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595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595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里内场,又是在六部衙门边上,有谁敢来这里捣乱?

不过是要个气势罢了。

〃大人,万一就这七家?〃伊都立看着那一排排木椅,号码都贴到了一百开外。

明天是内务府次招投标,也是曹上任后做地第一件事,要是这偌大的场地。真地只有七家招投标,就算是将他们关注的几项都顺利拍下,也没多少银子。

前前后后。用了两个多月的功夫,要是闹成这样,就是个大笑话了。

曹这个内务府总管,就算落不下什么罪名,往后怕也难以服众。

曹将那几户人家看了。十三阿哥府那边郑氏与简亲王府地崔飞都不在册。按照之前透出的口风,他们并没有放弃招投标的意思。

想来,不是今儿来交押金,就是明儿上午。

曹将册子递还给伊都立。说道:〃大人还请稍安无躁,还有一天半的功夫,许是大家都是观望。〃

伊都立见曹气定神闲的,也放下心来,笑着应道:〃即使大人这般说,那下官自是没有什么可着急地。商贾虽不多。六部那边的大人们却是坐不住了。已经有好几位大人打长随过来,问大人可能要到这边的邀请帖子。

曹这边,却是闻音知雅意。

这所谓招投标,说得好听的紧,公开、公正、公平。不过,在这康熙执政地满清王朝,是历代封建集权的顶峰。

八旗权贵,自不消说;连带八旗子弟,也是特权阶层。

这招投标。明面上集中管理。减少了各种采购的中间环节,好像是能节俭些银子。实际上。却是将权利越集中,使得上面的人找到由头捞钱。

真是既得了名。又得了利。

曹这次,因是新官上任,加上九阿哥那边故意拉后腿,才减了许多热闹。

饶是如此,今年曹收到的年礼,也是往年的几番。

这使得他不得不赞商贾之富。

听说不好迹地官僚,就是靠寻由子吞并这样的豪商富户,才肥得流油。

正是因这个缘故。使得不少商贾,都投身豪门,寻求庇护。

明日招投标的主持,就是伊都立。

他去了担心,拿着已经撰写好的稿子,剩下的就是几分紧张。

曹见了,笑着劝道:〃大人,只当是主持酒令,只需音量大些即可。〃

伊都立看了看那高台,挑了挑眉毛,道:〃是啊,紧张个毛,就算下面坐满了红顶子,黄带子又如何?只当上朝就是。更不要说,下边是一群土财主。〃

两人说着话,十六阿哥到了看着报名册子,他也是皱眉不已。

十六阿哥拉着曹到僻静地方坐了,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样下去不行,要不然我使人往几个王府说说,看他们能不能使些门下奴才过来。就算不拍什么,充个场面也好。你少年显位,上来又是闹这么大的动静,等着抓你小鞭子的不是一个两个。〃

曹摇摇头,道:〃十六爷,不必如此。我也没瞒过您,弄这个无非是想要短时间充盈内库罢了。是揽银子,却不是给我自己个儿揽银子。只要咱们该做的都做了,就算流拍,也不与咱们想干;就算有人御前弹劾,皇上也能晓得我的难处。〃

〃要真到了那个地步,你这总管地位儿,怕是坐不稳当了。〃十六阿哥仍是难掩忧色。

曹道:〃能不能稳当,还是看皇上。只要皇上让我当,我就稳当;皇上不想让我当了,我恋着这个位儿,又有什么意思?其他人,不过是多两声嚷嚷,做不得主。〃

十六阿哥看着曹,缄默了一会儿,道:〃你晓得这点,就该晓得轻重。不说别人,皇阿玛那边,也是容不得你有错地。〃说到这里,已经是压低了音量:〃越是器重之人,皇阿玛挑剔越甚,孚若望不可轻心,当切记,切记……〃八阿哥坐在厅上,端着碗茶,看着对面挂着的字画呆。

