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秦帝国 第五部 铁血文明-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汹南来,一路声威远远大过灭赵灭燕之战。面对强大的秦军,项燕的总体方略是
:弃淮北之北,保淮北之南。也就是说,项燕将郢寿以北的整个淮北分作了两大
区域,平舆以北为北淮北,平舆之南为南淮北,弃北保南。项燕对楚王上书陈述
这一总体方略,要害的几句话是:“弃淮北之北者,避秦军锋芒也,不弃淮北之
北,楚军无以回旋。保淮北之南者,伺机而战也,不保淮北之南,楚国无以立足。”面对亡国危难,楚国庙堂没有了争议。楚王负刍的快马王书立即回复了项燕
:抗秦战事悉交大将军运筹,无须先报后决。得楚王下书,项燕立即实施了第一
步收缩:北淮各城守军退入淮南,民众去留自便,不得裹挟。
“所以如此,势也。”项燕对将士们如是解说,“秦军强盛,楚军弱散。与
秦军正面摆开战场决战,楚军没有此等实力。是故,楚军只能在南撤中寻求战机。若秦军占据沿途城池,则秦军必然分散,或可露出破绽;若秦军置淮北空城于
不顾,一味全力南下,则我军只能若即若离,视秦军之情势伺机而战。”
当此之时,楚国朝野震恐,楚军将士也同样紧张不安。面对项燕的从容不迫
胸有成算,上下都没有了往昔无休止的纷争,项燕的诸般运筹实施倒是比战前顺
当了许多。秦军越过陈城之时,项燕已经下令将平舆、寝城的粮草辎重与民众全
数撤空,只留下两支守军不战而降。同时,项燕对城父万余守军的将令却是:必
战而后降。如此部署,大违寻常用兵之道。抗秦而降秦,本身便自相矛盾,且有
不战而降与必战而后降之分,更是怪异。然,派系林立的楚军将士都毫无异议地
执行了。如此大违常理,项燕是要给秦军一个假象,使其以为楚军仓皇撤军不及
,全然没有战心。项燕之真实意图,恰恰在于以此三地守军的不同降秦方式,使
李信得出既是项燕所期望又是李信所期望的判断:楚军濒临溃散,然毕竟尚有兵
力可战,必须夺取几个城池以为根基。也就是说,项燕要有意制造出李信所期望
看到的事实,也期望李信得出符合自家预料的评判。若李信果真如此判断了,则
对楚军有明显好处:不致过早地形成两军会战,从而楚军能借机聚结兵力,并使
楚军将士稍有适应秦军威势的时日,有效消除已经成为天下通病的恐秦之心。
旬日之间,情势已经很清楚。秦军主将李信急于一举灭楚,又极度蔑视楚军
,抛下坚甲重阵无以撼动的秦步军,单独以铁骑大军闪电南下,全然长途奔袭战
法。在淮北之南,秦军已经占据了平舆、寝城,又攻克了稍有抵抗的城父。期间
,秦国后续步军相继抵达,已经开始在三城郊野构筑壁垒。显然,秦军立定根基
之后,必然是南下汝阴会战楚军主力。
“当此情势,出战时机正在到来!”
灰白间杂的山羊胡须在干瘦黝黑的下颌第一次翘了起来,项燕指点着高大的
图板继续解说着,“目下秦军兵力分布是:占据三城,大体分流秦军八万上下,
主将李信所率的主力步骑军大体只有十一万上下。反之,我军业已大有充实,淮
南军与江东军已经开到,且一路秘密北进,没有露出形迹。唯其如此,我军可战
也!”
