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警之索马里 >

第856部分

红警之索马里-第856部分

小说: 红警之索马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发起最后的总归。”
  “那你认为北约接下来做我们?”李岚点点头,继续问道。
  “换位思考下,我会马上占领埃及和沙特,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打击中东各国的国力。柿子要捡软的捏,我会减除所有的羽翼,然后只留下我们一个,最后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彻底结束这场战争。”凌梁十分果断的回答道。
  李岚又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没有第二条方案,整个非洲北部和中东,都是我们的战场,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反攻。无论北约选择在什么地方进行作战,我们都必须做好反攻的准备,打乱北约的战略部署。”凌梁道。
  凌梁的想法和李岚不谋而合,目前战争已经爆发,战火正在到处燃烧着,一味的防守不是他的风格,而且在敌人优势下,越是防守就越是被动。
  所以他所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反击。
  所谓的反攻不是在派遣机动力量到敌人后方进行伞降打击,因为北约的兵力可以快速的剿灭任何空降的兵力。
  就好像现在派伞兵去空降巴黎,是可以对巴黎造成破坏。但伞降的部队,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回得来。
  空降兵必须是在地面或者空军能够随时支援的范围内作战。没有任何后勤补给和后续兵力抵达,空降就是找死的行为。
  当然特种作战并不在此列。只针对大规模部队的空降。
  而所谓的反攻是在合理的防守之际,然后寻找反进攻的进攻行动。
  目前两个战斗主要集中在中东和埃及,目前能够做到的反攻,就是将埃及上的北约联军赶下地中海,或者将已经进入叙利亚境内的北约部队,赶回土耳其,并由此掌握主动攻击权利。
  “说说看你反攻的想法。”李岚问道。
  “埃及方面,也不需要我多说了,我们的主力部队正在快速的支援埃及。可以应对大部分的战争变化。但是中东,我们在中东的驻军还不到二十万,而且红警兵团也就只有一个集团军在中东,而在土耳其境内,北约联军的主力部队已经超过五十万,在未来的一个月内,数量会增加到一百万。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兵力的调集。”
  说到这里,凌梁快速的打开中东的地图。说道:“我的建议是在未来的一个月内,调集一个突击集团军的兵力前往中东,配合已经驻扎在中东的第二突击集团军,组成中东战区兵团。”
  李岚闻言。疑惑的问道:“一个集团军就足够了?”
  凌梁摇摇头,继续说道:“两个集团军的红警主力部队,兵力也不过是二十几万。而在未来的一个月内,我们在中东的部队不能少于五十万。所以我建议再调集卫戍兵团的三个集团军,前往中东。这样一来。我们在中东就有两个红警集团军和四个卫戍集团军可以调用,配合中东盟友的一百多万兵力,才拥有反攻的兵力。”
  说到这里,凌梁脸上已经十分的严肃,继续说道:“我认为,必须尽快派遣部队进入沙特,以免北约方面提前动手,致使我们陷入被动。”
  “我已经命令在也门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和两个装甲旅进入沙特了,配合沙特地面部队,对境内的北约军事部队,进行围剿工作。”李岚道。
  “这点兵力不够,一旦北约第二次展开进攻,只凭沙特的部队是无法抵抗的。”
  “马上让准备好的卫戍部队出发,马上前往沙特,同时责令空军,做好各个战区的空中防御工作,目前空军不求他们夺取制空权,但要确保不能被敌人夺取制空权。”
  尽管现代战争早已经不是大兵团的对抗,是信息化的战争,也是精确打击下的战争。
  但是两个超强的军事集团对抗,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依靠的依旧是兵力。
  特别是城市作战,光靠几个人是没有办法夺取城市的控制权的,依旧需要大量的兵力来实现对敌城市的占领。
  当年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也是调集了超过二十万的部队,并且直接动用了十几万的部队。这还是在不对称的战争下。
  而现在不管是北约,还是索马里一方,都没有绝对的军事和科技优势,因为一些装备上的优势,是无法对一场涉及全面的战争有决定性的帮助。
  除非这种优势可以上升到不对称的战争局面,才有可能让一方掌握全面的优势。
  打得敌人毫无反手之力,所以尽管在很多装备上处于落后,但北约依旧拥有优势。
  首先北约的军事科技水平并不差,某一些装备上的落后,可以用数量快速的弥补,并且依旧拥有优势。
  而红警兵团的武器装备虽然先进,但都没有多到可以拥有决定性的优势。
  兵力上劣势也会在实际战争中体现出来,所以也就称不上有什么优势可言。
  当然,局部战争中,索马里一方还是拥有优势的,只是上升到全面战争之后,这种优势被拉平了而已。
  北约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着急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而是积蓄进攻的力量,将战争的平衡进一步朝着优势的一方倾斜。
  与凌梁和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们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意见交流,李岚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
  而此刻,穆罕穆迪和法拉赫两人,已经在这里着急的等待他的到来。
  作为索马里联邦的两位元老,穆罕穆迪和法拉赫,一直都是索马里联邦政府中的代表性人物。
  跟随了李岚也快二十年的时间,除了政治之外,也可以说得上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如今两人虽然已经都快年过六十了,但依旧处于政治和事业的巅峰期。
  只是两人原本一头茂密的黑发,已经成为了皑皑白雪。
  看到李岚进来后,两人立马从等待的沙发上站起来,法拉赫率先开口道:“总统阁下,联邦为何还不进入全面战争状态,我们要马上集合一切资源,才能够打赢这一场战争。”
  穆罕穆迪也接着说道:“目前国家资源还未进入全面的整合阶段,这会大大浪费我们原本的战争资源。”
  感受着两人话语间的浓浓关心之情,李岚心中十分的欣慰。(未完待续。。)


