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哒!哒!哒!一梭子弹横飞过来,血花四溅,如同盛开的梅花样斑痕点点的飞洒着。一排士兵如同割草样的被撂倒在地,鲜血映衬着泥泞是那样的刺眼。
“别停下,继续前进。”井勿幕急切地挥舞着手里的指挥刀,高声呼喊着。
“轰!”巨大的爆炸声中血雾弥漫,碎肉血沫放射性喷溅的到处都是。受伤者的惨嚎声让人毛骨悚然。冰雪泥泞之中的革命军士兵举步维艰,在满是弹坑的开阔地上是那样的醒目,他们无法前进,只能任由密集的子弹嗖嗖的从头上飞过。
有人试图站起来起冲锋,但很快便被泼风样扫来的子弹打的宛若蜂窝一样,马家军的火力实在太猛烈了。
轰!轰!轰!接连的爆炸声,硝烟将满是弹坑的大地熏得一团漆黑,刺眼的鲜红点点缀缀的洒满大地。受伤的士兵痛苦的哀嚎着,挣扎在那生与死的边缘线上。
“冲啊,冲啊,千万别停下”井勿幕率先冲在最前面,他需要给所有人做出以榜样。
有人不甘就这样如同兔子样的被马家军火力压制着,呐喊着起了冲锋。敌人密集的火力将地面打得如同开了锅一样,密集的炮火在前炸出一道烈火与钢铁铸就的墙。
被爆炸掀得七零八落的碎土雪纷纷,炸得支离破碎的人体残骸到处都是。
“弟兄们,冲啊,冲啊。”急红了眼的井勿幕冲了上去。
在他的身后,是数百呐喊着冲锋的士兵。
随着井勿幕,大队的革命军士兵以连排为单位,拉开着散兵线,猫着腰冲了上去,艰难的蹒跚在被融化的雪水泡得泥泞不堪的战地上。连排级军官纷纷的向前压,指挥着部队在炮兵地火力掩护下,继续起攻击。拉开的散兵线就如同那朔风下起伏的草原一样断断续续。如血般绚丽的五星红旗的引导下。成群地革命军士兵吼叫着扑了上去。
“进攻!”井勿幕猛的跃出赖以隐蔽地弹坑,大声吼道。一名旗手紧跟着在其后,猎猎飞扬的战旗在冲击队列的锋线前迎风而展。身后是炸雷样的怒吼:“杀啊!”
在南山最高的皋兰山主峰,马安良那里望去,西边的沈家岭一片火海。沈家岭饱受炮火蹂躏的双方部队痛苦的现这样的场面简直如同身处在地狱之中一般。火光、热浪、冲天而起的烟柱,还有那震撼人心得巨大爆炸声。炮弹地碎片在空中到处飞舞。抱着手摇电话的通讯兵哭天喊地地呼叫着支援,奔逃着的士兵不断的被呼啸而落的炮火给炸死炸伤,一辆辆运输物资的骡马车被巨大的气浪给掀翻,呼呼的燃烧着。被击中起火的物资燃烧着,冉着黑烟。受伤的战马无力地挣扎在血泊中,悲怆哀鸣地出绝望地嘶鸣
马安良用德国造蔡司望远镜静静的看着沈家岭,良久,情不自禁的太息一声:“娃们,不行了!”
马氏父子对其部下统称“娃们”。此语一出,“娃们”顿时军心大乱!
