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2-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后,西城头上飞沙走石,一个身强体壮的西夏士兵背着火药桶以无比荣耀的自杀结束了最后一波宋军的抵抗,火红的烈焰冲天而起,那是一个信号。
元昊看到后,欣喜若狂,方才还在担心这次进攻又要失败了,哪知张文的计策实在是妙,想到这他亲自下令道:“泼喜军绕城袭扰,天都山的勇士们进攻”
这是元昊下的最后一道指令,也许是最后一道,因为这是决定性的一战,这一战他要赌上全部奴隶的性命,和一千禁军的性命,当然还有那城中镇戎军全部的性命,他要一战成功!
第一六五章 对峙
镇戎军西城在一声爆炸中失陷了,许思纯英勇的战死了,这一次他没有丢脸,他带着英雄的光环血洒疆场,随着他一起去的还有十六个亲信,他们都没有后悔跟随许思纯,这一次他们可以安心地去了。
西夏大军涌入城中时,葛怀敏骑上了他心爱的战马…汉亭,从亲兵手中接过战刀后,带着身边仅有的两百骑兵直奔西城下的跑马道。
那是西夏兵必经之地,郭逵派了一百人死守那里,不过他们的弹丸很有限只坚持了不到一炷香时间便撤回巷子里,跟大队人马汇合在一起。
郭逵还不确定,他的一千火枪手可以坚持多久,他还没有勇气去验证范仲淹大人交给他的火枪阵法。因为这场面实在是太混乱了,跟本不像长城濠时他们突袭西夏军背后,靠着先发制人消灭了三千多西夏军。
这一次,他要用范仲淹大人交给他的下策,用巷战验证火枪队的威力,希望在一百发弹丸耗尽前可以夺回西城头。
葛怀敏的战马狂奔在西城下的跑马道上,一路上不知撞翻了多少西夏兵,也不知砍死多少‘无辜’的人,他在替自己赎罪,他要替死难的将士赎罪,所以他要以身作则,他要将西城夺回来。
葛怀敏上阵的消息很快惊动了其余几城的将领,北城的孟渊距离西城最近,西北两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狠一狠心派出了七百刀枪兵,两百弩弓手,这可是他北城半数以上的人马,他不管了,现在西城危机,如果还不行动,那北城的陷落也是迟早的。
北城出兵后,南城的赵瑜也尽数派出驰援的军队,他更大胆居然只留两百人守城,自己亲自上阵带兵杀往西城。
东城是城门所在,李良臣不敢过多分兵,只好以半数人马守城,半数去增援西城,希望镇戎军还有救,不然的话谁也别想活着离开此地了,他百感交集,在作出这个决定后,又私下派人缀出城外,去向环州援军求助,希望他们赶快到来,镇戎军危如累卵。
镇戎军城西血战得难解难分,在葛怀敏的激励下,城内的五百骑军总算夺回了西城下的跑马道。紧接着后续的步卒缩小了包围圈,准备进行夺城之战。
可是似乎晚了点,西夏大军的一千弓手已经冲上了城头,尽管付出了三百人的代价,可是他们还是成功了,在城头上的浓烟散尽之时,元昊的禁军勇士驱赶着八千奴隶大军来到了镇戎军的西城下,源源不断扑入城内,好像死亡跟他们无关一般,战斗才是他们最大的乐趣,难道他们没有恐惧吗?完全不在意生死吗?
