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洋巨擘-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护另有特战队和天兵两只部队,不过这两只部队都只从老兵中考核录取,不招募新兵。
叶之魁心中清楚后世直到清亡为止,全国练的新兵也才仅仅十六万多人而已,何况在此新旧交替之时,各省督抚对光绪练新兵的诏令阴奉阳违、敷衍塞责,或应付了事,所编练的新军,或由绿营、防军、练军改头换面,或临时募集以充其数,致使“新军”领导不一,训练不力,装备不齐,五花八门,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
只有去年张之洞署两江总督时,响应号召,在南京编练了一支新军——自强军,三千人还没有满员,今年年初刘坤一接手两江总督后,没有将自强军扩编,反而还有所减少。
叶之魁相信只要自己的新军能尽快成编制,天下无敌虽然不可能,但大清无敌那是铁定的了,当然,天下事不光是打仗就能解决的,但是拳头大了好说理这句话谁都懂。
天津,李鸿章在总督府处理公务,自从他回到这个有点类似直隶总督(只少了军权)的位置后,李鸿章觉得自己又焕发了第二春,只是心中有些担忧东北和京师的形势,与其他各省督抚通过电报之后,李鸿章觉得有必要提醒叶之魁一下,让他尽快结束这次讨逆之战,只要老佛爷退位,皇上能够出来重新掌权就行。
李鸿章正在想着心事,他的幕僚杨士琦却急急忙忙冲了进来。
“杏城,何事如此惊慌?”李鸿章见杨士琦脸色苍白无血色,简直就是惊慌失措过度。
杨士琦颤声说道:“中堂,京师来电了。”
“哦,可是从云讨逆大军有了进展?”
杨士琦拿着电报的手都是抖的,继续颤着声音说道:“昨晚京师义和团发生动乱,竖起反清复汉的旗帜,倒戈一击,叶帅趁机攻入京师。”
李鸿章奇怪的问道:“这是好事啊,你有什么好慌张的。”
“中堂,天,天塌下了,不,反正是现在没有朝廷了,昨晚京师动乱,满汉冲突,血流成河,死伤无数,皇上和太后以及所有皇室成员都在战乱中被杀!”
杨士琦一口气说完之后,不知用什么表情来表现如今的心情。
李鸿章脸色大变,道:“你,你是说大清就这么没了?”
“可以这么说!”
杨士琦还好没忘记正事,道:“叶帅要你尽快回京商议国事!”
“满族皇室被屠戮一空,满人会善罢甘休吗?杏城,快传老夫命下去,让直隶各府将领做好警戒。再给各省汉人督抚发电报,说明事情之严重。”
杨士琦连忙领命下去。
叶之魁,你竟然有如此胆魄,当断就断!没有丝毫顾虑,做大事当如此,果然比老夫当年强多了。李鸿章心中当然不会相信那些明面上的消息了,他隐隐猜到此事定与叶之魁有关,李鸿章活了一辈子,什么事没有见过,不久便将情绪稳定下来。
唉,可惜却要老夫来京师为你擦屁股,好吧,老夫有生之年也不希望我泱泱中国四分五裂,就让我这把老骨头再助你一臂之力吧。
第一三九章 号令全国
5月20日下午,叶之魁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华临时中央军政府,京师被改名为北京,随后才将消息发给各省督抚,唯独东北只是发给了自己护的人,三省将军暂时都没有通知,先让他们与俄军交战一会,到时他们除了投降俄国,就只有依靠军政府了。wWw;
南京,两江总督刘坤一刚用过午膳,正在茅厕里解手。
门外忽然传来了总督府官员的叫喊声。
“大人,昨晚发生了天大的事啊。”
刘坤一苦笑不得,你说这是怎么回事,什么事不能等到我解决了生理问题之后再说吗?
“大人,京师来电报了。”
听说是京师来的消息,刘坤一有些重视,叶之魁讨逆大军为全国目光之中心,刘坤一伸出手来,说道:“递给我。”
幕僚捂着鼻子将电报递给刘坤一,心中却想道:大人午膳都吃了什么东西。这,简直臭不可闻。
刘坤一拿过电报一看,霍的一把站起来,急急忙忙的走出来,道:“快,快把自强军统带李占椿召来,大事不妙啊,叶之魁怎么会让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简直不可收拾啊,全城戒备,还有,监视城内旗户动静。”
“大人,叶之魁说满清皇室被义和团屠杀殆尽,他要求各地趁机反清复汉,恢复中华,这事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先看看其他省份再说,南京旗人甚多,一旦各地爆发满汉冲突,这里也必将流血。”
“大人,叶之魁在京师已经组建中央临时军政府,要求各省派代表入京商议国事。”
刘坤一思量着说道:“如今京师出现权力真空,叶之魁手下都是一帮将领,文人没有几个,李中堂入京亦不能缓解政府要员的短缺,各省督抚收到消息,谁都会心动,都想在接下来的中央政府挣得一席之地。”
“大人,皇上和太后都没有了,他叶之魁难道是想当皇上?”
