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241部分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241部分

小说: 龙的力量-南海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克实施作战,但自行高炮有防护能力弱、火力强度小等不足。于是,既能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消灭空地威胁、自身防护能力强的新概念装甲车辆—坦克支援车应运而生。
    这种全新概念的装甲车辆能发现敌军后能立刻实施压制性的毁灭性打击,抵御反坦克武器的攻击,有效支援坦克作战,堪称“陆战之王”的守护神。它就是由俄罗斯乌拉尔设计局研制的“终结者”坦克火力支援车。
    为了面对日益复杂的周遍地区形式,俄罗斯陆军在军费并不充裕的情况,还将BMPT作为重点装备采购,可见俄军对其需要的迫切,并寄予极高的期望。这种由T…72坦克底盘发展而来的火力支援车,极为重视提高防护能力,车体前方与侧面装甲与T90S相当,并在车首上方,炮塔以及薄弱的侧裙板上加装反应装甲,在动力舱上方和车体后部还焊接有隔栅装甲。
    而在火力方面,去掉炮塔后加装了两个战斗模块。第一个模块位于炮塔位置,由瞄准手和车长操纵。武器包括两门双联装2A42型30毫米自动炮、一挺PKTM7。62毫米口径的坦克机枪以及可装载四枚“攻击…T”或“强攻…S”超音速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的发射装置。
    上述两种反坦克导弹威力强大,不仅可以击穿现代化坦克的穿甲、推毁敌混凝土工事和指挥所,还可以攻击在5公里以内低空盘旋的直升机。在中东地区的游击战中,这些反坦克导弹表现优异,是攻击低空大型飞机的利器。第二个模块是机身武器系统,包括两具可由两名操作手远距遥控的AG…30或AGS…17A型自动榴弹发射器。它可摧毁1000~1200米的近距目标。
    而在面对台海可能的一战时,中国陆军一度非常重视这种新型巷战利器的出现。面对海峡对岸无数坚固的城市堡垒,一时间从空降部队到海军陆战队再到陆军,无一不在寻求着一种可以在巷战的披坚执锐的利器。虽然以东风铁甲越野车为基础设计的新型火力支援战车由于其高朝的机动性而倍受注目,但是在残酷的攻坚战中,这种轻形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显然无法达到要求。
    于是中国陆军开始走上于俄罗斯陆军一样的重型坦克火力支援车开发之路。一系列以大量老旧的59式主战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重型步兵战车和坦克火力支援战车开始走上了前台。但幸运的是他们最终没有在中华民族的内战中一展身手,而随着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和国的海空军发展成为了国防建设的重心,这些诸多新型的陆战雄狮还没有为陆军的订单展开角逐就迎来了他们共同的命运—准备进入博物馆。
    虽然随后到来的越南内战为这些重生的老兵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越北的丛林并不适合装甲集群的突击,但是各大坦克生产企业仍然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在激烈的巷战中展现自己的价值。虽然中国人民国防军总装备部曾考虑过紧急采购部分新型重型步兵战车和坦克火力支援战车以应对越南北部地区山地战、巷战以及战后维持治安的需要。不过由于任令羽采用的远程直升机蛙跳战术,原定的持续数月的危机在旦夕之间就烟消云散,而新型重型步兵战车和坦克火力支援战车则等来了第二次封存。
