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1381部分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1381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玄龄道:“那就把人喊来,询问一下孔颖达的意见。”

    孔颖达点头,当即就下了命令。

    侍从去通知,不多时,魏征就从办公房间中出来,进入了大厅中,躬身向孔颖达和房玄龄行礼,他有些疑惑,孔颖达和房玄龄两人召见他做什么?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召见他。

    毕竟国师府的主要事情是处理政务,有孔颖达和房玄龄,魏征实际上真正没有独当一面的事情,也就是处理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

    孔颖达正色道:“玄成,之所以把你喊来,是因为涉及到倭州总管人选的事情。如今的倭国已经被国师夺取,更名为倭州。国师传信回来,让我们挑选倭州总管,我和玄龄商议后,都一致的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你有能力有经验,而且处事也老道沉稳,所以我们准备安排你,前往倭州担任第一任倭州总管,你意下如何?”

    房玄龄说道:“对,我也是赞同的。”

    魏征听到后,呼吸一下就急促起来,眼中多了一抹期待。

    他年龄时闯荡四方,曾加入瓦岗中,意图展露抱负,意图施展一身的才学,可毕竟瓦岗是一个小地方,而且瓦岗是落草为寇的一群贼匪。

    追随瓦岗的人,终究没有出头之日。

    抵近王灿带兵扫荡瓦岗,魏征被收编后,最终就进入国师府内,成为国师府的一名佐吏,兢兢业业的处理着政务。

    虽说魏征是一名佐吏,但他很充实。

    而且他处理的事情,也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会涉及到整个大隋的诸多事情。

    毕竟国师府处理整个大隋的国政。

    一应事情,都在国师府。

    甚至于朝廷的三省六部最终核准的事情,都要递交到国师府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魏征的眼界得到了开阔,处理事情的经验更是飞速提升,所以有了如今的际遇。

    魏征双手合拢,拱手道:“孔大人和房大人的举荐之恩,魏征感激不尽。魏征,愿意前往倭州担任总管。这对魏征来说,不仅是历练,更是机遇,所以魏征愿意前往。”

    “好!”

    孔颖达道:“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最迟明天,朝廷会颁布旨意,你交接一下工作,然后再回家和家人说一说,毕竟此去倭州,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多谢大人!”

    魏征再度道谢。

    孔颖达摆了摆手,魏征便转身离去。

    魏征回到了自己的署衙内,他如今一想到自己去倭州,那是得了重用,内心便很是欢喜。不过他却也没有表露,甚至于交接工作时,虽说有人询问,但魏征也只是说另有任用,暂时不确定是怎么调动,他没有高调的宣布。

    也就是真正和魏征相交的人,魏征才说了真话。

    其余的人,魏征都敷衍过去。

    对于魏征来说,除了他的知己好友外,其余的人都没必要耗费太多的心思去结交。魏征用了一个半的时辰,才把手中的政务交接完毕。

    然后,他便大步离开。

    这一刻的魏征,他站在国师府外,看着阳光中的国师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相比于昔日瓦岗覆灭,如今他却是真正踏上了一挑康庄大道。

    他是真正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魏征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是意外,因为按照魏征的秉性,绝大多数时候,魏征都在忙碌公务,甚至于会忙碌到深夜才返回家中。

    这是一个工作狂。

    魏征提前回到家中,对于已经习惯的妻子而言,他都是很诧异。

    魏征的妻子心头,反倒是很担心,便开口道:“夫君,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而且你回来,手中还拿了一些公文。莫非,你是被排挤出国师府了?”

    “不是!”

    魏征摇头道:“夫人多虑了。”

    魏征的妻子道:“那你如今,早早的就返回,是什么事情?”

    魏征笑道:“我今天之所以提前返回,不是为了其他,是因为我得了国师的器重,如今,要前往倭州担任倭州总管,治理一地。”

    魏征的妻子也是读过书的。

    是名门闺秀。

    她更是疑惑道:“夫君,妾身也读过书。可是这倭州,位于何处?”

    魏征哈哈一笑,便说道:“夫人,这倭州曾经名叫倭国,是一群尚未开化的人居住。如今,整个倭国,已经被国师覆灭。所以如今,国师调遣我前往担任总管一职务。”

    “那就好,那就好!”

    魏征的妻子,一下就欢喜了起来。

    机会啊!

    魏家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魏征的妻子心中欢喜,连忙道:“夫君且休息,我立刻收拾行囊。咱们魏家,跟着你一起,前往倭州赴任。这一次,可算是要飞黄腾达了。”

    说着话,魏征的妻子就往屋子内走。

    她已经是迫不及待。

    魏征见状,道:“夫人且慢!”

    “怎么了?”

    魏征的妻子转过身,一脸疑惑的神情。她一想到自家的夫君,也成了一国之地的执政者,换句话说是一国之地的土皇帝,内心就喜滋滋的。

    毕竟家中清贫了这么长时间。

    该是转运了。

    魏征沉声道:“夫人,这一次我前往倭国,家人一个都不会前往。所以夫人不必大张旗鼓的收拾行囊,只需要收拾我一个人的就可以了。”

    魏征的妻子道:“为什么?”

    他内心很是不喜。

    这可是机会!

