敏捷。并且洁身自律,没有不良嗜好。是一个坚定地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此人眼光深远、死谋而后动,采用令人难以想象的政治手段,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
    此人洞察秋毫、高瞻远瞩。游刃有余的斡旋各国之间,清晰的把握世界局势的发展。并且有目的的、准确的发展军力和发展本国的经济。在短短的时间内,使中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大国、军事大国,这在世界发展史上几乎没有先例可寻…。
    这份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调查报告,让美国的政治精英陷入巨大的恐怖之中。最后得出的结论,此人必须除之,否则世界将陷入无法挽回的灾难之中。这份文件被列入高度机密,在美国政界包括总统等只有少数人知道,中日战争爆发后,“毒刺计划”开始正式实施。
    最初美国人把眼光锁定在中国人身上。但是为了万无一失,关键是不容有失。最后放弃了寻找中国人充当杀手的念头,而是利用中日战争的契机,让日本人充当杀手。很快美国中央情报局,就物色了10名日本人,随后开始了严酷的、针对性的训练。
    经过两年严格的、残酷的训练,8名日本人被淘汰,两名日本人成为终极杀手。中苏大战爆发后,中央情报局认为时机成熟派出了他们的杀手。由于中美断绝了经济和人员的往来,也为了遮人耳目,两名日本杀手取道南洋,最后转向中国。
    碧波荡漾的南海,在5月份的季节里,显得格外柔顺。一艘大型客货轮,从南洋共和国首府南珠启程,这艘满载橡胶等矿产品和大量旅客的轮船,将驶往中国大陆的上海港。经过一夜的航行,货轮依然在劈波斩浪,此时旅客开始三三两两出现在轮船的甲板上。
    阳光明媚温度适宜,在轮船左侧的甲板空地上,有一片白色的遮阳凉棚。凉棚下面白色的桌椅错落有致,显得豪华而不奢侈。这里是专供旅客观望风景、休息的场所。此时下面坐满了人群,几名着统一服装的男服务生,来往穿梭为旅客服务。
    在靠近栏杆处一张桌子旁,有一个身穿白色西服的青年年子坐在那里,他一边手里拿着果汁细细品尝,一边向海里张望。此人面色白净,显得文质彬彬,一副读书人的派头。此人名叫山田有介,中文名字叫林逸夫,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往中国的杀手之一。
    山田有介出生在中国上海,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专门做进口贸易。一战爆发后,由于中国政府不断打压日本商人,举家迁往美国。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山田有介,从小受到了正统的日式教育,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准备回国参战。恰在此时,美国中央情报局选中了他,带着强烈的民族义愤,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山田有介经受了住了魔鬼般的残酷训练,坚持到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杀手。山田有介是去年中旬到达南洋的,随后伪造身份,进入南珠一所中学担任教师。由于每年南洋政府都要选派年轻教师,到中国北京师范学院进修半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暗中操纵下,山田有介顺利成为进修成员之一,其实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早就拟定好的计划。
    “林老师,原来你在这哪,怪不得没看见你,大家都在船尾看海鸥觅食,可有意思了。”一名年青、漂亮的姑娘,一阵风的跑了过来,白色的连衣裙形成了亮丽的景观。“奥,是武老师。实在不好意思。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现在脑袋还昏沉沉的。”山田有介礼貌的表示着歉意,其实他的大脑一刻也没有休息,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只是从他的面目表情看不出来罢了。“林老师,我这里有清凉油,你擦拭一下会很舒服的。”姑娘关切的把清凉油递给他,看得出姑娘对山田有介颇有好感。“谢谢武老师。”山田有介一边擦拭清凉油,一边不失君子的风度,可以说山田有介把握得恰到好处。
    姑娘名叫武晶,是南洋共和国总统武泰民的次女。今年正好18岁。在南洋女子学院毕业后,于年初进入南珠中学,担任女子班的教师。恰好她和山田有介同处一个学校。很快彬彬有礼、风度翩翩而又与众不同的山田有介,引起了她的注意。
    一段时间相处,武晶对山田有介颇有好感。可以说山田有介的北京之行,武晶起了很大的作用。枯燥、寂寞的旅途,使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俨然像一对情侣。其实山田有介和武晶的感情发展,是一步错棋,这为后来山田有介的暴露埋下了伏笔。
    武晶和山田有介顺利到达上海港,接着改乘火车直达北京。表姐武艺早已为表妹安排妥当,山田有介等进入北京师范学院。本来武艺安排表妹住到自己家里,也好有个照应。可是武晶坚持住校,这里面绝对有山田有介的因素,武艺无奈只好随表妹意愿了。
    就在当天,中央调查局总部,调查局长兼内务署署长欧阳必成,正在面无表情的聆听属下的报告:“局长阁下,南洋共和国总统武泰民的次女,武晶小姐到达北京,随行人员有21名,他们将在北京师范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经过排查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作为反谍报头子和安全专家的欧阳必成,可以说是身兼重任,甚至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尤其是对首都的安全防务,他几乎是费尽了心机。此刻他依然面无表情说道:“严密监视和武晶小姐接触的人,不得有误。”属下得令告退。
    与此同时,一艘从斯里巴加湾市驶来的中型客货轮,停靠在天津港。头等舱内,一名健壮的年轻男子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下船。这时两名臂带袖章、头戴白色钢盔的宪兵推门走了进来。大战期间实行军管,两名宪兵进行例行的检查。宪兵问道:“先生请出示你的证件?”
    其中一名宪兵查看了一番证件问道:“你叫穆忠和,是南洋斯里巴加湾市昌盛商行的雇员,请你解释一下,到大陆来干什么?”名叫穆忠和的健壮男子,礼貌的拿出随身信函道:“受商行委托,到昌隆商行驻天津商行拓展业务,这是我的凭证。”
    宪兵没有看出什么可疑之处,随后又将本人和证件上的相片进行了仔细的对照,确认无疑后,便转向其它的房间。穆忠和望着两名宪兵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穆忠和的日本名字叫鸠山一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出的另一名杀手。
    鸠山一郎出生在中国辽东半岛的旅顺,父亲是一名军人。当年他的父亲在攻打青岛的德军时,被我特种兵击毙。15岁那年母亲把他带回日本,随后又被送往美国读书。美国中央情报局选中他时,他同样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杀手的行列,他的目的就是复仇。
    鸠山一郎也是去年仲夏时节到达南洋,然后进入斯里巴加湾市最大的昌隆商行。由于表现出色,再加上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