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90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0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颙对那茶园本来就没有贪念,又是早就知道父亲有心上交地,因此并没有什么舍不得,只是想到曹家的债务,忍不住问道:〃父亲,若是交了茶园,那亏空那边……〃

曹寅见曹颙没有太在意的样子,面上神情也柔和了些,揉了揉眉头:〃万岁爷知道咱们家的难处,特意给了恩典,许咱们家再经营三年,内务府三年后方派人接收。另外,还给拨了二十万两银钱,算是买茶园的费用。若是按照前两年的收入看,三年后就算不能还清全部亏空,也剩下不少多少了!〃

到这里,父子两个都松了口气,几百万的债务背着,就像是悬在头上的利剑,如今总算是有点指望。

气氛不再似刚刚那般沉寂了,曹颙由茶庄想到珍珠那边,眼看珍珠就要有所进益,那收入就算比不上茶园子,也定会很可观地。只是眼下还没有引起世人关注罢了,若是两三年后众所周知,难道还要这样拱手让人不成?不知不觉,他说出心中所惑。

曹寅并不是很担心,笑着宽慰曹颙道:〃珍珠那边与茶园大为不同。盐茶之类,关系到国计民生,长久地握在手中,就是犯了朝廷地忌讳。但这太湖珍珠再好,也不过是速成之物,还能够好过东珠不成?咱家这类珍珠是做不得大用的,不过是些闺阁饰品罢了,便不必顾及许多。且咱们曹家,置办下一两处产业,也是无可厚非的。因此,颙儿你就不必忧〃说到这里,又顿了顿,看了一眼儿子:〃只是这养是绝密,绝不能让外人得了去。那郑家地闺女……〃

听了曹寅的话,曹颙自然明白他的用意,无非是纳了郑沃雪,不让养珠之法外流罢了。不过,那人工养珠,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不管曹家怎么防范,只要养珠规模有所扩大,那外流是难免的。只要曹家的珍珠上市,引起行家的关注,自然就会出现有心人。

想到这些,曹颙突然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那就是技术转让。邀请南北的采珠大户,将技术一次性转让给十家八年,可不就是短期之内将未来几年的养珠之利都赚出来。自己成为众养珠户之一,虽然以后的利润薄些,但是却不那样扎眼,也不会成为靶子。

曹颙对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曹寅看着儿子,沉吟了许久。虽然不通经营,但是他却听出儿子这法子确实是消弭祸患地好法子。眼见万岁爷日益老迈,若是等到新皇登基,曹家未必会有今日的地位。到时候手中握着赚钱的产业,也难保没有眼红的。真是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竟如此通透世情。曹寅心中不知是叹息。还是高兴。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了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通过这番长谈,父子两个都觉得彼此亲近了许多。从最开始曹寅提到一次夭折的曹顺后,父子俩谁都没再提及此事。聊完亏空与官场上地事后,曹寅还特地问了曹颂地学业与曹颐地身体。听话里话外的意思,这次觐见完康熙后,他要带女儿回南边。

曹颐与曹颂等人回府时,天已经黑了。

听曹颂所说。这还是大家紧赶慢赶,将巴赶在关城门前进城的。

姐弟两个,齐齐去给曹寅请安见礼,见了曹寅容貌枯瘦也都吓了一跳。曹颂还好,毕竟是男孩子,又粗心,以为伯父是旅途劳乏至此。曹颐却实在忍不住,落下泪来。曹寅对幼子的疼爱。曹颐尽知。虽然八月发生变故后。她有些精神不定,但是却仍记得父亲听到噩耗回家后就卧床不起的情形。想到当时的情景,再看到父亲的苍老。她怎能不愧疚自责?

