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书?”实义等人皱了皱眉头,这勃帖早不递国书,晚不递国书。偏偏在这个时候递国书,显然是想将刚才的气势给挡了回去,或者是在转移话题。
“称臣?”就在众人为难的时候,卢恪站起身来,嘴角的讥讽之色却是更浓了,冷笑道:“一个简简单单的称臣就能成了吗?简直是痴心妄想。历朝历代,草原民族在与中原王朝的争斗之中,每当草原民族获取胜利的时候。就会强行勒索,或是命中原王朝奉上公主美名其曰是和亲,实际上。就是来羞辱中原王朝的,每次当中原王朝国力大增。出征草原获取胜利的时候。这些草原民族就会争相称臣,虽然年年朝拜,岁岁纳贡,但是实际上,却是为了满足中原君主的虚荣心,并且从中原骗取了大量的财物。更为无耻的是。待中原又陷入战乱的时候,这些昔日的臣子们就会落井下石,继续进攻中原,夺取中原的人口钱财。为他所用。勃帖,你说说,本王说的可是正确的。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前隋末年,你突厥历代可汗不都是如此的吗?怎么,这次战败了。就想着称臣,然后借着这个机会,减免赔偿,甚至可以从我大唐骗取大量的钱财?然后等到实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再次兴兵南下。
勃帖,你难道认为孤的父皇会与前隋的杨广相同吗?哼,告诉你。当今贞观天子是古往今来最圣明的天子。岂会中了你的这种雕虫小计。这种所谓的称臣纳贡实际上都是虚的。一切都只有实力能说话,我大唐实力远在你突厥之上,你就是想不称臣都难,若是我大唐实力远在你突厥之下,你们还会安心的称臣吗?勃帖,你告诉小王。”
大殿内随着卢恪的一声声质问,变的鸦雀无声,就是寄义也是面色微红,低着头不再说话。勃帖手中捧着国书。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什么叫做理直气壮,这就是理直气壮。声恪虽然年纪幼但是不得不说。他说的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
“呵呵,没想到我突厥可汗想向大唐皇帝称臣居然没有人理睬勃帖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顿时露出一丝苦笑来,淡淡的说道:“想我颌利可汗在胜州失败之后,就深刻的感觉到。中原博大精深。力量强悍,不是突厥人可以抵挡的,所以就想真心奉大唐皇帝为宗主国。永远向大唐称臣纳贡。以期望两家友好,从此永不动刀兵。没想到到了蜀王殿下这里,居然成了居心叵测,真是可悲啊!”
“这咋小?”寅义闻言心中一动。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卢恪所说的也是没有任何错误,历朝历代的例子就是摆在眼前的,草原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就是如此。可是勃帖也是没有错误的。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战丫犬圾了嘛。那就得称臣纳贡,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哪个王朝拒绝过,但是,大唐的蜀王卢恪居然在这个时候拒绝了。这下可好了。
“二兄,这是对方的国书?。太子卢承祖在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国书是耍接的。”显然他在这方面懂得的远在卢恪之上。
“这个纳贡称臣的规格是不是小了点啊!”卢恪忽然扫了实义一眼,双目中露出一丝奇怪的模样来,笑呵呵的说道:“小王以为,仅仅纳贡称臣的规格是小了点,寰大人,你以为呢?”
窦义被他盯的满身的不自在,但是脑海之中,一丝精光一闪而过,顿时也笑呵呵的说道:“按照突厥历年来所犯的罪行,这个纳贡称臣的规格是小了一点,本官以为,大唐与突厥不若成为父子之国,殿下,您以为如何?”实义这咋小时候,却是朝卢恪望了过去。丝毫没有将勃帖放在眼中。陪同在一边的大臣这个时候。猛的想起了当初众人在朝堂之上,卢照辞所说的话来。顿时连连点头。
“父子之国?”勃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这些人胃口真大啊!不但在赔偿方面一点都不让,还开口就是父子之国,真是贪婪。
“其实,勃帖大人若是认为这赔偿方面是太大的话,也是可以商量的。”卢恪忽然又转口说道:“想来草原穷苦,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财也是很难的,勃帖大人,你说小王说的可对?”
“王爷说的极是。”勃帖心中不明白在咄咄逼人的卢恪为什么又改口了,好像是在帮助自己说话一番,但是脸上仍然堆满着笑容。但是心中的警惧之意更浓了,他可不认为。眼前的这个小家伙有如此好的心肠呢!