天才知道,也许他们的恐惧早已被战阵厮杀的快感取代了吧,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是的,这就是西夏元昊的手段,在他的激励下,这些奴隶大军已经疯狂了,杀入镇戎军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他们只有不停地杀、杀、杀,让鲜血洒遍每一寸土地才能获得自由,才能获得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获得今生想要的一切。
因为他们是蛮族,他们命运就是这样的。
武士沧隆是个神射手,也是猎人,他叼着短刀爬上城头时,可恶的浓烟已经散去,四周到处是死尸,鲜血早已凝成了河,他心跳的厉害,呼吸急促,不断躲避着飞来的箭矢,当他摔倒时正好躲过了一支劲弩的射击,跟在他背后的弟兄被射穿了心脏,鲜血喷了他一脸。
那味道腥极了,他恨不得撕掉脸上那层皮,他最讨厌鲜血溅到脸上。
“妈的,快起来“
沧隆被一个胖汉踹了一脚,他猛地从死人堆里爬起身,张弓搭箭,机械地射出了第一箭,也许是天意他这一箭正好射落一个宋军的骑兵,那人刚刚斩杀了几个奴隶,还在得意之时,也成了别人的猎物。
“好样的,再来”
那胖汉拍了拍沧隆的肩膀后,猛地一转身闪到他的右侧用牛皮盾帮他挡了一箭。顷刻间沧隆便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这一遭后他变了,变成了真正的武士。
尽管这时间很短暂,可是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的奇妙。
沧隆拈弓搭箭接连射出三箭,每箭都会夺去一人的性命,宋军骑兵已经多人丧命在他的手下,不过这还没完,因为恶战还在继续,沧隆还要继续寻找猎物,他要射光箭壶里最后一枝箭。
西城墙上西夏军的弓手非常厉害,已经给葛怀敏的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为了保住这最后的反击力量,他不得不后退,退到己方弓手的掩护下。
双方的对射在眨眼间开始了,箭雨在半空中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惨叫之声,宋军弓手二十几人倒地,西夏弓手十几人丧命。
不过这才是开始,西夏的大军很快便稳住了西城的局势,开始分兵向南北两城施压,宋军节节败退,只好拼死抵抗,因为每后退一步便意味着离死亡更近了,领兵的将官们更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拼了命了也要将败军赶回去,就算亲手斩杀了他们也不能让他们后退半步。
双方的拉锯战在持续着,宋军慢慢挽回了一点优势,尽管只是一点,可是那是用鲜血和生命铺就出来的。
郭逵的心在狂跳,脑袋中乱成了一片,他忽然不知所措了,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尽管只是刹那间的事,可是这刹那间也好像过了几百年。‘几百年’后,郭逵将千人火枪队分成了四队,其中四百人居中由他直接指挥,作为本阵坚守街道,其余六百人分成三队每两百人为一队,各自为战从城根下进行火力支援,以自由射击逐一消灭突入城内的西夏军。
片刻后,城内枪声大作,隔着一箭之地时就有不少西夏士兵中弹身亡,火枪队的忽然介入让宋军的守城士卒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他们开始重新集结一步步收回失地,不过西城头还是被牢牢地把握在敌人的手中,尽管郭逵的火枪队一度将他们杀伤惨重,两队刀斧手攻上了城头,可是源源不断的西夏军就好像杀不尽的蝼蚁,每倒下一个人便会有两个甚至三个站起来。
对峙。
卯时过后辰时来到,宋夏两军对峙在城西,宋军攻不上去,西夏军也冲不下来,因为郭逵的火枪手太厉害了,方才仅半个时辰就杀死了一千多西夏奴隶兵,尽管那些人的命一文不值,可是死了一个就会少一个,那八千奴隶还剩六千,不知那六千人的性命会如何。
更不知道,宋军可以坚守到何时?
