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闪烁)-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仁皓摇了摇头,他首先想到的是自信。
“上次我跟你谈过这个问题,我说你缺乏自信,现在,我想你不缺乏自信了。”
聂人凤对自己的学生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对亲生儿子的了解。“你缺乏的是经验,作为一名优秀将领所需要的丰富的经验。这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经验,还有战场下的经验,还有你面对一些非战斗情况时的经验。我的话没有说错吧?”
谈仁皓笑着点了点头,被聂人凤点拨了之后,他立即就明白了。
“你回舰队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
聂人凤拿出了火柴,帮谈仁皓把烟点上了,“作为一名参谋,你的表现实际上比作为一名司令官更优秀,可是,在参谋的位置上,你永远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并且将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无法把你的潜能发挥出来。也许,留在海军参谋部,你可以迅速的获取一些知识,常识,掌握战略策划等方面的能力。可是,帝国海军不缺乏这样的人才,帝国海军缺少的是真正的舰队司令官,那种可以当机立断,可以率领舰队去获取胜利的司令官。你就是最出色的一个,也许你的表现还无法让人完全满意,可你是所有年轻将领中做得最好的一个。”
“校长,我有机会回去吗?”
谈仁皓立即看到了希望。
“当然,难道我什么是告诉你,你不可能回到舰队去吗?”
聂人凤笑了起来,“我也知道,你一直在为这个做准备。甘永兴也一直在帮助你,他将你留下来,实际上就是让你能够第一个抓住机会。当然,很多事情连我都无法做主,这个你要明白。”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姜仲民与范佩昆这对组合进入第一特混舰队就不是由聂人凤做的决定。
“耐心一点,年轻人!”
聂人凤松开了双手,“学会忍耐也很重要,你们年轻人都缺乏足够的耐心,那还怎么成大事呢?”
“校长,我知道,我会耐心等待的!”
谈仁皓长出了口气,他也觉得自己的脾气有点急躁。
“相信我的话,哪一天你完全明白了我开始那些话的道理,你就是帝国海军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
聂人凤从副官手里接过了一份文件,“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到现在都没有怀疑过。现在,你先看看这份文件,做好去京城的准备。”
谈仁皓迟疑了一下,然后接过了文件,他没有急着翻开,而是朝聂人凤看了过去。
“这是海军提出的下一阶段战略计划,甘永兴在昨天给我的,相信你还没有看过吧?”
聂人凤示意谈仁皓翻开文件,然后接着说道,“这次,陆军与海军都将拿出各自的长期战争计划,而我们的重点是防范美国,这一点在整个计划中都很明显。我会设法说服薛希岳首相,让首相通过我们的计划。当然,你也必须要提供一点帮助,我一个人恐怕难以让首相信服,首相需要的是更详细的论证,而这正是你最拿手的地方。”
这下,谈仁皓才明白校长为什么要带上他一起去京城了。
第十三节 海陆之争
在谈仁皓与聂人凤到达京城之后几个小时,运载着海军参谋军官的第二架运输机也到达了京城。这次由薛希岳首相亲自主持的陆海两军长远战争计划会议将决定帝国在未来两年之内的战争计划,除了陆海两军司令之外,还有十多名内阁成员参加。这也是薛希岳首相重新执政之后,由其主持的第二次重要会议(上一次为帝国内阁全体会议)谈仁皓是在到达京城的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四号的时候拿到了详细的会议安排。前上次会议主要商讨帝国的国内军事动员发展计划(包括了工业与农业动员)将上一次内阁全体会议中确定了的议案落实。第四次会议最为重要,在这次会议上,海陆两军将分别阐述自己的长远战争计划(也就是要尽量拿出可靠的论断与证据,来说服首相,以及其他的内阁成员)第五次会议则由薛希岳首相与其他内阁大臣(海陆两军大臣不参加)具体讨论海陆两军提出的计划,最后在第六次会议,也就是最后一次会议上确定海陆两军的具体作战行动。
聂人凤也在这一天给了谈仁皓具体的任务,他必须要在八号召开的第四次会议上将海军的长远战争计划做一次详细的,而且必须是精彩的,有说服力的阐述。另外,还要对陆军的计划提出置疑。HTtp://WWW。zZzcn。com
前一个任务并不难。甘永兴上将制订的海军长期战争计划就是在谈仁皓那份对美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谈仁皓在到京城的当天就看完了这份计划书,掌握了其中的细节,并且针对每一个可能的漏洞都做了详细的思考。可问题是,第二个任务并不好完成。在正式提交之前,海陆两军都不会公布自己的计划的,谈仁皓根本就无法知道陆军到底拿出一个什么计划来,也就无法提前做好准备,只能够临场发挥了。
接下来地三天,谈仁皓参加了前三次会议。以前。他只是在文件报告上对帝国的战争动员,更准确的说,是帝国战争机器有一知半解的了解。现在当他从那些帝国内阁大臣提交的战争动员报告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了解。
唐帝国的战争潜力一直备受关注,虽然在之前数百年的战争中,特别是一战中,唐帝国的战争潜力让很多国家都倍感惊讶,但是,唐帝国到底有多强的战争潜力。这一直是个迷,也是唐帝国的对手最希望了解到的。不过,唐帝国的所有敌人看到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因为连唐帝国的臣民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国到底有多强大的战争潜力。谈仁皓也一直想知道帝国到底有多大的战争潜力,这直接制约着帝国海军到底能够承担多重地任务。
“那是工业部长。”
聂人凤再次充当了谈仁皓的老师,“上次薛希岳首相提出了24年的主要工业生产指标,现在将确定能否完成这一工业生产指标。”
谈仁皓有点不解,聂人凤看了他一眼,然后将一份文件放到了他的面前。当谈仁皓翻开文件,看到上面用红线标明地那些工业生产的详细指标数据的时候。他也大吃了一惊。
23年帝国的战争工业生产规模非常庞大。其中一些主要的数据为:电力3000亿度(前三季度实际完成2200亿度,预计实际完成2880亿度,后同)煤7亿吨(5/6。5)石油1。5亿吨(1。2/1。55,另外,还从波斯帝国进口石油0。75亿吨)钢铁8000万吨(5400/7250)粮食3亿吨(2。2/2。9,粮食生产由农业部负责,因为是战略物资,所以被统计在了一张表格之内)谈仁皓并不知道其他国家的工业生产情况,但他很清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超越帝国,甚至连接近的可能都没有。而这也正是唐帝国军队浴血奋战的基础,没有这么庞大的工业实力,唐帝国就不可能在初期作战严重失利的情况下迅速地扭转战场上的局面。更让谈仁皓吃惊的是,薛希岳订下的下一年度工业生产计划要求在整体上将工业生产量提高两成!
