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帝国风云-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系。总之,从叱吉设和牙帐保守势力的立场出发,他们必须配合始毕可汗发动的这场战争,以求战后在政治上不会留下让对手攻击的污点,不会让大联盟中的北虏诸种对牙帐失去信心。
傅端毅和薛德前不敢擅作决定,急报行辕。不过考虑到牙帐保守势力和叱吉设维护南北和平的诚意,两人还是决定留在白山北麓,一边与阿史那铁槌继续谈判,一边等待行辕的决策。
八月二十七rì,燕北战场。
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指挥四万余控弦,向燕北长城一线发动了攻击。
涿郡郡丞、前武贲郎将、薛世雄帐下大将郭绚,指挥五千余幽州jīng兵扼守长城要隘,与北虏浴血奋战。
二十七rì,云内城战场。
薛万彻指挥两个鹰扬府近三千jīng兵于白登山一线做出了攻击态势,以牵制城内北虏。
他帐下兵力有限,而云内城高大坚固,城池内外又有数万北虏控弦,以他之实力根本没有攻击之可能,只不过在城外虚张声势以制造紧张气氛而已,勉强也可以起到牵制作用,毕竟城内北虏摸不满帝**队的虚实,对此威胁也颇为忌惮。
就在这一天,盘驻云内城的北虏大军接到了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的命令,要求即可集结三万控弦南下支援白狼塞战场。
顿时角号长鸣,万马奔腾,三万控弦风驰电掣一般呼啸而去。
薛万彻接到斥侯报讯,马上急禀行辕,向薛世雄报jǐng。
八月二十七rì,白狼塞战场。
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继续督军攻击,但这天他突然接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一支帝**队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后方,攻占了海北头要冲,切断了己军与云内城的通道,并与白狼塞的帝**队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形势十分严峻。
阿史那咄栗焦虑不安。他不知道叱吉设是否被自己说服正在攻打燕北,更无法预测可贺敦义成公主和大叶护阿史那闾琅是否会把突厥人的整体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假若大漠形势向自己所设想的反方向发展,可贺敦、大叶护和叱吉设决意在这场南北战争中袖手旁观,任由两虎恶斗,并打算坐收渔翁之利,那形势必然会急剧恶化。一旦燕北有更多的帝**队从代北战场的侧翼展开攻击,自己不要说去拯救哥哥始毕可汗和所率的军队了,就连自己和麾下大军都有可能陷入帝**队的包围全军覆没。
阿史那咄栗下令分兵,急调五千控弦赶赴海北头,竭尽全力阻御帝**队攻击己军的后方,并敦促云内城的援军火速南下。
就在阿史那咄栗忧心如焚之刻,俟利发康鞘利遣使送来消息,他已从善阳调来一万大军,已于即rì抵达白狼塞,并即刻展开了攻击。
阿史那咄粟的心情因此稍有好转,但他最为期待的却是始毕可汗撤军的消息,可惜杳无音讯,这让他越来越不安,心里的不祥之感越来越强烈。
八月二十七rì,从句注要塞出击的四万北虏控弦,分兵一半封锁了楼烦关北上通道,不让关内的帝**队再有机会切断善阳与雁门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大军进退自如。又分兵一半屯驻于善阳、桑干和句注一线,以便灵活机动的支援各战场。
同rì,雁门战场依旧激战正酣。
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在抵达白狼塞之rì写给始毕可汗的书信终于送达了雁门,他向始毕可汗和莫贺咄设详细禀报代北战局,重点述说白狼塞战况,并据此推断雁门是中土人设下的陷阱,建议始毕可汗尽快撤军。
始毕可汗坚持既定决策,坚持要拿下雁门擒获帝国皇帝,而若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当然要承担巨大风险,但白狼塞的失陷对战局产生了影响,并正在影响突厥人的信心和士气,影响到了战略目标的实现。
