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518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518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面的嫁妆,这才是他的不是。我跟他念叨好几回了,这哥哥做的太不该。〃

早年郑虎虽说同妹子分了十六万,但是并没有告诉妻子实情,怕突然添了横财,突生变故。只拿出其中的一万两,当是失而复得的祖产,交给了妻子收着。

曹氏不晓得郑瑞雪有嫁妆银子,所以这般说……

第十卷 游龙舞 第五百三十三章 涅磐

圣驾二月二十九回驻畅春园,京城的王公百官早已开始筹备万寿节贺礼

每年圣驾出巡回京后,都要召开大朝会的,这次却是始终没有大朝会的消息。就是小朝,也不过是几个大学士同轮值尚书往园子见驾。

其他官员的陛见、陛辞,却没有被翻牌子。

虽说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质疑什么,但是也不是傻子,多都嗅出些不对来。

往几位大学士、尚书家求见的官员,就多了起来。

甚至有的人,开始揣测,是不是要〃变天〃了。

今年过了年,就是异相横生,前些日子山西与陕西传来的消息,二月里仍是暴雪不断。

虽说康熙的威仪尚在,但是自打〃二废〃太子后,他还是添了老态。这次畿甸之行,又赶上天气乍暖还寒之际,保不齐有什么……

〃一朝天子一朝臣〃,沾了权利后,有几个肯舍得放手的?

京里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着急的人已经不在少数。

圣驾初回驻畅春园时,曹寅原是要递牌子请见,但是后来听说圣驾接连几日都没有翻牌子,便按奈不动。

只是数日之内,头发白了不少,回到家后难掩忧心之色。

虽说身份有别,但似乎曹寅同康熙少年官倒是如常的样子。就是素来爱传闲话的伊都立,也没有提及过此事。

是啊,祸从口出。平日里嬉笑怒骂没什么,如今看着势头不对,他表面上没什么,心里也是添了小心。

王景曾是随扈回来的。想从他嘴里探听消息的汉官也不少。不只是太仆寺衙门。

王景曾却端着架子,对于随扈之事闭口不提。因为这个,他这些时候的日子也不好过。听说得罪了好几个同年。

他只能暗暗叫苦,这太仆寺卿随扈不过是个章程罢了。万岁爷身边。有内大臣与内务府的官员应承,他虽说随扈,但是也没见过圣驾几次。

唐执玉是本份当差那种人,对于权利纷争素来不关注。

就算他听说万岁爷许是龙体欠安,也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那本就应是太医院操心之事才对,干他这个臣子何事?

京里的气氛越来越诡异,连曹也不禁疑惑起来。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同曹寅父子两个本应消除在历史长河中地两个人还活着。难道那个按说还有七年寿命地帝王就要归天?

不过,冷眼旁观了几天,曹就放下心来。

就算康熙真病着,应该也是有惊无险。只是不晓得他是无暇顾及京里的暗流,还是刻意如此,想要看看臣子们的反映。

三月初三,圣旨下,以〃管兵不严〃、〃人才不及〃为名革了两个副都统。同日,还有两个宗室因〃举止不堪〃除了宗人府地属职。

这下子。却是使得大家越发惊心动魄。已经有人暗暗揣测。是不是明年就要改元。

诸位年长阿哥中,到底哪一个奇货可居?

这如同是赌博一般。要是压对了,那可就是锦绣前程?

