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881之崛起-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凯话毕,就坐在指挥部中的靠椅上闭目养神,几天没有合眼,就算是练有赵宏远传授的气功也有点掐之不住。
东光升朝阳,逸景何晃晃,旭日照万方。
太阳终于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东升旭日令罗凯想起几个月前自己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率领一千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和山地族作战,最终屠杀了近三万山地族士兵,确定南台海汉族在台海岛的霸主地位。
现在秋去冬来,当时的情境却是调了个个,自己一方变成了被侵略的一方,果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不知眼前的海参军港在激战过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而己方的平海舰队又会剩下几艘战舰。
不过,自己一方可不像山地族那样孱弱,面对强大的倭国西海舰队,罗凯自信依靠自己为倭国准备的两份大礼拒倭敌于陆地之外还是可以的。罗凯相信胜利将会落在有准备的人头上。
远方,大海之上雾蒙蒙的一片,罗凯知道当晨雾散去之时,战争的号角将在那里吹响。
“舰队啊舰队,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没有了海权,空有一支冠绝天下的陆军又有什么用呢,罗凯从来没有如此迫切的想要拥有一支纵横四方的舰队。
第六十三章 一触即发
“都打起精神来,给我看仔细了,只要发现远方有浅灰色的蒸汽云团就立刻报告,要是发现晚了丢了小命是小事,误了将军的大事那才是百死莫辞。”
炮艇之上,一位中年军官大声督促着手下注意观察,不时告诉着手下该如何望气——只有经验丰富的瞭望手才能在第一时间辨别出海平线出现的一点蒸汽。
“异,异常,远方出现异常蒸汽。”一个略带稚嫩的声音打断了中年军官的喊声。一瞬之间,整个炮艇都随着这个稚嫩的声音安静下来。
同时的,所有的目光都开始顺着这位炮艇之上最年轻的水手所指之处看去。
“远方出现异常蒸汽,左满舵,准备撤离。”中年军官最先作出反应,确认无误后立刻发出了撤离命令。
炮艇之上的所有人都被中年军官话语声惊醒,连忙各就各位。在所有人的通力配合下,炮艇不可思议的几乎是在原地打了个转,在划出一道完美的半圆之后,炮艇开始全速撤离。
就在炮艇完成转向的十数秒内,密密麻麻一支挂有太阳旗的庞大舰队逐渐显现在海平面上。
“左舵三,二进四,全速撤离。”中年军官一声令下,炮艇尾部翻起一道道雪白的浪花,开始全速奔逃。
“报告中尉,后方发现敌炮舰三艘,正向我们追来。”瞭望手的喊声令炮艇上所有人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要惊慌,倭国炮艇就算速度比我们快那也快得有限,要追上我们还早的很呢,大家各司其职,同舟共济,危险会被我们安然闯过的。”
中年军官的声音很快的平息了炮艇上各位水手的不安,水手们各就其位,同心协力,本来马力几经开到最大的炮艇似乎变得更快了。
“开始填装空弹,炮手准备,发空弹示警。”丰富的作战经验使得中年军官能够在危险时刻迸发出远超平时的人格魅力。在中年军官有条不紊的指挥之中,炮艇的动作几乎没有一点瑕疵,直线朝着自家的海参军港奔逃而去。
轰隆的炮声很快引起了其他警戒船只的注意,很快的,倭国来袭的消息就被传递到了海参军港。
倭国西海舰队
旗舰,目前的东亚第一舰
腰炮房型铁甲舰扶桑号。
“八嘎,支那人狡猾狡猾的,全速前进的干活。”依然是梳着根本梳不了的标准倭式平头,鼻子下留着一小撮胡子,活像个跳梁小丑的海军司令春平一郎大发雷霆。
春平一郎没想到自己的舰队会这么早就被对方发现,同时他也不希望这么早就被对方发现。
在距离海岸这么远的外海上出现敌方的侦查炮艇,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早有准备,先前制定的偷袭计划已经宣告破产。
冷静是舰队指挥官必须具备的。獐头鼠目的春平一郎渐渐冷静下来,尖嘴上又露出了笑容。就算敌人事先有所准备又怎样,在大倭寇帝国的无敌舰队面前,小小的台海岛又算得了什么。
大倭寇帝国海军的真正对手是正在购炮置舰的大清和野心勃勃的沙俄。等击败了大清的北洋舰队和沙俄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拥有大额赔款发展军工业,大倭寇帝国海军甚至将能够加入列强争霸的行列。
从望远镜中几经可以见到陆地的轮廓,这对在海上航行一段时间的船员来说无疑是一激励,倭国海军官兵的士气渐渐攀升到顶点,海员对陆地的渴望是脚踏实地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春平一郎哟西一声,开始下令。
“两翼展开展开的,三号阵型的干活,你的,明白。”
狼也,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副官小犬二郎嗨了一声,立刻犬行而出,通过传声筒传达指令。
放下望远镜,春平一郎信心十足。
十五艘木壳炮舰和四艘铁甲舰,春平一郎自信凭借自己掌握的力量只需几轮炮击就能把南台海的平海舰队成建制的送进大海,而海防炮的全部铲平也只是时间问题。
腰炮房内,扶桑号主炮开始进行最后的校准,240毫米口径克虏伯黑洞洞的炮口已经对准停泊在海参军港内的平海舰队。
海参军港。
平海舰队旗舰。
二等铁胁木壳铁甲舰名扬号。
“将军,按照最高统帅的命令您必须立刻离开这里。”曹猛并腿敬礼道。