始毕可汗和莫贺咄设随即做出决策,调善阳、桑干、句注一线的两万控弦即可赶赴白狼塞战场,支援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和俟利发康鞘利,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拿下白狼塞,迅速扭转当前不利局面。
=
=
=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彷徨
() 八月二十八rì,白狼塞战场激战正酣,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和俟利发康鞘利南北夹攻,燕北军死守鹅毛口和黄花堆两个前沿要隘。
伽蓝与诸鹰扬官长亲临前线,与将士们一起浴血奋战。燕北军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仅仅是决战的前奏,是细风和雨,而狂风暴雨还没有到来,所有人都有意识的保存实力,期待在决战中爆发。
阿史那咄栗与康鞘利忧心如焚,焦虑不安,一方面中土人死守白狼塞,愈战愈勇,一方面却没有始毕可汗和主力大军的消息,突厥人已经失去了对整个北疆战场的掌控,而阿史那咄栗和康鞘利也因为失去了对南北决战战局的准确而清晰认识,陷入了迷惘之态,内心里的恐惧与rì俱增。
八月二十八rì,燕北长城一线,叱吉设阿史那咄捺麾下的突厥及诸种部落南方军团四万余控弦继续攻打长城要隘。
涿郡郡丞郭绚从容不迫,指挥幽州将士据险而守,全力防御。
郭绚为人严谨,治军严厉,他号令三军:人在阵地在,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至死不退,凡怯战后退者,斩!临阵退缩者,斩!弃守要隘落荒而逃者,斩!郭绚以与敌共存亡之决心,断绝了幽州将士的后路,迫使将士们唯有死战,唯有击败敌人才能杀出一条生路。在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境下,将士们的血xìng给彻底激发了,士气如虹。杀气冲宵,其必胜之信念如长城一般坚固。
八月二十八rì。从云内城南下支援的三万北虏控弦纵马扬鞭,风驰电掣,呼啸而进,其冲天烟尘遮天蔽rì,气势凛冽。
正在海北头与北虏激战的薛万均接到斥侯急报,大吃一惊,匆忙下令全军火速撤离。他的麾下只有两个鹰扬府两千余人,在北虏的背后做一些sāo扰xìng攻击倒是可以。但与北虏大部队作战,而且还是处在北虏的前后夹击之下,根本就没有抵御之力,唯有撤离,撤进青陂道的崇山峻岭之中以暂避敌之锋芒,并急报于薛世雄。
同rì,从桑干、善阳一线两万北虏控弦飞驰在大道之上。一时间万马奔腾,烟尘滚滚,仿若决堤之洪水,惊天动地。
八月二十八rì,崞山战场。
帝国大军在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的指挥下继续实施疑兵之计,然而。此计的作用极其有限。
目前战局对帝国来说万分危急,十几万北虏正围着雁门狂攻不止,皇帝危在旦夕。崞城亦遭数万北虏围攻,齐王杨暕和行宫臣僚也同样危在旦夕。此刻救兵如救火,每一分每一刻都异常宝贵。但帝国援军接二连三的赶到了战场却迟迟不发动进攻,反而任由北虏猛攻崞山。其中必有缘由。
北虏统帅康苏密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文武干略,稍作观察便会从中推断出大概。很显然帝国援军是到了,但兵力有限,不足以发动反攻,于是做疑兵之计,以欺瞒对手,试图让对手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康苏密需要做出一些试探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正好那支去攻打楼烦关的军队rì夜兼程撤了回来。康苏密遂心生一计,也行疑兵之计,先扩建营寨做出大部队来援之势,又在阵前抛出帝**队的旌旗仪仗,又让几十个帝**队的俘虏狂呼雁门已陷皇帝已俘,以此来动摇帝**心,打击中土人的士气。
北虏此招一出,云定兴就知道疑兵之计被对方识破了,不起作用了,必须真刀真枪的展开攻击了。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从东都传来的消息:东都于二十四rì诏令勤王,东都卫府军主力于二十四rì北上勤王。
特殊时期,帝国驿站系统发挥了它最大的潜能,传递消息的速度以倍数增涨,尤其从东都到皇帝行宫所在地之间的传递速度更是快得让人吃惊。但云定兴这时已无心吃惊于驿站的传递速度,而是吃惊东都的救援速度竟如此缓慢,这太不可思议。难道东都成心要置皇帝于死地?
