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逸史 >

第57部分

中华逸史-第57部分

小说: 中华逸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为了这一点点利益的损失,我们就必须牺牲我国许多士兵的生命吗?奕诉大人,你主要是想借我们之力助贵国剿匪吧!”西班牙公使劳斯·;劳尔斯摇了摇头。
  “是的,不必讳言,我不否认我大清有借兵之意,但请你们注意的是,只有在我满清的统治之下,和平安宁的大清国才能保证各国即得的利益。”奕诉并没有过多地辩解。
  “我们出兵,大清国能给予我们什么好处?要知道路途遥远,出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国公使班塞·;弗特说。
  “我们要求清国开放更多的口岸,长江流域所有重要的码头一律开放。我们的军舰可以自由地出入长江入海口。”美国公使格里菲斯·;克朗提出了过份的要求。
  奕诉很气愤,还没有出兵,就开始狮子大开口了。
  “我国人民必须被允许能到大清内陆游历、经商。”奥地利公使也不甘落后。
  “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慢慢协商,剿灭叛匪是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只要大家请求本国政府出兵,我大清政府是不会亏待遇大家的。”奕诉知道仅凭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是不足以说动这些贪婪的外国人的,所以又抛出许多私人诱惑。他轻拍一下手,五个下人端上五个盘子,奕诉一一掀开盖着的黄绸,五国公使大人的脸上瞬间现出惊滞的表情,倒也没有当场出丑,去抢那盘中之物。
  奕诉明白五国公使碍于公职,不能随意私下接受它国的礼品。接着说:“各位公使大人,等宴会结束后,我会命下人帮你们把这些东西送到各自府上的,还望笑纳。”
  “多请奕诉大人的美意,出兵之事兹体太大。我国政府需要商议,但请大人放心,我会尽力促成此事。具体给我国的优惠条件,还请贵政府仔细斟酌,须令我国人民满意才好!”英国公使查尔斯·;博顿进一步的要求。必竟国家大事,不是一个人能作主的。
  其它各国公使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双方同意可以举行一个大清国与英、法、美、西、奥五国关于协商“借师助剿”的谈判。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无意义的草约
     更新时间:2008…12…14 2:41:43 本章字数:3314
  