太阳升起来时,大胡河渡口旌旗招展,百十条大小船只在此上岸,为首的一艘大船上竖着一面黑底白字的大旗,旗上绣着:新平民团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船头前甲板上站着一个壮汉,那汉子双手叉腰,蛾眉细眼,身材高大健硕,崭新的半身牛皮甲上系着一件红色的斗篷,斗篷迎着风猎猎作响。在他的身旁站着一个同样装束的清秀书生,只见那书生指点着远处的镇戎军,说道“焦大哥,看那漫天的黑烟,我猜那镇戎军前肯定是有场大战”
这焦大哥不是旁人,正是新平焦家村的焦演,邠州民团的总教头,几日前得知天都山西夏有所动静后,他们的民团便跟县里讨了封书信,前来镇戎军助战,没想到来得早不如来的巧,看来这一次是他们露脸的时候了。
第一六六章 西门夫人(一)
千里之外济州郓城县,吹雪书坊。
三个月前,西门家喜得贵子,取名‘吹雪’,吹雪降生时郓城上空出现七彩霞光,百鸟争鸣、桃花绽放,池塘中的鲤鱼跃出水面。
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连知县张大人都盼望自家夫人能在那天产一子、女,可惜天公不作美,他没那福气,只好望洋兴叹,作诗留念:
尧历庆良月,嶰管换新冬。玉成西爽,五云拂晓画楼东。人指谢家庭砌,眼
底猗兰奕叶,特地茁新丛。不是善根种,争得占春风。步鹏程,名虎榜,早
收功。建安衣钵,定知他日属奇童。且说而今胜事,珠履三千称贺,相对醉颜红。拜贺无他语,相庆黑头公。
与此相隔几条街的西门府中。
西门三藏负手站在院中的桃花树下,抬头望了望天空,看到一朵白云飘过头顶。
那云生的好生奇怪,仿佛背生双羽的婴儿,又似南海珞珈山的善财童子,这会不会有什么说辞,西门三藏嘀咕着。
不过他没心思去琢磨,房内的娇妻阿静就要临盆了,他就要做爹爹了,这是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
天哪,越是这么想,就越是神不守舍,越是焦急万分,以至于、以至于徘徊在院中,不知所措。
阿静应该没事吧,孩子应该没事吧,西门三藏在心中暗暗祈祷着。他可不想阿静出个什么差错,他们可是同患难、共生死的夫妻,一路的风雨都走过来了,还差这最后的一小步吗。
‘确实、确实’,西门三藏反复在心中安慰自己,他知道观音大士肯定会保佑阿静母子平安的,肯定会的,因为他家的香堂里就供奉着观音大士,他已经向观音大士焚香祷告过了,神明会收到他虔诚的心意的。
一阵微风吹过,桃花落了,满园芬芳,粉嫩的花瓣缀入水面,涟漪荡开,游鱼惊走。
西门三藏心头一颤,几步走到房前,正欲伸手推门,就在这时房内婴儿坠地,传出呱呱哭泣之声,“啊,生了、生了”西门三藏喜上眉梢,愉快的心情难以言语,整个人激动得都快流出了眼泪。
片刻后,门开了稳婆抱着一个白胖胖的婴儿来到吹雪书坊的东家西门老爷面前,喜道“恭喜东家,贺喜东家,夫人大吉大利喜得贵子,母子平安那”
西门三藏高兴得手舞足蹈,望着襁褓中粉嫩的婴儿,并不敢直接去抱,只是做了几下抱的动作,见婴儿睡得正香,不忍打扰,忙叫稳婆抱下去照看,他要进屋看看夫人阿静。
阿静已过弱冠之年,今生头一次生子,很紧张,也很高兴,孩子平安降生后她满怀爱意地抱了抱,然后叫稳婆带去给夫君看,稳婆出去后,丫鬟帮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又帮她盖上了被子,小睡片刻后,感觉眼前一晃,似乎有人来了,睁眼时才发现夫君已来到了床前。
西门三藏温柔地握住阿静的手,轻轻抚摸了下她苍白的脸颊,安慰道“夫人辛苦了,咱们也有后人了”
阿静深情地望着西门三藏,糯糥地回答“孩子长得像你,三藏”
“那孩子也像你,母子同心啊,阿静”西门三藏甜蜜地说道。
“呵呵,那就一半像你一半像我”阿静爹爹地说着,那语气甜极了。
“好好,我的夫人,你说像就像,来你也累坏了,歇息吧,夫君不打扰你了”西门三藏将阿静的素手放回被子里,阿静乖乖地点了点头,很快便睡着了,好像婴儿一般。
西门三藏离开前吩咐仆人们好生照看夫人,有事就立刻通知他,仆人们齐声称是,送走一家之主后,开始各施其职,该忙什么的忙什么去了。
只留两个乖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