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87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87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掌柜地笑着道:〃等着您呢,金爷,小的这就给您取来!〃

十六阿哥笑着点点头,看着曹在挑砚台,便要过去寻他说话,却被那几个书生给拦下。

虽然大多数侍卫都在铺子外候着,但是贴身跟着的也有两个,见状立时上前,护在十六阿哥身前,对那几个书生喝道:〃止步。不得无礼!〃

那几个书生唬了一跳,忙退后几步。

曹察觉铺子里气氛不对,放下手中的砚台,往十六阿哥这边来,低声询问缘故,十六阿哥亦是不解。

那几个书生见十六阿哥穿着不凡,虽然面容温煦。但是带着威严,又有这么凶悍的护卫跟随,还以为是哪家的权贵子弟。

众人正惴惴不安,见穿了布衣的曹过来,见他与十六阿哥倒像是友人,就都以为自己想左了。若真是豪门大户的世家子弟,个个眼睛长得头顶上的,哪里会有布衣之交?

看着曹像是好说话的,便有个书生上前一步,带着几分得意。对曹说道:〃这位公子,我们乃今科中试地举子,明日要去拜谢房师,正寻谢礼。若是不为难,能否请贵友转让那件笔洗,也好成全我等尊师之心。〃

虽然眼前这几个书生看着都是副良善模样,这话儿说得也算是客气,但是曹听着却不耐烦。凭什么这幅理所当然的态度?就算是新举人,得意些,也不好不管不顾的。这般歪缠。

他瞧了十六阿哥一眼,十六阿哥的脸上也现出不耐之色。只是既然对方礼貌周全,曹便也很有礼貌地道:〃我们寻这个物什,也是为了送礼,无心转让。〃

说话间掌柜的已经拿了梨木盒子。要将摆在架子上的那只笔洗装了。有个书生不死心。伸手去拦,刚好碰了掌柜的胳膊。

掌柜地手一抖。青花笔洗滑落到地,立时碎了,碎片散落一地。

掌柜的心疼得眼泪都要出来了,蹲下来捏了一片在手中,一边站起身来,一边哆嗦着嘴唇道:〃九百两啊,这可是九百两啊!〃

那书生也晓得闯了祸,吓得往后退,却被掌柜的一把抓了袖子,只听掌柜的道:〃这位公子,这本是那位金爷定的物什,小的早已对你们说了,偏生还这般不休不止,如今东西都碎了,您看怎么办?那书生跟着同窗过来,本是大家伙儿凑银钱买明日谢礼的,就是大家加起来也没有九百两。这会儿见闯了祸,他心里也是惊慌,眼神闪烁,口中嘟囔道:〃是掌柜的失手,怎来寻我?〃

这话却是没担当了,连跟着他来的几个书生都觉得臊得慌。其中有个方才跟在众人身边一直未吭声的,现下出来一步,对那掌柜地说道:〃掌柜的别急,既是我们弄损的,张罗银钱赔偿就是,定不叫掌柜的为难!〃

那掌柜的起先听前面的书生耍赖不认,正是又气又怒,听到他们肯认,脸色方算好些。

他放下那书生的衣襟,走到十六阿哥身边,面带愧疚地作揖,说道:〃实在对不住金公子了,定金我们立时双倍奉还,若是公子还要寻笔洗,鄙铺里还有只象牙笔洗,原是卖一千五百两,若是公子看得上,小店愿九百两银钱奉上。〃

