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八百年-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种思想正适合华夏处于危机的边缘,毕竟抵抗蒙元进攻的主力还是以汉人为主,而且孙阳还加入了一条,夷狄入中华,则中华之,也就是说,如果异族能够接受我们华夏文明之光的照耀,那么他就是汉人,就是华夏。
华夏文明是全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的民族,从来都不是以狭隘的血缘来区分,而是以文化,甚至在这个时代,朝鲜,日本,都会被视为中华一份子。
“我们在哪里,华夏,就在哪里!”每次思想会之后,孙阳都会如此说道。
孙阳一边努力的将这些几乎失去灵魂的奴隶汉人们唤回曾经那份属于汉人的骄傲,一方面,还要关心一下武备的发展,在军事训练上,倒是不用他操太多的人。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有限,孙阳对练兵并不是太在行,无论是老狐、韩老根,还是沉默寡言的刘基,都是当了十余年兵的老兵油子,一直都在混基层,自然精通小部队的练兵之道,并且在学习中,向更大规模的大部队训练转变着。
而孙阳要做的就是从网络上找到各种各样的古代练兵方面,什么岳家军、戚家军、关宁铁骑、解放军等等最有名的部队的训练方法,然后抄录下来,交给基层军官去学习,让他们自行摸索。
不过在抄录这些资料的时候,这毛笔却让孙阳颇为头疼,这东西写起字来,自然不如硬笔那么顺畅,可也要分是在谁的手上。
李平别看打仗不行,但是管理后勤是把子好手,而且这字写得好,最重要是写得快,一支狼尾做的细毫毛笔在他的手上使来,一张张精落的羊皮上一个个字跃而出,看起来有一种用电脑打字的感觉。
一本本羊皮做成的练兵之书,无论最后孙阳这北伐团会走到哪一步,这些书藉最后都将成最珍贵的资料,无论谁得到,就像是得到了武穆遗书一般的奇遇。
把练兵的事交给基层军官,甚至抄录的事情都交给了李平,孙阳关于起武备的发展来。
无论孙阳怎么练兵,汉人都有着天生的,无法弥补的劣势,特别是深入草原以后,这种劣势将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别看孙阳在初入草原这段时间来大杀四方,可是攻击的都是防御力和进攻力在草原上都差到了极点的老弱病残,哪怕如此,他的北伐营也差点被打残,若是碰上正规的蒙古军队怎么办?
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生活,纵马如飞,弯弓射雕,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东方的历史当中,没有哪支军队有这个时代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他们已经将骑兵,特别是轻骑兵运用到了极致,做到了真正的来去如风。
甚至蒙古人可以一人三骑,靠喝马奶,不眠不休的在马上连奔七天,奔袭千里之外,且不需要休息就可以投入战斗,因为他们可以在马背上睡觉。
稍微夸张一点,这个时代的蒙古战士,几乎达到了神一样高度,西方惊呼,这是上帝之鞭,是来惩罚他们的。
面对这样的敌人,孙阳也深有压力,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无疑是最为强大的部队,哪怕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骑兵仍然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仍然是主力,直到机枪、坦克的出现,才使得骑兵半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导弹精确制导轰炸,天上隐形轰炸机乱飞的年代,仍然有骑兵活跃着,可见其生命力之强,攻击力之强。
孙阳就算是把他手下这些汉兵肠子练出来,也未必是同等数量蒙古人的对手,所以必须要借助一些武器上的帮助,特别是热火器。
身管武器就不想了,那东西的技术含量太高了,但是手雷总成吧。
要有这种爆炸武器,就必须要有火药,唐朝就有了火器使用的记载,到了宋朝,已经有了初步的身管火器的雏形,但是这些火药仍然是武经总要当中所记载的配方,足足数十种配料,看着不像火花,倒像是在练仙丹,火药最初的出现方式正是术士炼丹产生的副产物。
只是这种火药爆炸力实在堪忧,主要的作用还是放火还有放毒,配方里加入巴豆、砒霜等有毒物质,释入出来的火焰烟雾具有很强的毒性,但是威力真的不怎么样。
其实黑火药的配方在现代人的看来,简单得要命,只有三种,硝、炭、硫,只要达到最佳的配比,就可以起到最佳的爆炸效果。
黑火药的配方在现代,只要稍微关注一点军事的人就可以搞明白,但是如果把人扔到这种完全没有现代支援的环境下,能真正造出黑火药的人来,十中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了,最起码硝的提纯方面就够让人头疼的,用蛋清?萝卜?那成本能让人上吊了。
还好,孙阳的手上还有连接网络的电脑这一大神器,无奈国内的管制太严,百大神拒绝提供哪怕是黑火药各种配料的提纯等方法方式,但是办法总是会有的,一些小说作品当中,一些大能之人有着最详细的记载,比如陆双鹤大神就在他的作品当中提到了黑火药各种配料批量提取的详细步聚。
PS:陆双鹤大神的《迷失在一六二九》真的相当滴不错,就是更新太慢了,与周刊无异,看看人家的作品,书童总有一种羞愧得上吊的感觉,人家那才叫人正的穿越,真正的合理……
047 痛苦的发明
最不缺少的便是炭,虽然仅仅是这附近小山上的木材加工的,并不是最好,不过现在也凑合着用了,硝和硫也有少量,中国人很早就把这两样东西用于医药方面,宋文的手上有一些,沿途又搜集来了一些,至于熬大粪取硝……这个得陈年老粪坑,他们这还没有。
仅仅是少量的实验性质,硝和硫的分布比较普遍,只要用心找,在草原上也能找得到。
