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第4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为冷酷且极具东方式的命令从蔡锷的口中吐出之后,蔡锷朝着徐树铮看去。
“又铮,还有什么要重复的吗?”
思索片刻,徐树铮则有些低沉的说道。
“致电第一师全体官兵吧!告诉他们,这一仗的意义!”
夜幕降临,在近两米深的战壕中,一队队头顶着钢盔的战士沿着锯齿型的交通壕朝着前方走去,在夜幕中,曳光弹不断的在夜空中拖出红色、绿色的弹道,而在远方,沉闷的爆炸声不断传来,每一次爆炸时,夜幕都会被闪亮。
枪声、炮声,似乎是这天地间仅有的声响。
从古至今,夜幕从来都是偷袭者、进攻者的朋友。当战场在欧洲打响着之后,不管是攻击方还是防守方他们调整部署的最好时间都在夜晚。一但入了夜,交战的双方一边紧锣密鼓的赶紧将自己的人员武器调整完毕弹药物资补充上去。一边紧张的听着对面战线不祥的响动声音。在心里推测明天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可怕场面其间或还有炮火射的隆隆声音。
不过众所周知,夜间这样的射击也不过就是起个骚扰的作用。
而刚刚投入使用的照明弹,尽管照明效果不佳,但至少在某种程上改变了夜间遭遇战的进程,对于防御的一方而言,照明弹是朋友,而对于进攻者而言,照明弹却是敌人,在夜空回响着隆隆的炮声时,照明弹发出的刺目的白光,不断的照耀着大地,将这片被炸成月球表面的战区完全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是中国人!”
在堑壕中,那些浑身满是硝烟、泥土的法国士兵借着照明弹的光亮,清楚的看到接管他们的阵地的部队,竟然是那支传说中的中**队。
相比于神情沮丧的法国士兵,这支进入战场的军队的官兵显得似乎有些兴奋,但是对这些不远万里来到法国的中**人而言,这个夜晚注定是紧张而振奋的,种种复杂的情绪在官兵们的心胸间混杂在一起。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终于要正式的投入战场了!尽管这是期待已久的战斗,但是人对死亡本能的恐惧,还是让兴奋与恐惧的情绪混杂在这些军人们的心里。在师长的竭力争取下,最终贝当同意的李国辉的计划。攻击计划完全由他们自己进行布置,不过,出击的阵地,却是一处与法国人混用的阵地。准确的来说,法国人对他们并不放心,表面上,此时与他们同处一个战壕中的法国部队。似乎是后续部队,但事实上,却是为了避免中**队无法坚守阵地,从而放弃阵地对全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即便是面对法军司令部的不信任,第一师上下还是全心全意的投入的战前的准备之中,最终,远征军第一师第一团被选的为全师的突击部队。一个步兵团的步兵散布在不过一公里的战场上。
与法军所习惯的人海冲锋不同,他们所采取的是在国内经过多次演练的重点渗透强袭,在国内地,为应对欧洲战场,远征军各部都曾专门对其突破铁丝网、筑垒地带进行针对性训练,不信如此,他们还配合适应强袭突破的专用武器,在“胶澳事变”中广泛采用的手榴弹、短步枪、冲锋枪、轻机枪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武器。为了突破铁丝网地域,每一个步兵分队都配备的爆破筒,同时为攻击堡垒。又配置了轻型喷火器,这一系列远领先于他国的武器,再加上各战斗群那些训练的官兵持地不惜一切代价的攻击精神。在1916年这个年代毫无疑问他们是世界上攻击能力最强的步兵集群之一。
至于,英法欧洲强国的步兵战术,在远征军官兵看来,实在是太过落后了,以前要在散兵线作战时,要求拥有数量最大化的步枪在互相射击当中压倒对方地火力。但是现在已经不是拼步枪数量的时候了!机枪和其它自动武器已经完全压制了步枪。像过去的那种在正面狭窄的地段上,接连实施多次突击来突破阵地防御的战术,成效不大。而且极有可能耗损巨额兵力。
当然,在这个时候,没有会去理解这些中**官,同样也没有人注意到这些中**队即将采用什么,相比于他们的战术,那些法**官更为关注的却是这支中国远征军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
仿毛瑟的短步枪自然没什么新奇之处。真正吸引法国人目光的是中国远征军携带的发射9毫米****弹的冲锋枪,尽管对于那种自动武器还不甚了解,但是嗅觉敏锐的军官们,还是意识到这种武器对堑壕战的冲击,接着还有那种左侧弹匣供弹的轻机枪,他远比绍沙轻机枪更为坚固,经过一系的对比试验之后,相比于看起来粗糙得多、且可靠性、射击精度都不够好,枪体重心靠前而且重量偏大的绍沙轻机枪,二式轻机枪可靠、射击精度高、枪体重心稳定,但是法国人还是没有接受这种“异国口径”的武器,毕竟,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的装备、后勤体系必须整齐划一——哪怕牺牲掉一两样优质装备。
不过,对于战场上的法**人来说,他们这会却是可以用贪婪的眼光打量着那些新奇的装备,不过这会,他们的心中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现在终于有人替他们去死了。
在两米多深的战壕中,刘子山正带着自己的排快步的穿过曲曲折折的锯齿型战壕,以进入他们的前进起阵地,此时此刻,他手下的那四十余名头戴钢盔的战士们,这会钢盔下面的额头已经全是汗水,在这个刚刚下过一场雪的战线上,这种汗水显然是因为紧张。
这时,天地间一片通白,德军发射的照明弹散射出的通白的光线,映亮了战壕,就在这时,刘子山清楚的看到他们所在的进攻起的那条战壕就在前方!此时上万名第一师的官兵已经通过十余条联络壕进入了前进战壕,他们分别坐立于战壕两侧,每一个人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中国远征军第一师,在中国陆军的编制中,这是一支新部队,事实上,直到组建远征军时,方才组建,而他的前身则是陆军第一军的编成部队,在岚山战场和远征军组建过程中,徐树铮从军官教育团抽调骨干充实了这支部队,无论经验还是战斗意志在中央陆军之中都是一流的,此时他们都靠在战壕壁上有节制的喝着水壶里面的水,除了低低的喘息声音其他什么的声音都难得听见。
“再次确认的受益人名单,如果你们不填写保险正确的受益人名单,就无法得到800元保险金!”
