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子基本看不到。
百姓中无论男女。都缠有头巾。男子还插以鸟羽,衣服以黑色为主,间以各种漂亮的图案,而女子的上衣多为短袖,裙子也只及膝下,显得明快清爽。
所见到的每座山都是那么的秀气,每条河都是那么的清冽,行走在这风景如画的山水间,对眼睛来说是一场盛宴。
对双脚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上山下山。道路窄小崎岖,直线距离明明很短,真走起来却要绕上半天。三万人马竟拉开了二十多里长,不见头尾。
杨逸骑马走到队伍中间。前后望望,不禁很是担心。桂州到柳州之间还在宋军控制之中,这还好些,若是接战后,这长蛇般的行军阵形,一但遇到袭击,大概只有挨宰的分,甚至前军被人家收拾得差不多了,后军还插不上手,只能干着急。
杨逸也无可奈何。除非来个五丁开山。
从开封带来的三万人马,经过两天的休整,精气神还勉强保持着,只是天上的太阳如同火炉一般,每个士卒都是一身大汗,有的看上去就象刚从水里捞上来似的,范阳帽也只能遮住一张脸,不少士卒于是采下路边的芭蕉叶或树枝,挡在头上。
到中午时,杨逸正要下令休息。山那边突然漫上层层的黑云,明晃晃的阳光很快就被挡住,仿佛一下子到了薄暮时分。
杨逸骑在马上,大声疾呼道:“大雨来了,赶紧检查粮草、弹药是否已经用油布包好。赶紧检查!赶紧检查!”
杨逸还没喊几句,豆大的雨点便哗啦啦的落下来。天地顿时一片迷蒙,视线不及百米远,雨点打在脸上微微生痛,如注般灌入领口,凉凉的感觉让人不禁打个激灵。
包毅打马上来喊道:“大人放心,粮草弹药出发前都用油布包好了,属下亲自查检过,包准不会有事,这鬼天气这么热,反正大伙衣服一早就被汗水打湿了,下点雨正好凉快。”
杨逸立即斥道:“你懂个屁,汗水就算把衣服全打湿了,但身上却一直是热的,那样问题不大,但这雨水淋下来,身上一凉,毛孔便会收缩,极其容易患病。”
“大人,不至于吧,大伙谁不是铁铮铮的汉子,这一路行来也没见有多大的问题啊!”
“少罗嗦,南方作战与北方不同,必须加倍小心,传我传命令,雨停之后所有人必须换下身上湿衣服,然后用力擦拭身上,至微微发热方可换上干净衣服。另外传令火夫,中午多煮姜汤,让士卒每人喝一碗!”
包毅虽然觉得杨逸有些小题大作,但还是老老实实去传令去了。
杨逸非常清楚,在西南山区作战,最可怕的敌人往往不是对手,地理、气候才是最大的敌人。
这次南征,他让士卒每人准备了三套衣服,规定每天必须洗澡更衣,扎营时用雄黄、艾叶等烟熏驱赶蚊蚁,还准备了大量生姜及防御瘴热、疟疾、霍乱等病疫的药物。
目前尚未接敌,但对杨逸来说,战争其实早就开始了!
山间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柱香时间天上的乌云便全部散去,明晃晃的太阳又悬挂在中天,分外刺目。
壮观的一幕出现了,得了杨逸的命令,几万人马就在路边脱下衣服,放眼望去,白花花、黄澄澄、黑黝黝、总之啥肤色都有,一个个士卒光着屁股,两人一组,嘻嘻哈哈地帮着对擦拭身体,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随军书记官的黄庭坚,坐在一块大石上,垂首闭目,显然是不愿看这种斯文扫地的场面。
杨逸带来担任军医的那些女孩子躲在树林里,根本不敢冒头!
余兴诡异地一笑,凑上来对杨逸说道:“大人,属下有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大人,不如让大伙别穿衣服了,就这么行军,既凉快又威风,反正这鬼地方几十里也没户人烟,怕啥!”
