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后宫叫德妃-第4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过三巡时,外头传话说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进宫了,太后疼惜地说“这样赶路一定连口饭都没吃,一会子过来就敬酒,对身子不好,你们一路候着去,让两位阿哥先吃几口干的。”
一刻钟后,又有人禀告两位阿哥到宁寿宫门前,太后嗔怪都是一家人在,哪里那么多规矩,赶紧把两个孙儿叫进来,但见八阿哥与十四阿哥风尘仆仆地进门,岚琪微微蹙眉,她明明让阿哥所的奴才候着,给十四阿哥换上赶紧吉服才让他来的。
两个儿子跪在厅中,像父皇复命这一遭古北口之行,玄烨在宫里早就听说胤禩做得很好,不止带去了皇帝对驻军将士圣恩,更实际为他们解决了一些事,八贝勒的美名,不等他们回京,已一路传回来。
有太监端来两杯酒,胤禩和胤禵各执酒杯向父亲敬酒,玄烨让给太后先饮,太后却道“你们是皇上的好儿子,是我大清的好臣工,爱新觉罗的江山,要你们兄弟和睦才能世世代代,这杯酒你们自己饮下,是皇上和我对你们的褒奖。”
便见太子起身也端起酒杯,一番体面堂皇的话,诉尽兄弟情谊,直叫在座之人感动不已,之后众阿哥与皇帝一道举杯饮酒,连十七阿哥都就着端嫔手里的酒杯掐呷了一口,小家伙皱着眉头说辣,憨态可掬惹得众人大笑,太后喜欢就让抱去身边了。
酒宴继续,这会儿八阿哥和十四阿哥才去换衣裳,岚琪在一旁默默不做声,等环春帮送菜的宫女将一盅炖海参放到娘娘面前,才听主子问“派去候着十四的人,去了吗?”
环春便说她去打听,不多久几乎与十四阿哥一道回席上,岚琪看着儿子来行礼,吩咐他别贪嘴多喝酒就让他自己去了,环春等十四阿哥走了,才来说“那几个小太监一直候着,但十四阿哥说八贝勒没换衣裳,他换了不合适,就跟着一道来了。”
岚琪点了点头,心想儿子如今也很有眼色了,自己是没顾虑到八阿哥那儿没有人为他打点,不然也不会希望儿子显得很特殊,别人一看,也会知道都是她的心意。
今晚的宴会开始得很顺利,又有八阿哥十四阿哥带着驻军将士对皇上的忠心归来,君臣同乐十分热闹,但放烟火前的一场水袖舞,却出了差错,众人本看着舞娘身姿绰约地在挥洒的水袖间灵动跳跃,却因一位舞娘的失误踩到了水袖,连带着倒下一片人。
这是御前献艺绝不能出的事,玄烨虽然觉得有些扫兴,不至于勃然大怒,太后更是仁慈地说“大过年的来献艺,都不容易,不要为难这些孩子,将我桌面上的果子糕点都拿去赏给她们,一人再给二两银子压压惊,元宵时我还想看她们跳舞。”
可纵然如此,舞娘的失误还是带来些许尴尬,从前有裕亲王在,这会儿一定会和太后打诨插科把尴尬的气氛带过去,现在竟是缺一个人出来缓和气氛,岚琪正想喊人来问能不能提前燃放烟火,却见胤禵从席间走出来,傲然昂首看着父亲说“皇阿玛,我在古北口新学了一套剑术,皇阿玛若不嫌弃,儿子舞剑助兴可好?”
