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346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346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依着管家所说,他是半夜从什刹海宅子那边出来的,城门闭着,难道是赶在未正(凌晨两点)打西直门出京地?

同李鼎一道不见的,还有一个长随同贴身小厮。那小厮之父郭茂是府里的头面管事,虽是不放心主子,可是也着实是牵挂着儿子,顾不得什么当说不当说,道:〃各位爷,那边住着的小奶奶不是什么正经人,不会是勾着外人,将我们二爷算计了吧?〃

这话,众人却是头一遭听说,都好奇地看向郭茂。大管家钱仲瞪了郭茂一眼,喝道:〃胡吣什么?有你这般咒主子的么,还不快下去!〃

傅鼐却是伸出手来,对钱仲道:〃你别拦他,让他说完!〃说着,对郭茂问道:〃你说的什么小奶奶,可是住在什刹海那边的?〃

郭茂点点头道:〃可不就是她?奴才听奴才儿子提过,这位奶奶不是正经妇人……〃犹豫了一下,道:〃说是,前些日子……陪过外客……〃

这却是有奸情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也没主意。

这四个人,曹是李家表亲,姜焯是血亲,孙珏与傅鼐是姻亲。事到如今。不能放手不管,但是再探查下去却是涉及李家私隐。

因众人中傅鼐最长,大家便都望向他。

傅鼐因惦记着侄女的亲事,要寻个究竟的,哪里放得下?众人便骑了马,往什刹海李家的外宅去。

过了半个钟头,大家到了什刹海这边。钱仲听了郭茂所说,也有些疑到杨氏身上。唤人传话内宅,请杨氏出来。

别人没来过这边外宅,曹却是来过地。收拾得这般雅致的地方,是李鼎用来交际权贵地地方,养两个美人也就不稀奇了。

少一时,就见一少年妇人移步而来,曹却是大感意外。来得可不正是杨瑞雪。她面上带了几分笑意。她才不相信什么〃二爷不见了〃的鬼话,半夜三更地从她身上爬起来,还不是因惦记着李宅那边新人的缘故。

这大半年来,杨瑞雪对李宅那边的事也打探得七七八八,晓得如今奶奶没进门,二门里由李鼎宠爱的一个婢女管家。

不过,在见到曹的那刻,杨瑞雪地笑容却僵住,低下头冲众人福了福,轻声道:〃妾身见过各位大爷!〃

孙珏见曹脸色不对。问道:〃孚若,你识得她?〃

一句话,使得众人都望向曹。

曹点点头,对杨瑞雪道:〃白夫人,你怎么在此处?莫非……夫人说在京中的表亲,就是指在下地表哥?〃

虽然魏黑先前所查,晓得李鼎在这边宅子里养着一女子,但是曹实没想到这却是故人。

杨瑞雪满脸涨得通红,说不清是羞是恼,半晌方点点头。

自己的侄女尚未过门。这李鼎已经养外室了,当他们富察家没有男人了么?傅鼐的脸黑得怕人,沉声问曹道:〃孚若,这女子是何人?你怎么认识?〃

曹有些不晓得该如何回答了,想说是姐姐妹妹过去的闺中之交。但见此时杨瑞雪的行事。只会有损她们清誉。稍作思量后,他回道:〃她是江宁人。侄儿未进京当差前,曾见过她!〃

曹虽是将姐姐妹妹摘出来,但是却听恼了杨瑞雪。

她抬起头来,看着曹,带了几分怒意道:〃曹爷好是薄情,抛白得如此干净!为何不提我那可怜地姐姐?家兄家姐为你曹家卖命多年,祖传地养珠方子也被曹爷卖了换银钱,竟是连提也不能提么?〃

曹听她胡缠,心里实在腻歪,皱眉道:〃白夫人,还请慎言!你父生前并不曾认下什么子女,却不知令兄令姊这些称呼从何而来?你娘家虽是留下薄产,但也不是人人稀罕。郑虎到底是不是你父发妻嫡子,你应心知肚明。郑姑娘如今已经定亲,你这般浑说,实在有碍她的清白。〃

一番话,说得杨瑞雪涨红了脸。当年她父亲死后,她丈夫白瑞喜防地就是郑虎,生怕他仗了曹家的势力,来抢夺家产,这才寻了机会主动同李鼎交往。

没想到,这不过一年功夫,夫妻两个,死的死,活着的也不像个人。

难道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父亲费劲八力攒下的几分家业,丈夫为了独吞家业,同公公大伯那边翻脸,如今却都便宜了李鼎。

再有银钱又如何,没有权势,哪里守得住地?

