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403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403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兵油子是常混四九城的。眼睛最尖。见曹颙是官身,马车又是超品诰命规制,便很是恭敬地问道:〃这位大人。您这是……〃

虽然也有人看到伏地不起地噶礼,但是谁会当回事儿呢。

曹颙骑在马上,对为首那步军校道:〃本官有事往步军都统衙门去,敢问这位大人是从衙门出来?隆大人可在?〃

如今的步军统领衙门的主官是隆科多,所以曹颙这样问。

那小校回道:〃卑职方才出营前。正好瞧见隆军门自外归来!〃

曹颙点点头。道:〃既是如此,那这位大人且忙。本官先行一步!〃

那小校闻言。带着兵丁退到一边。让路出来给曹颙等人。

色勒奇同干泰纵然是再不乐意,也不敢当着巡捕营的面拦截朝廷命官。只能怅怅地避到一边。

少一时。曹颙一行到了步军统领衙门外。

觉罗氏下了马车。看着衙门,面上带着几分悲切之意。曹颙已翻身下马,见觉罗氏如此心生不忍。劝慰道:〃老夫人还请多保重,不为了别人,也要为了孙女!〃

觉罗氏转过头,面上露出几分愧疚之色,道:〃老身活了近八十年,自问从未曾亏欠于人,今日却是连番劳烦曹大人,老身实是羞惭不已。事到如今。老身进这衙门前。为了老身那可怜地孙女。再次厚颜相托了!〃

曹颙道:〃老夫人且放心,晚辈媳妇这几日也正念叨静惠丫头。说起来。晚辈还当她一声'表哥',总会不负老夫人所托就是。〃

这一行人到衙门口,已经有人往里面宴告。

隆科多刚从畅春园回来。因圣驾三天后就要启行,这之前京城防务自然是要再核查落实一番。

听说来地是个三品官。他并没有放在心上,随手叫了个亲兵尉道:〃出去瞧瞧。问问是什么事儿!〃

那亲兵尉应下去,还未出屋子,外头便传来〃咚咚咚咚〃地鼓声。

这是衙门门口地〃闻登鼓〃响,这是有人叩间啊!

隆科多惊得立时从座位上起身。他在京城生。在京城长。对于叩间地事也并不陌生,步军都统衙门、顺天府衙门、都察院。这三处地〃闻登鼓〃有时候一年响几遭。有时候几年响一遭,左右没断过就是。

别说是敲〃闻登鼓〃了,就是在圣驾出巡时,御前鸣冤地,也大有人在。

只是。如今这几年。每次〃叩阍〃。背后都牵扯着阿哥角力,实是令人心生畏惧……

第十卷 游龙舞 第四百一十三章 御状(下)

畅春园,清溪书屋。

康熙拿着九门提督隆科多亲自送来的状纸,面色阴沉。

这状子是由原任两督噶礼之母口述,步军都统衙门的书记记录,内称:

我子噶礼,令厨下人下毒药,欲将我药死。此等凶恶,皆系我少子色尔奇与噶礼之子干都合谋而行。又噶礼以色尔奇之子干泰认为己子,令妻私自抚养。又噶礼家巨富,将妻子及亲密人等俱住河西务,不知何意。噶礼奸诈凶恶已极,请正典刑。

噶礼是是功勋之后,康熙所待向来优容。外边不省事的,道是噶礼是康熙的乳兄弟,噶礼之母是康熙乳母,其实是讹传。

皇家选用的乳母与保姆都是上三旗包衣,噶礼家却是满洲正红旗上。

噶礼是皇亲,用康熙曾给他的朱批上所言的,他是〃妃母胞弟所生之子〃。他父亲普善是顺治宁悫妃的胞弟,是裕亲王福全的亲舅舅。他自己个儿,是福全的亲表弟。

顺治没有嫡子,庶子中以福全为长,皇位本轮不到康熙。

顺治临终前,曾在病榻上问过这两位小兄弟的志向。福全回〃愿为贤臣〃,康熙曾是回说:〃愿意效仿皇阿玛为明君!〃

虽说这是孩童戏言,并不是顺治立康熙为储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康熙心中,却总是记得兄长的〃让位之恩〃。

