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旗楊-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簧钕拢湍芏宰畔时叭顺迦ァ
鲜卑人的阵势之中一阵的混乱,“呛呛呛……”弯刀从刀鞘中拔出的声音不绝于耳。亲兵满头大汗的冲两军阵前,跑回杨奇的身边,低声道:“大人,那个胡狗问我们是什么意思,不想比了?”
“这些鲜卑人还真以为我们怕他们了,把自己当人物了。对付这种贱人,果然不能示弱,你去告诉他们,那一场也不用比了,就靠手中的刀剑来决定胜负好了,我也没有那种时间来给他们消磨。”
杨奇的话让周围的亲兵一阵的兴奋,他们早就看不惯对面鲜卑人的嘴脸,如果不是杨奇压制着,他们早就把手中的武器对准那些禽兽了。杨奇一声令下,众士卒轰然应诺。
杨奇看着群情汹涌的士卒,平静的双眼之中隐藏着莫名的神采。杨奇之前所说的话并不是随口而说,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说出口的。鲜卑人定下的三场胜负,现在杨奇他们已经赢了一场,按杨奇的观察,第二场汉军赢得可能性依然是非常之大。当然输也不是不可能,但杨奇还没有让手下士卒这样送命的打算。赢了两场也就代表着第三场已经不用打了,第三场却又是杨奇最看重的一场。为此借着鲜卑人的骄横,因此士卒的不满,直接进行第三场。
士卒的反应杨奇很满意,或许他们现在并不是很好的战士,但他们对鲜卑人的恨却还存在着,这样他们就有进步的空间,成为精锐战士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这使得杨奇很是欣慰。
在汉军的声势之下,那名鲜卑人脸色仓惶的逃回鲜卑阵营之中。肃杀的气氛在鲜卑人阵营的上空凝聚,弓箭上弦,弯刀出鞘……杨奇看着鲜卑人的动作,心中有着一丝明悟,鲜卑人看来也是打着和汉军同样的意思。
草原牧民的淳朴,只有在面对强大的实力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当面对弱者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只有着狐狸般狡猾,和苍狼般的残忍。现在汉军人数和鲜卑人比起来,要少上千人,虽然杨奇凶名在外,但也不是不能打败,最后一站杨奇差点陷在草原之上,杨奇的凶悍自然被鲜卑人选择性的遗忘了。鲜卑人想要毁约自然是要发生的。
既然双方都想着要吃掉对方,那第二场自然也就打不起来,直接开始了两军的混战。杨奇担心鲜卑人会逃开的事情,最后并没有发生,可能是因为财帛动人心,也可能是因为汉军现在表现出的实力并不强……总之鲜卑人并没有像杨奇想的离开,而是举起了刀剑。
杨奇把手中的强弓交给身侧的亲兵,拿起插在一旁的长枪,这把长枪和之前的又有所不同。长枪通体漆黑,在枪杆之上,用婴儿手指粗细的铁丝紧紧的缠绕着,犹如一条蛟龙盘旋其上。乌黑的铁丝又是由一根根的细铁丝缠绕而成,右手握上几乎和手掌的纹路相吻合。
这把枪并不是之前杨奇所用的那杆,之前那杆是杆木枪,虽然枪杆已经是千挑万选的,但和杨奇所有的力气相比,柔韧度仍然不足。杨奇每次都不敢用尽全力,在速度上发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杨奇没一次都是感到难受异常,就如一个普通人拿着一把冰枪一样,时刻都要警惕着冰枪的断裂。这让杨奇如何能够按照他的意志发挥实力。
其实当时杨奇就明白,这不过是一时而为之,当杨奇换了武器之后,这一切都还要重新练起。这就如一个普通人拿着一个绣花针一般,速度自然是快速无比。当绣花针变为长矛的时候,速度自然不是绣花针的时候可比的。