三万人裸奔?两手扛着枪,两腿还扛一支枪,这上下两支枪,还真是天下无敌了!
杨逸驱散脑中浮想联翩的壮观景象,轻咳两声对余兴说道:“这主意不错,不过合不合用还得有人试过才行,这样吧,就由你先试,从这里到柳州你就不用穿衣服了,你要细心体会其中的到好坏,到时汇报予我,若是可行,再全军推广。”
余兴吓得脸色一惨,连忙哀求道:“大人,您饶了我吧,属下这身材不好,会给大军丢脸的!要不大人您让包大人来试,他身材雄壮威武,让他来代表我军……啊!谁?谁踢我……嘿嘿,包大人,正说您呢,您来得正好,大人有话跟你说,我还有事……”
余兴被包毅一踢踹倒在地,这会也顾不得讨还了,捂着屁股一溜烟地飞奔而去。
用过午饭后,大军继续前进,因为方才那场雨,山间的天气凉爽了许多,但路就更难走了,几万双脚踏过去,地上的泥浆便没到了脚面,拔起脚来就困难,不时有人摔倒,沾得满身是泥。
行军速度非常缓慢,看得杨逸直皱眉头:“余兴,随本帅到后面看看,莫要有人掉队才好。”
“喏!”
杨逸带着一群侍卫,打马往回走,士兵们见到他纷纷叫杨学士。杨逸一边打马,一边喊道:“不必管我,注意自己的脚下,有走不动的,旁边的兄弟要搀扶一下,伍长看好自己的伍,什长看到自己的什,千万不能让人掉队。”
“兄弟们加把劲,毛猴子杀我数万百姓,现在还占着邕州不肯退去,咱们这次要打到升龙城去,活捉交趾王李乾德!”
士气慢慢被杨逸鼓舞起来,士兵们高喊着着活捉李乾德,行进的速度加快了不少。但那些负责运送粮草的厢兵役夫,就没这么好办了。
大军的粮草多是以驴马驮,还有一种独轮车,这种独轮车的轮子足有半人高,轮子两边各装两袋粮食,前面用驴马拉动,后面一人扶车把;
若是平路还好点,遇到这种泥泞的山路,扶着车把的人就非常吃力。一辆独轮车要两个人扶车把才行,想要跟在大部队,一辆车要配备四个人,不时轮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山路窄小崎岖,两**车根本走不了,只能使用这种独轮车,拉得少些,但好歹能用。
前边一辆车子压上泥浆下的石块,翻倒在地上,粮食用油布包着没事,但车子一翻倒,驴叫人吼,把整个队伍都拦住了,四个车夫正使出吃奶的劲把独轮车扶起来,浑身泥污。
好在这种车只拉几袋粮,几个人还能扶起,队伍很快又动了起来,但驴马、车子成千上万,一有车倒地,队伍就得停一会儿,这行进速度就别提了。
在这种地方打仗,敌人还没见着呢,自己已经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了,杨逸也想过直接带支船队从海上直逼交趾都城升龙府,但现在正值六七月份,海上风暴不断,一个不好就会全军覆没。
更主要的是,这次南征,绝不光是征讨交趾这么简单,大宋北边、西边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没精力老在西南纠缠,这次南征,还要对西南各个羁縻州作一番梳理。
大宋已经派人出使大理、真腊、占城。杨逸也已传令四十四州,五县,十一洞首领齐聚宾州,这都是为梳理西南做准备。
这次杨逸只带来三万军队,不是大宋轻敌,事实上这只是南征大军的一支。而杨逸主要的任务是负责西南的改土归流。
是到改变土人治土民这种政策的时候了,否则西南就难以长治久安,更淡不上发展。
但改土归流是极为艰难的事,明清两朝做了几百年,才慢慢解决西南土人自治的形态,杨逸要在短期内完成这项任务,这是何其艰难啊!