九阿哥疾步进来,看到座位上地八阿哥,笑着说道:〃哎呀,八哥,真是稀客,平素央磨你来,你都不来,这怎么想起大清早上来瞧弟弟?〃

八阿哥见他前襟马甲上的盘扣还有个没系,胡须上还带着水渍,开口问道:〃这都巳时了,九弟才起?〃

九阿哥在八阿哥下坐了,笑着说道:〃左右圣驾不在宫里,也不要起早,就贪睡了一会

八阿哥见他眼圈青,想着他方才走路轻飘飘地样子,不由摇头,道:〃你也老大不小了,也当爱惜爱惜自己个儿身体。〃

九阿哥〃嘿嘿〃笑着,岔开话道:〃到底有什么要紧事儿,使得八哥亲自登门?八哥快说说,弟弟可好奇着。〃

八阿哥闻言,收敛妆容,正色道:〃九弟,上次我劝过你不要掺和内务府的事儿,你为何不听劝?〃

〃呵呵,这是哪儿的话,弟弟自然听了八哥的话,谁吃饱了撑着,掺和这个。〃九阿哥讪笑着否认,眼睛却是不敢看八阿哥。

〃内务府那边的报名商贾才七家,这里面没有九弟的手脚?〃八阿哥皱眉,道:〃九弟,这不是置气的时候,当以大局为重。〃七家?〃九阿哥却是变了颜色,挑了挑嘴角道:〃我倒是要看看,那个混账东西肥了胆子,敢给我抹眼药!〃

八阿哥见他还纠缠这个,摇头,道:〃九弟糊涂!你还嗔皇阿玛没圈了哥哥么?内务府如今主管的是谁,是小十六、小十七。曹的总管不是举荐的,不是升迁的,是皇阿玛钦点。就算曹再闹腾,后面站着的是皇阿玛!你这哪里是同曹对着干,你这是同皇阿玛叫板啊!皇阿玛那边,指定要将罪过算到我的头上。〃说到最后,已经带着几分苍凉。

九阿哥攥了拳头,闷声道:〃干八哥何事?即便皇阿玛怪罪,也当怪弟弟才是。我实在不忿,让曹那个小奴才秧子猖狂得意。我就不信了,这老什子采购要是儿戏收场,曹这内务府总管还能做得妥当!〃

八阿哥摆摆手,道:〃看来九弟是真容不下曹,你却是忘了一句话。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九弟要是真想对付曹,当让他得意才好。他年岁不大,却是受皇阿玛这般器重,除了曹家的干系外,也因他平素行事稳重。〃

九阿哥使劲拍了拍桌子,面上很是不干:〃莫非就这样算了,实令人咽不下这口气。都在京城这边,谁还能充糊涂人?说不晓得,内务府是八哥的势力。曹闹这一出,不是打八哥的脸是什么?〃

八阿哥闻言,心里却是一禀,视线望向北面,眼里露出痛苦之色……

前门大街外,徐州会馆。

几个商贾在会馆厅堂,已经是站立不安。

少一时,就见一小厮奔进来,气喘吁吁地冲一人报禀:〃爷,扬州会馆那边出来人了……〃

那人同其他几个商贾对视一眼,面上都有些动容。

没一会儿,又有人回来,〃太原会馆那边有人往内城去了〃。

〃闽南会馆〃、〃广州会馆〃、〃鲁中会馆〃,一个个音讯送到。

堂上已经有人等不及,挥手道:〃走,咱们也当去了,别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被反超了,泪奔,拜求了,大家,保底月票的,嗯呢。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零六章 龙抬头(一)

二月初二,龙抬头

曹早早就醒了,端得是面容滋润、神情气爽。初瑜则是粉面含春,眉目间隐隐透着几分妩媚。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古称〃中和节〃。

