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风 >

第193部分

晋风-第193部分

小说: 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暮没想到这个外表粗豪之人亦有这般细腻的情感,心中很是有些感动,两人畅谈良久方各自散去,直到次日韩暮临行前,姜家众人还在呼呼大睡之中,韩暮倒也没有打扰,只留告辞,便归心似箭的带领这五百人的使节团出城而去。
    那一夜,长安皇宫内苻坚痛快淋漓的临幸了凤凰儿慕容冲和其姐清河公主,姐弟二人屈意承欢,却将心中的屈辱压抑至心底最深处。
    事毕,苻坚和慕容冲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凤凰儿,你觉得朕为人如何?”苻坚一手抓着清河公主娇俏的淑乳揉捏,一手在慕容冲细腻的臀。肉抚摸。
    “皇英明神武,一手奠定大秦天下,为人又仁爱慈善,绝不滥杀无辜,实乃自古以来第一贤皇。”慕容冲低垂着眼睑,避免看到自家姐姐全裸的身体,轻轻的道。
    苻坚哈哈大笑道:“可是就是有人说我妇人之仁,放过了你们慕容氏诸位皇族,他们要朕杀了你们呢。”
    “皇自有主张,普天下百姓臣民的生死均操于陛下之手,陛下要杀谁,要留谁,岂是他们操心的。”慕容冲语调丝毫不起波澜。
    “说的好,朕的江山朕做主,他们要杀你,我偏要留,不但不杀慕容氏,我还要封你们官,让你们为大秦出力,你们好好的干,堵住那些碎言碎语。”
    “啊,皇隆恩浩荡,凤凰儿惶恐之至,但是凤凰儿不想离开皇,只想呆在皇身边,皇莫要赶我走啊。”慕容冲低垂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神采。
    “哈哈哈。”苻坚再次大笑,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道:“朕就喜欢你这样有情有义之人,我朝想你这样的真不多,譬如苻睿,苻成,朕对他们多好,但是他们就是抱着死理不放,死心塌地的心中只有那暴君,无奈啊,只有送他们下去陪那暴君了;非我嗜杀,是他们逼我的。”
    “是,陛下有难处,凤凰儿懂得。”
    “令叔慕容垂做京兆尹他们也说话,朕让他带着自家的两万鲜卑兵他们也叨叨,期盼这次慕容垂能给朕带来惊喜啊。”
    “一定会的,陛下,家叔也是识大体之人,不然也不会在燕国未被陛下征服之时便弃暗投明了,家叔忠心耿耿,绝对不会令陛下失望。”
    “但愿如此,朕派你出去做平阳太守,你的才能不能埋没了;只是每隔三天你便要回京一趟,如何?”
    “皇说如何便如何,凤凰儿一切都听陛下的。”
    “不错,真不错,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事除了大秦江山,便是得了你这个小凤凰儿,哈哈。”
    “陛下……”
    “那位晋国来的小使神态有几分像你,本来我不打算让他活着回去,但是因为这一点,我才听了王猛的话,留了他一条命。”
    “陛下难道喜欢了那个小使了么?”