之前对噶礼的器重提拔,康熙何尝没有爱屋及乌的心思。只是噶礼实是不争气,而且鼠尾两端,其心可诛。

早在索额图揽权时。噶礼就同索额图私下往来,当时康熙就曾朱批训斥过。前些年在江南,噶礼同二阿哥与八阿哥都有些不清不楚。

十几年前,康熙能容忍噶礼巴结大臣阿哥,训斥一番了事;十几年后,他地心胸已经不似壮年时那般包容。

不过,就算噶礼是贪污索贿的证据确凿。康熙也不过批了个罢官免职的处分。

人老了,变得多疑易怒,也变得越发恋旧,念旧情。

就算是贵为天子,也不能阻止暮年渐近。

噶礼虽贪墨,但是〃孝顺〃却是康熙亲口赞过的,这也是他未曾重责噶礼贪墨之罪的重要原因。

康熙向来以〃仁孝〃治国。对于文武百官中的〃孝子〃也多有褒奖之词,其中就包括噶礼。

如今,被康熙亲口盛赞过的〃孝子〃噶礼作出弑母恶性,康熙如何不火起?这不是打他地脸,是什么?

康熙看罢,不禁拍案而起,怒道:〃混账,世上竟还有这般丧尽天良之徒!〃

隆科多跪在御前,低头不敢言声。对于自己这位皇帝姐夫,隆科多也算知之颇深。自是晓得其在恼什么。他不敢触其眉头,便只有俯首不语。^^

康熙站起身来,想起噶礼之母觉罗氏,是个很通情理的老妇人,道:〃觉罗氏现下如何,老人家可还硬朗?〃

隆科多回道:〃回万岁爷的话,觉罗氏因来衙门前被阻受惊,情况不大好。录完诉状后有些不妥当。和硕额驸、太仆寺卿曹曹大人已经使人请了大夫,在衙门里照看。〃

康熙不禁皱眉,道:〃曹不在太仆寺衙门,怎么跑到步军都统衙门?〃

隆科多回道:〃回万岁爷的话,据曹大人所讲。是途中所遇,见噶礼之子干都带人拦阻觉罗氏,行动中颇有不敬之处,他才出面相问。因而受觉罗氏所托,护送其往步军都统衙门。〃

虽说隆科多言简意赅,但是〃不敬〃、〃护送〃两词,却道出其中凶险。

这还是大白天。内城里。就有逆子逆孙当街行凶。

这十几二十年来,在皇子阿哥们陆续长大后。康熙也有心结。历朝历代,弑父登基的帝王,何曾少了?

早年,康熙御驾西征时,就曾因断了补给的缘故,险些葬身塞外,幸好噶礼从左都御史于成龙督运中路兵粮,首先到达御营,解了断粮之危。

过后详查,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断粮之祸是由坐镇京师监国的皇太子所为,但是却在康熙心中深深地扎了一个刺儿。

他日益老迈,他地心里对于自己那些年长的儿子们便生出了畏惧之心。

是的,畏惧之心,虽说他自己不会承认,但是那种深刻到骨子里的防备却是无法根除。

正是这个缘故,当年的〃托合齐会饮案〃才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波,相关的八旗武官全部处分,一个也未能幸免。

反之,当初串联在一起,共同举荐八阿哥为储的那位文臣,反而是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文臣只是耍嘴皮子,没有撼天之力;京城各个驻军的武职合纵到一起,却是能威胁到帝王的性命。那,是任何一位帝王都无法容忍地。

觉罗氏老了,她的儿子记恨她,欲致其于死地;自己也老了,阿哥们有几个没有私心的,怕是早有人起了那个心思……

想到这些,康熙再也忍不住,走到御案前,提笔拟了旨意,摔到隆科多面前道:〃传朕旨意,立时缉噶礼等人,三司……〃

他原想说三司会审,话到一半又改口道:〃命刑部速审,朕离京前要见到详情!〃

刑部的主事阿哥是八阿哥,噶礼在江南时曾依附于八阿哥。对于昔日党羽,老八会如何做?