“军政府?看他取的名字有点不像,倒像是学的西方制度,无论如何,我们两江一定要在随后的朝廷中占得一席之地。”
四川总督奎俊是满洲正白旗人,蒙古族,叶之魁发电报,先很沉痛的告诉他,光绪和慈禧都嗝屁了,满清皇室无一人能登大统,大清已经玩完了,希望奎俊以大局为重,叶之魁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的政治主张,邀请奎俊去京师共商大事。
奎俊懵了,仅仅是睡了一晚,今天这个世界就变得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了。
奎俊给叶之魁回电,要求他严惩杀害皇上和太后的凶手,并且迎接一些在外幸免于难的皇室成员入京,继承大统。
叶之魁直接把电报扔在垃圾堆里。
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谭钟麟,闽浙总督,台湾巡抚,云贵总督等等叶之魁是一个都不落下的给发了电报,对西藏,青海这些较偏远之地,叶之魁也尽量通知,要求办事大臣稳定各地形势。
叶之魁以中央朝廷的名义给各省发电报,一方面是要求各省派人来京商议大事,一方面要求各省收到电报后通电全国加入军政府,不得延误,否则将被军政府视为分裂国家,不尊中央朝廷之叛逆。
各省督抚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是怀疑自己的眼睛,第二时间是怀疑这是叶之魁再和他们扯淡,最后他们不得不接受事实——清朝没了!一夜之间,大清朝廷竟然没有,众巡抚只想仰天长呼: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清朝为什么这么脆弱。
其实原来历史上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和光绪出逃京师后,南方各省督抚准备推李鸿章为总统。由此可以看到,他们也没用多大的忠心。
还没等各省督抚想明白考虑清楚。
各省报社也已经收到了消息,十三鹰强大的舆论攻势展开。
“反清复汉,驱除鞑虏?义和团昨晚打出此旗号,号召天下有志之士推翻清政府。”
“义和团倒戈一击,光绪和慈禧身死族灭,京城改天换日,中国将走向向何处?”
“京师动乱,护入京平息战乱,据悉冲突导致死伤无数。”
“义和团提出反清复汉之口号,昨晚攻入紫禁城和颐和园,满清皇室被杀得一干二净,叶帅进京平乱,义和团表示愿意服从叶帅领导。”
“京城十万群众联名上书,要求叶帅登基称帝,叶帅正在考虑当中。”
“叶帅组建军政府,邀请天下有才之人入京。”
“国不可一日无主,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堂已老,皇室一灭,谁人能镇得住局面!”
“为防中国陷入内乱之中,叶帅今日在京师发表讲话,要求各省督抚派代表入京共商国事。”
“叶之魁提出五族平等主张,希望各方保持克制,不要再起流血冲突。”
“叶之魁深得各地民心,直隶各方上书希望其称帝复汉制。”
“谁不加入军政府谁就是中国的罪人,将受到万世唾弃,叶帅在京师强势表明,为免中国四分五裂,陷入动乱中,要求各省遵从中央临时政府。”
普通市民,学生,社会各层,被这忽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得目瞪口呆,全国各地竟然同一时间陷入沉默之中,大家显然还需要时间来消化一下。
最先反应过来的竟然是一些反清复明的帮会组织,这些帮会一直以来都受到清政府的极力打压,此消息一传来,无人不欢呼。
小刀会,红花会,各种反清组织如雨后春笋,一天的时间,便纷纷冒了出来,不知道是那个帮会最先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口号,冲向各地旗人驻地,满人惶惶不可终日,各地政府不知该听谁的,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电报往来频繁,各省督抚互通意见,除一两个顽固之人外,大多同意叶之魁的要求,表示加入军政府,但是对于军政府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政府,就众说纷纭了,此时不比后世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传遍中国,认为民主就是人人都有机会当总统。
有人提出君主立宪制,有人提出军政府应该仿照美国搞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反正大家都是一知半解,没有一个系统的思想。
各省总督,巡抚与幕僚商议良久,亦没有商议出什么来,而那些维新派人士,则不知又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要求军政府继续维新变法,这回没人鸟他们了,没看见我们正在商议大事吗?闲的无聊一边呆着去。
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出京师的维新人士见此,只好又纷纷往京城赶去,准备对叶之魁进行鼓吹。
全国各地开始沸腾起来,被欺压了几百年的汉人一夜之间开始扬眉吐气,大多满人开始夹着尾巴做人。
第一四零章 风云天下动
香港,“乾亨行”商号内。wWw、
刚成立不久的兴中会中,几位骨干成员一脸喜悦的围在圆桌旁开会。
陈少白,陆皓东,郑士良,孙中山,杨衢云等都在列。
陈少白先指了指桌上的《泰晤士报》,满脸开心的说道:“真是想不到啊,我兴中会刚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奋斗之目标,叶将军便一夜间就扭转乾坤,推翻了满清。此事当浮一大白,估计中国没有几个人能预料到如此之情景吧。”
陆皓东提醒道:“少白不要弄错了,是义和团推翻的,不是叶将军推翻的,叶将军充其量也只是起了战后稳定作用。”
孙中山看着半眯着眼睛的杨衢云,出声问道:“会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此时兴中会的会长是杨衢云,孙中山还只是个秘书。
杨衢云是洪门中人,主张推翻满清,建立合众政府。
“叶将军不是在报上说了:广邀各路豪杰入京师参与国事吗?正好,趁这次机会,能将我兴中会的主张在世人的面前大大方方的展露出来,我准备北上京师建议叶将军建立合众之政府,推举他为总统!”
陈少白和陆皓东异口同声的说道:“会长,我们也要去。”
“那好,大家都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就光明正大的北上!”
杨衢云豪爽的开口回道。
旁边的孙中山却微皱着眉头,无限忧愁涌现心头。
杨衢云见了,不解的问道:“载之何故如此表情,可是对叶将军有何不满?”
陈少白和陆皓东同时看向他,一个是好朋友好兄弟,一个是他两心中敬佩之人,陈少白希望孙中山不要对叶之魁有什么不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