李想同样紧密关注沈家岭战场,由于他把安西军的炮火几乎全拿去进攻沈家岭,马家军无法展开更大规模的反击,只能被动的陷入在苦战中,后续部队眼睁睁的看着前面起进攻的一批批部队在安西军的炮火下,苦苦挣扎。
沈家岭一线战地上的炮火实在是太猛烈了,一接着一的炮弹接连而下,几乎将并不是很宽阔的沈家岭阵地炸得开了锅,冲天而起的火柱一道接着一道。被炸毁的鹿砦等工事、树木就便在是在冰雪中也依旧在剧烈的燃烧着。
而强行向沈家岭推进的马家军各部队更是死伤了众多官兵,从头顶上接连落下的炮弹使得正在进攻、准备强行反攻的马家军部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纷飞的弹片下,慌忙逃避的士兵们根本找不到可以躲避的角落。而安西军打来的那些子弹纷纷飞射着,将很多回回士兵瞬间便打得如同筛子一样。
“李帅,我们还继续炮击吗?”看着那片烟火四起的战地,某个参谋问道,“这样猛烈的炮火下那些人还敢发起冲锋,真是一群疯子。”
“继续展开,命令各级军官做好督导。”李想咬着牙说到。作为一名从战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将领,他自然知道在炮火压制下的强行攻击会给部队带来巨大伤亡,这些穆斯林疯子,他看着心中也发毛,对付这些宗教疯子,只有比他们更狠!
“告诉弟兄们,让那些狗曰的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国民革命军,若有贪生怕死之意,还敢自称为革命军人?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财另寻他途!孙总理所云,难道忘记了吗?”李想指着那片不断翻滚着火球的地方大吼道:“以身报国,以血酬志。本为我等之责。”
安西军发起全线冲锋,马家军官兵精神崩溃了,再也没有心思打了,争相逃命,一片混乱,最后一败涂地。
84已经蔫了
弥散在兰州上空,焦臭刺鼻的硝烟遮蔽起了一切。
傍晚时候开始,雪渐渐的变大了起来。马安良从上到下都沾满雪粉,仍策马在阵地来回奔走给官兵们鼓劲。
他在前线,还来了不少顶戴辉煌的清朝官员组成的慰问团,升允在阵地大声演讲:“如果汉城被占领了,我们将怎么办呢?请你们一定要守住兰州击退敌人啊!”
长庚带来了烟、酒等慰问品,边发东西边哭泣着道:“如果你们丢下了我们,我们就无家可归了。”眼泪和着雪花飘落,真可谓声泪俱下。
沈家岭防线上。马家军部队抓紧时间,仓促的布置防御。最忙碌的就是卫生兵了,安西军的炮击狂轰滥炸带给马家军部队可怕的伤亡。撕心裂肺的哭嚎声和呼救痛嚎的声音接连不同,垂死者痛苦的呻吟声更是让这些初上战阵的新兵们两股颤栗不已。
“抓紧时间构筑防御。”
马安良在炮火硝烟中登上沈家岭视察阵地。激励的战斗间隙,安西军地反扑则随时就会开始。所以必须尽快的抓紧时间构筑阵地,做好应对安西军反扑的准备。
匆匆架起重机枪的机枪手们用沙袋堆垒起一个个工事,并构筑起了胸墙,同时将机枪瞄准线压在了远处,只要那些安西军一出现。就立即开火,用猛烈的机枪弹雨杀死他们。
“地雷准备的怎么样了?”
看到从前沿阵地匆匆赶来地儿子马廷贤,马安良劈头就问道。
“放心吧,都已经准备好了。”
马廷贤笑了笑,冲着父亲马安良做了个准备完成地手势。
马安良点点头,说道:“那好,这边你们多注意下,沈家岭的阵地最为重要,一旦匪军由此突破,我们的肚皮就袒露在匪军的刺刀下了。”
听闻此言,下午过来支援沈家岭的崔正午忍不住说道:“白天尚可支撑,夜间就不行了。”
马安良的脸色瞬间沉下去,当时说了句:“知道了!”
