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最才子 >

第40部分

最才子-第40部分

小说: 最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冷冷地推开身边两个恶奴,走出来,朝众人一揖到地:“吴节今天来参加本科府试,与各位同年相识,不胜之喜。幸会,幸会!”
    “我等当不起士贞大礼。”
    所有人也都是同时回礼。
    一时间,刚才还乱成一团的秩序立即恢复。
    吴节直起身来,轻蔑地看了姜、黄二生一眼,正要转身进考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奴仆突然身手抓住吴节的胳膊,转头看着黄生:“少爷,还要叉这个傻子出去吗?”
    听到这一声问,姜、黄二人惊得冷汗都下来了,心叫一声糟糕。
    吴节“啊!”一声笑出声来。
    顿时,整个广场都闹翻了天。
    “大胆,什么狗东西,竟敢碰吴士贞?”
    “我成都府的读书种子怎么可能被这种粗鲁不文的卑贱之人羞辱。”
    “放开吴士贞。”
    “放开,这是哪家的狗奴才,竟然敢在府试考场胡闹。”
    “各位,各位,科举乃是国家取才盛典,竟然有人敢阻挠吴士贞入场,视我等读书人如无物焉?”
    吴节的一诗一词和那篇文章一出,这几日已经传遍了整个成都府,已隐约有青年士子领袖的趋势。
    几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家奴竟然对吴节无礼,这不是打我们成都读书人的脸吗?
    是不忍,孰不可忍。
    顿时,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激奋。
    “打死他!”不知道是谁喊出了这么一句。
    这一声,如同一滴水落进油锅里,立即就是几十个冲动的青年考生挽起袖子扑上来,对着姜、黄等人就是一通痛打。
    黄、姜二人身边虽有几个奴仆,可落进这种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顿时被打翻在地。
    刚开始的时候,,这几个人还能呻吟几声,到后来,却没有一丝声音发出。
    吴节虽然讨厌这二人,可并没想过要置他们于死地。他也是吃惊,没想到自己在青年一代读书人之中的声望如此之高,正要上前拉开众人,说一声“适可而止,给他们一点教训就好时,府学的大门轰然打开,正好到了报名进场的时候。
    林知府和文同知,还有府学教授和一大群衙役从里面走了出来,见外面乱成这样,同时大喝:“都安静,开始点名了?若再喧哗,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众生这才罢了,纷纷散开。
    再看地上,黄、姜等人已是出气多进气少,看样子是没办法参加考试了。
    林知府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旁边的文同知一挥手:“来人,把他们抬下去,找郎中看看。乱成这样,太不象话了。”
    发不责众,知府衙门也没有办法。
    此刻,让考生进考场考试在爱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至于其他,以后再说。
    吴节心中好笑:这黄、姜二人想找我的麻烦,可没想到反将自己填了进去,连考场都进不了。
    将黄、姜等人抬下去之后,林知府和文同知同时看到站在空地上的吴节,眼睛俱是两一亮,有朝他点了点头。
    林知府:“现在开始点名了。”
    一个衙役拿着花名册唱道:“成都府龙泉驿袁成上前接受检查,领取考牌,进场。”
    喊了半天,却没有人回答,衙役又喊了一声:“袁成来了没有?”
    突然,有人喊:“让吴士贞先进场,他不先入龙门,谁敢争先。”
    衙役喝道:“少废话,叫到谁就是谁,多事。”又喊下一个人:“大邑东水村赵粟,赵粟来没有。”
    又有一个人应道:“让吴士贞先进场。”
    衙役额头上有汗水渗出来。
    吴节连忙朝众人道:“吴节何德何能当此厚爱,各位同年,还是依官府的规矩吧。”
    众人又都是同时拱手:“士贞你先请。”
    林知府看得有趣,哈哈一笑,对着吴节道:“士贞,你还是先进场吧,你不进,别人也不好意思抢先。就别磨蹭了。”
第六十二章 非同一般
    吴节也懒得再去排队,再说众人都等在一边,若在拖延,等时辰一到,考场大门一关,任谁也进不去。
    他也不是矫情之人,朝众人微一颔首,提着一摆,潇洒地走上前去:“多谢府尊,吴节恭敬不如从命。”
    吴节刚才弄出这么大动静,林知府不以为忤,反觉得此人在士林声望居然如此之高,也不枉自己高看他一眼。况且,他也是个旷达之人,虽然没有功名,平日间也常以名士自居,倒不觉得吴节这么做又何不妥。
    但林知府身边的文同知却是个理学先生,前几日误会吴节抄袭,心中被就愧疚。可眼前这样的场面却让他心中微微有些不喜:这个吴节才华出众,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只可惜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若再如此狂放下去,将来可是要吃苦头的。与其将来进入官场之后吃亏,还不如现在提点他一二。
    他故意皱着眉头看了吴节一眼,虎着脸道:“吴节,你混身酒气,像什么话?本官听人说你这几日根本就没碰书本,难道你认为自己铁定过关?少年之时,血气方刚,有些傲骨是可以的,却不能有傲气。”
    吴节笑道:“同治大老爷说得是,学生知道错了。科举或者说做学问,工夫在诗外,需要在平日里多下工夫,两三日,就算再如何用心,也不过是临阵磨枪,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次府试,学生成竹在胸。”
    “什么成竹在胸?”文同知有些疑惑。