“愿闻大将军将令!”楚军大将们久违地冲动了。
“诸将留意,初战之要,唯求小胜。”
战心初起,项燕便着意泼了冷水,大将们多少有些意外。然则,听完了这位
大将军的部署,大将们心下却更踏实了。项燕部署的秘密进兵方略是:留五万步
军据守汝阴,而主力大军则秘密东进,聚结于城父东南的山塬地带;一俟李信大
军南下汝阴,楚军主力便全力攻秦留守军。战法清楚明了,又简单易行,大将们
同声拥戴。
此时,项燕的战场目标还远非后来那般宏大,只求击溃秦军一部,使楚军能
与秦军相持对垒。这便是项燕所强调的初战小胜。所以如此,在于面对天下无坚
不摧战无不胜的秦军,项燕力求谨慎谋战,小胜一仗,能争得再次伺机而战的周
旋余地,是最为稳妥的方略。还有一处不能对将士们明言,然却是最要紧者——
只有初战获胜,楚军才能获得朝野合力支撑;否则,楚国庙堂将因初战败北而大
起争端,楚军也将会爆发族系纷争,以致大军难以掌控。也就是说,使秦军知难
而退,项燕这时尚不敢想。因为,项燕很清楚秦军实力,也很清楚秦军顽强相持
的战事传统:长平大战,白起秦军与赵军相持三年;灭赵大战,王翦秦军与李牧
赵军相持一年;纵使一战失利,志在灭楚的秦军也决不会退兵。楚军则不然,能
在秦军势如破竹的灭国大战中有一小胜,已经十分的难能可贵了,若主力楚军没
有一场开手胜仗,则楚军必然后继无援,也必然无法坚持下去。是故,项燕首战
不求大胜,而宁可选择最为稳妥的小胜之战。目下最稳妥的战胜之法,只能是避
开秦军主力,相机奇袭秦军两地守军。
“今夜三更,全军轻装,秘密东进垓下!”
“遵令!”大将们整齐一声,匆匆散去了。
大军开向的垓下,是项燕为楚军选择的秘密汇聚之地。
垓者,层层台阶环绕之地也。王者居九垓之地,此之谓也。就实而论,此地
方圆百余里,层层山峦起伏,铺展之态颇似阶梯,当地百姓便将山峦阶梯之下的
河谷地带呼之为垓下。这垓下有一道沱水流过,人烟稀少草木茂盛,一片片河谷
交错分布于曲曲弯弯的山峦之间,十余万大军分开驻屯,外界根本无以觉察。项
燕确信,只要楚军秘密进入垓下不被秦军发觉,以兵力对比,此战便有了八成胜
算。
“季梁呵,破秦壁垒,谁堪披坚执锐?”
“我部八千子弟兵!”
诸将散去后,项燕独留下项梁。一句问话,项梁回答得如此响亮,项燕倒一
时默然了,只在狭窄的军令室转悠着。看着面色沉重的父亲,项梁低声一句:“
父亲有话,尽管说了。”项燕长吁一声,转过身来道:“秦军两壁垒,大体各有
万余人马。八千壮勇全力一战,该当可为。为父要说者,楚军有兵二十余万,既
须全数参战,打起仗来,却又不能当真以二十万兵力去筹划。为何?楚军种种掣
肘多生,更兼对秦久无胜绩,初战必多有畏秦之心。与秦军锐士一战,若无必死
之心,只怕小胜亦难。而若无初战小胜,则楚军休矣,项氏休矣!”项梁血脉贲
张,一拱手慨然高声道:“父亲!梁与江东子弟兵决以敢死之心冲垒!不使项氏
蒙羞!”