    “哈哈哈,凤凰儿吃醋了,来来来,**苦短,不可浪费;你摸摸,令姐都湿了呢,看来朕的手法还是不错的。”
    “皇英明神武,自然无事不精,唔……陛下轻点。”
    帐内三人喘息连连,苻坚纵意欢笑,整个寝殿里弥漫着诱人而魅惑的喘息要呻吟声。
    黑夜漫漫,万户无声,初春的空气里带着淡淡的春天的气息,春天就要来了。
    纵横北国卷终,请看下卷:青云直
    :下月开始,我将进入癫狂状态,章节也将不控制字数,多写多更,期望本在两个月之后完美收官,顺利开下本。
    感谢一直锲而不舍的追看这本的朋,没有你们的订阅,打赏和投票,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小弟学疏才浅,文字情节晦涩之处,还望包涵,会越来越好,我坚信。
第三百章 赠剑
    韩暮一行快马加鞭,一路往南,出长安经洛州,奔南阳郡,为免节外生枝绕过汝南郡直奔大晋义阳郡,转而向东南,往淮南郡而来。
    虽然归心似箭,但大队人马行路岂能快速回归,在秦国境内韩暮又不肯独自骑着乌云先行往回赶,虎狼之地岂敢有半点差池,昼夜不停连赶四日三夜方到达大晋境内义阳郡。
    韩暮长出一口气,总算是安全了,义阳即后世信阳,自古三省通衢之地,战略地位险要,乃南豫州所辖,虽南豫州为桓温发迹之地,但是毕竟是在大晋的地盘,比之秦地不知安全了多少倍。
    义阳郡地处边陲要塞,直接担负着对秦国南阳,汝南二郡监视防御之责,两国间又处开战时期,故而防务甚严;韩暮本想悄悄过境,但是一越过两国国境,便被义阳守军劫了下来;无奈之下只得亮明身份,带队校尉连忙回城禀报太守,钦差大将军神出鬼没,从长安向东回健康城,却偏偏从这鸟不拉屎的边陲小郡经过,倒是奇哉怪也。
    义阳郡守冯成筹匆忙赶到关隘,验明文圣旨旌节等物之后,紧绷的脸顿时堆起了笑容;冯成筹本是姑孰城太守,桓温常年驻军姑孰,免不了手下军队作奸犯科,搞些扰民之举;这冯成筹本是个没眼力的主儿,仗着跟随桓温日久,竟然学那些忠臣直言谏,先桓温还褒奖他:怀有署名,诤言可慰;可是次数一多,冯成筹再去唠叨是,桓温根本就不待见了,再后来又一次冯成筹倚老卖老,居然在院子里跳脚,恼得得桓温一怒之下把他调到义阳这个小郡做了郡守,眼不见为净,对外给人感觉是重用,实际就是边缘化了。
    冯成筹倒有些本事,义阳郡自他到任来,军纪严肃,政务清明,每日练兵不辍,虽所辖只有五千士兵,倒是把这小小义阳经营的如铁桶一般;秦人屡次骚扰均被打退,虽功劳无人知,大司马也不会因此而给予嘉奖升迁,但是对于冯成筹来说这就够了。
    钦差大臣韩暮和桓大司马之间的过节冯成筹略有所知,但是细节就不是他这个被边缘化了的桓温部下所能得知的了,这样一来,韩暮反而少了些麻烦,冯成筹一力邀请韩暮进城一聚,韩暮此刻哪有闲心在此逗留,但看看使节团疲惫不堪的样子,四天来根本没休息好,人马困乏,苏红菱武技高强还好一些,那张彤云简直就是案几摆鸡蛋,晃晃悠悠的坐在车内,摇摇欲坠,脸色煞白的难看;于是韩暮便答应入城小憩,顺便打听一下战况如何。
    当晚,冯成筹设宴款待韩暮一行,韩暮等人哪里有胃口,只是草草吃了几口,其余人便都回住处洗浴歇息,唯韩暮和冯成筹端坐对饮,冯成筹原本就是为了招待钦差大人,此人在座,他哪管其他人在不在这里,韩暮恰好也正要打探消息,两人不谋而合。
    “冯大人,我在秦国时便秘密探听到,秦人正对我大晋用兵,这一路风言风语,也不敢全信,不知大人这里朝廷邸报可曾送达,究竟战况如何?”韩暮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
    “哎,一言难尽!”冯成筹端起面前酒盅仰脖喝下,面容愁苦道:“邸报倒是未到,东边战事似乎已经结束,我这里偏远,邸报七日内方才能快马送达,更何况道路阻塞,合淝县战火正燃,水路不通,陆路也需绕道,怕是没那么快。”
    “那大人为何哀声叹气,是否有小道消息传来?”韩暮不动声色的问道。