    如此大好的机会,竟然要错过。

    魏征解释道:“但凡外放为官的官员,都是孤身赴任的,没有所谓的家眷一起跟着去的。这是一个规定,确保外放为官的官员,能够听从朝廷的命令。”

    “毕竟一方封疆大吏的安排,不能马虎。”

    “所以,你们去不了。”

    “只能是我一个人前往倭州赴任。”

    魏征侃侃而谈,继续道:“当然,当我成为倭州的总管后,你在洛阳的待遇,也会随之改变的,不会如现在一样清贫,会富裕很多很多,不需要你再忙前忙后。所以你们在洛阳,日子也会很是轻松的。”

    顿了顿,魏征继续道:“实际上倭州境内,地方相当的贫瘠,毕竟倭国虽说是一国,可实际上,这连咱们国内稍大的州郡,倭州都比不了的。所以你带着妻儿,留在洛阳。”

    “唉”

    魏征的妻子听到后,忍不住叹息一声。

    可惜!

    实在是太可惜了!

    她觉得这是机会,但没有想到,这机会只是魏征一个人的。不过听了魏征最后的一番话,想着在洛阳的待遇会发生改变,他不必在汲汲营营的经营家中,不必整日担心家中的钱财不够用,那么也是不错的。

    也就是一年少见一些而已。

    但是对于魏征夫妻来说,都已经是一把年纪的人,所以即便是分隔两地,也不觉得有什么,无非是远一些而已。

    魏征的妻子想清楚后,便说道:“夫君,我现在去收拾一下行囊,为你收拾好,然后,你就可以准备启程前往了。”

    魏征道:“辛苦夫人了。”

    “何来辛苦之说!”魏征的妻子道:“倒是入君,如今远去倭国,一人独自在外,务必要注意身体,切不可不顾自己的身体。”

    魏征道:“为夫明白!”

    他心中也是暖暖的。

    这要远行千里之外,妻子肯定是挂念的,只是不说,故而嘱托他一番。魏征的妻子去收拾,魏征则径直回到书房,收拾一下要带走的书籍。

第1922章 干旱来了() 
倭国,帝都。

    王灿这段时间,近乎是很少干涉政务了,主要的事情都安排下去,让下面的人处理,尤其有高村家等一众倭国的家族协助,不论是书院的修建,亦或是对于倭国百姓的教育,一切都很是顺利,一切发展很是稳当,没有再作乱的人。

    恰是如此,王灿才愈发无聊。

    没什么事情做。

    王灿如今百无聊赖,却也是眼中有着期待。期待着朝廷安排人到倭国来赴任,有了安排的人,他也就可以抽出身来。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

    转眼进入夏季。

    不过对于王灿来说,他早已经是寒暑不侵,根本不受炎热天气的影响。不过在王灿留在王宫内,什么事情都撒手不管的时候,张须陀、麦铁杖和杨林等人却是联袂而来。

    如今这几人,都从地方回来。

    毕竟倭国就这么大。

    实力也就这么一丁点。

    短短时间,就平定了倭国地方,拿下了倭国各地。这倭国境内,实际上还有许多的地方,仍是原始人的状态,茹毛饮血,很是让人震惊。

    王灿环顾众人,道:“你们联袂而来,所为何事?”

    杨林正色道:“国师,倭国帝都境内,自从开春后,就不曾下雨,甚至连一丁点的小雨,都不曾落下来。如今帝都境内,陆续出现了干旱。甚至于周边地区,也一样如此。”

    顿了顿,杨林又道:“这天灾时节,即便是缺少粮食,那也好处理。毕竟没了粮食,总有人囤积了粮食,开仓放粮就可以解决。可问题是,如今不是其他的灾害,而是干旱。这干旱时节,缺少了水,甭管谁都难受。”

    王灿听到后,颔首道:“你们对此,可有什么建议?”

    杨林道:“我们的意思是,征发百姓,开始开掘沟渠,从河流中引水。从帝都到河流所在的位置,约莫有一百里的路程。我们准备挖掘一百里路,把河水引过来。”

    王灿皱起眉头。

    修筑河渠,重新引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灿思虑一番后,正色道:“如今的局势下,你们可曾找过认识天象的老农,让他们预测一下当前的情况。”

    杨林说道:“已经找过的。”

    王灿道:“这些老农怎么说?”

    杨林回答道:“回禀国师,我们走访了诸多老农,也询问了一些地方上懂得天象的人。这些人都说,今年的干旱前所未见,是从未有过的。这些人说,帝都干旱从未有过。而且据他们推测,恐怕如今的天气,要降雨至少还得一个多月。”

    王灿皱起眉头。

    虽说王灿已经是足以开山劈岳,但实际上,以王灿一个人的力量,要影响天象,根本不可能。尤其他要缓解干旱,那也是不可能的。

    王灿沉声道:“既如此,当下就有两件事要做。”

    杨林道:“请国师示下。”

    王灿沉声道:“这第一件事,便是你们刚才提及的,立刻招募百姓,规划路线挖掘沟渠。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沟渠的修筑。当然,这一挖掘沟渠,不是征发徭役,一旦征发徭役,极容易造成民变。”

    杨林说道:“请国师放心,这肯定是给予工钱。如此一来,这倭州的百姓,才会心甘情愿的做事情,也才能全力以赴。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我们督促,自有百姓奴隶挖掘。”

    “是这个道理。”

    王灿点头回答。

    顿了顿,王灿说道:“不过即便是给予钱财,也要讲究方法。把沿途路线规划出现,一截一截的承包下去,凡是完成规划区域的,就给予钱财。甭管他们多长时间完成,只要一完成就结算钱财。这样做,才不至于拖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