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避难之家园作者:阿苔-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合网上的说法,这下全国上下和国外的人,都清楚了华国政府是在为抗灾准备。华国民众们这下也不闹了,老老实实每天听从政府指令去工作,顺便刷刷工分,同时也在家里多多储备用得上的物资。
市区里的各种树木被人移植到效外,废弃商品房里的建材,有用的都被拆下来运走。除了城市,政府也派人下乡帮忙建地下室建避难所,据说这些人会一直留到秋收,协助乡下政府的工作,到时候还要协助农作物的征收。
看到华国政府如此行动,大部分国家的政府也开始按捺不住,跟着搞一些抗灾准备。虽然他们也不知道灾从所何来,但。。。按照华国人的说法,有备无患也是好的。反正现在全球的经济,都因为华国的行为搞得一团乱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架空背景的原因。还得继续写下去一点。敏感词我已经尽量避过。
第8章 乱象
八月始,政府开始驱赶市区的一些居民往效外搬迁,主要是远离高楼林立的区域,那里政府将会做进一步的规划,该拆的拆,该改造的改造。国家电网也开始了整改,把市区的电网精简了很多。除了建避难场所和配套工程,政府还组织民众在郊区打井。
沿海城市的人被撤得尤其彻底,离海近的地区,哪怕乡下的人也要强制搬迁。这下大家都慌了,他们猜测政府是怕沿海有海啸。
海啸!这不是201X那片子里的灾难场景吗?!!难道世界末日要来了?!
消息传到大洋彼岸,M国的人全部将眼光盯向红石公园,目前还没有消息传来。另外J国也怕海啸来自国都,加强了对地震的监测。南海周边国家,被华国的举动弄得神经紧张,都加大了监测海域的动作。外交部现在对国外政府的询问,并不明确说明信息,只说是国家的一些城市规划调整,做一些准备而已。至于准备什么,政府没说。
沿海城市有些实在不愿意搬迁的人家,政府也不管了,听之任之。已经暗示了他们继续住在沿海有风险,但有些人就是不听,上级指令是先不要管。实在是华国人太多,有些顾不过来。
沿海发达地区的土豪们,开始有些举家迁往西藏,有些集资打造大船,号称山寨版诺亚方舟。政府也不阻止,眼下这地步,只要不干杀人放火抢劫这些事,警察都不会管。当地的安保力量大部分集中在调配人员迁居,建造避难房和打造新社区。
像港岛这种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也暂时顾不了太多,跟港岛政府商量,让他们先自行做好人员登记,安排新户口发放,准备物资,到时候政府安排搬迁。港岛民众有些压根不相信有海啸,梗着不接受华国的户口本和芯片卡。有些人接受了新户口本后,自行组织人往内陆迁移,或者都一个劲往西藏方向移动。有实力的人家,像跟邵家交好的,也依照邵家明面的做法,回归故里,在乡下广挖洞深积粮。
华国政府通知了对岸同胞,向湾岛同胞们表达了欢迎湾岛回归,欢迎湾岛人民回大陆居住的良好意愿,迎来湾岛同胞们的嗤笑声一片。
此事在网络上激起一片风波。
“切,爱来不来,你们想来老子还不愿意呢。凭什么老子辛辛苦苦建好的房子要白给你们住。”一个网友骂道。
众人纷纷附和。现在人们上网大部分都是在晚上了,白天他们要听从政府命令,当建筑工人建房子建地下室。辛苦一天回来,在网上还要看到对岸的冷嘲热讽,谁也不会好脾气受着。
网络和通信还能用,现在也不说什么交费,连以前禁止使用的网都能上,政府也不管带颜色的视频和小说在网上泛滥了,所有违禁词也消失无影。以前搜索敏感资料,大部分是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现在都能搜出来了,大家用得很爽。
网上网下的讨论猜测一直很热闹,甚至有人天天去政府网刷屏询问。面对民众的责问,政府的答词一律是,统一听从政府指挥,大家目前只要坚守岗位即可。社会也加大了严打力度,一些乱传谣言和混水摸鱼的人被捉起来,也不用判什么刑,直接弄去挖煤搬砖。
家家户户之前都有明的暗的囤物的行为,这次自政府强令沿海城市迁移后,更加疯狂地大量囤积物资,久违的囤盐运动又掀起了高//潮。市面上搜罗不到,商店商场有政府接管?找关系找人,以物易物私底交易。没有车子运货?用板车三轮车一车车拖回家。这时被政府接管着的商贸点,还在提供一些物品,不过民众要按新的户口本,限额购买。至于人们日常吃喝的食品,每个星期就到政府指定的物资发放点,按户口本领用。
钱一再贬值,市区的房子已经没有人要了,很多人开始不等政府安排,自主撤离城市回到乡下老家,或者投靠偏远地方的亲友。农村这时候就比城市宝贵多了,至少有地有水有柴火。城市一旦停水停电人就不好活,哪怕手里有粮有盐。
政府对市区里的人自行返乡的行为予以支持,只通知他们到达乡下后,持新户口本和芯片卡到当地乡镇政府登记报道,便于到时候政府分配发放物资。同时让他们配合乡下政府的工作,积极参与乡下的建造工程。此通知一出,城市里又兴起了下乡运动。
不管市里的状况如何,外面的世界因为华国政府的行为如何嘈杂纷乱,邵家族人办完了新户口,还是各就各位,按着计划表忙活。邵文柏三兄弟自从六月停止从国外进口物资后,就被派去大岗村工作,算起来已经一个多月没回来了。
邵文柏每天晚上和年越互通电话。
“小越,想我吗?你和爷爷好吗?今天忙不忙?”