崔正午和马廷贤额角的静脉血管突突直跳,从语气上就能听出一向眼高于顶的马安良已经蔫了。
马安良心里清楚,无论如何,为了全军命运,向沈家岭继续“添油”是必要的。
尽管以陆洪涛部为振武军、张行志部为壮凯军、周务学部为忠武军、吴炳鑫部为建威军;马福祥部为昭武军、崔正午部为骁锐军这些汉军和回军统归他指挥,但从实际情况看,马安良权限内真正能如臂指使的只有精锐军,他是无法再向沈家岭增援了。
马安良的儿子马廷贤率领的精锐军六个步军营中的四个上午就被打残了,剩下的两个营在狗娃山也不轻松;精锐军的精锐是骑兵团,这个团和崔正午的骁锐军直属队可战之兵、还有工兵营下午也被打残了;骁锐军步兵的两个团,其中一个粘着在,衔接狗娃山战线的小西湖防线不能动,另一个曾增援过狗娃山,虽无大的损失,但因其兵员少,缺乏训练,战斗力弱,让这种部队去增援沈家岭无济于事。守沈家岭,就要守狗娃山,也要守小西湖,马安良兵力捉襟见肘。这根源显然是整个战役马安良没有强有力的战役预备队。
不过,马安良无兵可调,不是说整个兰州清军无兵可调。
黄河北岸的马福祥手中精兵却还有很多,增援两三千人到沈家岭是没问题的。只是,没人敢用,马福祥也不想去支援马安良。
其实,井勿幕此刻也成了强弩之末,连支援的鄂州革命军的精锐已大量消耗,四个强悍的团也只剩了一个团的人数;同时,伺候着狗娃山的两个团,也有不少消耗;黄钺的师团虽完整,却是全军在安定城整编时才网罗进来的地方部队,难说有多大的战力。
不过,马安良陆续收到各个阵地接连被对方攻破的消息,他已经盘算怎样退出兰州了。
“弟兄们,冲上去!”井勿幕急切的挥着指挥刀跳出战壕,声嘶力竭的吼道。
两名士兵突然冲出赖以隐蔽的弹坑,借着机枪火力的掩护,两颗手榴弹接连而出,摇曳着落入马家军的机枪阵地。轰!轰!两团球喷涌着绽放出来,红黑色的烟雾掺杂着热浪四散扩展而开,马家军的机枪也不再怒吼了。
整个沈家岭战线上,安西军各级指挥官纷纷前压,指挥着督战队,带领着一群接着一群的部队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向着马家军占据的阵地起一波接着一波的冲击。
袅绕而起的烟火正在天地之间尽情的翻滚着。兰州市区的市民们目瞪口呆的看着黄昏的天边,远处那绚丽多彩的火光,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大人,我们必须离开兰州!”回到兰州城指挥部里,立刻就有属下激动的谏言。
“不!”马安良桌子敲得呼呼直响,气愤地喊道:“誓死保卫兰州!我决不离开!”
他做兰州王才几天?他不甘心!
几分钟后,马廷贤遣人送来一份报告:沈家岭危急。
这下子,马安良匆忙穿起刚刚脱下的大衣,对他们说道:“看来即使北洋军出动,可能我们也守不住兰州城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天空徐徐被黑暗笼罩,兰州街头,逃难的人群再次涌出,迫近的枪炮声,夜空中的信号弹彻底打破了他们的最后心理的防线。雪越来越大,逃难的人都批着一层雪,步履艰难,人们借助着信号弹的光亮辨别着前方的道路。
马安良一行整理行装,乘马车穿过漆黑一团的街道奔往唯一的渡河口黄河铁桥。
总督衙门,长庚和升允正在焚毁绝密文件,火光熊熊。大厅里面乱七八糟地放着箱子和旅行包。他们忠心耿耿的亲兵们正在用钍炸弹破坏昂贵的译码机器,精力旺盛的几个清朝袍服的官员亲自抡起大锤砸碎电话交换机。
马安良站在马车上所望着黄河铁桥和北岸,大雪的深夜,视野几乎是零,但是可以感觉到桥上、岸边的人群像一个巨大的流动体。
本来马安良下令封锁了黄河铁桥,冰封的黄河冰面被炸开,命令阻止无特别通行证的人上桥和渡河,可此时已经无法阻止,所以车辆人群很多,开得很慢。
黄河铁桥里几乎一片惊慌。很多逃难的官员走的很慢,大多都被那些坚持带走家财的夫人们拖延了。
兰州的官员带着家人都在慌乱地打算逃跑。
马安良担心如果士兵们知道他们的政府已经逃跑就不会作战了,他还担心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会堵塞黄河铁桥。老天爷似乎很不喜欢他,他的这些担心,全部发生了。
撤退开始不久就陷入了混乱,马安良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