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月东升 >

第295部分

明月东升-第295部分

小说: 明月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稍富裕之家,都是如此。也唯有这辽东军中,穷苦贫困之家颇多,那单身的军汉倒也有不少三十多岁的。苏翎常在军中,这多少也是稳定军心的一个方面。

苏翎走了几个时辰了,赵毅成却依旧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末了,决定还是按苏翎说的,从最简单、最直接的做起,然后,相机行事便是。

这日晚间,吴九奎便接到一份帖子,说是辽东总兵官苏翎麾下参将赵毅成,在明月楼宴请吴九奎等一众客商,上面还特意注明,所有吴家来的人,都在邀请之列。为此,明月楼足足准备了三十多桌酒席,单为款待吴家众人。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六十三章 黑山之城

东总兵官苏翎带着二百多护卫骑兵,在辽阳城西门外)E中列队的三千黑甲骑兵汇合,随即,这数千人马便整齐地在雪地上排出一条长线,向着西方蜿蜒而去。

那三千黑甲骑兵,均是苏翎按照当初在宽甸堡时训练的模式重新组建的,不仅作战时战马披着一层棉甲,且骑兵也都是内穿棉甲御寒,外罩梅花甲防身,各种武器装备都是配置齐全,千山堡一带的工匠、百姓们,可一直没有停止过打造装备的忙碌。至于骑兵们,都是从各营精挑细选出来的,这骑兵不比步队,至少这马术便得过关,相对而言,这单个骑兵的功夫,可要比宽甸堡时的黑甲骑兵要高出一些。

因骑兵组成复杂,既有广宁一带来的新兵,也有在南四卫招募之人,千山堡、宽甸等地也有一批,此时苏翎的选择范围,自然扩大了数倍,这支黑甲骑兵,要远远胜过当初。为了增强黑甲骑兵的战力,苏翎还又从当初打散分编的原属黑甲骑兵中挑选了不少武官回来。这样一来,当初转为黑甲骑兵研制的战术、战阵,苏翎在亲训时,可省了不少功夫。

如今这队三千黑甲骑兵,算是苏翎亲领的一支强军,若论冲锋陷阵,怕是苏翎所部十万兵马之中,当属首位。至于辽阳城外的那几营人马,尽管要比原来要强上数十倍,但因由明军改编而来的官兵过多,这战力,可还不能与千山堡那些无家可归的士兵们相比。苏翎在这个冬季依然保持着日日整训的军令,希望度过这个冬天之后,这半年多的训练,能够使各营战力得到稳定的加强。

队伍在行了两个时辰之后,便遥遥望见前面的一队驮队。苏翎带着护卫骑兵走在大队之前,此时便轻抽几鞭,带动大队骑兵加速赶上前面的队伍。

这是一队由一百五十辆大车以及二百多匹骡马组成的驮队,满载粮食、豆料,以及各式被服、铠甲、器械等军需。这是苏翎要带给胡秋青所部过年的“礼物”,为不耽误骑兵的行进,天明时便就启程,不过,这不过两个时辰,便就赶上了。尽管沈阳一带的八旗兵在整个冬天都没有南下的迹象,苏翎却并不打算抛开驮队独行,尤其是前面渡过太子河之后。

此时太子河河面已全部结冰,大车、骡马皆可直接行过。对于这条绕辽阳而过入海的河流,苏翎已经命人沿两岸一路勘测下去,直到海边,打算明年开春,在春耕过后,便募集人手疏通河道,以便利用起来直接入海。为此,专为内河行驶的船只已经设计成型,只等营口镇新建的船场开工,便要首先建造。

在辽阳、沈阳之间的浑河、太子河,贯穿整个辽沈平原地带,且与大海相通,关于这一带的开发以及河流的利用,苏翎也已经下了指令,由何安东出面,招募相关人手开始商议可行的方案。尽管不能实地测量,只能纸上谈兵,但那些在辽沈之间居住了数代的人,却可以做到胸有成绣。这种分成小组的办法,在镇江堡胡显成处也已经有了十几个,只是在辽阳,只能由苏翎亲自过问了。好在离沈阳收复还早,这时间还多,尽可让那些人发挥想象力。