“想,好,忙。你呢?”年越耐着性子回复,这是他们例行的开场白。
邵文柏例行腻歪了一阵才开始说正事。
“哎,我发现我们担子越来越重了。”
“怎么了?”
“之前我们村搞建设的动静太大,别的村民都来围观了。现在全国城市都这样弄,乡镇那边的政府也来了很多工程队,说是要帮着建安全的房子。周边几个村觉得我们村建得好,就让我们村的人帮忙建造,我现在还要负责去给邻村监工。”
“呃,你们的建材还够吗?现在都停止进口了。”年越记得他们用的建材大都是进口来的高级货,据说绿色环保可靠耐用类的。
“够是够,我们当初进口时,还预留着另外要建其他基地的量。就是时间有点紧迫,现在天气太热了,人白天不好开工,容易中暑。”
“嗯,我们医院每天都有好多例中暑的,还有晒伤的发烧的,都是在市外干体力活累倒的。”年越这阵子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六月份起,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都是从市郊外运回来的。
“别说要建房子,我们现在还得忙田地里的事。村里种两季水稻,第一季收上来又要上赶着种第二轮,两边都不能放松。”
“那工人和村民们还愿意干么?”
“他们听说建的房子都有他们的份,都挺愿意的,就是人都不是铁打的,经不起整日干重活,我们现在晚上也要开工的。”
“那,我早点过去帮你吧,村里也有个小医疗所嘛,我可以去那里帮忙。”
“村里的诊所医护人员还足够,暂时不紧急,新医院还要一个月才能建好。现在我们之前忙的是一些基础工程,像工厂水电站之类,这些都是大头。说起来建房子都是小事,现在建房子的进度比预料的快,主要是工作的人知道是为了自己建房子,所以很积极,自动加班。”
“哦,那你小心点别太操劳了。早点睡。”
“小越你要多吃点饭,不能因为天气热就少吃。记着,要多养点肉。”邵文柏百忙之中还是惦记着这一件攸关自己福利的事,时常叮嘱年越。
“我累了,先睡,你随意。”年越果断挂了电话。
年越的医科大学在七月的时候开始一一停课。他们医科大学因为有附属医院,很多学生在各个医院实习,所以是最晚停课的大学之一。要是隔壁那个综合类大学,像土木工程建筑类或机械自动化之类的学生,早两个月之前就被政府调用了。
除了附属医院还在照常开着,大学里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被分批派去郊区工作,有些则是跟家人返乡。至于何时开学,学校说到时候通知。大五的学生比较幸运,还赶得上领毕业证才各奔出路。
“说不定,他们就是我们大学最后一届毕业生了。”年越的导师陈老教授站在窗外,一边看楼下的学生们拍毕业照,一边感慨。
他们医科大学现在开始被政府和军队派人接管着。医院虽然正常开着,但很多物资陆陆续续被搬走。每天都有人被抽调离开,像是教授和研究生们。校园里到处有人哭哭啼啼上演悲欢离合的场景。
如今在年越这一个专业,只剩下陈老教授和年越留守。别的人不是被抽去市外工作,就是自行辞走回家乡。
就是别的专业,每个系只有零星的人,他们除了还维持去医院的工作,就是在办公室里收拾整理资料。听说大学里的图书馆已经关闭,里面有人在做清理,前两天还有人运走一批书。
“老师,你家人都回国了吗?”年越一边帮陈老教授打包书籍,一边问。
五月份之后,邵家在政府行为渐渐明朗时,开始悄悄地联系自家的姻亲和好友们。消息也不能说得太明白,只是暗示他们要多储存物资,在国外的赶紧回国办理新户口本,同时让他们多留意政府动向。
像邵老爷子,在国外关系比较多,他拿着个联络本子,每天起床后就是打电话,像招魂一样,催老友们携物资回国,每隔一段时间就催一次。不能把话说得太明白,只是劝,或者让他们先买点东西囤着,到时候让他们看看华国政府的行动再决定。
“回了,都回了。”陈老教授感激地说。在五月时年越悄悄告诉他有灾难,政府有大动作,让他赶紧叫在M国的儿子回家。陈老教授观察了几天政府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去郊区看了一下政府组织人搞建设的工地,就向儿子打了个长途。他儿子开始当笑谈,一直没听。陈老教授急了,让年越跟他谈。年越也不好说得太透,只让他注意全球华人一些家庭的动向。
从六月份起,世界各地的一些华人,不约而同地甩卖他们在当地的资产,然后购买了大量当地物资,以各种海陆空方式回国。进入大陆境内时,海关查看他们的护照,核对好信息后,只要不是记录在案的犯罪份子、邪教组织人员和外逃人员都给通过,手续很快捷,连他们行李都不详查了,只是过机了事。在机场政府还安排了人在那里,同时给这些海外人士发放新的户口本和芯片卡,没有住所的还提供安置地方。
陈老教授的儿子陈仁开始不当一回事,后来经不住父亲催命似的一天一个电话,再按照年越所说,留心了一些华人家庭的行踪。他的公司有一个华人高层是姓邵的,早就在前两个月辞职了。陈仁还有他的联络电话,就打电话问了一下他的动向。
这前同事辞职后就立马卖掉了他家的房子,但没有急着回国,而是从事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