两人这话里话外的,却是有着不少典故儿,众人听了,都纳罕不已。

杨瑞雪想起旧事,有些心灰意冷,不耐烦应酬众人,俯了俯身子,便退了出去。

众人皆看向曹,曹苦笑着,将郑氏兄妹的际遇三言两语简单说了。这抛妻弃子,实赶上一出话本了,姜焯与孙珏这两位自诩为道德君子的,少不得又叹了几声〃人心不古〃。

这虽见了杨瑞雪,寻找李鼎之事却没什么进展。

京里李鼎能去的地方,已经寻遍。众人也问了这边宅子的门房管事,内院虽然留过外客,却是李鼎带回来的。虽然来过几遭,但是每次都是李鼎先使人送了信儿。

杨氏虽出过门子,每次都有婆子丫鬟跟着,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众人议论了一遭,还是觉得李鼎出京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京城这边李宅都是下人,没有其他主子,若是李鼎真着急南下,直接出城也是有的。

如今,众人能做的,除了在侍卫处帮他求情请假,就是往南边送信核实消息了。

别人忙活了半日,还不觉得什么,只有傅鼐觉得有些晦气。两家地婚期定得紧迫,就是怕赶上宫里老太妃的国丧。如今,这国丧没等到,却是要赶上李家家孝了么?

这国丧还好,顶多不过七七四十九日;若是赶上李鼎的嫡母病故,李鼎却是要守孝三年。那月底迎娶的事,怎么办?

众人出了院子,各自散去。曹骑在马上,带着随从小厮回曹府这边。

他神色淡淡的,看不出是悲是喜。李煦之妻的病情如何,曹不知道,却是晓得李鼎已经……

第九卷 谒金门 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宴

十月二十,曹休沐之日,特意准备了礼物,去拜访正白旗都统崇古礼。

恒生再过几日百天,这户籍也该落得了。

对于在旗的人家来说,凡有抚养民童为嗣或民人因亲故关系入旗的,都需要另记档案。这些人身份虽然比开户人(从主家放出的奴仆)高,但是却比正户与另户(分家出去的)的身份要低。

在曹的心中,既然将恒生这孩子当养子待,自是待他是亲近的,不会将他与家里人分出个什么三六九等来。无奈现下的户籍如此,他也没有法子,只好按照这个来给恒生落户籍。

崇古礼已经年逾七十,不过老爷子还很硬朗,亲自出来待客。晓得曹来意后,他很痛快地应了,倒是过几日使人将手续办了给伯爵府送去。

曹听说这老爷子是爱茶的,就将家里留着的待客的好茶送上两包。老爷子如获至宝,笑得脸上都要乐出花来。

曹见了,甚是好笑,不过也觉得有些唏嘘。这爱茶毕竟是文雅的嗜好,并不伤身,总比百余年后鸦片肆虐强。

十月二十四,恒生的百日。因是养子,曹府并未怎么大肆操办,但是府里也置办了几桌酒席,请了几个亲朋过来。

女眷里,除了兆佳府的几位太太与曹颍、曹颐姊妹两个,还有纳兰富森之妻与德特黑之妻等。

淳郡王府与平郡王府都使人送了表礼过来,平郡王讷尔苏还亲自过府来吃席。前院的男客,除了讷尔苏外,就是淳王府的几位小阿哥、兆佳府的几位少爷,孙珏、塞什图、永庆、纳兰富森与德特黑几个。

十六阿哥前几日嚷着二十四这天要来的,被曹给劝住。听说宫里老太妃已经是油尽灯枯的迹象,十六阿哥还是乖巧地在宫里较好。

十六阿哥晓得曹说得是正经,只得老实地留在宫里,只使人送了礼物过来。

按照曹的本意。是不愿意折腾这些热闹的。不过,初瑜这番却是另有用意,那就是寻个由子接两位姑奶奶回府,家里团聚团聚。

孙珏是个古板的书呆子,兆佳氏进京半年,曹颍却只有在父亲周年祭时归省过一次。而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曹颐那边,虽然来过两遭,都是借口家里老太太病着,待不到两刻钟便起身。

