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314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314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掏出怀表,已经是酉时二刻(下午五点半),若是再耽搁下去,他今晚就进不去城。

幸好,过了一会儿,有内侍过来传旨,曹赶紧收拾收拾仪表,往清溪书屋见驾。

康熙看上去,与上个月并没太大区别。曹按照规矩,叩头请安,而后将自己这些日子的差事大致讲了。其实,现下不过是形式罢了,因为具体的条陈,他在四月十四日便拟好了。算算日子,应该在曹回来前,大概四月十八、四月十九那两日到的。

想到条陈到的日子,曹心中一动,看来康熙真是很照拂自己。在晓得事态之严峻后,仍是将他提拔到太仆寺卿地位上。若是等到口外的详情传回京中,朝中百官晓得马场的真正损耗,曹怕是就没有资格往这个缺上补了。

康熙听了曹的回事,而后问了两句条陈里没有的话,曹都一一作答了。

康熙点了点头,看着曹道:〃虽说你先前是委署,接手差事地时日又短,但是身为主官,难逃其责!朕是要用你,才将太仆寺交与你,并不是要是整日无所事事地!降三级留用,罚俸三年,这个处置,你可心服?〃

说到最后,康熙已经拉下脸,看着曹,微微有些恼意。

曹心中喟叹一声,〃整日无所事事〃那句,显然说的是他跟着侍卫们在老人宴上端盘子之事。冤不冤啊,他身上三等侍卫地职还挂着,难道就能忤逆主官不成?为何这老爷子不换个角度想想呢,自己这般殷勤,不是也为他的万寿节出力么?

不过,实没地方说理去。曹只是乖乖地应道心服。

听着曹辩也不辩白一句。康熙皱眉道:〃这就服了?你三月十五被朕点为委署太仆寺卿。wap。当天便到任上。到三月二十八日离京,你共处理公务四十八件,虽说不是尽善尽美,但也没有大地纰漏。口外牧场之事,三月上旬就有苗头,只是因牧场那边疏忽。才有了以后地大祸。这论起原由来,与你有何干系?〃

曹的脑袋已经有些迷糊,这说要罚的是他,说自己没干系的也是他,这老爷子说话翻来覆去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听康熙冷哼一声,道:〃朕罚你。是给你个教训!朕点拨你到这个位置上。不是要是无功无过的。若是不做出点起色来,下次就不是降三级了。朕使人问过了,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还有缺。你要时刻记得,那是朕给你留地。你是曹家长房嫡子,曹家的顶梁柱,若是你不能凭着自己的本事站在朝堂上,如何替你父分忧?〃说到最后,已经是声色俱厉。

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是从九品京官,曹有些无语。心中叹了口气。自康熙调他去户部始,就是对他存了厚望的。只是他当初不愿意趟京城的浑水,求了外放脱身,想必康熙很是失望。这次令他委署太仆寺亦是,现下这火气。就是为了自己前些日子在京城时的消极应对说的吧。