进入战壕后。刘子山再一次确认着排里士兵的保险单,这是国*务*院为远征军提供的保障,由其协调淮海保险公司,为士兵提供一份战地保险。尽管保险金是由士兵个人承担大部分,但是相比于法国提供的400元牺牲抚恤,这八百元却够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十余年,加之法方的抚恤金,可以让一个家庭在十七八年中不会为生活所忧,也正因如此,远征军官兵方才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在前线打仗。甚至对于一些士兵来说,牺牲不仅是他们抱效国家的行为,同样也是尽孝的行为。
在刘子山将保险单发放给士兵,由士兵自行填写完之后,再帮助他们作一次检查之后,将保险单交给连里的司务长,随后和士兵们一样,刘子山也进入焦急的等待之中。不过相比于普通的士兵只能在战壕里呆着静静的等待着接下来的战斗,他却是能够呆在一个只有两三平方,可以容纳几个人掩体之中。一进入掩体,他便开始写起了日记。
“今天,民国五年,三月十一日,战斗即将于三个小时后打响,也许,我再也看不到明天的日出,但谁能否认,这一次战役将是决定中国命运,中**人声誉的一次战役……”
满怀激情的写完简短的日记后。刘子山没有像往常一样,把日记塞进军装上衣的口袋之中,而是装到一旁的个人物品袋中,连里最后会统一收集,然后再上交到营、团,士兵们的信件、遗书也是同样。如果他们不幸阵亡的话,那么,这些将作为他们的遗物邮寄给他们的家人。
将日记塞进写有他的军职编号的个人物品袋后,他取出未婚妻的照片,看着照片上那张洋溢着笑容的俏颜,刘子山不禁用手抚摸着照片上的女孩,从来他来到法国之后,每天,他都会给林夕写一封信。
“……对于国家的责任,使得我必须要在战场上恪尽职守,我曾向我的士兵承诺过,我不会强迫他们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但进攻命令下达,我将会第一个跳出战壕,第一个冲向敌人,也许,这是最后一封信……”
在写着信的时候,刘子山不断的看着照片上的女孩,似乎想把这个女孩印入脑海中,就在这时,连里的通讯员却走了过来。
“长官,连里的命令!”
“这是虎娃子……”
战壕中,宋青云拿着照片向周围的战友们显摆着,照片上,一个土坯房前穿着花棉袄的妇人抱着头戴虎头帽的周岁娃娃,妇人的脸上带着笑容。
“这是俺媳妇,咋样,漂亮不!”
在向周围显摆的时候,宋青云摸着照片冲周围的人说道。
“俺算过,只要在这打一年的仗,俺的军饷就够置五亩地的,退役金能再置三亩地,再盖三间通亮的大瓦房,到时候,俺这辈子可就算是到头了,家里有了十几亩地,将来供虎娃子上洋学堂……”
憧憬的未来的时候,宋青云的脸上尽是一副逸然之色,全是没有战前的紧张,似乎对于他来说,他所能想到的只是美好的未来,至于死亡,早已经被他忘却了。
“排长来了!”
听着旁边传来的声音,宋青云连忙把照片塞到上衣口袋中,持枪立正看着走过来的那位“小刘排长”,那后生只有十九岁。
“兄弟们!”
步入战壕刘子云看着迎接自己的兄弟们,他的声音略显得有些低沉,他认真的看着每一个人,记下每一个人的特点,这是他带过的第一批下属,第一批即将与他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可惜在进入战壕前,拍下的照片还没能洗出来,按照规矩,每个排、每个班都拍了一个合影,随后给每个士兵都拍了个单人照,不过现在还没洗出来,估计要等很长时间,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都再也没有机会再看到那些照片,明天,会有多少人看不到日出?
可是,作为军官,他不能显露出任何情绪,看着众人,刘子云微微一笑,举了举手中的纸张,
“这是司令部的电报!”
声音微微一扬,刘子山在展开电报时,看着排里的下属们,示意他们靠拢过来。
“这是司令亲自给我们,给每一个第一师的官兵发来的电报!”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在不远处却已经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中华民国远征军第一师全体官兵:
闻一师将于今夜对起发起反攻……”未完待续
第86章 蠕动
“……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战役!此次征欧,我等远征军官兵无不深刻体会西洋诸国与我国之歧视,于我军之轻蔑……今日,第一师之反击,不仅将以一战而展中**队之风采,更将维系中华之尊严……”
在战壕中,数百名军官站在弹药箱上念着远征军司令的电报,士兵们拄着步枪,静静的聆听着的长官的训令,在长官的训令中,一次又一次重复着两个词“尊严”、“荣誉”,事实上,几乎正是从他们踏入法国的那天开始,他们这些军人不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行伍粮子”,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