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的Do…17迷惑了德国战斗机和舰队官兵,才使得上面的英国飞行员得以从容观瞄并选择了最佳的角度和距离施放鱼雷!
舰长库尔特。霍夫曼的命令在第一时间得到执行,高速航行中地庞大战舰以惊人的敏捷疾速向自己的左舷方向转去。高耸的舰桥与甲板上的其他建筑物也随之偏向同一侧,此时舰队中总算响起了久违地空袭警报声,待“欧根亲王”号上率先响起防空炮火时。那架“冒牌”的道尼尔17已经飞到了37毫米高炮的射程之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够在惹祸之后扬长而去,那些盘旋在高空的战斗机很快也意识到了海面上的不寻常,只待海空军指挥部之间以最快地速度完成沟通,随便几架Bf…109就能将那架双发轰炸机撕成碎片。
人们关注地焦点终究回归到了俾斯麦号和来袭鱼雷之间,接近30米每秒的速度使得那枚英制18英寸航空鱼雷得以迅速拉近自己与德国重型战列舰地距离,而身披重甲的“俾斯麦”号也在竭尽全力的做着高难度的规避动作。位置影响观测,此时处于或近或远处的其他战舰所属官兵们也只有干着急的份,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似乎就只有“俾斯麦”号舰员以及非人为的运气因素了。
对于与鱼雷攻击相关的种种战术。张海诺自从降临这个错位时代的第一个月起就已经开始接触了。漫长的25年中,他虽然没有成为德国海军首屈一指的鱼雷专家,但在经验上的积累和钻研绝不逊于其他指挥官。库尔特。霍夫曼能够做到的事情,他同样可以完成,只是权责所属令他无须事必躬亲罢了。当霍夫曼站在舷窗前以自己的目测竭力让本方战舰错开那枚鱼雷时。张海诺同样在心里进行着快速而准确的计算,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霍夫曼的眉头终于有了舒展的前瞻,而张海诺眉宇之间的担忧却在一点一滴的凝聚,他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历史上改变“俾斯麦”号的那枚鱼雷。在那片冰冷的海域。另一群德国指挥官当时是否也站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上运筹帷幄呢?
“右满舵!全速右满舵!”
就在那枚鱼雷带起的白色航迹在不足两百米外的海面上清晰可见而战舰左舷的枪炮声响彻耳际时,张海诺突然连喊两声。在这指挥室的任何一名军官不会不明白这两句话所代表的意思。顷刻间空气凝固住了。舰队司令下达了一道完全推翻舰长命令的新命令,执行与否权衡军衔级别便可知晓答案,可是严峻的形势当前,人们不得不抽空考虑一下眼前的处境…………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的冯。芬肯施泰因海军上将是德国海军目前最具传奇色彩的指挥官,辉煌的战绩和不世的功勋摆在那里,更大的战阵他都见识过,更艰巨的战局他都能从容应对,如果这样的指挥官都不值得信赖,人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霍夫曼转过头惊诧的看着自己的上司兼多年前的老邻居,对方的为人和才能他毫不怀疑,可是他现在有九成的把握让俾斯麦号顺利避过鱼雷,即使那十分之一的几率不幸出现,以俾斯麦号出色的舷侧防御扛过单单一枚鱼雷的攻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看着张海诺那异常冷峻的侧脸和充满神秘的深色双眸,他迟疑的没有作出反驳,也这就是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负责操舵的军官忠实的执行了命令,当传动装置将转向的指令最终反应在舵桨转向上时,舰体传来了一阵并不明显的缠斗,反方向紧急转舵的命令使得庞大的舰体在短短数秒内从倾斜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紧接着又不作停留的向另一侧倾去,舰上的官兵们还没来得及适应这种变化,一个震耳欲聋的轰响便从战舰右舷传来,放眼望去,一根高大的白色水柱伴随着黑烟在战舰中部偏后的右舷位置腾起。在那一刻,所有目睹者都在心里发出这样的惊呼:俾斯麦号中雷了!俾斯麦号被鱼雷击中了!
弹片的威胁刚刚解除,张海诺和霍夫曼便不约而同冲出封闭的指挥塔来到开阔且可以俯视战舰大部分位置的露天舰桥上,被威力巨大的爆炸送入高空的水花正纷纷扬扬的落下,黑烟仍未散尽,战舰靠近中弹位置的甲板上一片狼藉,紧邻着的两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显然受到了鱼雷爆炸的牵连,附近有好几名水兵倒在血泊之中,模糊可见的似乎是残缺的躯体,依然整洁如新的舰体和这惨淡景象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令许多人胃部一阵痉挛。
张海诺紧锁的眉宇终于得到了舒缓,一旁的霍夫曼却被凝重锁住了眉宇,而深深的疑问也在他那张质朴的脸庞上得到体现。
两人长久的站立在雨中,默默看着水兵们收拾残局。
不多时,从空军传来那架投下鱼雷的Do…17已被战斗机击落的消息,四名机组人员仅有两人成功跳伞,但尚不清楚这件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
全速南下的德国舰队受这次事件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它们仅仅是因为规避鱼雷攻击而耽误了十来分钟时间,中雷后的俾斯麦号很快调整到了最初的航行状态,其他战舰很快重新聚拢到它的周围,除了甲板和舷侧残留的痕迹,它仿佛根本没有遭受打击一般。将近半个小时之后,令张海诺和霍夫曼异常期待的检查报告终于出来了,随舰技术人员骄傲的宣布:俾斯麦号所受的破坏微乎其微,那枚英国鱼雷甚至没能穿透它右舷最外侧的装甲,这意味着俾斯麦号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仍能保持近乎百分之百的战斗力!