但见皇帝眼中一亮,颔首笑道“才学了几天就要献宝?若是不灵光丢了脸,不仅没有赏赐,朕还要罚你的。”
这一句,却是最最亲昵的话,座下之人,不由得互相对视。
在皇帝的默许下,十四阿哥的佩剑被送了进来,正是皇帝御赐之物。他大方拿过长剑,目光将众人轻轻一扫,只听得清脆的一声,长剑出鞘,灯光烛影在寒森森的剑锋上闪烁,一道银光划过,矫健的身子高高跃起,剑走偏锋气势恢宏,一招一式刚柔并济,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待得胤禵收式收剑,满堂看得鸦雀无声,座上皇帝头一个击掌,紧跟着便是哗啦啦一片掌声和赞叹,十四阿哥傲然到御前屈膝行礼,谢过父亲的褒扬。
此时外头的太监来通报,说烟火已准备妥当,请万岁爷和太后及诸位娘娘移驾观看烟火,皇帝欣然起身,可却扬手对十四阿哥道“胤禵,上来搀扶皇祖母。”
十四阿哥忙把佩剑交给大内侍卫,匆匆上前来。太后扶着孙儿,还忍不住拿帕子给他擦拭额头上的汗,祖孙俩有说有笑往外走,岚琪看着满目欣慰,可她也会担心,儿子这样年少气盛掩盖不住光芒,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容不得多想这些,便要离席随圣驾到外头看烟火,忽而与玄烨四目相交,人家眼底有暖暖的笑意,似乎在对她说,“又胡思乱想,没什么可担心的。”
763 我什么都没听见
岚琪会心一笑,玄烨的神情愈发轻松。众人熙熙攘攘来到殿外,但见烟花升腾五光十色,漆黑的夜空被照应得透亮,底下观赏者的脸,亦是随着火光时明时暗。太子妃跟在丈夫身边,不经意地侧过脸看他,恰逢金黄色的烟火在天空炸响,将丈夫阴郁的神情暴露无遗,慌得太子妃赶紧推了他一把,小声问“胤礽,你怎么啦?”
胤礽漠然看了眼妻子,周遭人太多,他不宜回答什么,可心里却在说,那么多年了,还是头一回由别的皇子上去伺候太后移驾;那么多年了,他头一次和其他阿哥一道不起眼地跟在后头;那么多年了,大概连皇阿玛都忘记了,还有他这个太子存在。
一面想着,目光幽幽转向父亲身边,皇帝那里拥簇了一堆人,他正与身边的十四阿哥和八阿哥说笑,而太子这边也拥簇了一堆人,有宗室子弟也有大臣,怎么看着都像太子自有了一股势力另起山头,可是他想过去和皇阿玛融为一体,那两个兄弟倒是给他挪个地方呀?
而这样的光景,看在眼里的,又何止太子自己,机敏一些的大臣都会为皇帝今晚的言行做出自己对圣心的揣测,更重要的事,像太子惶恐自己的地位一样,他们早就怀疑东宫的未来,在皇帝势必会动摇东宫这件事上压了筹码。现在最麻烦的,就是太子之外,该对哪一位阿哥压下更重的筹码,皇帝的喜好每天都在变,纵然今天是八阿哥十四阿哥光芒万丈,明日也可能换了别的人,不知是皇帝故意混淆视听,还是他也在迷茫和选择,做臣子的唯有亦步亦趋、审时度势。
夜宴十分圆满,散席后,皇帝领着诸位阿哥和宗室子弟,到乾清宫守岁,到子时另有他们的乐子,岚琪侍奉太后回宁寿宫,女眷们子时也要去英华殿进香礼佛,那之前各宫在自己屋子里歇着,岚琪领着一双女儿和儿媳妇回永和宫,孩子们哄她小睡片刻,他们姑嫂几人在一旁说话,岚琪便拍哄念佟弘晖入眠,自己也借着酒劲打了个瞌睡。
温宪半程中来看过一眼,见额娘睡得安稳才放心,手里端着一壶酒回到嫂嫂和妹妹这里,毓溪见了说“怎么还喝呢,你问过额娘了没有,别回头喝醉了,额娘怪我没看好你们。”
温宪只笑“从宁寿宫回来,身上发冷了得紧,就暖暖身子。”
此刻,舜安颜和富察傅纪,分别去帮着安排不参加守岁的宾客离宫,确保每一个不属于紫禁城的人离开后,他们还要再把宫闱再巡查几遍,底下奴才洞悉二位驸马爷的行踪,赶回来禀告给公主,毓溪便笑道“你们四哥常对我说,姐妹们若都像你们这样嫁留在京城多好,再没有比自家妹夫更得力的帮手了,舜安颜和傅纪,都是人才。”
小宸儿笑道“郡主也多有远嫁的,我们求额娘将来把念佟也留在京城,这样四哥又有个得力的女婿做帮手了。”
毓溪笑着提醒小姑子“妹妹这话可不要随口说,显得咱们永和宫与众不同似的,念佟才那么点大,还早着呢。”
温宪则饮了一杯酒,拍拍妹妹的脑袋“这丫头一世受宠,富察傅纪把她捧在手心里,嫁了人和没嫁人没有两样,还是个小孩子。”
小宸儿哪里肯依,说姐姐喝醉了拿她寻开心,姑嫂几个说说笑笑时辰很快就过去,将近子时,一道来伺候娘娘更衣预备去英华殿向列祖列宗拈香行礼,岚琪睡过片刻恢复些精神,闻见温宪身上的酒气,嗔怪道“过年我不怪你了,平日里可不许这样,女人家家的拿着酒壶贪杯,像什么样子?”