*
PS:鹰刀★、红太阳、秋之神光、dylw、燕云节度使、霞飞双颊、红太阳等人的支持,谢谢你们!未完待续……)
s
第401章 杯弓蛇影
邕州,自晋朝建武二年设治,因邕溪水而得名。。)熙宁八年交趾李常杰和宗亶率十万大军屠城之前,邕州有百姓近七万口。
那惨烈的一战,除了战前少数逃离的百姓,余者近六万人在城破之后全部被屠掠一空,李常杰还下令拆毁了邕州城。
大宋收复邕州虽然已经二十年,城廓也按原趾建了起来,但城中百姓一直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事隔二十年,交趾再次攻陷邕州。城中五万百姓逃散两万,余者三万人再次沦落蛮夷手中。
此刻城中虽然已看不到尸首,但浓浓的血腥味还未散去。州衙中,阮志顺和几个大将蹲在一幅简陋的地图前,正讨论眼下的战事。
阮志顺五十岁左右,中等身材、肤色稍黑,腭骨宽大,嘴唇阔而薄,眼双有鹰视狼顾之气,第401章梧州、贺州、藤州、浔州等地兵马,计一万五千人西进,正在猛攻贵州,宋军不计伤亡,日夜猛攻,而且宋军突然多了一种叫手雷的武器,在攻城时给我军造成极大伤亡,一日便损失近千人马,陈昶将军请求大帅立即发兵增援。”
阮志顺脸上不动声色,又伏在地图上仔细看了起来。杨逸大军到来之前,苏庆良一直据守浔州,不敢西进。现在驻守贵州的陈昶有兵一万,苏庆良也不过一万五千人,却突然不计伤亡的发起猛攻,这意味着什么呢?
阮志顺目光在地图上巡睃着。稍为谨慎些的将领就不会这么干。
但是,这种剑走偏锋的招式虽有失稳重,可一但奏效,那它就是神来之笔,让人防不胜防。
从之前分析杨逸这个人的性格来看,此人性格果敢,无论军政,其行事风格都极为新奇,为人所不敢为。
想到这些,阮志顺心中一凛。他一直疑惑杨逸怎么只带三万人马来。自已要死守昆仑关,杨逸却不计伤亡地攻打贵州,现在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他这三万人马应该只是一路,还有一路当是走东线,一但贵州打通。杨逸就可以通过珠江水道源源不断地投送兵力和补给物资。
这飘忽的一手棋,顿时就让自己陷于被动之中。
杨逸!果然不是善男信女啊!
“柯长洛!”
“末将在!”
“本帅令你率一万……不,两万大军日夜兼程增援贵州,你记住,若是你率军到达时,贵州已陷落。你无论付出大多的代价,都必须把贵州给我守回来,否则,军法从事。”
“末将遵令!”
看着柯长洛急步离去,阮志顺暗暗吁了一口气,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杨逸的赫赫武功不光是在宋国盛传,同边小国同样久闻大名。这次杨逸虽然只带来三万军队,阮志顺却丝毫不敢轻敌。
大越国和西夏一样,从立国开始就与宋国纷争不断,大越国地窄民稀,需要不断侵掠宋境,蚕食土地,掳夺百姓,才能增加自己的国力,二十年前李世杰攻入宋境,杀掠百姓不下十万,大越国欠下宋国的血债并不比西夏少。
以前宋国北有契丹,西有党项,无力南顾,加上广南烟瘴路险,大越国可以高枕无忧,肆无忌惮。
但现在,西夏被灭了,辽国眼看岌岌可危,宋国却蒸蒸日上,加上宋国如今的当政者作风强悍,对内强硬,对外更是有仇必报,这让大越君臣寝食难安,生怕宋国将来回头清算总账。
坐而等死,不如奋起一击,一众君臣商议之后,决定还是先发制人,趁宋国全力治河,西北未定,辽国将溃不溃之时,一举夺取两广之地,壮大自己,将来才能与宋国一较长短。
时不我待啊!阮志顺又不禁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