拿到这份报告,两位指挥官皆是如释重负…………霍夫曼以自己的荣誉甚至生命为这艘战舰负责,张海诺则长久的受到来自历史的困扰,好在这些问题都随着俾斯麦号的坚强挺立而被抛在一旁,可是这远不是胜利的终点!
莱茵之歌 第11章 争锋相对
更新时间:2009…9…27 19:53:25 本章字数:3280
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圣马洛湾,形状就像是一口朝上的大汤勺,狭长的科坦丁半岛便是这汤勺右侧的把柄,勺子的主体深深嵌入法国大陆,原为英皇领地、后被德军占领的海峡群岛则像是汤勺中盛器的丰盛食物。在经过了冒牌德军轰炸机的雷击事件之后,舰体安然无恙的“俾斯麦”号率领其他德军舰艇继续沿着科坦丁半岛西安南下,两个小时后便已深入到圣马洛湾的最南端。这里是英吉利海峡的最宽处,从法国海岸的圣马洛港到对岸的波特兰足有220公里,这段距离即便目前最快的舰艇也要走上3个小时,喷火战斗机从最近的英国机场飞来需要大约30分钟,而驻扎在科坦丁半岛和圣马洛湾周边的德军战斗机只需要短短十分钟就能赶到。
尽管英制18英寸航空鱼雷未给“俾斯麦”号造成重大损伤………尤其没有威胁到它相对易受攻击的桨舵,德军上下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在此之后,舰队及与之配合的空军部队均大幅加强了警戒力度。当舰队在海峡群岛西南海域遭遇一艘英国潜艇时,空军就非常协调的将袭击者驱走,确保了整个德国舰队的安全!
下午3点左右,海面上的雨势又渐渐大了起来,按照眼下的情形,德国舰队天黑后不久便能安全抵达法国西北部设防严密的布雷斯特港。此时此刻在那座原属于法国的重要军港内,一艘艘经过临时改装的法国渔船、拖船和货船正在重新调整位置,它们有的通过自身动力驶抵港口两侧下锚,有的则在驳船的牵引下在港内其他位置用缆绳固定,这些船只建造年代、吨位和结构不尽相同,但眼下它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共同点,那就是船上或多或少地装备有高射炮…………或是德国陆军普遍装备的单、双管37毫米轻型防空炮。或是炮身极其修长、特征明显的88毫米重型高炮,抑或是从法军手里缴获的其他口径的防空武器,它们与充足的弹药一并配置在这些大部分已有数月没有出港的船只上,再配以从陆军、海军和空军抽调的炮手。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保卫布雷斯特地便不只是驻守港口周边的31个陆军高炮连、4个海军守备团和个空军战斗机大队,70余艘船舶以及上面的近200门火炮成为保卫港口核心区域的新增防线,更加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可以根据形势要求很快变换自己的战斗位置!
德国人按部就班的实施着计划,海峡对面的英国人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处境。搜书网同一个下午。在英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伦敦,倾盆大雨下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冷冷清清。在过去地几个月里,德军对英国本土的空中攻势已经逐渐渐弱到一个不足以影响大局的程度,但昼夜空袭并没有完全停止,残破如废墟地城市还有待大规模的重建。至于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目前仍呆在距离唐宁街仅几步之遥的地下指挥部里。
在这个位于地下50英尺、占地6英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掩体中,最多时曾有2000多人一起办公,这里潮湿、拥挤,但至少要比地面安全许多。只是当高官们聚集在一起绞尽脑汁谋划如何击败德军时,桌子下往往还有老鼠跑来跑去。
“人都到齐了?那好吧!”
副官再次进来报告时,丘吉尔终于依依不舍的把自己的目光从墙上那副军用地图上挪开。这区区十几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摆放着一张单人床、一个夜壶和一张折叠桌。桌旁的角落里堆放着一叠玻璃幻灯片和许多空中拍摄的照片,地上散落着一些图钉、钢笔、墨水瓶和五颜六色地线头,居住性也许还比不上德国远洋潜艇的艇长室,但这里却是大英帝国首相长期居住的地方。是惨淡还是坚毅,历史自会有历史的论断。
在这个被分隔成150个房间的大型掩体指挥所里,丘吉尔地生活环境还属于顶级的,其他在掩体里做日常工作的人,如打字员、清洁工,通常都和军官们挤在一起,有时一个房间竟住了3人。长久不接受日光照射会使人体内的维他命D严重缺乏。这些“穴居人”只能靠掩体中的太阳灯享受一下“日光浴”,而最令人无法忍受地是,整个地下掩体里都没有下水道!
用来举行重要会议地房间就在距离丘吉尔办公室几步之外的地方,那里平时是军官们休息地场所,碰到重要会议室则会临时改成会议室。这样的条件自然不能和白金汉宫里的豪华宴会厅相提并论,而且一旦与会人员超过12人,剩下的就得站在一边“旁听”了,因为这有限的空间实在无法容纳更多的椅子!
在稍稍整理装束之后,丘吉尔从烟灰缸上拿起早已熄灭的雪茄。和往常一样柱着他的拐杖以中等步速向着目的地走去。一进入会议室。里面呛鼻的烟味令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而他的战时内阁成员和军队联合司令部的高级将领们表情更是如同这天气一样糟糕!
德国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的消息还未在民众之间广泛传播开来。出于作战的需要,参加攻击的海空军官兵也接到了暂时的封口令。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策,英国官员们很清楚自己的对手是如何擅长利用宣传工具来打压对方士气,一旦德国舰队成功横穿英吉利海峡的消息摆在英国民众面前,这无异于一颗威力惊人的重磅炸弹,不但皇家海军几百年来积累的威望与荣誉将受到严重的打击,好不容易在过去那个冬天平稳下来的局势也有再次出现动荡的可能!
“353年前,英国面临的形势比今天可怕十倍!当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先进且强大,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