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初唐-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之内了。反正只要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了就好了。
然后就是那些想出国扬名发财挣外快的技术人才和建设人才了。通通得留下,想出国挣外汇,没门。大唐自己现在还到处缺人才呢,怎么能流到外面去呢。那些想挣外汇的抓住先送去修一段时间路改造下思想再说,然后再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叫日本那些什么盔甲武士刀统统打造不出来,只能穿着布条用棍子和竹竿战斗,到时大唐的部队一上去就摧枯拉朽的灭掉他们,再为大唐多添一块领土多好啊。
接着就得往日本掺沙子了。大化改新的时候其实日本改新派和守旧派发生过几次反复的斗争的。李好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守旧派没那么容易倒下去,同时让改新派也不会被轻易灭亡。让两伙人分开了搞内斗就好了,斗那么个几十年,把整个岛国斗个血流成河横尸遍地最好了。要不然日本的文化什么保存的太好了,不是有人说日本没发身什么战争,没被侵略,所以文化保存的好吗?现在就的想办法让他们没法保存了。
另外大唐现在急需人口,等日本内战升级后,那么肯定就有大量的难民了,到时就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去收留人口。加上大唐原本就是倭人眼中的天堂到那时还怕收不到人力?估计到时还有可能买一送一呢。想到这李好的心又火热起来,他不顾李恪还在一边理解那本小册子。跑到书桌前立刻把自己刚才想到的东西斟酌一番后,然后一条条写了下去。
李恪看李好在一边奋笔急书原本想告辞回去了,没想到李好不让走,只能站在书房等待李好写玩。他探了探头看了下李好写的标题 “对倭条陈”心里又嘀咕了,这位太白兄不是又叫自己去搞倭人吧?刚给了一个搞南洋抢劫南洋的小册子,现在又想搞倭人了,自己那有那么多精力啊,而且大唐的海军也不够啊。倭人那边可不是就南洋诸岛那么点人数了,那边的人口现在还是很多的啊。
李好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把这个条陈写好,他对每一条的可行性都推敲了一下,觉得满意后才把它吹干然后交给李恪,叫李恪把这事一起干了。李恪有点郁闷的接过条陈,感觉自己身上压力真大啊,又要加任务了。不过把李好的条陈细细的看上一遍后立刻眉开眼笑起来了,这里没有打仗,也不用派兵,只要搞两条船过去炫耀下就好。加上之前的扣留扮海盗打劫,再派些忠心灵活的人过去掺沙子捣下乱就好了。
当然让立刻眉开眼笑的不止不用他派兵打仗什么的,让他高兴的是李好叫他这样搞居然也是有钱进帐的,而且数量也不少,如果那个唐倭友好通商条约能搞定那收入就更多了。为了多挣钱,这个唐倭友好通商条约要争取把它搞定,李恪在心里暗暗的想道。 他早早的就被李好灌输了关税权,贸易权等等这些内容了,毕竟他在南方这边就是接触世界的地方,这里码头和海外商人也多,如果不灌输这些那就会被人钻空子的。
唐倭友好通商条约是李好根据后世的一些条约搞出来的,上面的内容就是需要日本开放大部分港口,并在开放港口划定大唐外侨居地,在其周围开设游览区,侨居地不受日本管辖,里面所有发生的事情由大唐驻日领事自行裁判。承认大唐人为进行商业活动而在整个日本岛停留,还规定了领事裁判权。条约虽以自由贸易为原则,但规定了许多不平等条款,如关税率要用另订的贸易章程协商决定,从而否定了关税自主权等。
这就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李好不否定这个时候的倭人能否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估计到时大唐的官方一跑过去签约,他们立刻就会屁颠屁颠的答应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大唐对日本来说就是天朝上国,这里的什么东西都是好的,都是值得他们学习的。大唐的商人去他们那里贸易去他们那里定居他们可能都要四脚朝天来欢迎了,至于这个合约平不平等恐怕没人会去深思了。另外这个时候的倭人估计也会想不到长江以南的这边的航运现在已经非常发达了,去日本岛也不是什么费劲的事情,几天时间就到了。他们估计还认为去大唐和大唐去日本一样都需要神仙保佑九死一生才能到达。
这些东西一推行后那么日本的所谓的大化改新就要被腰斩了,日本的历史也即将改变,想要腾飞也飞不起来了。至于往后的日本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也很难说了,李好不敢说自己能完全把日本搞死,毕竟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大唐的军队也不是李好说了算的。日本周围的岛屿只要人烟不多的地方从这时开始就全部是大唐的领土了,至于大唐的人有没有在那岛上驻扎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反正李好说是李恪也会说是。大唐的人口还是不够多啊,李恪现在也没掌权,兵器还没全部转换为热兵器啊,如果都达到的话到时大唐想占那里就占那里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 文工团的困惑