第966章 索马里战争潜力

  ps:新书成绩很不理想,华丽拜托大家去帮忙收藏一下,把推荐票也全给新书。
  华丽在此感激不尽了!
  ————以下正文————
  战争爆发,北约各国全部宣布进入紧急战争状态,索马里联邦外交部也收到了战争公函,几十份宣战书此刻还摆在联邦外交部的桌上。
  可到如今,索马里联邦也只是不停的对他国宣战,并未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而李岚也未正式对联邦公民对战争进行讲话。
  法拉赫和穆罕穆迪的本意的是好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索马里联邦能够打赢这种战争。
  只是李岚有自己的想法,索马里的军事和科技都是依靠基地来支撑,说实话根本不需要索马里联邦做什么,而且至始至终,索马里联邦的国家建设和项目中,也都一直没有军事项目。
  只是纯粹的一直在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可从未真刀真枪的实践过。
  并不是李岚傻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反而这些年来,他都一直在为武器的现实产业化而努力。
  否则他建设那么的军工学校和技术学校是闹着玩的?
  答案很显然是否的,他非但没有把索马里联邦排除在外,反而一直都十分在意联邦内人才和潜力的培养,说句不客气的,未来的全面战争,也不是基地可以单独支撑的起的。
  就以武器装备来说,分基地车修建的战车工厂。只能生产非红警装备,就是最大的浪费,虽然可以生产所有非红警单位的武器装备。
  大量的中华制式装备。正在快速的武装起大量的卫戍部队,基地每天消耗的资金将近一亿,其中有一半就是被分基地生产的中华制式武器分摊走了。
  可是,红警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依旧是主要的战斗力,而且光凭基地的资金,也无法对付北约那庞大的财力以及战争潜力。
  素来都重视索马里发展的李岚,经过的将近二十年的努力。可不是为了让索马里联邦上下座山观海。
  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索马里联邦全部加入到战争的队伍中,用举国之力,配合基地的生产和科技。彻底打败北约。
  到现在,李岚依旧没有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不是他不希望,而是因为目前的局势。还不至于立即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基地的生产和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爆发期,足够满足所有的需要,这时候索马里联邦上下,应该紧握财政,准备好战争的资源。
  而不是一口气就进入全面战争模式,这不利益国家长期保持高压的环境。
  战争还没有开始,他可不想早早就把国家拖垮了。
  因为索马里联邦毕竟还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各种资金和资源。都没有进入到发达行列。
  而且各行各业都还在建设中,新加入联邦的国家也处于救济状态。需要大量的基础设备和工业支持。
  从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考虑,此刻的索马里都不适合立即进入国家战争状态。
  “现在还不到时候。”李岚很干脆的说道。
  他的这个回答,和每次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对下面人的交代。
  无论是面对越南,以色列还是印度,他对下面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因为现在的索马里,还是把发展放在的第一位,这场战争不可能很快结束,甚至有可能持续很多年,所以李岚真心不希望从现在开始就消耗战争潜力。
  不是他看不起索马里联邦的战争潜力,事实恰恰相反的,索马里联邦目前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拥有好几亿的人口和数亿的劳动人口。
  近二十年的建设,轻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完善,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常年累月,大规模培养下来的技术人才,让索马里拥有上千万的熟练技术工人。
  尽管这些工人做不到如德国人的严谨,但也可以胜任所有的技术岗位。
  要知道,这将近二十年的时候,李岚最近的十五年来,在索马里联邦境内修建了不下百所的专业技术学院,里面涵盖从最基本到最顶尖的工业学科。
  而李岚征召的所有工程师,有三分之一是直接进入这些学院任职,每一个学院中,都有最少两个战车工厂或者造船厂作为学员的实践学习的地方。每年培养出上百万的高级技术工人。
  为了能够广纳人才,李岚为联邦内每一个技术岗位,规定出可以令人疯狂的工薪,每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都和德国技术工人一样的水平。
  在待遇方面,更是超过大部分的白领。也正是因为李岚在这方面不计成本的投入。使得每一个非洲人,都将工业学院当成了天堂。
  凡是认字的非洲人,最少有一半的人选择了技术学院,就算是那些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学习那些简单的组装工作,或者进入基础技术学院,从小开始培养。
  所以,每年的技术学院招生,都会吸引大量的报名者。
  可以这么说,进入技术学院的人,只是比希望进入军事学院的人少一点。
  而进入普通大学的人,反而是最少的,哪怕是那些高级的学府,报名人数也都远远少于技术学院。
  这就是李岚重视技术人才培养的局面,因为每一个技术学院的学生,一毕业后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