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童话人格 >

第1部分

童话人格-第1部分

小说: 童话人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话人格》
作者:佚名
第1节:前言
前言

人活在世上,常常一辈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活着。这话说来有些惊世骇俗,但却符合相当一些人的生活状况。
一位女作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她终生都怀着“海的女儿”的情结。她的这一说法,曾引得一些读者找来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以了解故事中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情结。
“海的女儿”究竟是怎样一个情结,她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情结?关于这一点,我们没有看到她本人的任何陈述,也许她早已明晰其中的原委,也许她至今也不清楚。她或许会将之归因于童年时代阅读的这个童话,从那时起,“海的女儿”情结就成为一粒根深蒂固的种子。然而,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究竟蕴藏着什么,为什么它会生长出影响并支配一个成熟女性终其一生的重大情结?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是在怎样一个情结的支配下而懵懵懂懂地旋转,无疑是可悲的。然而,倘若你只知道这个情结,但不清楚它的原委,也还是留下了一半黑暗。
穿透人类心灵的帷幕,我们发现,世界上很多人乃至绝对地说是每一个人,都在以极为特殊的、个别的方式生活着。这种特殊的、个别的生活在他人眼里也许毫无道理,但在自己却理所当然,不置一丝怀疑。
用一句格言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只不过其中的道理常常既不被他人理解,也不被自己自觉。
有的女作家从年轻时代开始写作,创作了大量的情爱故事,而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个少女的梦幻。关于这类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属于本书讨论的范畴,我们只想对这种文学现象所流露出的作家人格进行一点探索。倘若一个女作家终生醉心于描写少女的梦幻,只能说那是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的。
在这个世界上,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有自己特殊的、个别的活法。她是这样活,还是那样活,都有其根源。
在文学界,我们看到不止一个女作家带有这种倾向。其中有人还写作一些看来相当壮阔的社会小说,然而,即使在这类作品中,小说中的全部人生情感与惆怅都表现着一个基本倾向:作者在做一个讨人怜爱的小女人。
不仅是作家,在普通人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相当一些女性在步入中年乃至更大的年龄之后,依然没有泯灭少女的梦幻,时时沉浸在小女人的角色中。
深究起来,都有其相类似的根源。
当然,女人和女人又是不一样的。
有的女人在她还是小女孩时,已经露出了小母亲的禀性。当她成年了,更表现出大女人的角色。不仅面对子女有充分的母亲人格,而且对丈夫、对兄弟姐妹乃至对一切同龄人都表现出带有母性色彩的大女人角色。甚而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关怀照顾时,也流露出带有母性色彩的大女人人格。她们不会绝对没有当小女人的需要与禀性,然而,她们在总体的人生上是以大女人、母性的角色出现的。
探究这类女性的人生过程,依然发现,她们也有其心理形成的原因。
女人和女人的人格差异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女人喜欢扮演女强人的角色,愿意独闯天下,甚至和男性一争高低;有的女人则柔弱如水,心甘情愿地扮演家庭主妇,做贤妻良母,并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有的女人将爱心终生系于一个男人,信仰一般对待这份感情,在忠贞不渝的奉献中得到人生的圆满;有的女人则以对异性接连不断地猎取作为人生成就,以此为金砖铺就自己攀登人生辉煌顶尖的阶梯。
有的女人从少女时代就将恋父情结转化为恋师情结,一生都在寻找男性的老师、男性的保护者,特别爱恋那些与父亲年龄相仿的长辈男性;有的女人却从小就仇恨父亲,乃至敌视一切与父亲同龄的男人。
我们还看到,男人和女人一样,在人生的种种取向与维度上,表现出各种迥然的差异──
有的男人在成年之后表现出充分的大男人的、父亲的人格,用这种人格对待全部人际关系和世界;有的男人却似乎从未长大,总是用小男人的角色对待周边事物。
有的男人特别喜欢小女人,喜欢对方扮演女儿的角色;有的男人则终生喜欢大女人,喜欢那些在年龄或者性格上都能够扮演母亲角色的女人。
有的男人对女人充满信赖和爱意;有的男人则对女人充满戒心和敌意。
有的男人似乎天生反叛;有的男人则恰恰相反,表现得十分顺从。
有的男人似乎天生具有领袖素质,善于团聚人群,如鱼得水;有的男人却似乎天生孤僻怯懦,踽踽独行。
有的男人锋芒毕露,哗众取宠,事事乐于竞争第一,终生处在雄心勃勃的进取之中;有的男人似乎天生与世无争,退避而守,愿意扮演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角色。
有的男人似乎生来就有深刻的宗教情绪,有检讨和忏悔的精神;有的男人则似乎从无宗教的需要,不知忏悔为何物,我行我素,惟利是图,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有的男人一生谨慎节俭,在以苦为乐的操劳中储蓄自己的信用、人缘、社会关系、与人为善的良心满足以及金钱;有的男人则放荡不羁,在即时行乐的生活中透支能够透支的一切。
数不清的维度,有着数不清的差异。

