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306部分

大宋私生子-第306部分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应该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朝廷因此增加的收入,再以二次分配的形式,用于对低收入群体减税补助,从而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公平,尽可能防止两极分化。
    对高收入者来说,他们不会因为增税后奢侈品价格高而不去购买,恰恰相反,让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正满足了他们的“炫耀性消费”心理。
    一件美丽的东西若价格不昂贵,便被会视为不美丽。这种心态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
    而高收入者购买得越多,朝廷的收入越大,也就有更多的能力来补助低收入群体,比如,对那些贫困户的孩子免费入学,或是给他们减税,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而且日前大宋的商业税收入太低,这也一直是杨逸思索的问题,他在户部查过一些档案,
    太宗至道年间,商税400万缗,岁入2224万贯,商税占18%。
    真宗景德年间,商税450万缗,岁入4721万匹贯,商税占约9。6%
    真宗天禧末,商税804万缗,岁入15085万贯,商税占5。3%。
    仁宗庆历初年,商税1975万贯岁入15359万匹贯石两商税占约12。8%,
    仁宗皇佑年间,商税786万缗。岁入12525万贯,商税占6。2%。
    也就是说,大宋的商税从未超过财政总收入的20%。这对商贸如此发达的大宋来说,杨逸认为这种税收比例是非常不合理的。
    商人非常有钱,但承担的税赋不重,农耕的百姓生活困难,大部分赋税却要由他们来承担。
    以前杨逸就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他担心增加商税会让大宋的工商业凝滞,因此一直没提出,而现在针对奢侈品征税,这应该是一项可行的办法。
    李南通告退之后,杨逸一个人回到书房,写写划划,把自己脑海中比较模糊零乱的想法加以归类整理,逐步拟出章程……
第362章 影响大宋经济的因素
    原来杨逸提出统一税赋,计亩征收。。)这是针对农业税的改革,并未涉及商业税。而杨逸对大宋的商业税也一直没有深入研究过。
    为了拟出切实可行的章程,杨逸不厌其烦,找来有关大宋商税的资料,仔细加以研究。
    总体而言,大宋的商税非常全面,系统而详细,官府在各州、府、县、镇、渡口、墟市、草市有商品集中交易的地方、和商人通行的地方设置了场务、税务、税场等征税机构,派有专门的税监对市场销售的商品或道路过往的商品进行征税。
    凡布帛、什器、香药、宝货、羊彘、民间典卖庄、店宅、马、牛、驴、骡、囊驼等,及商人贩茶盐皆加以征税。
    其他诸如蔬菜、柴薪、粮食、鱼鸭等百姓日常细碎交换的商品也经常成为征收的对象。
    而大宋的商税征收,分为“住税”和“过税”两种,住税按商品总价值的3%征收商税;过税按商品总价值的2%征收商税。
    有极少部分商品以实物征税,这类商品大多是当地征税机关日常需要的物品。这类商品按贯例征税10%。
    总体而言,大宋的税率不算高,农业税在统一税赋后,按二十税一,由于免去了其他杂税,百姓还乐意接受。而现在商业大部分还是三十三税一。
    杨逸认为,这样虽然有利于工商发展。但对农业人口而言,却有些不公平。
    而且从手上资料看来,大宋商税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出现几次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从真宗天禧年间开始,大宋商税岁入出现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到仁宗庆历年间达到顶峰。
    进入皇祐年间后,商税岁入开始回落,并在以后的十几年时间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这种情况反映了大宋商品经济总体向前发展的同时,具有周期波动的特征。
    一般而言,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于外部因素,而非经济运行的内部机制。比如政治、军事、经济政策、自然灾害等等对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这更是值得杨逸深思的事情,窗外的天开始放睛了,金兽里的檀香已经息灭,丫环已经帮他换了两次茶,杨逸却仍陷在这些问题中不可自拔;
    前世他不是学经济的,因此只能以排除法一条条地分析影响大宋经济波动的因素。清娘悄悄地来到书房好几回,见他不时挠头摇脑。极力思索到样子,虽然心疼,却又不敢打扰他,甚至不敢留在房内以免他分神。
    杨逸提笔沾墨,先把大宋商税岁入数据列出来:
    至道中。商税岁入400万贯左右。
    景德中,商税岁入4500万贯左右。
    天禧五年,商税岁入1204万贯。
    庆历前期,商税岁入1975万贯左右。
    皇祐三年至六年,商税岁入700万贯左右。
    治平中,846万贯左右。
    熙宁十年771万贯。
    列完这些数据,杨逸再把政治、军事、经济政策、自然灾害这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一一写在素笺上,进行仔细分析削减。
    首先是政治,总体而言在神宗以前,大宋的政治一直比较平稳,只有到熙宁年间,王安石实施变法,政治上才有大的变动;
    但从手上的数据来看,王安石变法多年后,到熙宁十年,商税收入仍徘徊在七到八百万贯之间,并没有多大变动。从这一点上来说,政治因素应该不是影响大宋经济的主要原因。
    经济政策方,大宋从建国开始,一直就鼓励工商,这一项政策从未变动过,在经济调控方面,朝廷也很少对商品经济进行管制和干预;
    杨逸能查到的资料中,对经济干预比较大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庆历年间范仲淹提出了“厚农桑”与“减徭役”两条;
    若是实行下去,这两条法令会对大宋的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但事实上,范仲淹的改革只持续了一年,很快就被废除了。
    另一次是王安石在熙宁年间,颁布了均输法、市易法、免行钱、募役法等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对经济进行了干预,但从熙宁十年的商税收入来看,这些政策总体上对大宋的经济影响也不是很大。