女客中,兆佳府地几位太太与曹颍去了芍院;其余众人初瑜则应到梧桐苑。

恒生虽才百日,但是身子胖胖乎乎的,看着倒比别人家半岁的孩子还大。小家伙脸蛋圆圆的,鼻子挺挺的。虽说是单眼皮,但是眼睛亮亮的,很是招人稀罕。因说起恒生头上地三个旋,几位奶奶都接了孩子看了。按照民间的说话,这样的孩子往后是大将军的命。

曹颐坐在炕上,从**手中接过恒生,仔细看了他的头顶。脸上也满是喜欢。虽说失了亲生父母,但是能遇到哥哥嫂子这样的良善人收养,这孩子也算是有福气的。

不说眼前这个恒生,就是江南父母身边,还有大侄儿天佑。曹颂他们兄弟几个也渐大了,待到脱孝后,也是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可是,唯有自己这边,成亲三年,却是……

想到心事。曹颐不由有些感伤,就听初瑜讶然出声。她只觉得大腿微热,湿乎乎地,却是恒生尿了。

初瑜很是不好意思,请曹颐到东屋更衣。

待姑嫂两个到了东屋,初瑜想起春日里天佑在时,也有过这么一出,心下一动,低声道:〃三妹妹,这会不会好兆头?〃

曹颐脸一红。笑着说道:〃妹妹才抱恒生一遭,就给淋了个正着;嫂子整日里看着,还不晓得如何呢!怎么只来笑我?〃

初瑜想着最近一段日子,丈夫要〃发汗〃的时候多了些,脸上也有些烧。笑着并没多言语。

待曹颐换好衣裳。初瑜思量了一回,还是开口问道:〃三妹妹。大姐姐在二太太那边,要不咱们过去瞧一瞧?〃

曹颐犹疑了一下,摇了摇头,低声对初瑜道:〃嫂子,妹妹实在不晓得该如何对她,还是这般远远的,两下里倒自在。若是凑到一处,想起旧事来,她心里不舒坦,妹子心里也不好过。一会儿席上请安就是,左右礼数不差了,就是!〃

初瑜怜惜曹颐身世坎坷,本想帮她解了心结,不过见她自己拿了主意,实不好再说什么,就没有再劝。

她拉了曹颐的手,说到:〃不管你如何,只要心里畅快就好。你哥哥是惦记你的,只是他是男人家,不会将这些个关心妹子的话挂在嘴边。就是二弟,平日看着大大咧咧,但是提起你这位姐姐来,却总是换了个大人般,要做妹妹的依仗呢。〃

曹颐眼圈一红,低声道:〃哥哥嫂子疼我,我心里都省得。还是妹子不好,这么大了,还让哥哥嫂子操心,委实不该!〃

初瑜怕她感怀,笑道:〃有客在呢,咱们快过去,省得叫她们笑话咱们姑嫂说体己话儿!〃

讷尔苏、孙珏、塞什图、永庆、纳兰富森、德特黑一席,庄先生与曹陪坐。

剩下淳王府地几个小阿哥与兆佳府的几位少爷,则是由曹颂、曹硕、曹项兄弟几个陪坐。因这兄弟三个还没出孝,所以这桌儿便没上酒。按照曹的意思,这边都是孩子呢,便叫厨房准备了梨汁给他们。

虽说丰德、丰彻兄弟还嘟囔着要单独要两壶酒,跟弘曙兄弟几个好好喝一盅。但是曹颂拿着鸡毛当令箭,略带几分戏耍道:〃酒,要啥酒啊?!没听哥哥说,咱们岁数小,不宜喝酒么?〃

丰彻年纪同曹颂相仿,听了这话还没什么;丰德却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起年岁来,他比曹还大两岁呢。

曹颂只是戏耍罢了。说完自己也笑了,对众人道:〃你们不晓得,在哥哥眼中,没到十八的都是孩子。也就是今年,我生日都过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