具体的数据为,电力达到3500亿度,煤炭产量达到8。5亿吨,石油达到3亿吨(包含进口)钢铁产量达到11000万吨。粮食产量提高到3。8亿吨。
除了这些之外,薛希岳还制订了24年军事工业的详细生产计划。新造战舰(以下水日期为准)总吨位105万吨,商船(包括了军用运输船)850万吨。飞机产量45000架(其中作战飞机12500架)坦克15000辆,火炮12万门,自行火炮12000门,军用发动机130000台(陆海两军都包括在内)弹药2500万吨(陆海两军的所有弹药都包括在内)这个数据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或者是妄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帝国庞大的工业基础上,通过严格的论证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对谈仁皓这类从来没有接触过帝国庞大战争生产能力的军人来说,当他看到这些天文数字的时候,心里只有无比的惊讶,更产生了一股强大的自豪感,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24年工业生产任务的讨论是前三次会议的重点。战争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工业规模决定着战争规模,同时也决定着帝国军队的战争行动。在这一点上,薛希岳的头脑是很清醒的,任何超过了国家承受能力的战争行动都只能导致失败,而不会获得胜利。因此,军事必须服从经济,没有经济基础,帝国就没有办法赢得战争。这也正是将24年度工业生产计划会议安排在海陆两军的长远战争计划审核会议之间,同时让谈仁皓这类具体负责计划汇报的人员参加工业生产计划会议的根本原因。通过这些会议,薛希岳首相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军队的战争计划绝不能超过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
谈仁皓很快就搞明白了这个信号的含义,他也抓紧时间对海军的长远作战计划做了一些小范围地修改。在第三次会议上,薛希岳首相通过了经过了调整的工业生产计划。总体方向没有改变,即帝国的训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宗汉钦内相还做出了报告,计划在24年新增150万产业工人。也保证工业生产计划顺利完成。工业部长,农业部长提出的新的动员计划也获得了首相的批准。新的工业生产计划将在年底正式启动,而之前的准备工作在十一月初就将全面展开。
十月八号,谈仁皓跟随廖汉翔来到了帝国首相府。严定宇元帅也带着一名陆军少将在十分钟后到达了。这是一次闭门会议,参加会议地都是内阁政府的高级官员(至少都是副部长)与之前的三次会议不一样,长远战争计划是帝国的最高机密,那些工业生产计划也很重要,但别的国家也能够大概判断出唐帝国在24年能够将工业产值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但却无法摸清楚唐帝国的战争计划。
参加会议的一共只有十多人,除了几个重要的部长之外,其他人谈仁皓都不认识,连那名陆军少将他都不认识。
“你是谈仁皓将军吧?久仰大名!”
在等待会议召开的时候,那名陆军少将主动走了过来,做了自我介绍,“我是古迅雷,陆军少将,很荣幸能够与你同堂发言。”
谈仁皓迅速地打量了一下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地陆军少将,同时将那张坚毅。同时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神色的脸庞印在了脑海里。古迅雷给谈仁皓留下地印象很深刻。在谈仁皓以往的认识中,陆军并没有太多的年轻将领,严定宇元帅也很少重用年轻将领(陆军在对年轻将领的任用方面比海军还要保守)而古迅雷明显是个才晋升上来的年轻少将,他肯定算得上是陆军中的一颗新星了。
“对了,我以前是第三骑兵军的,施鼐兴将军的副手。”
古迅雷又做了一番介绍。
这下谈仁皓就明白了,他已经多次从廖汉翔那里听说过了“施鼐兴”这个名字。当年,施鼐兴与廖汉翔还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在廖汉翔当骑兵营营长的时候,他就是另外一个骑兵营地营长。后来,廖汉翔去了陆航,走上了航空兵这条道路。而施鼐兴则留在了骑兵部队,致力于装甲兵的发展工作。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廖汉翔还留在陆航的时候,两人还就航空兵与装甲兵的配合作战问题讨论过多次。后来,施鼐兴提出了利用装甲兵的速度,结合航空兵的打击能力的“装甲集群快速突击理论”(“闪电战”的基础理论)就是建立在他与廖汉翔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