事情有一有二。不可有三。曹也没胆子挑战这位帝王地耐性,他老老实实地磕头下去。道:〃臣知错了,臣日后定当勤勉谨慎,不敢负万岁爷所托!〃

不晓得是说累了,还是见曹老实心里熨帖了,康熙看了看窗外地天色,摆了摆手,道:〃下去吧!衙门的事,明日递个请罪折子!〃

曹应声退下,却是长长地吁了口气,看来自己要勤快些了。既然留在京城,牢牢抱紧康熙的大腿,只要避开那些魑魅魍魉,他的小日子也能自在如意些。

想通这些,曹擦了把汗,立时快步出了园子。

暮色渐浓,一路上快马加鞭,曹一行将把将地赶在关城门前进城。

曹方已经带人在城门口等着了,见到曹,忙上前请安。

〃何时回来的?庆大爷呢,可是也到京了?〃曹的面上多了几分喜意。

曹方回道:〃小的四月十八就到京了,同永庆大爷一道回来的!〃曹笑着点点头:〃大善,先回府,晚上去完颜府瞧他!〃

曹方听了,神色有些异样,犹豫了一下,回道:〃大爷,庆大爷打伯爵府搬出来了,如今……分户单过!〃

曹皱了皱眉,想起永庆之父万吉哈来,却也没也法子,毕竟是完颜府家事。他心里有些烦闷,对曹方点点头道:〃嗯,我晓得了!你往来奔波也辛苦了,好好歇些日子!〃

曹方应了,曹催马,众人跟上,回府去了。

初瑜早使人在二门处等了,晓得曹回来,便迎了出来。

看到曹那刻,初瑜快行几步,想要露出笑脸来,偏生不晓得是何缘故,眼睛酸涩难挡,朦胧一片。

曹见她清减不少,下巴都尖尖的,很是心疼。

〃爷,回来了!〃初瑜轻声说道。

曹大步迎上去,使劲地点点头:〃嗯,我回来了!〃

夫妻两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晓得打哪里说起。

待进了屋子,初瑜亲手帮曹换了衣裳,曹才低声说道:〃没想到会在口外耽搁这些时日……我想你了……〃

初瑜正帮曹弄后襟,听了这话身子一顿,慢慢地将脸在丈夫身后,半晌方应道:〃初瑜也想爷了……府,开阳院,上屋中堂。

曹寅与李氏坐在主位,兆佳氏与曹颂、曹硕、曹项、曹几个都在。老两口是四月十九到江宁地,如今已经过了五日。

兆佳氏自年后便开始收拾行李,若不是因曹寅、李氏夫妇上京贺寿。这边无人看家。早就要进京地。

虽然李氏地意思,是要留他们娘几个过了端午节再动身。但是兆佳氏怕天热了,孩子们在路上遭罪,便有些等不及了。最后,与曹寅、李氏商议后,定下了四月二十四起行。

今日。曹寅、李氏这边备了饭,给弟媳与侄子、侄女们践行。饭后,留他们在这边说话。

虽然这边还没得到曹正式升为太仆寺卿之事,但是曹寅晓得康熙的秉性,看来是真想要栽培栽培曹的。因此,对于二房进京之事,曹寅心下也比先前踏实许多。

曹寅这边。少不得拿出大伯地架子。对几个侄子仔细吩咐了,好好孝顺母亲,安分在府守孝,勤奋攻读学问云云。

李氏则是满心地不舍,虽然与兆佳氏这位妯娌早年也有过些不愉快,但是早就化解了。虽不能说亲如骨肉,但是两人一处生活了十多年了,感情也很深厚。

想到明日就要分别,李氏的心里亦是空落落地。很是舍不得。

曹坐在尾坐,看着伯父伯母的慈爱,小脸紧成一团,拳头握得紧紧的。终是忍不住,他一下子从座位上起来。看了一眼伯父。低声道:〃侄儿不走!〃

曹寅与李氏都收声,看着素日最为乖巧的侄子直挺挺地站着。有些没留意他说什么。

只有坐在曹身边的曹硕听清楚了,皱起眉来看了弟弟一眼。

曹见众人都看自己,抬起头来,看了看曹寅、李氏,又望了望自己的母亲,说道:〃侄儿不想进京,伯父、伯母都上了年岁,大哥又不在身边,侄儿心里委实放不下!〃

兆佳氏面上已经有了恼色,刚想要训斥儿子几句,但是在曹寅、李氏面前不好多说,便只是瞪着这个小儿子。真是奇怪了,难道这不是打自己肚子里钻出来的,向来待伯母比她这个当娘地更亲不说,如今为了孝顺伯父、伯母,连母亲兄弟都能舍了。

曹寅点点头,笑着说道:〃小五能有这番孝心,大伯甚至欣慰,这份心意,大伯同你伯母领受了。只是你还小,你母亲与兄长们也舍不得你,总要一家人在一块儿方好,还是进京去吧!〃

曹咬了咬嘴唇道:〃母亲身边有几位哥哥,到了京中,还有大哥、大嫂在身边,伯父、伯母身边却只有天佑侄儿一个。他还是个奶娃娃,伯父伯母劳乏了,连个给捶背地给都没有,侄儿实在不忍。〃