愧疚自责地不止曹颐一个,曹寅望着女儿的目光多了些关切:〃说起来,还是为父的不是,那时候病着,没有顾上你,让你吃了委屈。你北上这几个月,你母亲甚是想你。京城这边,虽有你兄长在此,但毕竟是没有长辈,你一个闺女也不好多待。等为父觐见完万岁爷,你随我回江宁吧!〃

曹颐含泪应下,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难过。欢喜的是父亲还认自己这个女儿,自己将能够回家去见母亲;难过的是就要离开京城,与哥哥就要分开,也见不到宝雅、永佳和觉罗太太等人。

石驸马大街,平郡王府。

得知宝雅格格回来,曹佳氏有些意外,这都晚上了,怎么巴巴地赶回来。想着小姑子的脾气,怕是又与谁置气斗口,待到问过,她才知道父亲到京之事。

宝雅见嫂子竟不知此事,有些意外:〃不是说上午到的吗?怎么,没该咱们府里信?〃

曹佳氏苦笑这点了点头,自己这个父亲,最是刻板守礼,怕是为避嫌,不愿与王府这边走动。虽然实在想念父亲,但是她还真有些怕见父亲。否则,父亲遵照礼法,要对她大礼相见,她这个做女儿的怎么受得起?

见嫂子不说话,宝雅想起一事,随口问道:〃嫂子,'梨花有思缘和叶'是什么意思?〃

〃'梨花有思缘和叶'?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地《江岸梨花》地首句,是诗人瞧见梨花花叶相伴,挂念起家人的。〃此诗怀着思念妻子的意思,曹佳氏也不好细细解释来。因她知道小姑子平日最不耐烦看书地,不由有些好奇,问道:〃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昨儿晚上我们抽花签了着,紫晶姐姐抽了兰花,永佳姐姐抽了百合,我抽到的是梨花。签子上就有这句话,还有四个字,什么来着?〃宝雅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啊,对,是'琐窗春暮'四字,文绉绉的,却不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嫂子的学问,是哥哥都赞的,正好帮宝雅解解!〃

曹佳氏受父亲曹寅影响,自幼喜读诗书,手不离卷的,心里思量着不管是'琐窗春暮',还是'梨花有思缘和叶',都算不得吉祥话,就笑着说道:〃梨花,自然是又白又嫩的,可不正合了咱们格格的品貌。〃

宝雅笑着点头:〃我想着也是这个意思呢!嫂子你不知道,昨儿可热闹了!五六个人抽到花签子,却偏偏没有曹颙、曹颂与三姐姐的,我还等着曹颂抽牡丹花呢!〃

勇武伯爵府,

吉哈和夫人福惠郡主已经是洗沐完毕,准备收拾收拾安置了的。忽然外面来人报说,二爷和姑娘回来了。

福惠郡主一愣,挥手让给她拆头发卸首饰的两个丫鬟退下去,走到炕边。推了推已经躺下了地万吉哈:〃诶,听见没?孩子们回来了!〃

吉哈已是半迷糊状态,闭着眼吭了一声:〃嗯,告诉他们一声咱们睡下了,叫明儿早上再来请安吧!〃说完,又没了动静,眼见就要鼾声渐起。

福惠郡主又气又急,使劲推了他两下。只晃荡得万吉哈睁开了眼。方恼道:〃你糊涂了?我说的是永胜与佳丫头回来了!〃

〃嗯……嗯?〃万吉哈这才醒过神来。皱了下眉:〃今儿初二,这么早就回来了?〃

〃可不是么!〃福惠郡主嘟囓道,〃原当他们能多住上几日的,走时候也说要初三、四再回来的……莫不是和谁的闹了别扭?〃说话儿也坐不住了,站起身道:〃我还是去问问吧,好端端的,别为点子小事生分了……〃

吉哈忙喊住夫人:〃你急什么!这都什么时辰了?人都回来了。你就是问出什么来,还能把他们送回去不成?〃

福惠郡主听丈夫说的在理,可心里还十分不甘,在地上兜了两圈,最终还是坐到炕边,长吁短叹起来。

对于曹家,起先福惠郡主是不放在眼中的,后听了丈夫地剖析。才重视起曹家。这两日她想起当年丈夫在江宁做总兵时。曾几次去过织造府,那也实称得上一等一地好人家,曹颙生母李氏地气度。也不是寻常贵妇人的比得上的,再则曹颙相貌人品,都是没说的,能够有这样的女婿也着实体面。事情上了心,难免就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吉哈拍了拍夫人的手,重新阖上眼睛,声音含混地说:〃睡吧,夫人!明儿再去问。睡吧,啊!〃说着,翻了个身沉沉睡去。