按杨奇的力量,最后杨奇使用的武器应该是全部铁制的。就如吕布一般,吕布的方天画戟通体上下俱为钢铁,重量重达一百八十斤。杨奇最后兵器的重量或许不如吕布,但也会有一百斤上下。自然不会是现在的木枪所能够比拟的,速度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现在的程度。
其实对杨奇他们这种力大无穷的人来说,武器的重量对杨奇他们并没有多大的作用。现象一下,双臂挥舞就有上千斤的气力,一个几十上百斤的武器能够有的作用,实在不大。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成为了制约杨奇他们发挥的因素。如果能够有武器在材质上能够承受杨奇他们的力量,质量又少的惊人,杨奇他们会第一时间放弃手中的武器。
现在既然没有这种材质,能够承受杨奇力量的,现在只有钢铁而已。因此武器重量的增加,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杨奇在回到云中,收留了几个铁匠之后,就开始让他们替杨奇打造武器。普通武器的打造自然简单,只是杨奇的要求较高,他们这些普通的铁匠也打造不出来。最后只是慢慢的研究,最后他们就打造出来杨奇手上现在的这把枪,枪杆仍然是木制的,但在外面密密麻麻的缠上铁丝之后,韧性和强度就大量的增加,即便是枪杆断裂,在铁丝的缠绕下,也能暂时保持枪杆的完整。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不知道,能够经受多大的力量。长枪被打造出来之后,就被快马送到杨奇的手中,送达的时间也就是昨天晚间,杨奇不过是稍微适应了一下,今天算是这把枪的第一战。
杨奇高举长枪,杨奇身后的将旗树立起来,杨奇开始控制着战马向前前进。随着将旗的移动,汉军也开始缓缓的向前移动。“蓬”,箭矢如雨般的在空中掠过,落入敌方的阵营之中。
鲜血开始在碧绿的草原上蔓延。杨奇并没有直接向着鲜卑人冲去,虽然杨奇很想这样做,但杨奇害怕在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之后,军队会因此崩溃。杨奇他们顶着鲜卑人的箭矢,在草原上划过一个弧线,远远的逃离开来。
草原上两只军队一逃一追,在两支军队之间箭矢来来往往。军队离开之后,在草原上留下一具具尸体。
杨奇手中长枪不停的震动着,落下的箭矢被拨开。在杨奇的四周留下一支支的箭矢,汉军不停的变化着阵型和方向,躲避着飞来的箭矢。杨奇四周的亲兵,不停的用箭矢回击着,虽然做不到鲜卑人那种在马上随便转换方向,但总是会有伤害不是。
汉军在草原上不停的穿插奔驰,杨奇身后的士卒也慢慢的展开了,四排士卒犹如展翅的雄鹰一般在草原上飞翔。
杨奇回头看着后面的鲜卑人,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真不知道这些鲜卑人是如何训练的,不同部落之间的士卒也能配合的如此默契,鲜卑人确实有着自己的一套。
面对这种情况杨奇的选择就是等,杨奇相信鲜卑人毕竟不是一个部落之中的战士,终会有不协调的时候,只要那种情况出现就是杨奇他们反击的时候。
第六十九章 血战草原
汉军和鲜卑军队在草原上已经奔驰了半个时辰之久,渐渐的鲜卑人和汉军之间的差别开始展现出来。开始的时候,鲜卑人凭借着优秀的骑术和对战马的操控,几乎是把汉军完全压制,杨奇他们在鲜卑人的箭雨之下只能是选择躲避。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和部落的战士之间差别开始展现了出来。
鲜卑人毕竟是各自部落之中的青壮年,虽然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训练的的,在配合之上不比每天都要训练的汉军差。但民兵毕竟是民兵,在过了开始的一段时间之后,汉军的战马依然奔驰有力,鲜卑人的战马已经浑身虚汗了。这使得汉军和鲜卑人之间的距离开始拉大。
