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灵图谱 >

第877部分

仙灵图谱-第877部分

小说: 仙灵图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就道:“师姐该不会才回来吧?紫郢剑化灵好几个月了。不用管他。他就坐在树上,不打扰我们的。”
    灵玉浑浑噩噩的,那弟子说了几句就走了,她就这样呆呆地站着,看着树顶的元灵。
    紫郢剑刚刚化灵,难道说,这是洪荒时代的广乐天?这里是清都山?
    “……道祖鸿元取天地初分时的一缕先天紫气,炼制成剑,取名紫郢。剑成之日,便已通灵。道祖意欲收服。紫郢剑却脱手而出,不愿认主。道祖一笑释之,任由此剑在清都山听道万年,化出灵体……”
    灵玉喃喃念着。这段话记录在与洪荒有关的典籍里。几乎人人尽知。
    可刚才那人却告诉她。紫郢剑刚刚化灵。
    灵玉坐在石阶上,愣愣地看着树顶的紫郢。
    这个紫郢,就这样静静坐着。好像一座石雕,动都不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黑了下来。
    有人走过来:“师姐,该休息了。”
    她木然随着那人离开,穿过一道又一道门,最后进了一间简陋的厢房。
    厢房里有个大通铺,估计能睡十几个人,灵玉随手扯了张被子盖,也没有人反对。
    她想着古籍里关于广乐天的记载。
    那个洪荒世界,高阶修士遍地,着重修心。他们尽管有着远超凡人的寿元,以及坚韧的肉身,却和凡人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原来,这就是古籍中的广乐天。
    那么,她现在是什么状态?被吸进了某个幻境?还是看到影像残留?
    如果她做了什么,会不会对这个世界造成影响?
    还有,为什么会是这个世界?徐逆是不是也被卷入这个世界?那个紫郢,和徐逆又是什么关系?
    第二天,天还没亮,睡在这间厢房的道姑们就起床了。
    灵玉跟着起床。
    有的人去挑水,有的人去打扫,只有她,什么都不做,又去了昨天那个广场。
    紫郢还坐在树顶,姿势跟昨天一模一样,表情也没有任何变化。
    灵玉在石阶上坐下,静静地看着他。
    天色大亮,殿中响起诵经声。这是道士们在做早课。
    灵玉看着紫郢的脸庞,他的表情有了轻微的变化,很专注,似乎在很认真地倾听。
    就这样,灵玉在这里坐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又回到厢房休息。
    这么看了好几天,当灵玉看到一个白衣飘飘的道人进了道宫,从广场那边走过来,她的脸色变得很奇怪。
    道人面相亲和,留着三寸长须,须发和白袍一起随风飞扬,有一种乘风而去的飘逸感,如同仙人降世。
    她盯着这个道人,从他踏进广场开始,直到站在大树前。
    “紫郢。”道人在树前招手。
    树上的紫郢垂下目光,却没有动弹。
    得不到他的回应,道人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自己飞身而起,落在树顶。
    紫郢看着他,表情和姿势没有半点改变。
    道人说:“老君要见你。”
    紫郢仍然没有动弹。
    “老君,你知道是谁吗?”道人见他没有反应,细细解说起来,“就是那个经常在这里讲道的人。”他指着大殿。
    “我知道他是谁。”紫郢突然开口。
    “呃……”道人显得很尴尬。他很快把自己从这种尴尬里拯救出去,说道,“老君要见你,随我去吧。”
    紫郢摇头。
    “为何?”道人不由地提高声调。从来没有人,会拒绝老君的召见。
    紫郢道:“我不想下去。”
    道人面皮抽动,重复:“不想下去?”这算什么理由?