    再看自然灾害,大宋的自然灾害不少,特别象黄河决堤这种大灾,都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仔细分析后杨逸发现,大宋建国以来,共有两个自然灾害频发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建国初,到真宗后期,这一段时期几乎每三到五年,便有一次大范围的灾荒,而水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个时期,是熙宁、元丰年间,这一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连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许多地区农业连年歉收,造成大面积饥荒。
    但他手上的数据表明,在第一个灾害频发时期,大宋的经济是稳步增长的。
    而从仁宗庆历中到神宗初期这二十多年间,大宋自然灾害比较少,然而经济在这个时期增速却不大。
    到熙丰年间,也就是王安石改革时期,灾荒频发,连年旱灾、蝗灾,但这一时期经济也处于一个平缓期,平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些数据表明。自然灾害虽然对大宋经济发展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最后杨逸的目光落到军事上。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问题。
    从真宗天禧年间至仁宗庆历年间。是大宋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一个时期,到庆历年初达到顶峰,商税岁入是原来的两到三倍。
    而这一时间。也正是大宋的军队人数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原来的四五十万人增加到了一百多万人。
    庆历年初,由于李元昊起兵反宋,宋夏之间有长达数年的战争。
    军队本身以及战争都会使得朝廷的支出大大增加,而朝廷支出的这部分银钱,主要是向民间购买各种军需物资,这就形成了一种市场需求,对推动物资商品化、和活跃市场交易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大宋目前农业人口占据主体。广大农民的生活还是以自给自足为主,只有少部分生活必须品需要通过市场交易获得。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因军队的增加,战争的出现,大量支出银钱,就构成了市场消费的主体,其对大宋经济的影响就会突显出来。
    到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的一系列改革以及军事扩张,本来也应该促进市场的活跃,但这期间经济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商税岁入也增加不大;
    杨逸细细想来,原因除了自然灾害外。主要还是出在军事上。
    首先,王安石一上台,就开始裁军,把军队人数从一百多万裁减到了五十多万,实施保甲法,所供保甲之费用,才是养兵的十分之一二,这大大减少朝朝支出的同时,也减少了市场需求,导致经济市场萧条,经济萎缩。
    因此神宗虽然发动了熙河之役、伐夏之役,但由于军队人数缩減太多,对市场需求仍处于一种持平状态,这就使得大宋的经济在这段时间没有太大的发展。
    杨逸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军事是对大宋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甚至可以说,大宋空前繁荣的经济,大半是靠它每年高达六七千万贯的庞大军费开支拉动的。
    而这个结论使杨逸暗暗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在他的提义下,大宋这两三年也裁去了数十万军队,之所这两三年经济还能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因素也很多,一是战争。
    裁去了军队,但战争不断,朝廷的支出不减反增,因此市场消费没有缩减。
    二是裁下的军队需要安置,这也让朝廷的支出保持不变。
    三是治河,治河消耗大量的物资,加大了市场需求,使得大宋经济加快发展。
    四是西夏地区的治理,战利品的发售、河西走廊的打通,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的活跃。
    这几点加以起,使得大宋的经济在这几年,以一种前所未有速度增长,商税从绍圣元年的821万贯,到去年一跃攀升到2741万贯,达到了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
    但治河一两年便会完工,伐夏之战带来的促进作用也很快会消失,与西域的商贸慢慢也会进入一个稳定的阶段,今后不可以再有这种突然性的增长。
    因此,若不分析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大宋的经济发展过两年又很快进入一个变动周期。
    许多新发展起来的作坊商栈,很可能会因市场的萎缩而破产,大量的从业人员会衣食无着。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市场供求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史书上通常会对那些米粮如何如何便宜、钱在国库里发霉糜烂多少多少津津乐道,认为这才是盛世。
    这无疑会给人们灌输一种观念:国库存的钱越多越好。
    杨逸作为后来人,至少知道后世的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民,要不断加大内需,不断把钱砸在修路架桥等等基础设施上,以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杨逸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他站在窗前大吼一声:“清娘,我饿啦!”
    清娘就像一只闻到到花香的彩蝶,立即翩然而来,见到他一脸阳光的笑,清娘也不禁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跳跃在水面上的点点金光,那样的动人。
    她不说话,就那么站在在窗前,含笑看着她!
    “丫头,傻啦?我饿了!”
    “看到杨大哥这样子,我也就放心了,饭菜我已经叫她们备好了,杨大哥是想在书房里用餐吗?”
    “你也没吃是不是?”杨逸答非所问。
    清娘带着一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