这样,我们就正式谈到一个概念:人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不仅因为他现在的处境不同,还在于他有不同的人格;不同人格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会对生活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面具。把人格定义为面具,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在生活中像角色一样表演出的种种行为;第二层,是在这个面具下隐藏的真实自我。
人格这一概念进入心理学的严肃研究范畴之后曾经有过各种演变,对其有过各种定义。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也曾综述过五十个有关人格的定义,不同的定义表明不同心理学流派、心理学家研究的出发点,也表现为他们研究的结果。
总的来说,人格可以看成人的一种惯常行为。
第2节:人格的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B·R·赫根汉曾经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这样论述:“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家都赞同这个观点,即人格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惯常行为模式加以描述。在种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反应定势的差异形成了各人不同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些惯常行为模式才有可能使我们对人们的未来行为做出具有一定准确性的预测。当我们看到自以为熟悉的某某人做出一些反常行为时,就会无比惊讶地说:‘这不像是他干的。’当人们不再以过去的方式对某种情景作出反应,那么,我们说他们的人格已经发生了变化。”
人格一词在英文中为“personality”,如果对其做一个最简炼又相对比较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引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条目:“人格personality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们提出过种种关于人格的学说,用以解释一个人如何与他人相同和相异,以及是什么因素把某个人的各种异同点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模式。”
如果用中文来注释人格,最妥当的词是个性。
在中国的《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中,对此做了如下注释:“个性(personality),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4,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个性分裂(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产生不正常行为。个性不是天赋的,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个性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它具有民族的、阶级的、团体的共性。即使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所经历的具体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又形成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特点。人的个性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特点,但个性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或多或少地变化着。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随着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化而缓慢地变化,生活情景、个人一时的心理状态、人的身体的自然特点、年龄和健康状况也影响个性的某些特点。”
不同的人格具有对环境的不同反应,具有对生活的不同应对,让人有不同的活法。人格既然有相当的稳定性,我们就能由此看清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惯性;人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由此又可以把握改造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及决定的,最主要的有:
一,遗传因素。
这是生来就有的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血管中流有他家族父母的血液”。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起着或大或小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文化。
一个人的人格无疑和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民族区域文化有着极为相关的联系,和他在社会中所处的阶级、阶层、地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三,家庭环境。
一个人得以诞生和从小成长的家庭不仅具体地凝缩了社会文化,而且还有十分具体的子女与父母、与全部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它十分直接地、有力地铸造着一个人从诞生之日起逐步形成的人格。
四,学习。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惩罚与奖赏机制下学习着正确的言语法则和行动法则,学着如何说话,如何行为。而在他学习言语和行为的过程中,也便学习了一整套思维乃至心理素质。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习惯的过程,就是建立心理反应模式的过程,就是接受社会文化与家庭环境影响和铸造的过程。
五,潜意识的机制。
在这方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深层心理学关于人格有过最值得探究的论述。无论是弗洛伊德本人,还是荣格或阿德勒等人,都对人格的潜意识机制作过种种注释。
如果不停留于过分学术化的心理学理论中,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极为深刻地道出了人格形成的重要规律──童年的经历带有决定性的意义。
童年的经历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史中占有一等重要的位置。

当我们怀着要认请自己人格的目的直视遥远的童年时,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踌躇。童年,特别是一两岁时的童年,朦胧地隐蔽在记忆力难以照亮的地平线下。无论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有意遗忘,还是岁月的无意遗忘,绝大多数童年的经历都是难以回忆的。
即使在记忆可及的地方,我们也还会感到自己有不愿意全盘回忆的躲闪。浮现在眼前的大多是些自己愿意回忆的故事;而那些隐蔽起来躲闪自己目光的故事,可能更重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