    紫郢不答了。
    他抚平自己呼吸,耐心地劝道:“老君召见,这可是天大的幸事,我看老君的意思,有意收你为徒……”
    本来这件事他现在不能说的,但为了让紫郢下去,只能先说出来了。
    紫郢漠然地看了他一眼,继续看着前方,不动了。(未完待续。。)
    ps:  这章写得我肝肠寸断……

1082、清都听道
    这一幕看得灵玉很想笑,又不敢笑。
    原来紫郢刚化灵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吗?倒是和以前的徐逆有那么点相似。
    任这道人磨破了嘴皮,他不动就是不动。
    道人无奈,只好走了。
    灵玉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想起古籍上的记载。
    这个道人,应该就是鸿元道祖的弟子之一,后来随他一同陨世的朱景道君。也有人认为,朱景道君是飞升了。当初道祖未曾陨世,广乐天大乘修士最起码有百余数,可道祖陨世之后,经历了陨世之战和随后的分界之战,三大道祖门下,合起来也只有二十多位存世。
    关于这些道祖直系,有许多传闻。有人说,他们随同道祖一起陨世了,也有人说,他们是飞升了。公认最可信的版本是,他们在陨世之战或分界之战中陨落了。
    最初的那些大乘修士,与后来不同。他们很少有人会特意准备分身,因为最初的广乐天,并不像后来的人界那么险恶。
    看看灵玉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清都山上遍地都是高阶修士,他们却过着简朴无华的生活,甚至不如一些凡人中的富家翁。
    因为,他们的修炼,是心灵的修炼,力量的提升反而在其次。
    换句话说,广乐天的这些修士,他们在大道的理解上,是后来人远远不及的,但如果动手,他们的战斗技巧估计会被后辈秒成渣。
    灵玉没想到自己能够看到最初的这一批修士。
    朱景道君,这可是她以往只能在书里看到的传奇人物。
    这位朱景道君。在鸿元道祖的弟子中,是一个相当活跃的人物,很多关于洪荒的传奇故事,他都会出场,专职跑腿、传话、背黑锅……
    故事里的朱景道君,也许只是个跑腿的角色,但放在现实里,灵玉绝对不敢小看他。
    鸿元道祖喜欢这个弟子,一定有他的原因。何况,他本身是一位大乘修士。洞查世间玄妙。
    灵玉继续坐在石阶上。看着树顶的紫郢。
    他的姿势终于有了改变。
    他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剑,剑身直立,竖在身前。他就盯着这把剑,目光动也不动。
    剑身紫气氤氲。寒气森森。
    这应该就是他的本体。紫郢剑吧?
    灵玉回想了一下他之前的动作。自己模仿了一遍,突然有点呆。
    树上面又没有柜子抽屉什么的,紫郢到底从哪里抽出那把剑的?这个动作。怎么像从屁股底下抽出来的?
    这个想象让灵玉恶寒了一下。
    算了,看在他是徐逆前世的份上,就别黑他了……
    神游了这么一会儿,灵玉忽然看到,树顶亮起了一层淡淡的紫光。
    紫光越来越亮,从树顶散开,漫延至整棵大树,整个广场。
    灵玉感觉到了充沛的紫气。
    清灵纯净的紫气,甚至凝成了一滴滴雨,悬而不坠。
    广场上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的事,仰头看着这场紫气之雨。
    紫光朦胧,紫气如雨,如梦如幻。
    剑鸣声响起,初时低低的有如呜咽,而后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锐,变成了剑啸。
    剑啸声中,灵玉看到一道惊世剑光直冲天际。
    剑生万法,剑灭苍生。这一剑里,包含着难以言说的生机与杀气,二者明明矛盾,却和谐地融为一体,越发纯粹。
    这……竟是炼虚期的剑术?
    灵玉仰头看着,眼里有着深深的迷茫。
    不管日后的紫郢如何威压人界,如今的他,仅仅只是个刚刚化灵的炼虚元灵。但这剑势,却超乎想象,自己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炼虚期的剑术,真的可以达到这个程度?
