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鸦片战争-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布刘寄宣布的三件大事,放海通商、开关移民、留学海外,无不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们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揣摸着刘寄的意图。来找大学士曹振镛打探情况的人络绎不绝,刚刚送走了左都御史穆彰阿的曹振镛自个也觉得纳闷。最让他感到惊奇的是,皇上又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要在早朝时给所有官员摆一张凳子,年事高的官员还可以座椅子。
发布曹振镛心里有一种感觉,现在的这个皇上肯定不时原来的那里。刚产生这个念头,曹振镛就给了自己一个嘴巴,暗自骂了自己几句。
发布转念曹振镛又一想,其实这来拜访的官员们都有这个感觉,可是谁又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曹振镛想起穆彰阿说的话:“皇上似乎要做一个革新的主,咱们这些奴才看来也要做出些姿态来。” 曹振镛看了看自己衣袖上的两个大补丁,想起以后已经用不着这样了,他将补丁扯了下来,露出了官服里面崭新的布料。
发布一路想着心事,曹振镛不知不觉来到了书房,他铺开折子写下了一篇拥护革新的奏折。
发布第二天早朝,曹振镛在前面领着众臣排队进入乾清宫时,他真的看见了殿中摆放的凳子,其中还有两把椅子。他的心里感觉到一丝震撼。朝廷这看似小小的举动,如同投入了一潭死水的一块石头,在水面上荡漾起一圈经久不散的波纹,预示着这位突然变的不同寻常的皇帝要开展一场更为猛烈的变革。
发布曹振镛座的是一把红木椅子,他的对面是两江总督陶澍。不过陶澍已经不是两江总督了,他因为最早上折子拥护朝廷的三条革新,现在已经升为了内阁大学士调回了京城。户部尚书英和也因为表态的早恢复了内阁大学士的职位。对于这两位最早提出改革漕运的经世名臣,曹振镛知道他们拥护朝廷的革新决不是和自己的目的一般,虽然不太愿意承认,曹振镛在心里还是知道两人是想有所作为的能臣。去年将漕粮改为海运,在上海设海运总局,两人都是立了大功的。
发布今天的早朝,陶澍又提出将纲盐法改为票盐法。所谓纲盐法就是由固定的盐商凭盐引行销纲盐,而盐引完全为盐商垄断。盐商垄断盐业,又须维持庞大的销盐机构,导致盐价提高,引起销售困难。盐价过高又导致私盐泛滥,这样的恶性循环让盐商遭受打击,朝廷的盐税减少。而盐票法则以票代纲,任何人只要纳税就可以领票运销食盐。
发布曹振镛敏感的察觉到皇帝会准奏,然而比起穆彰阿曹振镛又慢了一步。曹振镛跟在穆彰阿后面成为了第二个附议的。
发布
第十九章票号始祖
更让曹振镛钦佩的是,穆彰阿提出让今年会试的进士全部送到西洋诸国去考察。看到皇上欣然准奏曹振镛恨自己为什么总是慢上半拍,不过他仍然不失时机的进言,夸夸其谈的述说了一翻皇上的英明伟大。
刘寄淡然的看着曹振镛的表演,他可以肯定的说这家伙是个标准的庸才,唯一的好处就是听话。所以相对而言那个能看清楚自己意图的穆彰阿,更可怕一些。不过刘寄现在并不打算捅破两人的脸面,现在毕竟是和他们相互利用的时期。刘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想法,其实每个人都有其用处,只要目的明确也不能太较真了。
