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朝李璇笑笑:“小璇,你到里面去休息一下吧,你也累了。”
男人事业。不需要女孩子掺杂其中……
李璇眨眨眼睛,也是一笑,朝徐一凡吐吐舌头:“你们说话,我才懒得听呢!不过啊,我阿爹最烦了,以前一念叨我就念叨好久,你别多理他!”说着就裙角飘飘,摇曳着走出了这间舱房。
徐一凡淡淡一笑。李璇虽然天真,却也是冰雪聪明,不是杜鹃洛施那样的傻丫头。这个时候,虽然她不大弄得清是怎么一回事儿,可是这个时候再撒娇说向着他们李家的话,只有帮倒忙!
他目送着李璇轻盈的背影离开,呆呆的出神了一会儿,转过头来,有力的竖起了两根手指。
“我将来的政策只有两条,一是教育强国,这是开启沉睡近三百年泱泱华夏民智之不二法门,第二条……我已经决定了,准备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他声调不高,可是如果历史有知,将为之深深震动!这一句话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过他将在两江掀起的风雷!
殖产兴业政策——以国家实力全力扶植垄断产业集团,而不是满清过去几十年洋务事业所代表的发展官僚产业。国家政治体制,官僚体系,法律法规,也将为这个殖产兴业政策所配套。这一个政策,就决定了未来至少五十年岁月当中,这个国家的走向!
这个政策,也是为历史所证明的,后起国家追赶强国脚步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徐一凡在战场上打败了日本,却要采用日本明治维新所依靠的根本政策——殖产兴业!以中国之大,资源之丰沛,人口之众多,可以预想在未来岁月,将取得远远超过明治维新的强国成就!
在这决定历史走向的一刻,徐一凡所感受到的,只有最深切的不安。
但愿我放出的,不是一只怪兽……但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能保持住尽可能的公平和正义。
这是自己选的道路,没得抱怨。
叮当一声,却是楚万里手中的咖啡杯子,滚落在地上。
□□□□□□□□□□□□□□□□□□□□□□□□□□□□□□
北京城已经差不多是冬日的天气,一阵阵从西伯利亚而来的寒流,席卷了整个北京城。
水关外头河道已经冻伤,满满的都是小孩子小伙子在那里打冰溜子。紫铜炉子木炭火的涮羊肉馆子里面,整天都是热气腾腾,不少茶馆的熟客,这个天气都改了在羊肉馆子里聚齐,二两四两下肚,红头花色的再回家。
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这座古都的日子,似乎就要这样千年万年一直不变的过下去。
谁也不知道,这独属于京城百姓的闲适,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天色还灰蒙蒙的,贯市胡同东头会友镖局的门脸儿就吱呀一声,拆了一块下来。王五套着件棉猴儿,提着酒壶就侧着身子走出来。便宜坊的南路烧酒到了新货,昨儿便宜坊掌柜的还派小伙计上门来专门通知王五,给五爷专门留了几斤,都是原泡子,没用新酒兑,知道五爷量在那儿,也好一口这个。
王五侧着身子才出门,就被在胡同里面呼啸的寒风扫了一下,饶是他久经打熬的身子,还是忍不住嘿了一声儿:“喝,干冷!陈师兄,门板儿倚着,我转脸儿就回来,瞧瞧这个冷,我的五色梅也该开了,酒打回来,咱们也雅一回,看着梅花下酒!”
还没等里头陈虎答应,就听见街上一个苍老的声音笑道:“五爷好雅兴!咱们在尘世里头奔走,五爷却如此闲适,谁不说五爷才是真正看开了这个世道的明白人!”
王五一怔,转脸就看见会友门口,站着七八条穿得鼓鼓囊囊的身影,头里面的那位,不就是韩老爷子!他笑得慈祥,还戴着海龙皮的风帽,胡须给清晨寒风吹得高高飘起。只是笑吟吟的看着王五。
“哎哟,老爷子,您怎么来了!也不叫门儿?冻着了算谁的?快快快,师兄,下门脸儿,让老爷子进来!火盆升起来,搁我屋里……老爷子,您怎么巴巴的跑来瞧我?”