福惠郡主心里装着事,哪里睡得着?辗转反侧到二更天才迷迷糊糊睡了,却是没多久又醒来,反复几次才熬到天亮。她吃了早饭没等儿女媳妇过来请安,就自己往女儿这边来了。

永佳也才吃罢早饭,桌子还没撤下去,见到福惠郡主进来,满屋子的丫鬟婆子都忙不迭请安。永佳也要从炕上下来,被福惠郡主按住了。

福惠郡主笑着嗔道:〃可别动了,仔细你那胳膊。〃又见桌上四小碟子菇豆皮儿之类素食小菜,一碟子栗子面饽饽,只一碗鸭肉粳米粥带了些荤腥,还没怎么动,她不由皱眉:〃怎么吃这些?又吃地这样少,胃口不好?〃

永佳忙回道:〃额娘别担心,是这几日酒肉吃得多了,有些腻烦。加上昨儿晚上回来有些饿,吃了些东西才睡的,却是积了食,早上也就吃不下什么了!〃

福惠郡主点点头:〃无恙就好。〃挥手叫人撤下去桌子,然后坐到女儿身边,拉起她的手,笑眯眯的问道:〃这两日玩得可尽兴么?你二哥却是个顽皮的,和他们相处可还好?没闹什么别扭吧?〃

永佳看了眼母亲:〃额娘总当二哥是小孩子,都这么大了,哪里闹得什么别扭?〃

福惠郡主笑笑:〃嗯,没闹别扭就好……〃说着,话锋一转,〃那怎么……昨儿就回来了?你们整日闷在府里可怜见儿的,难得松快两天,玩得好当多玩两日的……〃

永佳见母亲说这等话,那目光那笑容无一不带着深意,不由又羞又恼,抽出手来,低头不语。

福惠郡主浑然不觉,又拉上女儿的手赶着问这问那,却到底什么也没问出来。

一会儿,到了各路执事媳妇来回事地时辰,福惠郡主地陪房过来请她。她无奈,只好放了女儿,回正房操持家务去了。

完了领牌回事的人,福惠郡主这才抽空把永佳的丫鬟小喜叫了来,问她这两日姑娘怎样,又问因为什么早早回来了。

喜回道:〃是曹家老爷昨儿到地京城,曹府那边送信过来,曹大爷便先赶了回去。几位爷和小姐就商量着也一同回来了。〃

福惠郡主听了曹寅上京,不由一愣,忙打发了小喜,自己匆匆回到内室和万吉哈说了。

吉哈撂下手中的茶盏,沉思片刻,道:〃圣驾去了孝陵,料曹寅这两日便要赶过去见驾的。嗯,这就下份请帖送曹府去。〃

福惠郡主还没反应过来,犹问下帖子说什么。

吉哈端起茶盏来,用碗盖撇了撇茶叶,悠然道:〃咱们一双儿女到他庄上叨扰多日,论理咱们也当还席。顺便,为曹寅洗尘。〃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一百零四章 出京

府,大门外

马连道因被夫人逼得紧,日日关注曹寅上京的动态,初二这日得了消息知道人到京畿,偏公务繁忙抽不得身,初三这日又是忙了小半天才得了空。

因圣驾不在京里,马连道料到曹寅是要赶去孝陵那边面圣的,生怕他就此从那边直接回江宁去,便匆忙赶来。他心里盘算着,怎么的也得抢在曹寅走之前见上一面,把儿女之事敲定。

才进胡同口,马连道就先打发一个随从过去递拜贴,自己整了整衣冠,慢悠悠催马过去,好显得不那么急切。

那随从却是快马到了门前,翻身下马捧着帖子递到门上,先自报家门,然后言说马大人特来拜见江宁织造曹大人。

门房接待的小厮先听说内务府马家,还高兴来着,只道财神婆来了,结果后面听说是马大人求见老爷,热情登时退了个干净。这马大人来过两次,却是一文钱也没赏赐的,还有一次他牵马慢了些被马大人一个跟班随从骂了两句,实在是心下有怨。

想到这些,这小厮的态度就有些含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