虽然他方才为了只九百两的青花笔洗差点落下泪来,但是此刻却是毫不含糊地降价六百两。

旁边的几个书生听了不忿,只当方才这掌柜的是故意刁难;曹却是暗暗赞赏,怨不得能经营几百年,能够注重名声,不贪图小利,应该是这铺子能长久经营地诀窍吧。

十六阿哥被这个几个书生败了兴致,脸色本是黑了许多,听掌柜的这般说,才算好些,点了点头。

掌柜的有些不放心那几个书生,给外头的两个小伙计使了个眼色,而后才快步进里屋取笔洗。

两个小伙计往门口站了。守了个正着,面带防备地盯着几个书生。

这几个书生闹得无趣。又被防贼似的,也有着恼地,想要发火,被那个年长之人拦了。几人低声说话,像是在凑银钱之类。

曹见十六阿哥有些沮丧,问道:〃可是要给……老爷子地寿礼?〃

十六阿哥瞪了那边地几个书生一眼,点了点头。

曹略一思索,道:〃记得我家好像有个差不多地青花笔洗,前几年接的礼,并没有用。直接收库了,一会儿咱们去找找看!〃

十六阿哥听了,摆了摆手,说道:〃送这个,只是我的心意罢了,皇……老爷子哪里缺这个?就算没有青花的,象牙的也是一样。顶多被骂两句奢靡就是了!〃

曹笑道:〃没这样的,既是送礼哄长辈开心,哪里还能找骂?我那边搁着也是搁着,你客气什么?反正是别人送的,我又懒得做学问,也是要走礼用,你拿去用就是!〃

说话间,掌柜的已经捧着只檀木盒子过来,在十六阿哥面前打开,里面放着只象牙雕山水人物的笔洗。

十六阿哥端在手里。仔细看了,确是精致无比,对曹道:〃你瞧着可好?〃

像瓷地、玉的笔洗家里有些,这象牙的曹还是第一次见,点点头,赞道:〃是个好东西,像是值一千五百两银子的。〃

十六阿哥闻言一笑,道:〃你喜欢就好!你说得对,既然送礼贺寿,没得落下训斥。既然你家有不用的。那我就不跟你客气,只是也不好白占你便宜,就用这个象牙的换。不过是做走礼的物什,这个更体面。〃

曹晓得十六阿哥地性子,骨子里带着天家傲气。并不是爱占便宜之人。便笑着应道:〃那敢情好,正是两下便宜!〃

十六阿哥叫赵丰将剩下的银钱结了。又给了掌柜的十两银子做赏钱。

掌柜的忙不迭的道谢,将笔洗装好,交给十六阿哥的随从。

那几个书生将身上银钱都凑了,也凑不齐八百两。众人正急得什么似的,有个眼尖的,见门口过去一人,忙大声唤道:〃又兄,留步!〃

就见门口进来主仆二人,正是曹方才在成衣铺子遇到的两位。

那拿扇子的青年已经从头到脚换了簇新地一身锦衣,见几个书生唤他,很是受宠若惊的模样,笑着大步进来,与几个书生见礼。

那几个书生坑坑吃吃的,指了指地上的碎片,低声说了缘故,最后少不得开口借银钱。

对于屋子里这几个书生,曹实是没好感,懒得理会他们的丑态,只是觉得便宜他们了,刚好拉过来个有钱的主儿。他转过身来,指了指那个铜砚台,向掌柜的询价。

虽说是铜制的,算不上好砚,但是却是晋代古物,价格也不便宜,掌柜开价八百两。

曹估算了一下,直接还了个四百两。

掌柜的目瞪口呆,最后苦笑着给了个七百两的底价。

连带着十六阿哥都听愣了,忍着笑,对曹道:〃你买过东西么?哪儿这般杀价地?〃

小满也在旁扯了扯曹的衣服袖子,低声道:〃大爷,讲价不是这样讲的,一成、两成的,不算什么,若是还到五成,商家还卖的话,那他们价钱虚高,不是奸商吗?〃

曹出了个纰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吩咐小满取银票给掌柜地。

以往他亲自买东西地时候甚少,就算偶尔有过几遭,大都是同初瑜在一起。每次都是初瑜乐此不疲地讲价,他只是旁边笑着罢了。单独买东西的时候,因都不是值钱物件,都是小满他们他们直接付银钱,也没有讲价地时候。好不如意买个古董砚台,他这杀价还闹出了笑话。那边的几个书生,已经嘀嘀咕咕地商议好,像是剩下的几百两银钱都让后来的锦衣青年给包了。只是他们主仆身上的银钱也未足,像是还差百十来两。

锦衣青年倒也干脆,立时脱了身上新衫,打手上撸下金戒指,从腰间解下玉佩,一道交给他的小厮,道:〃寻个当铺当了!〃

几个书生羞愧得不行,纷纷开口相阻,只道是另寻法子,无需如此。

锦衣青年指了指地上的碎片,正色道:〃几位与我李卫并无深交,我这般做,也不是单单为了要几位承李卫的情儿,只是这买卖行里有买卖行里的规矩,若是这银钱不补足,这掌柜的饭碗怕保不住!〃说着,打小厮怀里取了包袱,翻了旧衣,随手披上。

〃李卫〃两个字,听得曹眼睛发亮,立时转过身,直愣愣望过去。怎么看都是个纨绔公子哥儿,哪里有半点小叫花的影子?到底是不是雍正朝的模范总督〃李卫〃,还是同名同姓罢了?