  几天之后,大清帝国与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五国关于“借师助剿”的谈判正式开始。双方开始谈了两天,就吵了两天,一直就到底是先借师助剿还是先给予五国部分现实利益而争执不下,被迫休会。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为适应生产的需要,迅猛发展,特别是机械制造设备的发明研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而制造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欧洲美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生产,由手力工场发展为机械工场,这大大增加了产品生产的速度和产量。而欧洲人口市场的狭小,造成大量工业产品的过剩,这就迫使以资本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去开拓新的市场,来倾销这些多余的产品。
  面对亚洲、非洲人口众多的市场,西方列强垂涎三尺。可这些市场大多是封建国家,甚至于是奴隶制国家,采起的都是封闭锁国的政策。西方列强的工业产品根本进不去,只能用枪炮开道。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实例。但满清战败妥协之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红》、中法《黄埔条约》只是部分满足了西方列强的要求。对于拥有近四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他们是志在必得的。
  中华大地南方的农民起义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正好可以趁火打劫,逼迫满清政府开放更多的口岸,开放更多的市场。这个思想早在一年前西方列强各国政府就已成熟,已成型,只是在等待实施的时机罢了。本来他们还是准备像以前一样,用武力压迫满清政府就范的。可现在天赐良机,满清政府居然要“借师剿匪”,那还不借机索价?能兵不血刃地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双方拖拖拉拉谈了一个月,大清帝国与英、法、美、西、奥五国达成如下草约:
  1。大清国向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五国借兵五万剿灭南方叛匪,所需费用由满清政府承但。
  2。五国之兵剿灭叛匪后,两个月之内撤出大清帝国。
  3。大清国开放沿长江的九江、武汉、沙市、重庆四个口岸。
  4。外国船只可以自由驶入长江流域。
  5。传教士可以在各省租地买地,建教堂。
  谈判过程中,协议中的第三条,是争议最大,争吵最凶,争论最久的。大清国一方开始只愿意江宁作为开放口岸,不愿意重庆和武汉。可五国代表明白重庆和武汉的重要性,志在必得。他们知道如果西方产品能到达重庆,就是真正地已进入了大清国的腹地。何况江宁那时已落入太平军手中,如何能通商?哪不是开空头支票吗?
  后来,奕诉亲王搞了一个折衷方案,让四个沿海城市换重庆和武汉作为通商口岸。五国的代表仍是态度强硬,不肯答应,停停顿顿又是几天。奕诉想到西南人民军的可怕,觉得只有西方的洋枪洋炮才能对付得了,现在形势危机,只好作出让步。但这份草约他不敢签字,就是签字也不能生效,还得让朝中大臣及皇帝陛下合议,盖上玉玺后才能生效,于是奕诉恭亲王第二天返程赶回京城。
  咸丰皇帝拿着奕诉呈上来的草约文本,脸色铁青,狠狠地把这文本砸向台阶下,怒骂道:“奕诉,你这是去借兵吧?是在卖国!丢尽了祖宗的脸!”
  奕诉吓得全身发抖,伏在地上不停磕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请陛下开恩。”
  一位大臣拾起草约文本看了看,然后递给别的大臣,其它的大臣也都围上来,看明白文本内容后,大殿上爆开了锅,掀翻了天。传旨太监一声尖细的吆喝:“大家肃静,有事请奏。”所有的大臣又返回按文武分类,按官阶大小排定的位置,井然有序,却是噤若寒蝉,诚惶诚恐。奕诉亲王仍伏在地上,栗栗发抖,不敢起来。
  当时的朝廷政坛上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为代表的保守派,他们思想守旧,刻板地遵循祖训,主张先祖规定的不能改,民俗习惯性的不能变。
  一派是以恭亲王奕诉、科尔沁郡僧格林沁,京津兵部侍郎胜保为代表的改革派,他们思想比较开明,顺运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张不合适的规矩要变通,陈俗旧习要摒弃。
  “陛下,这合约万万不可签字答应,准允外国传教士购地建教堂,这是愚化我大清子民,是毁我大清基业根基!开放长江沿岸各码头,将使我大清经济崩溃,百姓陷于贫困啊!”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站出来,老泪纵横,嚎啕大哭,请奏咸丰皇帝。后又恨恨地看着伏在地上发抖的奕诉怒叱:“丧权辱国啊!我大清江山不保矣!”
  怡亲王载垣,进一步火上浇油:“呈请陛下,草约中准允外国船只驶入长江沿岸,难道西洋的战船也可以驶入我大清国的腹地?把千万黎明百姓置于西夷的火炮之下?百姓的安危,我大清国的安危没有保障,又怎能永保我大清帝国千秋万载呢?所以微臣觉得这合约不能签。”
  “请奏陛下,现下我大清危机四起,内忧外患层出不穷,但内忧远远大于外患。南方的农民叛乱是要推翻我们,是要赶我们回满洲老家的。而外患,那些西夷人只想通商,多要点银子,并不能动摇我大清的根本,我们可以借其之力,先平内乱后,再作打算。西夷人非我族类,还怕他们煽动民心,夺我江山吗?”京津兵部侍郎胜保大人帮奕诉辩驳。
  咸丰皇帝很不感冒胜保大人的话:“我堂堂大清帝国,那么欺辱的委曲求全?大清国的威信何在,脸面何存?我又怎么有脸去面对列祖列宗?”笃定,觉得还是不能弱了大清国的气势。
  “奕诉,朕叫你只是去借兵,出点银子就算了,可你倒好,搞出这么一个草约来,这下兵没有借着,倒把西洋蛮夷给得罪光了。你说该当何罪?”咸丰皇帝仍是怒气冲天。
  “罪臣有罪,罪臣该死,万死不得其咎。”奕诉向咸丰皇帝请罪,心中却在暗骂那些昏庸的大臣:“这些老不死的,死到临头了,还不知其因,不替我说话倒算了,但也不能去糊弄皇上,推波助浪啊!出点银子,那些贪婪的西洋人会答应吗?坐着说话不腰痛!”
  “幸好草约还未签字,没有生效。奕诉,朕谅你也辛苦了一阵子,就不责罚你了,你回家歇息去吧!不用管事了。”咸丰皇帝有点恨铁不成钢,就这样把奕诉亲王闲赋了起来。
  公元1853年刚过一个月,中国农历新年还未到,五国公使分别接到大清国谈判小组的通知:经过大清国政府认真的考虑,大清国与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五国所议草约有损大清国利益,不予生效。
  五国公使紧急相聚磋商,他们听说奕诉大人还被赋休了,很气愤:“大清国这不是在戏弄我们吧?”
  五国公使一边派人向大清国政府提交强烈的抗议书和限时通牒书,一边书写详细报告,请求国内出兵,力压清政府屈服。可是在请求各自国家派兵的问题上,各国公使出现了争执,特别是在派兵的数量上各持己见。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不太愿意派大量的军队远征大清国,要么借口说自己国家的经济不景气,要么借口说国内问题成堆,要么借口说民众压力太大,大量出兵是不可能的。英国,法国却主张出重兵,教训出尔反尔的清王朝,他们可是在对外殖民化上尝尽了甜头的国家。最后大家商议,按一样的内容向各自国内汇报,能否出兵,出多少兵由国内那帮政客决定。
  几个月之后报告先后送入各国政府,反应各不相同。美国议会分成两大阵营争论不休,北方代表自由资本主义制造业利益的议员主张出兵,扩大商品销售市场;而南方代表奴隶资本主义种植业利益的议员不主张出兵,首先应稳固美洲局势,看这样子短期内希冀美国人出兵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西班牙是一个日益衰败的帝国,作一次如此巨大的远征,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西班牙国王准备拖拖再说。
  奥地利帝国受制于日益强大的普鲁士王国的巨大竞争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又不愿意放弃这一借助别人之力扩张海外势力的好机会,奥地利帝国决定象征性地出几千士兵。
  英法两国政府是最强硬最积极的。法国在1852年年末时就有了出兵的决定,现在到1853年2月,早就把远征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这一大清国有关撕毁草约的报告无疑是一剂催化剂,加速成了法国政府出兵的速度。
  英国政府作出出兵的决定也很快。只是没有先期的准备,可能还要晚一段时间,但依据大英帝国的财力,这也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就可以完成出兵的准备工作的。
  公元1853年2月15日法国第二次东征的部队率先出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喜悦欢聚
     更新时间:2008…12…14 2:41:44 本章字数:3378
  
  新春初始,在中华大地上,普天百姓都沉浸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喜悦之中。尽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地的情况不竟相同,不管男妇老少,贫贵贱富,但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