就连略带些书生气的孙珏,也是不能免俗,还专程往曹府来了一遭。

他已经离开礼部,如今在任吏部稽勋司郎中,掌管官员名籍、丧养、勋级之事。

同四年前刚进京时地清高倔强相比,孙珏的为人处事圆滑许多,再也没有当年那份孤介。

他来给曹寅请安,话里话外,不外乎是想探听些内幕。同时,他也想探探曹家的底,看看他们到底要支持哪位阿哥。

虽说心里嫉恨曹家,但是孙珏也不得不承认,曹家同皇家的关系是孙李两家无法相比的。

连曹都放心下来,更不要说是曹寅这个老狐狸,自然早已经是气定神闲。

瞧出孙珏地浮躁,再想起儿子的疑虑到从容,曹寅心里隐隐地生出几分得意。

每逢遇到别人在他面前夸奖曹时,他嘴上都说是〃犬子资质平平,不堪大用〃,本心还是为有这个的儿子骄傲。

想到惨死京城的李鼎,曹寅待孙珏态度温和许多。

虽说这个表侄有些肤浅浮夸,但毕竟是孙家嫡长,曹寅也不愿看着他在京里走弯路。

想到这个,曹寅对孙珏那些试探的话停而不答,端起茶盏,掀起茶盖,喝了一口,道:〃再有十来天,便是万寿节,虽说比照往年地例,都有章程,但也要忙活一阵子。两相对比,贤侄现下的差事倒是轻省。听说吏部的冰敬、炭敬甚多,虽说要与光同尘,却也不可迷失本心。想太多了没用,掌管好份内差事,才会使人挑不出错来。你升任郎中刚旬月,想要再升一级,还要看贤侄这三年的考绩。〃

听着前面,孙珏还有些着急,腹诽曹寅不厚道,有岔开话题之嫌。

到了最后,见曹寅神情越来越郑重,孙珏才听出其话中之意。

万寿节既是能如期举行,那万岁爷那边就算真染疾,想来也是无关痛痒。再说他自己个儿,年后才由礼部调到吏部,由正六品主事连升两级为正五品郎中。

他不过是举人出身,出仕四年的功夫,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就算现在想要投机,想要往上升也要熬年头资历。

想通这些,孙珏来前的志得意满顿时烟消云散,意兴阑珊地同曹寅说了几句闲话,便告辞了。

出了曹府大门,孙珏上马,回头盯着高高挂起的匾额,脸上神情莫测……为朝野变幻影响。

经过数日的调养。李氏已经痊愈。去看过兆佳氏两遭,却只是哭笑不得。

兆佳氏脸上地伤渐渐好了,只有鼻梁。是彻底地塌下去。

她地记性是越老越不好,半夜吃烟的时候。吃着吃着睡了。烟锅里地燃着地烟草倾倒在褥子,差点走水。

原本一个丫头值夜,如今却得两个。就怕有一时看不到地地方,就要出些闪失。

太医嘱咐,兆佳氏的饮食要清淡少油。才好慢慢去了浮火。因此,静惠就不敢让厨房再给她做荤菜,多以素菜为主。

因为兆佳氏平素都是无肉不欢的,静惠还专门请了个烧素斋地师傅,将素菜烧成荤香来。

兆佳氏吃了两天。又惦记起鸭子来。静惠便让厨房将鸭子去了外边的肥皮,用鸭胸肉烧了菜给兆佳氏送去。

兆佳氏见了,差点没有掀了桌子,将静惠好一番数落,而后打发人到厨房叫菜。

静惠虽说没有法子,只能听了,但是下顿饭地时候仍是叫厨房那边少油少肉。

兆佳氏有的时候记得上顿吃什么,有的时候不记得,不管如何。这嘴上都没有停的时候。

李氏同初瑜两个过来的时候。兆佳氏都不避讳,直接当着静惠地面。指桑骂槐地,没一句好话。

李氏与初瑜怕静惠难堪,只有为静惠说好话的。兆佳氏却越发恼,认为长媳是奸诈之人,背着自己对长房耍乖卖好。

这一比较,她就越发觉得另外一个媳妇乖巧。

她转过头,皱眉问静惠道:〃你也别干杵着,还不去瞧瞧你弟妹,她身子不好,得多留心呢。〃说着,还是有些不放心,就要下炕亲自去探望。

却是脑袋发沉,扶着炕沿,她直觉得眼前发昏。

李氏忙将她劝住,到底是看着静惠去了,她才算是放下心。

奉命去照看如慧的静惠,心里却感概万分。

兆佳氏病后,静惠同如慧两个轮流照看。不晓得是怕的缘故,还是劳累的缘故,如慧迅速地消瘦下去。

静惠劝她歇着,她也不听,终是酿成恶果,小产了。晓得地那一刻,静惠连眼泪都没有掉,只是怔怔的,跟丢了魂魄似的。

曹硕见先前那般跋扈的妻子,如今神容枯瘦,失了鲜活,自是无比自责内疚。

静惠同曹硕商议,原是要使人打法人给侍郎府去信,被如慧开口拦下。

结果,她小产之事,除了瞒了兆佳氏外,还瞒了侍郎府那边。

曹颂随扈回来,见了母亲模样,晓得是因如慧之故,火冒三丈。

他虽是鲁莽性子,但是重孝道,怎会容如慧忤逆?

