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纤手遮天 >

第47部分

纤手遮天-第47部分

小说: 纤手遮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不出祭天圣诏,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翻找过整排书架,我也有点发懵:这明晃晃的一包诏书,能去哪里呢?如果被人拿走,没道理外面的衙役不知道啊。

  再去询问,看门的差役取来出入名薄,从昨晚到现在,确实也只有翰林院的官员入衙门口。至于有没有进我和趵斩的“办公室”,那就不清楚了。

  我们是有上锁,但钥匙不止两把,还有一把公用的在上司手里,一把备用的在库房。

  “怎么办?”我问趵斩。

  趵斩恨恨道:“肯定是左学士派人偷拿了!”

  “他拿去能做什么呢?”

  “看我不顺眼而已,需要别的理由?”他坐回案前,皱眉思索。

  ——谁让你多次推拒人家的邀请,还背后议论左学士的人品呢?

  趵斩就是太狂傲,不把别人当回事,被整一下才知道厉害。不过,连累我就不好了。

  我道:“修撰大人,再多猜测也没用,而今最要紧的是找回圣诏……”

  “从哪里找?要真是被人偷走,会让你找回来?要是失手误取、你说,这么抢眼的东西能拿错?拿错了,还能抱出翰林院的衙门口去?”趵斩气愤地反问。

  凶我干嘛……

  我忽略他的烦躁,小声问:“还能想起诏书的内容不?”

  “当然,趵某本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这是自己写的,怎会记不起?”

  “重写一份可以么?”我提议。

  趵斩想了想,答道:“时间不够!眼下都正午了,写好之后还要装制,交给监国过目,怎么可能来得及?”

  不要再拿反问作答了,知道你心情不好,可我不是出气筒啊!

  确实,就算七八千字趵斩一个时辰写完,完成以后立刻拿去装裱,按两侧封面装硬纸、诏书整体裱绢丝的规格,等制作完毕,最快也要好几天!

  ——不可能赶得及!

  这怎么就不是现代呢?用机器装裱书画也只要一小时而已。

  我对趵斩道:“实在没办法,请修撰死马当活马医吧,先默出一份诏书再说。在下立刻到左学士那里,看看是否诏书还没带出衙门。”

  趵斩看我一眼,紧皱眉心不语。

  我也没办法管到他的心思,急匆匆赶到左学士的院子,只见房门上一把铁将军镇守,旁挂一小木牌,写着“日休”。

  那么他是让人取报旱的卷宗送到他府第了?

  一路小跑到天街外,雇马车冲向左府,通报过后一炷香功夫,左学士出来见我。

  什么黄绢包裹,什么卷轴,一问三摇头。

  我不能直说是丢了拟定的圣诏,面对不知是装蒜还是真无辜的学士,只得作罢,告辞离开。

第八十二节 超前的装裱技术!

    么办呢?我站在街边发愁。 

  回衙门去一看, 斩已经开始默写了。他一声不吭,奋笔疾书,见我回来,也不说话,大概早料到结果。 

  

  我转身又冲了出去,直奔茶楼。 

  曹寰正与陈和谈话,陈和也难得地离开他的角落,跟着曹寰坐在二楼靠中央的位置。见了我,陈和露出一个笑容来,不再拘谨难安。 

  等小二退下,我捧起茶杯道:“先生,学生有急事请教。” 

  “说罢。” 

  “请问京城的装裱店在什么地方?” 

  曹寰想了想:“装裱店?是说装潢馆舍吧,草场街口有一所,是京都衙门辖下的。” 

  

  “只有官办的吗?” 

  怀疑我的用意,曹寰侧过头瞄我,看样子不跟他老实说的话,我是问不出什么来了。 

  “呃……”此时,陈和小心翼翼插话,“如果秦编修要寻不出名的手艺人,在下知道一位,只是他平时都接些装幌子和招牌的下等活计,怕污了大人的字画。” 

  我不关心那些,只在乎:“做得快吗?” 

  “这、若要快,也成的,听说有祖传的秘方。在下没有亲试,效果不知啊。” 

  “无妨,请带秦某前去吧!” 

  

  我们去的装裱工坊,也就是一栋前店后院的小楼。 

  陈和带我熟门熟路进里面。院子内搭了不少棚子,阴凉着别人订做的酒幌。正干活的工匠抬头见陈和,招呼道:“御史大人来啦?您要的书刚装好!” 

  接过线装书卷,陈和把匠人介绍给我。随即告辞回茶楼去。 

  廖姓地装裱匠人热情询问:“装字?没问题!官爷,您是要一月的浆还是三月的?” 

  我哪里懂那些,告诉他,只要能在两三个时辰内裱出来,几月的浆糊随意。 

  听了我的要求。匠人也为难了。 

  “不成啊这!官爷,就算您只要最便利地简裱。落了命纸也得在案上阴干两天才能定型哪!” 

  所谓命纸,就是糊在字画下面做衬底的一层纸,有了这层加固,书画地保存年限会加长很多。并且墨迹也将显得润泽美观。三分画七分裱,装裱是一门学问不浅的手工艺。 

  我想想也是。夹在两层纸中间的浆糊要慢慢变硬,就不止几个时 辰。  

  可眼下时间紧张。必须要找出解决的办法啊! 

  用力回忆一下,机器装裱耗费时间那么短是为什么……我想着小时候在舅舅家里毁他画作地时刻,似乎确实撕开裱好的画来看过,撕开地时候,有些细丝拉起来藕断丝连…… 

  啊! 

  对了。是胶! 

  画下面垫的是。由胶形成地一层膜,是胶膜把两层纸贴在一起的!