把这些事交代李恪后李好又进入了忙碌的耕种日子里去了,每天基本都呆在府上很少出去。这南方的冬天其实说起来比北方更冷,冷的直入骨髓,因为这边是湿冷,不同于北方的干冷。不过由于李恪在这边大力的推行煤炉开挖煤矿,现在南方这边家家基本都有一两个个煤炉放在房间作为冬天烤火温暖或者平时烧水做饭之用,有了这东西后也让人不曾感觉太冷。然后就是得益于棉花的大力种植,棉纺技术的大力推广,由于棉布比丝绸便宜多了,又保暖,所以南方这边的百姓基本家家都有给家人置备棉衣棉裤什么的。
说起来很有意思。按说棉花这东西是个好东西,北方比南方适合种植,但是现在北方除了长安周围,其他地方的普及就是比不上南方,而且配套的技术推广也比不上南方。李好隐约明白点原因,只是他现在不是大唐朝廷的国师了,有些事不是他管的了的,他现在是白身,碍于和李恪的关系把南方这边管好就好了。其他的到时再说吧,好东西百姓自然能看出这东西的好处的,只是推广时间会慢点而已。
今年的南方又是一个丰收年,没有什么自然灾害,所以家家收入不错,这南方的年就分外的热闹,由于烟花鞭炮开始转向民用并流行起来,所以还能处处看到和听到烟花鞭炮燃放的场面的,然后就是一群小孩子欢快的叫喊声。年近年关,所以进出城市买卖东西的百姓也多了很多,三五成群的。或是赶车或是步行。一路呼喊吆喝。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或是给家人买布缝制衣服或者是买些年货准备过年什么的,李好和李恪两人正站在城墙上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李恪脸上说不出的得意神色对李好说道:“每次我累的不想干活的时候我就会站在这城墙上看上一会,看着这些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又会浑身是干劲。”
李好听后笑了笑,或许这就是自己比较喜欢和李恪在一起的原因吧,李好自己也很喜欢看这种场面。以前没穿越前的小时侯他也喜欢看周围的人们呼朋唤友一起去买年货什么的,虽然他是孤儿,但是这不妨碍他看别人,只是到了自己年纪大的时候这种场面再也看不到了。人与人之间物质条件好了,但是人情和心却冷漠多了。只是没想到来到古代了还能看到这种情景,这让他之前觉得委屈的负面情绪全部一扫而空,人也感觉振奋多了。
和李恪两人在城墙上看了会两人又一起下去去城里走走,近距离的感受下百姓们的喜悦。同时城里的城管大队也全力运行起来,维护秩序保障百姓的安全就是他们的责任。这些城管都是退伍的或者有点伤残的士兵,而不是后世的随便纠集的一些流氓地痞充当的临时工。所以他们的忠诚度和责任感都是很强的,执行力也高,也不会出现什么打砸抢的行为。李恪看着这一队队值勤的城管大队心里也是称奇,这个城管大队在大唐来说还是个新兴的职务。也只是南方这边才有的,他们不属大唐朝廷官员序列。由南方这边单独给予福利什么的。不过还别说,自从有了这些城管大队后南方所有的城市的安全秩序和争纷也少了很多,这比起之前用衙役不定时的巡查好多了,而且还很少出现官匪勾结的情况,毕竟他们不是完全属于地方官府。
和李恪在街上转了一圈后两人回到自己的府上突然发现门口多了不少陌生的马车,两人好奇的对望一眼后进了李好的府上,却发现里面笑声一片,大部分是女人的声音,这让两人更好奇了。李好家里到底来了什么客人呢,好象大部分还是女的呢。
两人进了大门这才有仆人告诉李好家里来客人了,好象是京城长安那边来的什么文工团什么的。李好一听更好奇了,按说文工团虽然除了不定时的去军队里面进行表演不算很忙,但是他们也没那么多的时间跑南方来李好这玩吧?
看见李好和李恪一起回来了,正在聊天的人们立刻停止了聊天跟两人行了礼然后再重新坐了下来。李好这人没那么虚,所以问候了下后立刻就询问文工团的团长他们怎么跑南方来了?文工团的团长是个女的,当初李好可是帮了她不少忙,给她制定文工团的管理制度和一些什么的,所以两人关系算很熟了。这屋里都是李好的家人,李恪是大唐的王爷,也没什么外人,所以这位团长就把实际情况和李好一一说来。
自从李好在歌唱比赛结束后成立这个文工团开始,按照李好的计划他们带着整个团的人开始给那些一直驻守在边境的军队表演。因为文工团大部分都是漂亮的女孩子,而且唱也确实唱的好,所以深受那些士兵们的欢迎,许多女孩子甚至还成了那些士兵们的梦中情人。所以这些女孩子向那些士兵宣传忠君爱国的思想还是很容易被那些士兵们接受的,也确实大大的提升了士气,让那些士兵对大唐朝廷的归属感更强了。
但是有时侯也会有意外发生,比如说某些将军色心难耐,想收两个女的给自己做小什么的。只是这些都没成功,毕竟文工团也是有后台的,李二和长孙皇后的支持,还有那几个原来的军方大老的支持的,谁敢轻易去惹?再说这文工团的女人都给收了做小,那以后的表演怎么办?谁来演?这样说开,也没人去打这主意了。
现在文工团的日子很舒服,也很受欢迎,当初李好预定的效果也得到了实现,所以李二和大唐的群臣对这个文工团还是很优待的。只是他们每年去给那些军队的表演的次数都是固定的,这不可避免的就是有很多的空闲时间。这团里都是年轻的女孩子,一直呆在长安无所事事就觉的这日子有点无聊了,纷纷和团长开起了小差,这下这位团长着急了。再加上他们的表演节目有点少,不能总表演这些吧。所以这位团长思来想去就和李二打了报告,说来南方请教下李好,然后顺便给南方的士兵们也表演一番,李二想了下就答应了,于是她们就全体来南方来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歌剧戏曲艺术的推动
原本这位团长还担心团里的姑娘们不愿意跑这么远的,没想到那些女孩听说是去南方看李好去一个个雀跃起来,小差也不开了,全都兴奋的要求过来。这让这位团长吃了一惊,原以为没多少人愿意过来,毕竟南方在长安人眼里就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时代的女人有几个能出远门?再加上李好发表的那些诗词小说什么的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