曹寅还要再说,曹颂站起身来道:〃大伯,小五说的没错。是侄儿粗心,没有顾及到大伯与伯母,既是小五这番诚孝,就让他留在大伯身边进孝吧,还能跟着大伯好好做学问!〃

曹硕与曹项两个见兄长这样说,也都是起身,却是不止为曹说情,也是想留在大伯这边照看。

曹硕向来方正,想着哥哥要支撑门户,孝敬母亲;庶弟向来话不多,为人稍显木讷,同大伯、伯母相处也有些拘谨;小弟则是年幼,虽孝心可嘉,但是留在江宁,实帮衬不上大伯什么。

曹项则是有些后悔,他晓得嫡母举家进京的本意,就是要着娘家兄弟的照拂,为几个儿子寻门当户对的亲事。他是庶子,兆佳氏虽然近些年待他不似过去那般厉色,但是也没有亲近之意。这般进京去,他的处境只会越加尴尬,还不若留在伯父身边读书。

曹见哥哥们抢着要留下,怕曹寅这边选了别人,心下就有些着急。他稍加思索,快步上前几步,跪在李氏面前,仰起小脸,带着哭腔说道:〃伯娘,大哥大嫂照看母亲,儿替大哥大嫂在大伯伯娘身边尽孝吧!若是单单留了二老在南面,就是哥哥嫂子那边,心里也不会安生。〃说着,眼泪已经出来。

李氏素来疼曹,曹进京这几年,一直是这个侄儿在身边逗趣。现下,见他这般诚孝,心里亦是十分感动,伸手搂了他在怀,帮他擦了泪,劝道:〃我的儿,伯娘晓得你孝顺,也是舍不得你!只是儿子都是娘的心疼肉,伯娘都这般舍不得,你母亲那边更是要舍不得的。又不是见不着了,说不准什么时候我同你大伯还进京呢!〃

曹转过头来,带着哭腔道:〃母亲……〃

兆佳氏见曹寅已经是满头华发,李氏也是泪汪汪地,心下叹了口气,对曹摆了摆手道:〃罢了,随你……〃

去医院输液了,晚饭后才码字……

明后天还要输液两天,泪

第九卷 谒金门 第三百一十八章 相会

城西,曹府,梧桐苑。

曹梳洗完毕,感觉神清气爽。待初瑜捧了四品补服来,他才想起自己像是疏忽了一件事。降三级留用,正四品到从五品,这个衣服不能穿了。

因早上要去礼部办理文书,穿着便服也不合适,曹便穿着了侍卫服饰。

待喜云带人送上早点,曹简单用了,走前低声对初瑜道:〃左右家里也无事,你再睡会儿,仔细别累着!〃

初瑜红了脸,略带嗔怪地看了曹一眼。

曹笑道:〃这实怨不得我,我也算着日子……〃话到这里,却没有说下去,到底对曹荃有些不恭敬,不好肆意妄言。

因初瑜扭过一次脚踝的缘故,曹不让她穿花盆底的鞋子,所以她现下穿着软底绸鞋,站着将到曹鼻子尖。

曹见她脸红扑扑的,煞是可爱,忍不住低下头去,轻轻地啄了一下。而后,没等初瑜反应过来,他已经笑着出了屋子。直到走到窗前,他才想一事,隔着窗户对屋内的初瑜嘱咐一句:〃下晌我去看永庆,不用等我晚饭,你让紫晶陪你先吃了吧!〃

到了前院,魏黑、小满几个都等着,曹方也在。因曹已经留京,要使人往沂州那边将庄先生等人接回来,这个跑腿的事还是要曹方去了。曹想着他才从盛京回来没几日。心里有些不忍,道:〃要不换张义、赵同两个过去,你这次跑盛京。也该当歇歇。〃

曹方笑着回道:〃大爷,小地没事,已经回京好几天了,歇得差不离。〃

曹点点头,想起跟着天佑随母亲南下的柳家的,道:〃对了。在那边看庄子地柳衡,使他去南面府里,他媳妇在那边当差。我原同老爷提过的,只叫他南下便是!〃

说到这里。想起那边剩下的众人老的老,小的小。曹又道:〃同先生说,京中无事,不必急着赶路。〃

曹方低声应了,犹豫着要不要将永庆之事告之曹,抬起头来。曹已去得远了。

待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