    吴节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一声:用错典故了,这个成语说的是北宋时候的事情,这个时空的人并不知道。
    他忙解释说自己以前在南京时曾经跟一个先生学过几天画,那个先生擅长画竹子,在指点自己画画的时候说,在画竹之前要先观察竹子的形态,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就会得心应手,画出的竹子就真切自然。
    “还有这么个说法,细想之下,也是这个道理。”看他微笑的神情,文同知有些无奈,只得一挥袖子:“进去吧,依照号码找你的考舍,等着领卷子答题。”
    “如此,学生就进去了。”吴节走到一个衙役面前把考篮递过去,又张开双臂,示意他可以开始检查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冲上来,喊:“等等,别加塞,我可是排在第一的。”
    来者是一个青年文士。
    有人如此不开眼来触吴节的霉头,并且连知府和同知大人的面子都不给,倒是让人意外。
    顿时,就有愤怒的考生叫骂起来:“这是谁,好大胆子,竟敢同吴士贞抢,他以为自己的才学能胜过吴节吗?”
    一连串骂声不绝于耳,顿时让那考生涨红了脸,连连摆手叫道:“不是的,不是的,我有话要说。”
    林知府也是心中恼怒,问:“你是谁?”
    那青年考生忙拱手行礼:“府尊大老爷,学生是龙泉驿袁成,排在第一。”
    林知府也有些为难,人家确实是排在第一,应该第一个进去的。若是不允,也不符合规矩:“刚才点名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应?”
    “不是的,不是的。”那个叫袁成的士子连连作揖,又对吴节道:“士贞兄,小生本就想请你先进去的。不过,若要让你,却得依小生一事。”
    吴节奇问:“什么事?”
    袁成红着脸:“小生知道士贞你才华绝世,可只见你有诗词传世,却一直无缘见到年兄的八股时文。小生有个不情之请,等三场考完之后,还请士贞兄将所做卷子抄一份给我,也好细心揣摩。”
    “啊,这样啊!”众人都笑起来,连林知府和文同知也不觉宛尔。
    这就是一个书呆子。
    “对对对,我等可以让士贞兄第一个进考场,可到时候却要将卷子抄一份给我等开开眼界。”所有人都跟着喊起来。
    听到这片喊声,府学教授激动得连连点头:“我成都府文风之盛,不让两江,本官心中甚慰,甚慰啊!”
    吴节倒有些为难,这么多人,一人抄一份得抄到什么时候。况且,自己打算一场过关的,总不可能让他们去客栈寻自己。那么多人,不把客栈挤破了才怪。再说,他也不想给客栈老板添麻烦。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科举卷子都有严格的管理办法,考完之后都要归档,不是谁都能看的。举人考试时得了名次的卷子,官府一般都会找书肆刊载发行,任由本省人评说。至于进士卷子,则直接刊载在邸报上面。
    三五个朋友之间交流一下考试文章不要紧,可广而告之,也不知道妥不妥当。
    吴节问林知府:“府尊,可以吗?再说,学生只打算考头一场正场,后面两场也不打算参加。”
    文同知又开始皱眉头了,喝道:“吴节,你真以为你能一场过关?”
    林知府越发觉得吴节有意思了,哈哈一笑:“士贞果然是锐气十足啊,其他考生要看你的试卷也没什么大不了。科举之事虽然是顶天大事,但比起考生个人的功名和为国家取才而言,教化地方,昌明礼教才是我等地方官应该做的。既然你有信心一场过关,本官就让你只考一场。至于能不能过,就看你的文章写得如何。本官也不会因为你的才气和名声就放松。这样,为了公开公正,你不进考舍。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写稿,本官和文同知、府学教授共同阅卷。并贴在府学大门口,公失于众。你看这样可好?”
    的确,童子试的前两场都不严格,考官可以随意更改规则,考生也不觉得又什么不对,就当是后面几场关系到功名的正规考试的热身。
    童子试的第一场写八股文才是正考,文章若写得好,后面几场的成绩却不要紧。至于后面的策论、试贴诗什么的,则有些像后世考试的附加题,只当个参考,不计入总成绩。
    吴节一听,正中下怀,就道:“学生同意。”
    “好!”众生也同时叫好。
    很快就检查和核对完身份,考生们也都陆续进场,找到自己的考舍。
    吴节的考场设置却有些奇怪,没有单独的考舍,而是露天摆了一张桌,位于主考官办公的大厅堂前面的小广场上。周围都是考舍,可谓众目睽睽。
    吴节这样的考生,有明一百多年还是头一遭,非同一般。
    很快,卷子就发下来了。
    题目不出吴节所料,这次考试基本没有任何悬念。
    只不过……
第六十三章 炫技
    一众考官员坐在大堂之中,都是笑眯眯地看着坐在小广场正中的吴节。
    吴节面前是一张不大的小方桌,上面摆着文房四宝,旁边是一个灯架,上挑一盏灯笼,光线显得有些幽暗。
    现在不过是卯时,也就是后世北京时间四点整,天黑得厉害。有冷风一阵阵吹来,让他衣袖飘飘,看起来倍感有趣。
    众考官都无声地笑着,只文同知是一个严肃之人,板着脸,不解地问林知府:“大人,吴节自有考舍,又为何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答题?”
    林知府抚须正色道:“前一阵子,吴节有抄袭的谣言传出,虽然锦江夜宴之后,这个诼谣不攻自破。可惜当时只本官和不多的士子在场。以吴节的才学,过府试这关应该不难。不过,府试不太正规,可谓我等一言而决的事情,只怕不能服众。何不让他就当着全府考生的面作卷,再将卷子贴在考场大门,大家自然没有任何话说?”
    众考官都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文同知却不以为然,心道:这个府尊本不是进士出身,平日里在官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