    “我也是今日方知,今日早间有小股秦兵偷偷摸进我义阳境内抢劫百姓,这原本是常事,我郡防御甚严,秦军以往都是铩羽而归,抓到的俘虏也都是告饶不迭,然今次抓获俘虏十二名,气焰极为嚣张,本拟斩首了事,不料一名秦兵忽然说出威胁之语,倒是叫本官惊骇不已。”
    韩暮笑道:“这可奇了,秦兵俘虏居然能威胁到大人,本人可不懂了。”
    冯成筹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非是他们威胁本官,而是他们所言之事教本官惊骇不已。”
    韩暮更加觉得蹊跷,于是道:“愿闻其详。”
    那冯成筹和韩暮对饮一杯,方才道:“那士兵言道,进犯我东线的慕容垂已然安然退兵,并受秦帝嘉奖,拜为征南将军,盖因他杀敌有功,这次进袭我寿春,虽未能夺取城池,但是慕容垂巧施妙计,牵着大司马大军的鼻子走,居然让他突入腹地,歼灭王登一万大军,后又纵横来去,屠宁远县城三万百姓,又突袭徐州城,杀徐州军民万余,全身渡淮水而退,故秦皇深以为能,这才加官进爵以示褒奖之意。”
    韩暮倒吸一口凉气,本来他以为东线固若金汤,怎么也不会出什么纰漏,广陵寿春徐州三地可是有大军近十万啊,以慕容垂的两万人,能在十万人眼皮底下闯出这么大的祸事来,这事说出去谁也不信。
    “恐是秦兵胡言乱语,此事绝无可能,大司马岂会任由两万敌军纵横而无对策?”韩暮皱眉道。
    冯成筹压低声音道:“下官也是这么想,但那秦兵说的有鼻子有眼,说什么慕容垂将军在寿春南鸡冠山潜于密林之中伏击大司马援兵,几乎将大司马击杀,幸得晋兵极力卫护才得以冲出山口,但因此大军被隔开山南山北,大司马以为敌军定会想办法逃脱,而不敢冒然出击,遂命王登扼守南山口,自己则在北山口点火烧山,想逼秦兵渡牛屯河西窜,从而孤立寿春攻城之兵,未料到慕容垂刁钻之极,竟称夜奇袭后军王登辎重部队,全歼了这一万人,就此扬长东去,大司马回军不得,后路为山火阻隔,只得望之兴叹。”
    韩暮大叫一声:“蠢材,蠢材。”旋即又发觉自己失言,忙解释道:“我是恨那王登,扼守山口怎能大意,为秦军所乘。”
    冯成筹不以为忤,叹道:“是啊,王登将军久经战阵,怎地犯下如此大意之过,不过他的后军有两千老弱押解辎重之兵,实则八千人,而秦兵据称有一万三千,敌众我寡,确实也难为。只是大司马判断失误,以为敌军比不敢深入腹地,只会渡河西窜,乃祸之始也。”
    冯成筹诤言的毛病又犯了,对他这番话韩暮深以为然,但是作为桓温势力中的一员,说出这样的话,倒教韩暮有些诧异;他也不借口,只是问道:“然则无人通报广陵城?桓大司马总不至于将广陵之兵抽空。”
    “这就不得而知了,照理来说广陵城中最少应留两万人马,且王登军被灭,第一时间知道消息的必是广陵桓秘,却不知他为何未能出兵追击。”冯成筹叹道。
    “接着便是宁远之祸和徐州之危了?”韩暮颓然叹道。
    “是啊,那秦兵言道,慕容垂不知用何种办法,骗的徐州城中守将以为他将北袭击彭城,徐州守将调兵北,结果扑了个空,慕容垂趁此机会便袭击空虚之际的徐州城,宰杀万余人大摇大摆的走了。”冯成筹一五一十的将秦兵所言全部告诉韩暮,看来此事在他心中也憋闷的难受,本来这种小道消息在官员中禁止流传,况且出自秦兵之口,里边的水分肯定不少,然而空穴来风定有其原因,秦人不会无聊到要用这么大的事来造谣,毕竟这样的事几日内便有结果,到时谣言自破,也起不了扰乱军心的结果。
    韩暮也是这么想,他虽然不敢完全相信这些话,但是想屠城这种事,谁又会随便造这个谣言?恐怕有七八成是真的了,他的一颗心冷到冰点,这位桓大司马简直是头蠢猪,十万人马在他手下抵不一支小小的两万秦军,难道以前他所建立的功勋和伟业都是运气?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老了,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加郗超王珣两大助手在京城,惨败之局便就此产生。
    “东线也堪虞啊,我派出去的斥候回来报告说,二十五日辰时,邓羌所率两万人开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