黑火药直接采用最佳配比进行混合,而且还是采用黑火药制造当中最为先进的湿制法,得到稳定的火药配方,孙阳为了能让自己的梦想延续下去,无法将制造的方法一一道来,这年头有一种叫做河蟹的东西很是变态,堵得人心里直犯恶心。
黑火药必须要在一个完全密封的东西里才能引爆,用皮革之类做成炸药包的方法根本就行不通,只会噗的一声巨烈燃烧,而不会产生爆炸效果。
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又来了,如果用铁做成弹体装药的话,现在数量少还好说,若是数量多起来,仅仅是铁料的消耗就能让孙阳头疼死,没办法,草原上实在是太穷了,孙阳现在手上刀枪打造的主要来源就是从蒙古人的手上抢,连锅子都抢来打造武器了。
不过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匠户营里还是有人材的,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品,铁的咱没有,陶的、瓷的也能凑合着用,建一个小小的土窑,做出一个个两拳大的细口瓶来,胎体厚厚的足有两指,这样烧出来的陶不陶瓷不瓷的瓶子极为结实,就算是马蹄踏上去都踩不碎,而且这种瓶子在烧制之前,可以划出一片片的龟甲式的裂纹,使得这种**能炸成几十片,再阴毒一点,把一些碎石在烧制之前先按进胎体里,可以增加更大的杀伤力。
当第一枚手雷做出来以后,孙阳把这两拳大小,足足有二斤重的大家伙掂在手上,这玩意光瓶子就重一斤,里头的装药量也达到了一斤的量,威力如何,要试过了才知道。
就在前方二十米远的地方,拴着十几只羊,在寒风中咩洋的叫着。
“这东西,能行吗?”几个负责造火药和造瓶子匠户看着孙阳把那些按着标准程序弄出来的黑色粉末一个劲的摇着头。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他们不知道,但是孙阳知道真正意义上的黑火药出现会对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来这种最佳配比的黑火药要到明末,也就是十七世纪才会成熟,可是孙阳却将其提前的数百年之前。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文明世界最强大的武器外流,从一开始制造的时候,孙阳把那些匠户进行了分组,每组只负责一丁点,比如有负责提纯硝石的,有负责弄硫的,还有烧炭的,就连后期加工都分成了细致的一组组,哪怕是集齐了其中的八成人手,别人都造不出黑火药来,缺一环,就够让人头疼的。
不过孙阳倒是对这种火药信心十足,因为这已经是经过未来战争验证过的东西,从配料到最后的配比,孙阳全程跟随,他自然知道这东西用起来绝对没有问题。
将瓶口处的药捻子点了起来,在滋滋的燃烧当中,孙阳奋力的将手上这个手雷扔了出去,然后一扭身就扑倒在身边挖好的坑道里。
刘基、韩老根等军官,还有跟来观察的匠户营的营长王大铁,几个老工匠还伸着脖子看着那个扔出去的大瓶子。
“趴下趴下,都趴下!”孙阳大喝着,伸手把离自己最近的几个老工匠扑倒,刘基等人知道孙阳在正事上不会跟他们开玩笑,跟着趴到了坑里,仍然伸着脖子露出脑袋观察着。
瓶子的引线有点长,孙阳倒是把这东西扔到了羊群里,不过仍然在滋滋的冒着烟,足足等了十几秒,轰的一声爆响,如同晴天一声惊雷,震得耳朵嗡嗡做响,探着脑袋观察的刘基、韩老根等人更是如同被雷击一样,身体抖了几抖,趴到了坑里。
孙阳甩了甩脑袋,探出头来,远处十几只羊尽数被放倒了,甚至有几只已经完全被分尸,破碎的内脏散落得倒处都是,没分尸的,身上也尽是血洞,还有几只是七孔流血,硬是震死的,还有几只离得较远的,没伤到要害,躺在地上困难的喘着气。
孙阳走到一堆羊尸跟前,拔出随身的短刀,解决了几只伤羊的痛苦,插回了刀子拍了拍手,“今天晚上咱们喝羊汤,我喜欢羊杂汤,你们呢?”孙阳语气轻松的笑着问道,手雷的试验成功,让他这支北伐团多少又增加了一些胜算。
几名军人,几位匠户,已经完全愣住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孙阳鼓捣出来的东西竟然有如此威力。
只是他们更加想不到,大宋敬德五年冬天,在蒙古草原上的这一声爆响对于华夏文明来说代表着,这并不仅仅是一颗手雷的爆炸,也代表着热兵器的出现,文明终于有了一样可以战胜野蛮的利器,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东西……”老狐喃喃的自语着,“若是在撤退之时,鞑子追击的时候,点了扔地上,鞑子追上来,还不炸个人仰马翻?若是早有这东西,何苦牺牲了那么多的弟兄?”
“没错,这东西进攻的时候用不上,扔出去只能炸了咱们自己,但是撤退了时候,只要追得近了,向地上一扔,断后的利器!”孙阳信心十足的说道。
“只不过,这东西要点捻子啊,在马背上,不太好弄!”老狐接着说道,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东西对于侦察连来说意味着什么。
“可也是,点燃式的手雷不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阴雨天,直接就废了,我们得研究一下拉弦式引燃的方式!”孙阳低声说道,这种事,孙阳是解决不了,还要求教于神器电脑。
有的时候孙阳也对这神器电脑也颇为苦恼,自己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军事上的支持,可他娘希皮的网络上就缺这玩意,哪怕是一台连接国外网络的电脑也成啊,自己的英语凑合着还能够用。
国内的网络上对涉及到爆炸物的资料藏得跟处、女的内裤似的,严严实实的。
不过越是严防死守,就让人越有好奇心,不乏一些懂行的人将这些东西以各种方式流露出来,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更是描写详细到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