京城旧俗,正月里不能剃头,否则是〃死舅舅〃,要到二月二这天才能剃。

另外,二月二也是接〃姑奶奶〃回娘家小住的日子。

曹佳氏身份所限,不好回来小住,不过是回来吃顿饭应个景罢了。曹颐这边,却是已经定下来要回来小住几日,好生陪陪母亲与外祖母的。

淳王府那边之前也曾派人来问,初瑜因想着小叔子长生还没好利索,婆婆这边也忙,便想着不回去。

李氏想着她去年都没回去,年前年后又累了两个月,就让她回娘家好生歇几日。

曹想到这点,倒是生出几分不舍,捏了初瑜的手,问道:〃要在王府歇几日,何时回?怕天佑与恒生会想你。〃

过了十五,天佑与恒生已经启蒙,所以不能随初瑜回王府了。

嘴里这样说着,曹想起昨晚的敦伦,接着说了一句:〃我也想你。〃

刚好喜彩端了热水进来。见了这一幕。忙红着脸。低下头。

初瑜抽出手。将曹地领口地纽扣系好。回道:〃后儿个回来。这两日。却是不能侍候额驸梳洗了。换洗地内衣裤搁在立柜地第三个抽屉。朝珠与帽子在外屋条柜里。〃

〃嗯。记下了。你好生歇歇。跟着妹妹们串串门子。听听戏什么地。也别在王府里闷着。〃曹说道。

虽不过小别。夫妻两个。倒是有些难舍难分起来。

这时。就听到外间天慧地哭声:〃呜。疼。疼……〃

初瑜与曹忙到外间。就见抱着天慧。为难地看着叶嬷嬷。

叶嬷嬷手里拿着穿着红色棉线的粗针,嘴里低声哄道:〃小姐乖,再揉揉就好了。〃

边上的炕桌上,放着一小碟子黄豆与几根穿了棉线的粗针。

原来。她在给天慧扎耳朵眼,才扎了一个耳朵眼儿,天慧便不干了。

初瑜从怀里接下天慧,看着女儿眼里含泪、耳垂泛红,到底是心疼女儿,看着叶嬷嬷,道:〃嬷嬷,非得今儿穿耳朵眼儿么?要不,等过两年再给天慧扎?〃

天慧躲在母亲怀里。已经是使劲点小脑袋瓜子。

叶嬷嬷看了初瑜一眼,嗔怪道:〃去年老奴就说给小姐扎,格格心疼,拦着,今年还拦。今儿小姐要跟着格格回王府,往后这出门地日子少不得。别人家的女孩都是满月时扎,纵然哭闹些,也不晓得疼呢。现下扎,好得快。格格昨儿不是应了的么?〃

初瑜摸着女儿的头,想着前些日子去国公府,觉罗氏也问起天慧耳朵眼儿的事儿,心里就有些犹豫不定。

她思量了一会儿,低头看向怀里的女儿,柔声道:〃天慧,让嬷嬷扎好不好。天慧不是喜欢吃沙琪玛么,一会儿就给你拿来吃好不好?〃

天慧点点头。又摇头,最后趴在初瑜肩膀上,使劲抽泣着。

曹见了,也是不忍心,看着女儿扎好的一个耳朵眼儿,对叶嬷嬷道:〃嬷嬷,要不另一只耳朵就明年扎。天慧这才记得疼了,自然是怕,明年就不记得了。〃

叶嬷嬷见曹也帮天慧说话。叹了口气。道:〃额驸,这小姐要扎六个耳朵眼儿。要真是一年扎一个。这不是让小姐连遭六年的罪么?还不若这一口气扎完了,省得年年都要来这一遭。〃

曹一听。看了眼初瑜耳朵上带着三排耳钳,已经无语。

初瑜已经抱着天慧在炕边坐下,道:〃左右是遭罪,那就扎吧。〃

曹这个做父亲的,却是狠不下心肠,道:〃我去瞧瞧老刘来了没有。〃说着,出门到外厅上去了。

管事老刘是曹家地老人儿,少时做过曹寅的长随,如今是曹家的外管事之一。他跟着曹寅夫妇从江宁来的,有一手剃头的好手艺,曹寅父子两个的头,都由老刘剃。

刚好有小丫鬟廊下禀告,老刘已经来了,在院子外候着。

曹闻言,叫人将他领进来。

老刘已经五十多岁,见了曹,双膝一弯,要跪下请安。

曹伸手扶了,道:〃都说过几遭了,还闹这一出?〃

〃老爷与大爷抬举小的,小的越不敢乱了规矩。〃老刘还是很执拗地行了跪礼。

这样的对话,每月剃头都要来上一遭地。

曹坐好,老刘已经摆好了剃头的物什。

〃听说你大小子、二小子也出徒了?〃曹问道。

〃是啊,正给前院的爷们剃头呢。活计还有些糙,难为大家伙不嫌弃〃老刘笑呵呵地回着。

曹一边同老刘说着话,一边支起耳朵听里面的动静。

难为天慧,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