  “官爷您这么一说。小民倒是有性子试试看,”廖师傅认真考虑起可行性来,“胶的话,小民这儿有南方运来的树胶,还有北狄人卖的畜胶块,质量都是上品,就是色泽得调。” 

  “你先试试做几张单面覆有胶膜地纸,膜越薄越好,然后盖一层有墨迹地上好宣纸,再用……”我看了看他院子里的工具,指着炊间, “有烧水壶不,用烧热地壶底来熨烫,看效果怎样?” 

  “好咧!”他答应得很爽快,立刻招来学徒开工。 

  我给了廖师傅一点碎银,请他多实验几次,可行的话就准备足够多的胶膜纸待用。 

  回到衙门, 斩还在狂赶祭天诏文,已完工了三卷,装诏书的锦盒也送来了。 

  他抬头看看我,有些泄气地说:“来不及装制,就算写好又有何 用?还是算了吧,报上去贬个几级,大不了回乡逍遥快活。” 

  他回乡继续逍遥没问题,那我呢? 

  难道回乡嫁人? 

  我安慰他:“修撰别那么快放弃啊!下官联系到装裱的工坊了,或许,可以试试人家的祖传秘法,说不定几个时辰也能裱得像样!” 

                  ;   

  “平民谁见过诏书长什么样子?再说也试过了,那匠人不识字。”我答道,“用下官提供的材料,按照下官要求的样子装制,能不像 么?” 

  “好吧,就赌一把!” 斩点头,“这道关卡若是能过, 某一定做东回报秦小弟。” 

  “哈哈,说定了!修撰你快写吧,下官等着拿稿子去裱呢。”我按下心中的忐忑,笑吟吟催促他。 

  等 斩写诏的期间,我心急火燎,去廖工匠坊里看过几次。 

  裱出的成品效果,由凹凸不平逐渐变得平顺工整,到最后几张,基本上已经连小褶皱也没了。靠手艺吃饭的人就是有水平。 

  美中不足的是,不管怎么调整胶的成分,裱出来的字始终没浆糊裱的那么润美。 

  眼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明天念诵诏书的人不至于挑剔字的成色 吧?  

      ;  |    。                   相宽慰着,还去附近的酒店坐了坐,但点的小菜,一口都没咽得下去。

  天色全黑的时候,第一卷祭天诏书终于出炉。 

  “……出来了?” 

  我看着师傅手上的那卷轴,不敢去接。 

  “官爷,您看怎样?”廖师傅得意地展开。 

  “啊!” 

            =  | 。                不愧是祖传秘法!” 

  “唔?” 

  我急忙打断:“咳咳,请师傅快去将剩下的八卷也装完吧!” 

  诏书裱完, 斩高兴得大力拍廖师傅的肩头,说以后一定推荐他进京城的装潢馆舍做师傅。 

  拿到诏书细看,镶边的颜色很正,手感也跟官方制作的不相上下,我总算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没有出现太吓人的差距,这样子的诏 书,应该可以当作正本上场使用。 

  话说回来,装裱的费用真是不低。虽然师傅玩了新技术,也开心,收的是打折价,我俩还是一人出了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 

  一年多的薪金没了。 

  这场无妄之灾真是年度最佳泪奔事件。 

  还没完呢, 斩把锦盒交给我,我得连夜进皇城找东宫盖章。 

  此时已经敲过三更的梆子,皇卫怎么能放我进去? 

  软磨硬泡仍是没辙,败退,另想办法。 

  我猛然想到,从密道可以直接进皇城!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东宫说过,那张地下密道的图示上……进皇城的入口处是在……太仆寺! 

  啊,有人看门啊,半夜怎么潜进去? 

  嗯? 

  等等,入口在太仆寺衙门里的话,东宫要离开衙门,一定逃不过衙役的眼睛——那他是怎样进出自如的? 

  难道在太仆寺外某处?   这、这大海捞针啊,让我怎么找!

第八十三节 皇城之地底奇遇记

    着锦盒,我从太仆寺的正门绕到背后,对高高的围墙 

  火光在墙角处晃动,有人来了。 

  

  我躲在树后,听着巡逻的脚步声渐渐走近。在他们到来之前,一个黑影飞快掠过,往我对面的古井处摸了摸,接着钻进一处凹进的墙体阴影中,不见了。 

  我纳闷地眨眨眼,等巡夜的人走过之后,蹑手蹑脚来到墙边,凹槽的底部也只是一堵墙壁而已。 

  那人影还真的凭空消失了,总不会是鬼吧? 

  再回头研究古井,井壁外侧雕有蛙纹,我心中一动:东宫带我进密道的时候,扳动的机关也是一样的装饰。 

  伸手过去,按按,没动静,再扳动,不成,左右扭转,嗯,可以转动。  

  身后的凹墙处传来细微响声,果然出现一人宽的入口,我抱着锦盒飞快地钻了进去。 

  

  刚进去吓了一跳,月光下能看见这是两堵围墙之间的夹缝,沿窄巷往前,曲曲折折拐了几个弯,遇到死胡同,底部有一道门。 

  推开看看,是往下的台阶,内中一片黑暗,完全没有光亮。 

  我没有传说中的火折子,哪怕是火石那种东西,也没带在身上过。因此心下犹豫,不敢往里走。 

  ——就算是地底通道的入口,里面黑成这样,难道要我一路摸着去东宫? 

  只怕还没到皇城地下,就走进陷坑,送了小命! 

  想到这一层,我怯意陡增,转身。打算退出窄巷,谁知回去发现巷口自行关闭了! 

  

  我这下慌了起来,匆忙四处寻找,也不见再有什么机关可以用。正焦急惊惧的时候,仿佛嫌我被吓得不够。墙上突然唰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