“还是那句话,不行!我王诜戎马一生,从来没有抛弃过手下一位战士,难道你要让我离开战舰上这些英雄般的战士,这些可敬的炮手们独自逃生。”
王诜这人有自私,有阴谋,但惟独没有冷漠无情和贪生怕死。一位受到底下将士爱戴的将军决计不是冷漠无情贪生怕死之辈。
“将军,重复一遍,这是最高统帅的命令,我们近卫团只是奉命行事,带走。”曹猛一挥手,几位正装战士上前一步架起王诜就要带走。
“你们敢。”王诜暴喝一声,两边五位心腹海军士兵举起枪把枪口对准曹猛几人。
“再说一遍,我们是奉最高统帅的命令,王诜将军对我军有大用,难道你们也希望你们敬爱的将军白白牺牲在这里吗?”曹猛看似鲁莽,其实粗中有细,知道这时不能一味的硬来。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就随着这些近卫团的战士们离开吧。”
“是啊,将军,我们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撤离了,剩下的兄弟都是自愿留在舰上的炮手。”
“将军,炮不能没有人打,牛二一生贫穷,能够和这艘价值五十多万两白银的铁甲舰共存亡已经值了。”
“将军,那些撤离的兄弟们比我们更加需要你,如果有来生我希望我还是将军手下的兵。”
“将军,多多保重,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为我们报仇。”
果然,旁边几位海军士兵听到曹猛的话后马上放下手中的步枪,转过头来反而做起了王诜的工作。
“各位,王诜对不住你们,你们一定要活下去,不要轻言放弃,我们一定还有再次相见的时候。”王诜的目光一一扫过这几位战士坚毅的脸庞,似乎是要把他们的样子刻在心里。
聪明如王诜怎么会不知道一旦开战这艘平海舰队的旗舰,这艘南台海海军唯一的一艘铁甲舰,将会成为首当其冲的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
没有了动力,名扬舰就如同一个挨打的标靶,沉没只是时间问题。
第六十四章 命中旗舰
作战指挥部内。自封为司令的罗凯翘着二郎腿一脸悠然。
死猪不怕开水烫,战争就要打响,罗凯反而不像先前那么紧张了。
“报告司令官,到目前为止,除了必要的炮手,平海舰队所有海军官兵都已经撤离完毕,请指示。”
“很好,你现在就去叫王诜将军到指挥部来。”
罗凯命令撤离除必要炮手外的所有海军官兵也是一件逼不得已的事情。英国人曾经说:“我们不缺船,我们缺的是水手!”对于类似英国这样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船没了几个月就能再下水补齐,优秀的水手没了整个海军的战斗力都会下降一大截。
海军的培养比陆军更难,人才难得,所以罗凯不想让这些经验丰富的水手和那些木质小炮船一起沉入海底,罗凯不希望自己的第一艘铁甲舰下水后找不到能够操纵他们的优秀水手。
“十四门90毫米口径速射炮,五门120毫米口径榴弹炮,几十门老旧的臼炮,再加上平海舰队的几十门火炮这些就是海防的全部力量了,不知道他们能否经受住倭国舰队的炮火考验。”
抬起望远镜,罗凯能够看到离自己所在的指挥所大约三公里远的一个小山包里,一根金属炮管伸了出来,像这样被挖空内置火炮的山包总共有五处,南台海军五门120毫米口径榴弹炮都被放在里面。它们将是即将展开的防御战的主力。
“我看有戏,只要那五门大炮能够发声,倭国的战舰就不敢过于靠近海岸,而想要打哑这些被布设在山体之中的大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厉擎苍拍了拍罗凯的肩膀忽然出言道。
“是吗,厉兄果然高见,那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没有想到厉擎苍这样的军事小白也会为了安慰自己而发言,虽然说的太过理想,罗凯不好打击厉擎苍的积极性,不置可否的默应一句,就继续注视着远方的海平线。
罗凯有种感觉,一刻钟之内倭国的舰队就会出现在远方……
倭国西海舰队。
以扶桑号腰炮房型铁甲舰,朝日号围甲式铁甲舰,金刚号铁胁木壳铁甲舰和比睿号铁胁木壳铁甲舰共四艘铁甲舰为主,十五艘木壳炮舰为辅,倭国舰队拉出两条横向攻击队形,两队犬牙交错,火力互补,向着海参军港压去。
标准倭式平头,鼻子下留着一小撮胡子,双手握在刀柄上方,以指挥刀支地,春平一郎难得的一脸严肃。
倭国西海舰队一共十九艘战斗舰艇六艘补给舰艇,每损失一艘都将是春平一郎这位指挥官未来政治道路上的一个污点。而四艘高价向英国购置来的铁甲舰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春平一郎必须完好无损的把四艘铁甲舰带回国内,否则倭国的军事法庭将会向其展开怀抱。
对于倭国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贫瘠国家来说,每一艘铁甲舰都是他们的国宝,将来外交的筹码,不容有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终于可以清晰的看到对方的轮廓。
整个海参军港一片寂静,战前的紧张感在不断的被放大。
炮手们紧张的注视着越来越近的倭国战舰,测距员在不断的测量着敌舰的距离,士兵们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时间在流逝,扶桑号,朝日号,金刚号,比睿号,倭国四艘铁甲舰的森森盔甲已经出现在南台海官兵的眼中。这个时候,测距员们测得的距离是十公里,这个距离已经接近双方重型火炮的最大射程。
双方的距离在继续接近,岸上的南台海军炮手眼中的敌舰几经不在是个火柴盒,炮手们可以模糊的看到对方对准自己大炮的炮口。这个时候测距员们测得的距离是八公里。
八公里,已经进入双方主炮的射程,倭国的240毫米口径克虏伯和南台海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