看完了曹振镛的表演,刘寄对陶澍的票盐法表现出兴趣,早朝后他将陶澍留了下来。
早在提拔陶澍时,刘寄已经将他的档案从吏部调来看了。陶澍字子霖,号云订,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好学,嘉庆七年中进士,现在和这位正值壮年的儒士座在一起,刘寄感到这位旧式文人所特有的气节是现代人身上无法体会到的。
他让陶澍在下首的椅子上座了下来,这位面相宽厚嘴唇下一把山羊胡须的新任大学士谢恩后座了下来。刘寄靠在宽大舒适的龙椅上问道:“爱卿的票盐法提的不错,纲盐法让盐商垄断经营,破坏了市场自行调节的法则,国家也无法收到私盐的税。”
陶澍在下首拱手说道:“微臣不敢居功,这票盐法还是臣下的一位幕僚包世臣想出的点子。”
刘寄笑了起来,对这说实话的陶澍多了些好感。一直想出宫走走的他从龙椅上座了起来说道:“朕到爱卿府上走走,顺便见识一下这位包世臣。”
*****************
19世纪初期北京城的繁华热闹是刘寄所没有料到的,虽然还是早上,街道上就已经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随处可见的酒肆茶馆分布在街头巷尾好不热闹。走不多远经过了一条菜市,这里更是摩肩接踵挥汗如雨,那讲价讨价的声音充塞满耳朵,倒是颇有些热闹气象。
刘寄一路倒看的高兴,可把前面领着董海川护卫的达音泰担心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刘寄有一个闪失。曹进喜一身管家打扮跟在刘寄和陶澍的身后,手里撰着个布袋子小心的侍候着。陶澍也是和刘寄一样,换过了一身绅士打扮。两人都是小帽、青衫、马褂很有些清代财主的味道。大家都穿着便服,虽然行走途中拥挤了些,可是不仅免了麻烦还让大家觉得十分自在。
众人在路上边走边聊往陶澍府邸所在的崇文门走去,一路看着热闹走到了崇文门外草厂,陶澍指着前边一家普通的店铺向刘寄介绍道:“爷前面那间不打眼的铺子,就是本朝有名的“日升昌”票号,其东家是山西商人李箴视。”
刘寄听到“日升昌”的名字,立刻在脑海里冒出一个词“晋商”, 接着就想起了“乔家大院”的连续剧,就些晋商的传奇故事一直是刘寄所喜好的。他看着那边一间不起眼的小院说道:“子霖(陶澍的字)所说的,晋商里面可有乔致庸这号人。”
陶澍愣了一下,想了想回道:“爷说的乔致庸,不才孤陋寡闻倒没有听说过。这“日升昌”能发达起来靠的是平遥县一位奇人物雷履泰。”
听到雷履泰的名字,刘寄一下醒悟过来,这乔致庸铁定还没有长大,想那雷履泰是票号的始祖人物,比乔致庸早了不止一代人。不过如此具有经营头脑的人,一定要会一会。想到这里刘寄说道:“我们都到“日升昌”的票号里坐坐,看看能不能见到大名鼎鼎的雷履泰大掌柜。”
一行人边说边走几步路便到了“日升昌”的分号外面。到了门外一看,青砖砌成的院墙留着一圈拱形的院门,门上一块牌匾,上书“日升昌记”。进得门来是一处种满了梅花的园圃,院中的老梅盘根错节,给人铁铮铮的感觉。花园后是一间两层的瓦房,雕刻精致的门窗都大打开着。见到有人进来,屋里迎出了一位年轻的伙计,说着流利的京片子招呼着刘寄等人。这名伙计想来和陶澍是旧识,一见到陶澍立刻亲热的招呼道:“陶大人来了,您请上坐。”
陶澍摆摆手向着刘寄说道:“你把这位老爷招呼好就是了。”
那伙计识趣的在刘寄面前躬身说道:“老爷您里屋请。”
陶澍又在旁边问道:“你们分号的吴掌柜在吗?”
这名伙计回道:“陶大人真不巧,总号的大掌柜来了,吴掌柜去接大掌柜了。”
刘寄心中一喜问道:“大掌柜可是雷履泰?”