苏翎带着黑甲骑兵与驮队并行,很快便越过太子河,将黄泥洼远远抛在后面。当初苏翎第一次奔赴蒙古草原一带,这便宿在黄泥洼,如今那份小心谨慎自然轻得多,再加上太子河上的冰层足够厚,这便可再向前行两个时辰。

当晚扎营时,天上纷纷扬扬的开始飘起雪花,北风也稍稍大了些。不过,这飘雪的天气,并未给苏翎的骑兵大队带来任何影响,因有驮队同行,这给养军需可都带的有多,尤其是那皮制的军用帐篷,厚重得足够抵御风雪带来的寒气。是故,不到半个时辰,这数千人扎下的大营,便燃起了数百堆篝火,雄壮的军歌也开始此起彼伏地传入风雪之中。

苏翎策马在营中缓步巡视,身后跟着护卫队长唐平等十几名护卫,还有何安东,也紧跟在苏翎身侧同行。此时官兵们正围坐着篝火旁煮食饭食,阵阵香气四下里蔓延开来。

军营中军粮。沿袭在千山堡时地办法。每一名士兵都携带有三天地特制口粮。

不过。这辽东地冬天。却又给这军粮产生了新地品种。炒面、肉食、干菇等菜肴被煮熟。分别放在一个特制地皮袋内装好。一份便是一顿地量。若是军情紧急。这份口粮只要放在身上捂热了些便就能吃饱。若是如此时有时间。这煮在锅里。或是直接用滚水冲泡。便就更加可口。

肉食大多是野味。猪、羊等家畜眼下辽东还远远不够供应军中所需。这些都是来自千山堡直接输送过来地。单是这样一份口粮。可比一般百姓家还要吃得好。这军心地一部分。可与此不无关系。

苏翎已经命胡世云、严正安在辽阳城里开办了一家专做军粮地作坊。雇佣着一百多人。这批口粮。便是那里制作地。只是目前还不能供应全军。只有类似这种外出地队伍。才能享受到这等美食。在冬季里。这甚至成了各营士兵踊跃参加外出执勤地原因之一。

当然。以胡世云、严正安这商人世家出身地人。立即便看出其中地商机来。这种吃食。对于那些长期在外露宿地人。可是难得之物。胡世云、严正安都跟随自己商队行走过。这错过宿头地时候可是太多。这可比啃干饼子要好地多。不过。这只限于冬季。待天热时。那熟食可就无法保存太久了。这个问题。至少已经有人在琢磨了。这便延伸出。寻找保存时间更久地替代品地思索。

整个辽阳城。因苏翎地到来而改变地。这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

苏翎所看到的这黑甲骑兵营的扎营,已经是熟悉的了,不过是这些更为年轻的脸不同而已,但何安东却是头一回随军行动,一切都显得十分新奇,这“左瞧右瞧”已经不能描述

的举止了。苏翎看着眼里,只略微一笑,也不去管T|大营外侧,一路巡视下去。就目前来看,一切都是按照训练时的要求而进行的,苏翎挑不出什么不妥。这一点,苏翎算是十分满意。

由此,苏翎又想到这战力的问题,该寻机试一试才好,不然,这花费不少银子装备起来的骑兵队伍,可就成了只能看看的花架子。可惜,苏翎这个愿望,至少在这里一路上不会实现。这大片的草地平原,本该是骑兵纵横驰骋的地方,就算是积雪遍野,也能想象出万马奔腾的场面,该是多么的振奋人心。

就这么一走神,苏翎胯下的战马便自动停下了,身后的唐平等护卫也都勒住战马,一声不响地望着苏翎。那何安东一不留神,便越过了苏翎,走到了前头,这一恍然,忙又勒马回转,可惜这控马的手法不当,那马倒是原地打转,可就是不听招呼,急得何安东手忙脚乱,嘴里不停的嘟囔着。