汉军借着距离的拉大鲜卑人的箭矢的威胁大大减小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反击。在每一个转向的时候,汉军的箭矢掠过空中狠狠的落入鲜卑人之中,面对汉军的鲜卑人死伤更是严重。这时也可以看出汉军和鲜卑人之间武器的差距,汉军的弓箭在距离拉大之后仍然可以对鲜卑人保持着杀伤力,鲜卑人的弓箭射出的箭矢却已经开始插入土地之中,汉军和鲜卑人之间的角色开始转换。
虽然每一波的箭矢能够伤害到的鲜卑人不过是几十人而已,但杨奇相信,持续下去汉军可以把这些鲜卑人全部磨死。
于此同时,鲜卑人内部的差别也开始渐渐展现。因为是不同部落的战士,战马的素质也各有不同,开始的时候还不明显,现在鲜卑人的阵型已经又开始的长方形,变为长蛇形,反观之下汉军却基本上没有改变。
这就是正规军之间的差别,现在大汉并不像后世的宋朝那样严重的缺马,军中不论好坏,只要是马就用。现在汉军的每一匹战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虽然做不到每一匹战马都是一样,但是在体力和负重上尽量的争取一致,有所差别也并不是很大。鲜卑人就不同,因为部落的不同,能够拥有的战马自然也就不同。富有的部落拥有的战马自然就好一些,贫穷一些的拥有的战马就相差了许多。
开始的时候差距还不是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鲜卑人的阵势越拉越长。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了正规军队的优势。
鲜卑人渐渐的分为几个部分,战马体力较好的是第一序列,他们紧紧的咬着汉军不放。在他们后面就是那些战马稍逊,也算是普通种类的战马。最后就是那些劣马,他们远远的落在鲜卑军队的后面,与前列的鲜卑人之间,空出了大片的空间。
“就是现在!”杨奇时刻关注着鲜卑人的动向,这种状况更是杨奇乐意见到的。
汉军在草原上突然转向,在草原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弧线。汉军动作并不大,在追了半天时间之后,面对汉军变化不停的方向和阵型,让他们对地域的概念也已经有些模糊。鲜卑人依然紧紧的跟在汉军背后,直到汉军在草原上划出一个大大的弧线,出现在鲜卑人尾部的侧面之时,一些鲜卑人才发现了不对。
汉军的阵型迅速展开,战马的速度立即达到最高。风从四周向着耳朵、鼻孔之中灌去,杨奇张口,风就从前面狠狠的灌入口中,直冲入喉咙之中。“杀”沉闷的喊声从杨奇的喉咙之中冲破大风的阻挡,回响在草原的上空。
“杀!”汉军士卒高举着武器,向着鲜卑人杀去。汉军挟着心中的怒火冲入鲜卑人之中,汉军高大的战马,面对鲜卑人矮小的劣马有着天然的优势。
汉军之中刀光连成一片,鲜卑人到处都是一片人仰马翻。杨奇长枪向前刺去,长枪刺入战马的眼眶之中。战马一声悲鸣人立而起,杨奇长枪横扫,黑色的枪影过处,红白相间的粘稠物四溅而出。一具无头尸体从战马一侧掉落。黑色的枪影所过之处,鲜卑人如割麦一般纷纷倒下。
这些鲜卑人座下不愧是劣马,见到这种鲜血横飞,死气蔓延的情景。这些战马先行失去了控制,汉军到处,到处都是战马四处奔逃的景象。混乱的景象向着四周蔓延,最后更是演变成了大溃逃,马上的骑士虽然努力的控制战马。恐惧过度的战马,毫不理会身上骑士的控制,不停的向着远离战场的地方奔逃。战马也没有什么方向感,草原上到处都是战马奔逃的景象。
现在的情况让杨奇也有些棘手,本来按杨奇的意思,汉军穿破鲜卑军阵,让鲜卑人成为阻挡后面追军的“盾牌”。只是没想到最后却是这个样子,四散的鲜卑人,看上去是大败,却也把汉军的背后展现在鲜卑人的面前。而且汉军因为攻击,浪费了一些时间,现在鲜卑人已经追到了背后。
杨奇也算是打了不少战斗了,战场决断也是果断。杨奇立即下令,全军转变方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