隆科多忙双手捡起圣旨,捧着,口中道:〃!〃

康熙只觉得心烦气躁,摆摆手。^^道:〃跪安吧!〃

隆科多应了,退到门口。

康熙想起曹,想要开口唤住隆科多,让他告诫曹少管闲事,但是想起曹向来妇人之仁的份上,还是没有多说。

待隆科多退下,康熙颓然地坐在椅子上。揉了揉额头。最近一段日子,他好像越来越优柔寡断,自己真的老了……

觉罗氏坐在椅子上,喝了一碗参汤,稍稍缓和精神。

按照规矩。这叩阍之人,无责也要杖一百。只是因她年岁大了,又是苦主,隆科多也不是刻板之人,便请她到三堂先坐。

是要羁押都统衙门,还是要移交刑部或者大理寺,都要等圣命。

老人家坐直了身子,对曹道:〃老身已累大人耽搁许久,曹大人还是请先回。这涉及我董鄂家事,要是使得曹大人受了非议。老身越发无地自容。〃

觉罗氏七十多岁,独身一人,这这边告儿孙,处境实在凄惨。不过,因诉状已经由隆科多亲自承到御前,这案子肯定是要安排衙门审理。就算是诰命,是苦主,老夫人还是要收监。曹就算想帮忙。也不过是内外打点到了,让觉罗氏过得舒坦些。

董鄂静惠被送到曹府,府里却是怀孕的怀孕,病着地病着,曹还真有些不放心。

曹算了算时间。隆科多未正一刻(下午两点一十五)出地衙门,往畅春园去。就算是快马加鞭,来回也要两三个时辰,能在关城门前赶回来,就算不错。

虽然觉罗氏说请曹先回,但是圣旨未下之前,曹实是不忍心走开。他出去寻曹方。道:〃这边怕是暂时离不开。打发人往衙门同府里说一声,再打发人往海淀园子。叫小二回城!〃

曹方应了,曹又想起银钱之事,道:〃对了,再从府里账上多取些银钱来,怕是稍后要打点!〃

曹方下去安排人不提,曹本人却是长叹了口气。

董鄂家发生这样的变故,觉罗氏是难过,但是静惠的处境越发不堪。小二到底是痴心一片,还是一时热络,这个谁都保证不了。

就算小二却是痴心,但是兆佳氏那边,实是令人头疼。

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是因祖母去告状,事情本是不可瞒的,也因对初瑜亲近,所以静惠三言两语交代了家变之事。

初瑜听闻竟有这般大逆不道之事,也骇得睁大了眼睛。

静惠说完,想着祖母同自己已是无家之人,心里、身世凄楚,眼泪流个不停。

初瑜坐在炕上,拉着静惠的手,实不知该如何安慰,便也陪着掉眼泪。

静惠虽说不放心老祖母,满心焦虑,但是见初瑜挺着大肚子甚是吃力地模样,也不敢太过哀切,怕引得初瑜跟着着急。

因此,她便擦了泪,道:〃都是妹妹不好,这些事本不应当表嫂说,累得表嫂跟着挂

初瑜也晓得流泪无用,跟着擦了泪,道:〃好妹妹,有你表哥跟在老夫人身边周旋,指定安排得稳妥,你也别兀自着急,伤了心神,反而让老夫人难过。〃

静惠闻言,却是羞愧难挡,喃喃道:〃表嫂,妹妹身受表哥表嫂大恩,尚未回报,如今却是又劳烦表哥表嫂!〃

初瑜拍了拍她地手,道:〃说这些外道话做什么?当初在沂州住着,我是真当你是妹妹待的。虽说到京里里,见过次数少,但是心里也惦着你。〃

听了这话,静惠想起那两笼鸟来,其中的一对鹦鹉已经吃了蘑菇毒死了。

〃表嫂,那鸟……那鸟……实对不住表嫂的好意……〃静惠小声道。初瑜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才晓得她说得是那对鹦鹉,便摇了摇头,道:〃快别这么说,这事儿要是轮起来,这两笼子鸟倒是立了大功劳。若是没有这鸟挂在廊下,那猫跑到旮旯里咽气,谁还看得到?那对试食的也不枉了。也算是有救主之功。〃

话说出口,初瑜想起痴心的曹颂来。

这两笼子鸟才送去没几日,就把静惠引到这边府里了,却说不好到底是福是祸。

初瑜这般开解完,静惠虽说愧疚少些,但是越发感激,已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