    虽然中印战争规模宏大,战线绵长。但在马六甲战区决定双方力量对比的,主要是海空军,为数不多的地面战斗又多是丘陵或平原的装甲会战。最终这些命运多桀的新型武器直到安达曼群岛攻坚战,才在各大军工生产企业的全力运动之下开始了自己处女秀。
    而要将这些重型武器能够抵达战场,实际上也并不容易。在战役准备阶段,中国陆军的装备序列上并没有为这些重型步兵战车和坦克火力支援战车留下太多。但就在大军云集之时,中国人民国防军总装备部陆装科订部却突然提出应该将这些未经实战检验的新型武器送上战场。为了空出份额,林太平不得不从从削减保障车辆和附属特种车辆里下手,毫不容易才将一个营级规模的重型步兵战车和坦克火力支援战车带上了安达曼岛。
    由于这些战车大多均属于试制的样品,所以型号繁多,样子也五花八门,而且由于大多是试制产品还没有正式的军方装备序号,各公司派来的调试人员则往往信口胡掰,起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威猛。比如特种破墙车就被称之为“鬼狼”、装有扫雷犁的扫雷战车被称之为“战蟹”、类似于消防坦克而设计而成的重型喷火战车被称之外“火蝎”、装有多管加特林式机炮的防空/对地两用火力支援战车则被称之为“狂龙”,各种千奇百怪的称号在这里一应俱全。
    所以一时之间被前方的陆军和装甲兵们吸称为“总装的动物园”。这一奇怪的称谓倒是与在二战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由于大量采用特种战车而闻名的英国陆军第79装甲师师长、“坦克部队万能论”的倡导者—帕西。S。赫巴特的“赫巴特将军的马戏团”相应成趣。
    在安达曼群岛战斗的大多时时候,这些重型步兵战车和坦克火力支援战车几乎没有用武之地,除了多辆被改装成重型喷火战车的火力支援战车在几场小规模的山地战斗中蹂躏了众多印度陆军的坑道和单兵掩体之外,便并没有太多精彩的表现。
    但在布莱尔港外围战斗之中,这些“总装的动物园”才第一次真正展示了他们在巷战中强大的战斗力。无论是近距离的火力支援和直接对抗,这些专为巷战而诞生的猛兽都表现的异常的活跃。此刻出现在徐虎威中校身后的正是两辆被称为“蓝虎”的坦克火力支援战车。“斗虎”可以说是中国版的“终结者”。继续保留着59式坦克底盘的“斗虎”在去除了原有的炮塔之后,加装了双联装30毫米机炮,用以有效的压制步兵和今低空防空,炮塔外则挂装了4枚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用于对抗装甲目标或固定掩体。
    随着“斗虎”型坦克火力支援车进入战场,印度守军的防线显得更为脆弱,当猛烈的30毫米机炮火力将一个又一个的印度陆军火力点摧毁,中国步兵也逐渐将街道两侧的各个路口控制了起来。“前进!”随着这场短暂而惨烈的遭遇战逐渐进入了尾声,后续跟进的部队开始向前挺进。
    “该死的!下次老子再也不冲锋在前了,还是跟在队伍后面有肉吃!”看着不断从身边掠过战车和步兵,徐虎威中校有些郁闷的退回到自己的坦克炮塔里。等待自己的进攻方队中的其它坦克就将他的受损的战车包围起来,形成一道钢铁屏障,然后由步兵战车的搭载步兵下车占领车前掩护位置。再召唤战场紧急维护中队则护送装甲抢救车赶到现场对毁伤车辆实施拖救。在目前的战场情况下,等到那繁忙的84式中型坦克抢救车赶到这里,可能天都快亮了吧!