王五真是又惊又喜,闲居京城,韩中平韩老爷子这北的财神冒着风寒守候,这是多大的交情情分!心里面一丝丝疑惑也一闪而过,韩老爷子是做多大事业的人物,怎么会来看他这个守着破败镖局打发日子的王五?
第五卷 鼎之轻重 第十三章 … 两江风雷(六)
江宁城,水西门外水关码头。
江南的冬日,和北京城冬日又不一样。京城虽寒,可是气候干爽,天高云淡。比起春天的满城风沙,北地百姓,倒是更喜欢冬天多一些。瞧瞧民间要过的节日,冬季当中,比出其他季节多出那么多,似乎就可以证明了。
江南的冬天,气温虽然比北方高一点,但是那种阴寒的湿冷,却似乎能一直深入人的骨髓。
这种阴冷,也就展现在水关码头扎起了牌坊,搭设了接官亭,等候新任两江总督徐一凡到来的人群的脸上。
徐一凡虽然一路上走得慢,在苏州还停了两天。似乎是准备留足时间给江宁苏州官场串通好来对付他似的。大家也巴不得徐一凡最好死在路上,不要来祸害两江了。
可是不管拖多长时间,徐一凡终究是要来的。
这七八天里,徐一凡总督札令当中要召集的官儿,基本上也到得差不多了。在水关码头,按着品级排成黑压压的一片。照理说其他总督上任,到之前都有滚单下来,总督的巡捕官会来和本的办差的官员交好口,采用什么仪仗,什么供应,大人是喜欢热闹一点还是干脆折现来实惠的,都有交代。可是这次去办差的两员官,一个现在被参,一个白斯文根本就没消息传回来,徐一凡手下亲信也没一个人提前到。这差如何个办法儿!再说了,谁有精神伺候这个二百五,这家伙个别,伺候他说不定还不落好。
就因为这样,水关码头这仪式虽然什么都不缺,来的人还加倍的多。可是一切都是马马虎虎,糊弄事儿。几席酒宴,根本就没法儿看。
人人脸上都阴沉沉的。外的来的府县正印官儿还好,这个时间,既不是上下两忙收纳钱粮的时候,也不是开漕收漕的日子,耽误不了多大事儿,腰包不受委屈。无非就是人吃点辛苦。而在他们后面站着的佐杂官儿,却个个魂不守舍。他们这些小老爷,一年好处全在三节两寿,地方按日子给点孝敬。现在眼瞧着就要过年,各家商铺烟馆都在盘帐,这个时候白耽搁时间在省城,错过年节,就是错过了白花花的银子,谁能吃得住!
有些佐杂小老爷,干脆将徐一凡的札令丢在耳后,赖在地头不走,还放出话来:“谁理他!反正也就是署事,不过一年时间。老子不去,这姓徐的咬老子鸟?眼瞧着就要卸任,到时候我东他西,谁管得了那许多!”
佐杂小老爷的顶子不心疼,一个巡检不过顶天二三百银子就能捐得。可是在场的不少官员,却担心他们的顶子!江宁城最近风声太特别了。苏州那里一个个消息传过来。到了江宁就更是沸沸扬扬。荣禄荣中丞看来要和徐大帅顶着干到底了。据说已经赶紧的朝徐州汇开拔费过去了。往常七千人开发,军官借支,士兵犒赏,不过十来万就能搞定的事情,荣禄可好,一下子整整三十万汇出去!还要加急,贴水都比往常要加三分!据说陈凤楼已经又去电报表忠心了,说武毅铭军已经陆续就道,决于二十天内全军而至苏州。为荣中丞鞍前马后,效力定了。
可是江宁官场却是别有风声。据说现在江宁最大的三司,藩台学台臬台,已经和江宁满洲将军站在了一块儿。荣禄要和徐一凡闹,就让荣禄跳出来闹去,他们只是瞧着。毕竟徐一凡就在江宁。且看这二百五的行事如何。好便好,不好便破釜沉舟,和荣禄一起,和徐一凡闹个天昏地暗!