这么在苏翎眼前一晃悠,便将苏翎拉了回来。见何安东一个劲儿的兜***,苏翎也忍不住笑了。

就在此时,就见一队骑兵飞马奔来,在苏翎面前一勒缰绳,便稳稳当当地停下,倒衬得何安东拙笨无比。来人正是千总汪林亚、蓟州镇千总章友世以及他们各自的护卫小队。

“禀报将军,”汪林亚在马上抱拳行礼,说道:“扎营已毕。”

“禀报将军,”章友世也跟着说道:“游骑小队已经返回大营,周围十里不见人迹。”

苏翎在马上点点头,说道:“做得好。都会去休息吧。”

“遵命!”两位千总说罢,便打马回转,奔入大营。

苏翎望着二人的背影,微微点头。这二人是苏翎专门挑选到骑兵营中的,各自管带一千骑兵。至于别的千总,也都在其余几营担任千人武官。这实打实的一千人马,可比那些千总原来属下的百多人要实在。这些年轻武官很快便适应了苏翎的军中规矩,并成为苏翎坚定不移的拥护者。

苏翎见那何安东此时已经停下,便轻声说道:“走吧,我们也回营。”

是夜万籁俱静,飘扬的雪花无声无息的落下,待第二日一早起来,地上的积雪倒是没增加多少,不会给后面的行程增添麻烦。大军略微收拾,便启程继续奔赴黑山一带。

胡秋青的大本营,选择了黑山,不仅是因那里有山有水,且林木茂盛,这筑城可是甚是方便,且黑山以南不远处,便是辽东边墙,紧邻着镇宁堡、镇武堡、镇远堡,与广宁一带驻扎的辽东巡抚王化贞联系来,也是用不了一日的功夫。

这黑山距辽阳,若是直着走,不过二百里地,但这中间可是隔着数条河流,沿途不仅有草原、河滩,还有大片的森林,这穿梭绕行,怎么也得算上三百多里。是故,苏翎带着黑甲骑兵以及驮队,直到第三日晚间,天快黑时,才抵达目的地。

第三日早晨,苏翎带队越过辽河主河道时,便遇到前来接应的胡秋青。

那胡秋青倒是没带多少人马,不过三百多骑兵,瞧见苏翎黑甲骑兵中间夹着的那大队的驮队,可是兴奋不已,像是雪中送炭一般的叫出声来。不过,胡秋青只顾见着苏翎询问那些兄弟的事情,以及苏翎这婚事的筹备事宜,倒是没功夫解说这兴奋来自何处。

直到黄昏时,胡秋青才指着远远背衬着一轮落日的所在说道:“大哥,你瞧,那便是黑山城。”

苏翎凝神遥望,果然在余辉下,有一座城池的轮廓。这黑山城的名字,也不过是随着地名而来,倒也没什么用意。只是这座城,可要比苏翎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苏翎便问道:“你现今有多少人了?”

胡秋青笑着答道:“五千骑兵啊。大哥,这便够了,我没打算再扩编。”

“不,”苏翎问道:“我是说城里,我瞧着这城筑得不小啊。”

“哦。”胡秋青这才明白过来,说道:“上个月是一万三千四百五十六人。这个月又来了不少,还没细数。”

“这么多?”苏翎有些吃惊,问道:“哪儿来的?”

胡秋青笑道:“哪儿的都有,有蒙古人,不过,大多数都是从开源、铁岭、还有沈阳那边逃过来的。”

苏翎一拉缰绳,绕过一块石头,接着问道:“我记得上次你派人说过,不是才带回去几百人么?怎么多出这么多来?”

胡秋青说道:“大哥,我只去过沈阳边上一次,最远也就在新安关那儿走了趟,跟宰赛他们见了一面。那些百姓都是听说这边有大明兵马驻扎,这才拖家带口地过来投奔。”

苏翎皱了皱眉头,在心里算了算,问道:“这么多人,你怎么养的活?这冬天可只能消耗。”

胡秋青笑道:“大哥,我本也这么想,不过,这些人可不是空手来的,有牛有羊的都牵了来,更别说粮食了。到前几天,才有人家断粮,我正担心这样的人家多了,可真不好养活。”

“这样?”苏翎奇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