“那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做替换,诸如战马,诸如牛羊,诸如以前被你们掠夺的汉人人口,不,这一点不放在里面,你们还应该归还被俘获的汉人人口。”卢恪忽然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似的。望着实义说道:“寰义,你去户部,去查查历年来被突厥人掠夺的中原人口有多少,要他们一咋。不落的送回中原,若是少了一个。就要你们的十万俘虏偿命
“啊!”大殿内众人再次为之一惊,忽然猛的想了起来,是啊!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这一点呢?那些历年来被突厥人俘获的中原子民不是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回归中原了吗?一旦这些人都回到中原,那是何人的功劳,那自然是皇帝陛下的功劳,不过,这些参与和谈的人也是有一份功劳的。众人一想到这一点,顿时双眼放光。死死的盯住勃帖,显然对方若是答应的话,众人就要发飙了。
不过,勃帖这个时候显然没有注意到众人的眼神,而是惊讶的望着卢恪。这是什么人。怎么想出这么恶毒的计策来。归还那些被俘虏的中原汉人,本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这里面有些人早就成了草原上的肥料了。哪里能找的到,有些人早就成了各个部落的奴隶了。先不说那些部落会不会遵从领利的命令,将这些汉人都归还大唐,就算同意了,没有这些汉人奴隶。突厥的实力也会削弱了许多,这是不负五许的。更为重要的,还是那句可以以战马来抵偿钱财。
不错,三千多万贯的钱财不是突厥能拿的出来的,就是拿的出来,恐怕阿史那家族百年内不能复兴了,颌利就算拥有了这些士兵,也不能再恢复昔日的辉煌。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一旦以战马、牛羊等物来抵偿的话,那要多少的战马来抵偿这些巨大的赔款。恐怕草原上的战马要损失一大半了。而拥有了这些战马的大唐,不过数年时间就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纵横草原之上,再也无敌手。
“此事关系重大,待下臣派人驰书草原。请示可汗。这次和谈暂停勃帖终于很果断的停止了和谈,再这么谈下去,他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明显。在绝对实力面前。不是任何阴谋诡计,可以作用到的,饶你牙尖嘴利,也是不能改变眼前的局势的。勃帖很清楚眼前的局势,不得不决定将和谈望后推迟。以等待来自草原的最新命令。
宣德殿,卢青云小心翼翼的将武英殿和谈的情况说了出来,大殿内,本文本等人面色平静,静静的听着卢青云的报告,只是不经意间,却是将眼睛望着上首的那个年轻人。等待着对方做最后的定论。
“哈哈,此子酷似联,酷似联啊!”好半响,卢照辞才笑呵呵的说道:“传旨,蜀王卢恪参与和谈有功,赏亲王双俸。”,!
第二百七十九回 兄弟相争
陛下。(www。зZcn。)不知道。以后和谈怎么耸。是按照原来的计么心世瓦改变原来的计划”联合突利,进攻领利呢!还请陛下示下。”举文本轻轻的说道。平静的脸上却不见有任何的异样来,好像并没有看见刚才的举措来。”陛下,国策不能改弦更张,如今我朝对西域的控制逐渐加强。秦勇也已经攻下高昌国,我朝在西域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进攻,这个时候若是改变以前的策略,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随着朝廷重心的变化,秦勇将军在西域所得到的优势也将失去支持。西域的形势就会有很有大的变化,臣以为,这是不妥的。”崔仁师却冷哼哼道:“蜀王殿下聪慧无比,这一点臣是无话可说。但是蜀王殿下也仅仅是参与和谈的人员之一,和谈的主要大臣还是寰义,当初陛下也是有旨让太子殿下和蜀王殿下仅仅是多听少说。甚至不要说,一切都交给实义,如今蜀王不但妄自发表言论,更是有更改朝廷决策的嫌疑。臣以为,应加以处置
“这形势易矣,我亦变房玄龄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道:“陛下,臣倒认为这个时候是个机会,扶持突利,甚至小规模的出兵草原,痛击领利。哼哼。就算日后突利取得了胜利又能如何?他不是颌利,不但没有领利那般的手腕,更为重要的是,突利对我大唐产生不了重大的威胁。相反。领利此人才是我大唐的大敌。有此人存在一日。我大唐的边关都会受到威胁,臣以为蜀王殿下今日一番的表现是可圈可点,并非崔大人所说的那样,有破坏陛下既定国策的嫌疑
“小陛下,臣认为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大幅度的削弱领利的实力。然后再讨论其他。”杜如晦也出言说道:“蜀王殿下虽然有违背陛下旨意的嫌疑,但是陛下让太子殿下和蜀王殿下去参与和谈不就是为了培养两位殿下的吗?如今蜀王殿下表现优秀。大涨我朝威风,当是好事一件。至于国策之说。更是无从谈起了。国策并不是一成不变。当初制定先平西域,定西突厥。最后才轮到领利,那是我们并不知道突利的心思。突利也并没有派人前来与我大唐联系。所以才制定了这种方针,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突利有意与朝廷联合,一起来对付领利。所以我们的政策也应该改变。或者是坐山观虎斗,或者仍由其发展,或者是按照我们原来定下的方针政策来进行。臣也认为蜀王殿下并没有任何错误的
“若是真的如此,那陛下准备是以哪位皇子和亲呢?”崔仁师并没有在这个方面纠缠,毕竟卢照辞已经下了圣旨,再在这方面纠缠的话,就会引起卢照辞的不痛快。这不是崔仁师想得到的。他需要促成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只要蜀王和亲了,他就是再怎么优秀,也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如此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了。
“此事联先去看看大将军怎么说?大将军年纪大了,整日在家里钰鱼赏花。你们都一起去吧!刚好去见识一番卢照辞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道。本文本等人见状不敢再多言。心中却是对李靖佩服不已。人臣能被天子如此信任者也是很少的。在座的诸位虽然号称宣德殿重臣,但是实际上论信任。恐怕还没有大将军李靖来的实在。不但封了王。更为重要的是,还能为陛下所信任。“臣等遵旨奉文本等人哪里敢反对。赶紧命内侍省准备鉴驾,众人护卫着卢照辞径自朝李靖府上走去。
“小亲王双俸!”位于善本坊的简恭王府之中,原本是已故的简恭王的府邸。后来简恭王薨后,卢照辞并没有将府邸收回,反而将他赐给了荆王卢承嗣。
武英殿之事不过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长安城内外都在赞颂着蜀王卢恪的英明与聪慧,而宣德殿内卢照辞对于蜀王卢恪的不吝赏赐与那句赞语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朝廷内外。
“此子酷似联”。
“小赏亲王双俸!”
无一不是对蜀王卢恪的夸赞之声,私下里还有人将太子在和谈中的表现与之相比较,更是有人猜测这是当今陛下要废掉太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