这倒是对了大家的胃口。千里做官只为财,不是为了斗气儿来的。徐一凡以前要上位,行事只怕荒唐一点儿。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多少也要和光同尘一点儿不是?至于荣禄背后的那个朝廷……嘿,除了一些呆书生,现在谁还拿朝廷当一尊佛供着?不过徐一凡要是真的敢动大家伙儿的饭碗,大家也豁得出去这一百多斤!天塌下来有荣禄顶着!
正是因为这个消息传遍了,所以今儿大家也都衣帽整齐的一起到了。三司为首,其他都按品级站着。一个个冻得脸色发青,鼻涕长流,却还都撑着。官员外面,就是江宁城三班衙役,和本城防军在维持秩序。因为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已经齐集水关。城头山冈,屋顶树上,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头。就为了看这一位威震海东,打赢了甲午国战的无敌大帅!
□□□□□□□□□□□□□□□□□□□□□□□□□□□□□□
风寒露重,河道之上,却仍然静悄悄的。
差不多到了电报上面儿通知的抵达时间了,徐一凡却还没有到。
外秦淮河河水,在这冬日,显得既浅又缓。原来用的小火轮因为吃水的问题,已经换了一条更加小的,拖着这条总督官船,吃力的逆流而上。两边乡野空空荡荡的,民间这个时候也早已减门,准备过年。天地灰蒙,一片苍凉。
楚万里站在总督官船的船头,望着四下景色,默然不语。
自从舟中和南洋诸人的夜话之后,楚万里就罕见的沉默了起来。这两天在总督官船刻意留给他的房舱当中,几乎是闭门不出,厨房开出饭来,都是送到门口由他自取。谁也不知道,这位徐一凡麾下的人形狐狸,到底在想些什么。他这个样子,就和李云纵的微笑一样,罕见到了一旦发生,这个世界就有可能毁灭的样子。
那次夜话,徐一凡宣布了他殖产兴业的政策和决心。和李大雄他们的往来商议,自然是顺利得很。南洋这些侨商团体,求的不就是这个!徐一凡治下的两江,将全面对侨商资金开放市场,土地,资源,盛宣怀旗下那些规模并不多大的机器,矿山等重工业,资源工业,也将向他们转让部分股权,或者干脆转让部分企业给他们。北洋集团虽然苦心经营多年,但是是官僚产业的底子,就少不了大量甚至过度抽调盈利给北洋政治集团,再加上官僚集团特有的拿企业经理人当官做,上下其手,反正亏了也有人包赔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资金早已趋进枯竭,转让部分股份出去,正好可以吸收一大笔资金进来,中国这么大,在工业化上可以说是一片处女地,北洋集团加强了资金,还有人才,有的是其他生意可以做。
盛宣怀已经是决定放开对企业的控制管理权,专心做官。时人估计,盛宣怀至少也是有一千万以上的家产了。钱是早已捞饱,其他考虑的就是怎么样让自己更进一步!再说了,就算他们北洋洋务集团所属企业,和官场一一脱钩,由徐一凡扶植成为一个个垄断财团,还少得了他盛宣怀的影响力和好处?徐一凡扶植南洋集团进入母国,也是刻意想扶植起两个出身不同,来源不同的产业集团,好互相牵制,取得平衡。这一点,盛宣怀早就看得分明,所以这次也退让得漂亮,让徐一凡麾下初步形成的团体势力皆大欢喜。
南洋集团已经许诺。第一年之内,就有不少于三千万两的资金涌入国内。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新式企业。另外专门报效一千万两关平银作为徐一凡教育计划的启动基金。而徐一凡也回报以全力支持他们的承诺,不管从哪个方面!只要他们能开启中国至少沿海部分全面工业化进程的大幕!
所有人都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