李卫也察觉到有人盯着自己,抬头望去,却是方才成衣铺子见过的公子,便点头致意。

不管他是不是那个总督李卫,他方才的言行却是甚对曹的胃口。虽然看起来是个浪荡纨绔,但是却想到这掌柜的生计,比那几个书生,已是强出甚多。

这样想着,曹便对掌柜的道:〃这砚台我再加价百两,掌柜的通融一下,那边的笔洗便容他们少赔百两,如何?〃

掌柜的也听了李卫的话,见他与几个书生并不像深交,但是拿出身边全部银钱不说,还要去典当衣物,只为了怕他饭碗不保,甚为感激;想要开口劝阻,又顾忌到账面不平,东家面前交代不过去,很是为难。

听了曹的话,掌柜的忙作揖道谢:〃这感情好,多谢公子体恤,小的实在谢谢您了!〃

几个书生闻言,也要围过来道谢。十六阿哥看着不耐烦,催促着小满立时结了银钱出来。

等出了铺子,十六阿哥点点头道:〃虽说那几个书生不是东西,这个李卫倒是个人物!〃说到这里,想起曹方才杀价的情形,再也憋不住,〃哈哈〃地笑出声来,拍了拍曹的肩膀道:〃没想到啊,真没想到!打我认识你,就是见你稳稳当当,什么都成竹在胸的模样,原来只是装小大人罢了,还是有你不晓得的!〃

曹也笑了,道:〃若是样样晓得了,我不是成了活神仙?向来只说人心不古,如今我算是明白了,信义无价,此时的商家确实值得尊敬。〃

十六阿哥不以为然,道:〃士农工商,士农工商,商贾之流,虽不可鄙,但是也没什么值当敬重的,这话说得不妥。你虽然待人随和,毕竟是官身,与人打交道,还需要端出些架子来,否则被御史盯上,一顶轻浮的帽子扣下来,有你闹心的。〃

十六阿哥的这种看法虽带着局限性,但是封建社会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结果。曹也晓得他是为自己好,便笑着应了。

松竹斋隔了不远,便是家首饰铺子,十六阿哥又拉了曹来这边。也是先前订好的东西,如今拿了银钱取的。两只锦盒,一只里装着赤金点翠镯成对,一只装着白玉元镯成对。

十六阿哥吩咐赵丰将那赤金点翠镯的锦盒装好,自己那了装白玉元镯的那只,笑着对曹道:〃这是我孝敬姨娘的!前些日子晓得姨娘要进京,刚好给老爷子选寿礼,便也想着给额娘与姨娘也挑些。宫里的东西虽然精细,但是都带着内造的字样,还要存档什么的,好生麻烦,还不如外头的省事。只是一时寻不到好的,只能用这个做孝敬了!〃

曹说道:〃不过是心意罢了,就算没这东西,母亲还能远了你不成?〃

十六阿哥笑道:〃说得也是,走,咱们这就去你家!早先虽在江宁见过,人多规矩大的,太过匆忙,连个亲戚也不好认!〃

继续打滚求月票……

下一更,明天

第九卷 谒金门 第二百九十二章 念头

因是清明节,想来各府都有祭祀之事需忙。等曹寅陛见回来,曹颐拜见过父亲后,李氏便没有多留女儿曹颐,叫她先回府忙去,还叫她给喜塔拉氏问好,改日自己再过去会亲家。

临行前,趁着李氏张罗着给亲家带的土仪,曹颐又将嫂子拉到一边,红着脸低声询问了几句。初瑜虽是长嫂,说起来比曹颐还要小两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