    一道青光飞来,迅如奔雷,往紫气追去。
    两者交击,青紫剑光互相缠绕,直冲天际。
    紫气漫天,青光大放,紫郢这一剑里的杀气被逐渐消解。
    两道剑气蓦然一收,各自分开。紫气回到树顶的紫郢剑,青光没入后殿。
    过了一会儿,灵玉看到有人从后殿踏出。
    青衣飘扬,身姿如仙,这是个清丽绝俗的女子。
    灵玉看着她,轻轻吐出两个字:“青索。”
    她曾经得到过青索剑鞘,如今手里还有一缕青索剑气,对她的气息很熟悉。
    青索从后殿出来,一振袖,落在树顶。
    紫郢抬起头,看着她。
    如果说,他对朱景道君是完全的漠然,面对青索,眼中却有一丝亲切。
    灵玉想起古藉中的记载。
    青索剑,鸿元道祖昔年所得太古青石所炼,生而通灵,剑光如芒,锐利无匹。正因青索剑威力奇大,鸿元道祖才会取先天紫气,炼制紫郢剑,以为对剑。
    不料,紫郢不肯认主,青索便成了孤剑。
    然而,二者曾在同一炼炉,日日受炉火煅烧,气息交融,自然亲近。
    灵玉看着紫郢随青索下了树顶,进入后殿。
    她犹豫了一下,跟了过去。
    就算后殿进不去,能够听听也好。
    可惜,她在后殿窗边站了许久,从始至终都没听到半点声音。
    也是,道祖的道场,怎么可能会让人偷听到呢?
    天黑了下来,灵玉仍旧回那个厢房休息。
    清都山的修士,一直维持着古老的作息,人人晚上都会回去休息,如果她不回就太奇怪了。
    她躺在大通铺上,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吸声,睁着眼睛看着屋顶。
    她已经弄不明白了,自己进入的到底是个什么世界。这一切如此真实,一点也不像个幻境。总不可能她真的经由那个古怪空间。回到过去的时空里吧?
    灵玉被自己这个想法逗笑了,时光的长河要是这么容易回溯,又怎么会有那么多遗憾?简不凡的时光之术那么厉害,也没办法把人真正送到过去。
    而假如这真是一个幻境,她又该怎么出去?如果出不去,是不是就这样一辈子被困死?
    这天开始,紫郢不再坐在树顶发呆,灵玉也就不再天天蹲在广场看他。她开始跟这个世界的人接触,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破绽。
    然而,奇妙的是。她遇到的这些人。反应真实,拥有完全的人格,并不像某些幻境一样,存在着缺陷。
    他们真实得灵玉都快怀疑自己真的回到了洪荒的清都山。
    惟一无法解释的。是她这个人。
    她明明没有来历。却没有人怀疑她的存在。好像她本来就该在这里。然而,当她问起自己的来历时,又没有一个人说得清。
    清都山太大。求道的人太多,像她这样凭空出现的人,不足为奇。清都山任他们自由来去,从不限制。
    看不到紫郢,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灵玉干脆和这样人一样,天不亮起床,去领取杂务,或挑水,或扫地。干完了杂务,跟他们一起做早课,静心修炼。
    差不多一旬过去,这一日道宫中忽然钟声长鸣,人人兴奋不已。她问了一个同住的女修,才知道这是道祖讲道的钟声。
    于是这一日早课完毕,所有人都聚集到前殿。前殿坐不下,就直接坐在广场上,后来连广场都坐不下了,只能坐到隔墙的长廊。
    这个时候,能够直观地看出清都山修士的修为分布,灵玉不禁乍舌。
    几十位大乘,上百位合体,数不尽的炼虚、化神……中间还夹杂着炼气、筑基等低阶修士,压根没有境界之分,散落而坐。
    这就是清都山的修炼氛围吗?境界不重要,心才重要。
    灵玉被这种既自由散漫,又肃穆着重的氛围感染,心思慢慢沉淀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