他原想要斥责如慧,行行家法,要不然就请舅舅舅母好生管教管教。

一直不吭声的曹硕却是不同意兄长如此,开口道:〃哥,要打要罚,都由弟弟承受吧。事情究根溯缘,还是弟弟的不是。要不是我食言而肥,如慧也不会愤怒失礼。她早就晓得错了,现下又……当罚的是我才对。〃

曹硕这些日子也不好过,面上难掩痛苦之色。

曹颂想起自己少时的荒唐,又哪里有颜面责怪弟弟,想要责罚如慧之事还是不了了之。

分家还不到两月,二房就发生这么变故,使得曹颂、曹硕等人都迅速成长起来。

只是,这成长中,伴着伤痛与咸涩,让人失去少年的天真与活泼,多了几分稳重与缄默。

静惠想到这些,叹了口气,走进了如慧地西跨院。

如慧披散着头发,半倚在炕边地柜子上,脸色刷白,原本就挺大的眼睛因消瘦地缘故显得更大了。

静惠进屋时,陶嬷嬷坐在炕边,手里端了碗粥,正劝如慧多吃两口。

如慧只是摇头,不肯再吃一

见到静惠的那刻,如慧轻轻点头,道:〃你来了……太太还好么……〃

陶嬷嬷刚想要再规劝。听到如慧说话。才省得有人来了。转头见是静惠,她忙从小杌子上起身,给静惠见礼。

静惠伸手拦下。并且从陶嬷嬷手中接过粥碗来。

她走到炕边,坐在炕边。轻声道:〃太太那边大好了,弟妹别惦记这个,好生调养才是。这个粥不是寻常的人参粥,里面搁的是大嫂送来的红参,是内务府那边淘换来的。最是养人。弟妹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个儿少遭些罪,为了不让舅老爷、舅太太惦记,也要多喝些才是。〃

如慧原还木木地,听静惠提到自己地父母。眼泪却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

静惠见了,掏出帕子,忙要劝她别哭了,就听她幽幽地道:〃我真是没用之人,在家就累父母操心,嫁人了也要给他们丢脸。我只恨自己个儿不是男人,我只恨自己虚荣,不愿成了老姑娘。叫人背后指指点点。就稀里糊涂地将自己嫁了。〃

说到这里,她抬起头瞅着静惠道:〃你是个有福气之人。二表哥虽性子躁些,但是我却从没有见他对你冷过脸。这……真是令人心生羡慕……〃

静惠见她满脸是泪,也不晓得擦拭,便探过身子,动手帮她擦了。

却是越擦流得越多,怎么也擦不尽似的,静惠皱眉,话里带了几分责备之意:〃弟妹,仔细伤了眼睛,这可不是任性的时候。〃

话说出口,静惠就有些后悔。

她晓得如慧不喜欢自己,两人也不过是面上过得去,这句话却是有些交浅言深,怕如慧要恼了?

如慧却是破涕为笑,整个人都多了几分生气,侧过头道:〃说起来,你比我还小一岁,怎么就跟小大人似地?莫不是同二表哥在一块儿时,你也这般似哄娃娃似的哄着他?〃

静惠听她取笑,满脸羞红,一时不晓得说什么好。

如慧地眼睛鲜活起来,上下打量了静惠,不解道:〃说也奇呢,虽说长得不像,但是瞧着行事做派,你同大表嫂倒像是姊妹两个。只是大表嫂太温柔了些,事事要听大表哥的;你虽不爱说话,却是能替二表哥拿主意的。〃

静惠听她口中换了称呼,带着几分疑惑,望向静慧。

如慧已经将脸上的泪都抹了,伸手从静惠手中接了粥碗,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