看着这个英气勃发的儿子将军,项燕不期然泪光朦胧了,回身一抹泪水,背
着身子缓缓道:“给江东子弟们说明白,此战若死,人皆于江东故里建造烈士石
坊,以彰其功,以显其荣……此战,与其说为国一战,毋宁说为江东子弟兵尊严
一战……八千子弟为敢死之士,上报军功之日,却只能是全军将士。否则,王族
子弟、老世族子弟无功,庙堂世族便会心存顾忌,必不能全力支撑楚军。舍生报
国,无以记功,宁不令人寒心也……若不以壮士尊严激励之,我有何说?江东子
弟兵尸骨还乡之日,何以面对江东父老……”
听着父亲缓慢沉重而又欲哭无泪的话语,项梁一时痛彻心脾,泪水如泉涌而
出。项燕蓦然转身,轻轻拍了拍儿子肩膀。项梁浑身一颤,猛然抱住父亲肩头,
强压着哭声哽咽不能止息。骤然之间,项燕闪过一念,今日一别,很可能便是与
这个善战多谋的儿子的最后相处。一时不禁老泪纵横了。
“季梁啊,教独子们,都回去。”良久,项燕说话了。
“父亲,已经清点安置过了,江东独子一律还乡。”
“好,这样好……”项燕看看儿子,又不说话了。
“父亲,项氏有后,无须忧心。”
“季梁呵,给我记住:战后若得生还,第一要务……”
“父亲!我最年青!再说,大哥二哥的儿子便是我与三哥的儿子!”
项燕不说话了,自己要说的儿子都坦荡荡说了。项燕知道项梁的秉性,说的
就是想的,想的就是要做的。终于,项燕看着儿子大踏步走了……当夜三更,楚
军主力一队队开出了汝阴要塞,战马衔枚裹蹄,兵士紧身轻装,不张旗号不鸣金
鼓,在朦胧月色下融进了草木苍黄的原野,悄无声息地向东北方向流淌而去。
两路大军会师城父,秦军将士们一片欢呼。
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这是秦军战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会师之日,李
信下令全军明火起炊,酒肉一顿。暮色时分,城父郊野与寝城郊野的连绵军营炊
烟袅袅,一时军灯煌煌火把遍野,欢声笑语如大河波涛在秋风中弥漫天地。酒饭
尚未结束,步军士卒便十有八九醉倒了,整个军营都滚动着雷鸣般的鼾声呼啸。
依秦军法度,寻常不得饮酒,但有军炊开酒,每人三碗或一只酒袋为限,以秦人
酒风之烈本不当醉。然则,步军将士们千里兼程赶到城父,竟然一仗未打。但凡
兵士,对不打仗的空跑最是不耐。步兵士卒们疲惫不堪又哭笑不得,一端起大酒
碗便开始高声咒骂楚军嘲笑楚军,百般感叹立功无望,又对骑兵兄弟们眼红得要
死。一时间人人烦躁不堪,三碗下肚浑身瘫软,呼喝声中一片片躺倒扯出了漫无
边际的鼾雷。寻常时日若这般疲劳,大睡三日三夜能否恢复亦未可知。
然则,战场毕竟是战场。次日清晨鼓号大起,幕府聚将,李信军令下达:步
军留守城父寝城构筑壁垒,骑兵军与两万弓弩步军南下攻汝阴。主力大军一开出
,步军将士更见烦躁,几乎是人人拄着锹耒站在壕沟边黑着脸发愣。在此时的步
军将士眼中,楚军早逃遁到茫茫水乡去了,留在这里无仗可打,空筑壁垒只能是
白费力气。灭楚之战,只剩下汝阴一战了,却只去了两万步军连弩兵,还是轮不
到自家上战场。声名赫赫的灭楚之战,竟然白白跑了数不清的路却连楚军影子也
没见着,当真岂有此理!士卒们都是一肚子闷气难消,再加远未睡透浑身半软,
壁垒构筑之进展可想而知。
李信大军隆隆西来,午后时分渡过汝水进逼到汝阴郊野。
在步骑各部展开阵形之际,李信迅速登上了司令云车。遥望汝阴城头旌旗刀
剑密布,座座箭丘隆起,连排弓弩手引弓待发,各式防守器械矗立在一个个垛口
,铁水烧红的大行炉冒着滚滚白烟。中央箭楼前的垛口伫立着一员绿斗篷大将,
正在遥遥指点着城外布阵的秦军。李信断定,此人很可能便是项燕最得力的大将
项梁。南下以来,第一次看见楚军如此整肃壮盛的军容气势,李信这才隐隐感到
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