温宪赶紧去将衣裳在香炉旁熏一熏,满不在乎地说“我在家可是碰也不碰的。”
小宸儿嚷嚷着笑“那是,我姐夫才不会由着你喝酒伤了身体。”
不知怎么,温宸心里反而一咯噔,背过身子去熏衣裳,没再说话了。
待得一切礼节作罢,她们便匆匆离宫,阿哥们从乾清宫退下在外头等自家福晋,舜安颜也在门外等温宪,倒是富察傅纪今晚当差要到天明,不能亲自来接妻子回公主府,毓溪便邀小姑子同行,反正明儿一早又要进宫的。
这边厢,温宪与舜安颜本预备回公主府,温宪却说“你们家里过了子时,也要到家祠敬香的,不如我们一道回去,明儿一道再进宫,我也想去你家里瞧瞧光景。”
舜安颜有些犹豫,说“你若去,知是公主驾到,他们该忙活了。”可是见妻子满目期待,还是一笑,“那就去吧,我不叫他们围着你转。”
温宪这才高兴,夫妻俩双双上了马车,待到国舅府,佟国维几人果然不知道公主来了,温宪到他面前时,很客气地搀扶起要屈膝行礼的老祖父,说她就想陪舜安颜回来一趟,不要太多礼节拘束,反正明天一早就走。
佟国维也算知道这位公主的脾气,没有继续勉强,陪着公主到家祠拈香行礼,等他们夫妻在舜安颜从前住的小院落安顿下,才带着家眷离开,虽然温宪还是被围着转了,可总还算自在。
一夜相安,隔天清晨醒来,陌生的床榻边空空荡荡,温宪翻身坐起有些迷茫自己身在何处,只等侍女们涌入,才恍然记起自己在丈夫的家里。等穿戴齐整,听说舜安颜一大早去正院里向他的祖父请安,很快就会回来,温宪心情甚好,在膳桌上拿了一块蜂窝蒸糕就跑出去,与底下的人说,她要在院门口等额驸回来,不叫他们跟着。
原是想躲在门后,舜安颜一进来,就把香甜温暖的蒸糕塞进他嘴里,在家心情好时,嬉闹间常有这样的事,可她却没想到,舜安颜会和他的祖父一道来,刚听得门外小厮说额驸吉祥,紧跟着一句老爷吉祥,直叫笑容灿烂的她尴尬不已。正想着要不要回房去,却听得佟国维在说“如今朝堂局势不明,宫里更是摸不清门道,我们家不能孤注一掷,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留条退路,四阿哥虽是你姑母的养子,可养子毕竟是养子,不能真正倚靠。太子尚且能动摇,更何况一个皇子,皇上年富力强,如今对你岳母还情深意重,谁晓得将来又会如何?只是你的立场太尴尬,你总不能和公主的意愿相悖。”
舜安颜则道“孙儿自然是跟着爷爷的,您不必担心我和公主的立场是否会相悖,我是佟家的子孙,真到了那样的时刻,我还是会选择跟随爷爷。”
祖孙俩本是进了门径直朝里走,为看到躲在门边的温宪公主,等走了几步见底下人神情古怪,舜安颜一回头,才乍然见妻子立在门边,毫无疑问祖孙俩的对话她听见了,可听见了几句?又是从何时开始听见的?谁也不晓得。两边尴尬地站着,佟国维眉头紧蹙,他竟然那么疏忽,这些话若是从公主口中传到宫里去,皇帝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外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