云定兴顿时有了一种不祥预感,内心里充满了yīn霾,一则担心皇帝的安危,但这不是主要的,皇帝既然敢在危急时刻北上雁门,必有万全之策,堂堂中土皇帝怎么可能会被一群蛮虏所俘?所以云定兴认定皇帝有惊无险,只是这惊有大有小。目前看来皇帝受惊很大,那么大战结束后,东都必定会掀起狂风暴雨。
这些年来,东都政治风暴不断,帝国又深陷战争泥潭,内忧外患rì渐严重,颇有一种rì暮西山的凋零感。假若此刻再来一场狂风暴雨,江山变sè,则帝国岌岌可危矣。
云定兴没有困扰太久,他很快稳定了情绪。然而,到底是攻还是守,他始终拿不定主意。
按时间来推算,东都的军队若rì夜兼程行军,最快也要在九月十rì前后抵达太原,而若抵达崞山战场,则至少要到九月十四rì左右,但那已是半个多月以后了。所以云定兴不敢攻,他手上就那么多人,打完就没了,实在是不经打。再说对目前战局来说,以他的实力,强攻纯粹是徒劳,既不能击退北虏,亦不能打到雁门,更影响不了战局。
不过,如果迟迟不攻,那就是云定兴对南北决战的态度问题,是云定兴对皇帝是否忠诚的问题。你对南北决战的态度消极,对皇帝又不忠诚,皇帝要你何用?
云定兴长吁短叹,彷徨无策。帐下一众将官更不敢乱插觜,乱拿主意,此刻可谓是攻也不行,不攻更不行,根本就没办法做出决策。
就在这天入暮时份,云定兴突然接到一个消息,驻守楼烦关的马邑太守王恭仁遣信使赶到了崞山。
云定兴又是大吃一惊。难道楼烦关守不住了?失陷了?他急忙下令召见。
王恭仁本以为楼烦关会遭到北虏军队的前后夹击,但出乎他的意外。第二天天一亮却看见那支从崞山而来的北虏军队急速撤离了。他据此判断,帝国援军已经到了崞山战场,所以他当即派出了信使,rì夜兼程赶往崞山。
王仁恭为了安全,让信使传以口讯。信使向云定兴详细告知了这些时rì王恭仁对桑干、句注一线所发动的攻势,并把王仁恭对当前南北战局的分析和判断做了详述。
王仁恭认为,东北道副大使、武贲郎将伽蓝和他的燕北军,已经杀进了代北战场。占据了白狼塞,并成功切断了北虏前后两支大军之间的联系。其直接证据是,在武牙郎将张伦攻占桑干镇后,善阳方向的北虏军队并没有倾巢而出,也没有在第一时间以绝对优势夺回桑干镇,而桑干镇的重要xìng可想而知。由此可以推断之前离开善阳城北上的北虏军队,肯定是去攻打白狼塞了。并且被拖在了白狼塞下。
王仁恭据此做出判断,皇帝北上雁门,乃是引诱北虏主力大军南下的“诱饵”,而皇帝被北虏大军包围于雁门城,则是一个陷阱,目的是拖住北虏主力大军。帮助伽蓝和他的燕北军攻占白狼塞,继而完成对北虏主力大军的包围。王仁恭断定,帝国援军赶到雁门之rì,也就是北虏主力大军后撤之时,而双方最后的决战战场必定在白狼塞。
王仁恭为此恳请援军官长。马上派遣一支主力军队赶赴楼烦关,会同代北军再一次向桑干、句注一线发动攻击。继而迫使北虏主力大军尽快撤离雁门,以解雁门之危,拯救皇帝于危难之时,并在北虏主力大军撤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