伙计见多识广猜到刘寄的身份必定不低,见他直呼本号大掌柜的姓名也不敢露出不满,陪着笑脸回道:“正是。”
走进这间堂屋的大门,只见正中间供着商人的始祖陶朱公范蠡,供桌左右两边各两对太师椅相向而放,每对太师椅的中间放着一张楠木茶几。伙计将刘寄请到客席坐下后自去上茶了,刘寄看陶澍站在那里不敢坐下,笑指着身旁的椅子说道:“陶大人就座这里。” 陶澍这才座在了刘寄的下首。达音泰领着董海川守在门外,曹进喜站立在刘寄身后服侍着。
招呼刘寄一行人坐下后,伙计说了声“稍候”走了进去。没多久那伙计领着二掌柜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下人端着茶具。二掌柜戴着一顶瓜皮帽,一身长衫马褂,人长得瘦瘦的。刚一露面就在脸上堆满了笑容,不住向着刘寄和陶澍打着躬,口中说着:“二位大人驾到,稀客,稀客。”
奉上茶后,二掌柜找了个末位陪坐。三人请教过姓名后聊起了一些闲话,刘寄问道:“不知“日升昌”都在那些地方有分号?”
二掌柜听到刘寄问起这个问题,神色间有些得意的说道:“不敢向这位老爷隐瞒,我们“日升昌”信誉优良,在汉口、天津、济南、西安、开封、成都、重庆、长沙、厦门、广州、桂林、南昌、苏州、扬州、上海、镇江、奉天、南京等地都设有票号分庄。”
刘寄来了兴致,向二掌柜说道:“贵号是如何经营手中闲钱的?”
二掌柜向旁边陶澍看了一眼,见陶澍不住微微的点头,立刻爽快的说道:“这些钱我们或者置办田产,或者外贷出去,不过各地都留有足够的钱财支付客人。”
刘寄又问道:“贵号主要是和那些客人打交道?”
“主要是一些商人,也有各地做官的大人。”
又问了几句,刘寄大概知道了票号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商人间大宗业务的异地存取,和商人、官员之间的少量借贷。刘寄心中有了一个想法,让银行提前在中国出现,一定可以加速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十章能臣干吏
刚好刘寄今天来的巧,没过多久“日升昌”北京分号的吴掌柜就陪着一个两鬓花白的老汉和一名中年人走了进来。二掌柜一见进来的三人立刻站起身来,恭迎着三人。走在侧面的吴掌柜见到身着便装的陶澍在里面,立刻躬身拱手说道:“闻陶大人高升,一直说到府上拜访,奈何府上管家一再谢客,今天陶大人亲到小号,恰好本号大掌柜来了,就留在这里吃一顿便饭。”
陶澍笑着正要站起来介绍刘寄,被刘寄拉了一下示意他不要张扬自己的身份。陶澍领会了上意,站起来应酬着吴掌柜起来,也没有介绍刘寄等人。
吴掌柜和陶澍寒暄了几句,转身向陶澍介绍起身后两人,这两人年纪稍大的便是雷履泰,随后一人是“日升昌”的协理毛鸿岁。
刘寄朝雷履泰一看,见这人两鬓已经添了银丝,头上戴着一顶黑绸做成的小帽,帽子正中间一方绿玉。脸上风尘仆仆精神却很健旺,此时正和陶澍说着话,洪亮的声音让人感到中气十足。
刘寄暗自想到这雷履泰原来已经是半百的年纪了,看他一路风尘也该让他休息一下。这人到底有什么本事,今天还要见包世臣,明天再专门抽空见见。想到这里刘寄决定明天把雷履泰和他的协理招到圆明园中接见。
抽着空刘寄把陶澍叫了出去,他让陶澍向雷履泰转达了自己的意思后,起身告辞了“日升昌”的诸人。
雷履泰看着离开的刘寄和陶澍诸人,他客气的笑容收殓起来,双目中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在猜测着这人的身份到底是王爷还是皇上,明天的接见到底是祸还是福。
虽然雷履泰对明日的召见疑虑重重,刘寄却没有想这么多。他们一行人离开“日升昌”后,没有几步路便到了陶澍家,陶澍的府邸是一间不大的四合院,门口一对石麒麟,朱红色的大门。因为刘寄的到来,正中间的大门已经全打开了。进了中门里面是一个宽敞的院子,屋里的人已经全部恭候在院子两边迎接着。在人群中刘寄看到一位4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