    此刻那看似无尽的硝烟却正缓缓的在这断壁残垣之间消散开来。
第四十六章:十字路口(一)
    当血色的朝阳再度透过那厚重的烟雾照耀在印度空军少校阿德瓦尼眼前的十字路口。经过一夜的激战,布莱尔港看来依旧仍掌握在印度军队的手中,至少此刻在阿德瓦尼面前的这个十字路口还属于印度军队。中国远征军战线已经楔入了印度守军防御体系的中心地带,大半个布莱尔港的城区已经易手,包括印度海军准将拉维。萨蒂亚寄予厚望的港区码头。
    可以说昔日纵横辽阔的安达曼群岛要塞地区,此刻已经压缩在几个狭小的中心街区之中。无论阿德瓦尼还是那些此刻在满是弹孔的墙壁之间穿梭着的印度士兵,大家心中都无比的清楚,最终的末日审判已经就在眼前,毁灭将是他们最终的结局。即便他们从一开始便全力以赴或是敷衍了事全都无法改变那早已决定了的宿命。因为那是两个渴望崛起的大国决定性的碰撞,实力不济的印度注定将付出代价。
    能够守住这个关键性的十字路口或许更能要归功于运气。当阿德瓦尼率领着由机场方向撤下来的空军地勤组成的预备队赶到这里,一个步兵分队的中国远征军已经基本肃清了这个路口附近负责坚守的印度陆军狙击手分队。但是他们当遭遇到阿德瓦尼的预备队时,突如其来的遭遇让中国远征军的步兵分队一时慌乱了起来,步兵指挥官尝试着召唤附近的中国陆军坦克来抵消阿德瓦尼手下数量上的优势,但实际上对于有经验的坦克乘员来说,用单独的坦克支援步兵班作战却也是下下之策。
    在激烈的战斗中由不了解坦克的步兵指挥员来指挥坦克部队作战无疑是危险。尤其是在步兵受到敌火压制时,当贸然呼唤坦克支援之时。对情况缺乏了解的坦克抵达战场很快就成为反坦克小组的主要目标,而且还有将迅速招来猛烈的炮兵和迫击炮火力,更加危及步兵的安全。
    当2辆中国陆军96式主战坦克驶入战区之时,阿德瓦尼亮出了他夺命的利刃—从被击毁的印度空军战斗机上拆卸下来的机炮和多管火箭发射巢,通过印度空军地勤人员的肩扛手抬好不容易的被运上了早已在连日来的炮击和空袭中打得宛如蜂窝的道路两侧的建筑内,当中国陆军的坦克和步兵再度集结起来,尝试着向前推进之际,这些被应该驰骋在蓝天上的武器在高楼之颠疯狂的宣泄着自己怨气。
    密集的火箭弹和大口径航炮的威力在巷战中无疑是巨大的,顷刻之间中国陆军的步兵分队和坦克就被淹没着漫天飞舞的曳光弹之下。而随后赶来的印度陆军部队更利用一个轻型炮营的迫击炮将战线暂时固定在了这个泾渭分明的十字路口之上。
    此刻印度陆军的数门老旧的俄制M1943式160毫米迫击炮正盲目的向对面的街区倾泻着大口径的炮弹,战斗进行到这个阶段迫击炮和反坦克火箭筒已经成为了印度陆军抵抗中国远征军攻势的最后的“重型武器”了。走过这些疲惫的炮兵,阿德瓦尼注视着这些简陋的装备。自从1904年俄国炮兵大尉戈比亚托在日俄战争旅顺争夺战中发明了迫击炮以来,这种武器便一直被各国陆军认定为巷战中的无双利器。
    迫击炮结构简单,火力凶猛,几乎不会发生任何的故障—因为没有任何精密的部件可供损坏。虽然射击精度稍差,但是其火力强度却完全足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迫击炮所使用的炮弹材质主要是铸铁而非合金钢,但这不影响他们在自我毁灭的过程中廉价的分裂出更多的弹片,只要能够饮血,无论是铁片还是钢片,实际上都是同样的致命。
    而已经熟悉的巷战的中国人此刻却显得异常的安静,在一发又一发印度陆军的迫击炮攻击之下,对面的街区里除了不时传来的爆炸声和建筑物倒塌的轰鸣之外,一切都显得如死一般的寂静,但是阿德瓦尼却清楚的知道,那是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攻势发动之前的毁灭预兆。
    在一个身上缠满绷带的传令兵的带领之下,阿德瓦尼来到了距离前线仅两条街之隔的要塞临时指挥部内,自从中国远征军在港区成功组织了第二次登陆以来,印度海军准将拉维。萨蒂亚便不得不将自己的指挥部搬到了巷战的中心地带。走过瓦砾之上的一排排野战床位,阿德瓦尼无法回避的注视着那一双双空洞迷茫的眼睛,他在寻找着,寻找着那曾经带给自己以温暖和慰籍的那个白衣天使,此刻当死亡临近,这种温暖显得更为弥足珍贵。
    当所有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