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205部分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05部分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好啊,玖儿辛苦了。”
“嘿嘿,总算在年前做完此事,官家再去显文阁查资料就方便多了。”
“恩,朝中放假之时朕便可以好生去了。”
咸淳元年的最后一天,我又睡了个懒觉,在全玖的催促之下,我才慢慢地从床上爬了起來。和去年一样,宫中辈分最高的谢道清在宁坤宫中筹备皇室御宴,准备迎接新年的到來。
宋朝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文化娱乐,人们也很重视,特别是各种节rì的庆典。在这个和平时rì长久、重视传统的朝代里,差不多将古代的节rì娱乐发挥到极致。尽管南宋末期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人们追求享乐的生活依旧如故。民间尚且如此,何况皇室?作为最隆重的节rì……chūn节更是所有节rì中的重头戏。
整个宫中的喜庆气氛相当浓厚,四处张灯结彩,各种各样的彩灯不下数千盏,有文殊、普贤等菩萨像,有三清祖师等各路神仙像,也有各式吉祥动物像,造型千变,栩栩如生,等到夜幕降临,数千盏彩灯同时亮起,实不亚于我在后世所见的灯会。道路两旁鲜花簇拥,宫殿之上灯笼高挂,桃符和chūn帖子更换一新,无一不透露出节rì的欢快喜悦。
走进宁坤中,首先可见的是在大门两旁的桃符上面贴着一对崭新的chūn帖,这对chūn帖的笔墨似乎还未完全干透,一便知是刚刚写上的,chūn帖的上联写着“御水冰销鸀,宫梅雪压香。”下联是“新年贺交泰,白rì渐舒长。”这首chūn联是昔年大文豪欧阳修在当翰林学士时所作,一直深受宋朝皇室的喜爱,几乎成为每年chūn帖的首选。
在古代,桃符最早是辟邪用的桃木板,挂在大门两旁,分别画着降鬼大神“神荼”、“郁垒”,以驱鬼压邪,这两尊大神叫做门神,面目狰狞,古老相传,有这两位门神守门,百鬼畏之。自唐朝起,又增加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两员大将,作为新的门神,于是便有了四位门神。到了宋朝,宫廷文化气息更为浓郁,嫌弃门神过于俗气,便换成了chūn帖子,也就是在桃符上面贴上chūn帖代蘀门神。
chūn帖自宫中慢慢传到了民间,新年时悬挂chūn联在百姓中已经相当普遍,这就慢慢形成了后世所说的chūn联。由于chūn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chūn联为“桃符”。
宫中的chūn联高雅,讲究情调,而民间的chūn联通常则是通俗的祝福语,只要大致对仗即可,在南宋后期,基本上已被百姓所接受,成为chūn节时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
“官家來了?”谢道清笑道。
“恩,见过母后。”
“免礼,官家,來,母后的宁坤宫中还有不妥之处否?”
我赞道:“母后,此处胜景,大喜也。”
“哈哈。”谢道清笑道,“母后和全妃等人忙了好几天了,官家四处。”
“见过官家。”我的众位妃子们不知从何处齐齐來到我面前行礼道。
“众位爱妃,平身,今rì乃是喜庆之时,就不必大礼参见了。”
“谢官家。”
“官家,门前的那幅chūn帖上还少一横批,大家都知道官家乃神人也,特地将横批留给官家來作。”chūn夏秋冬四妃中最讨人喜欢的秋妃道。
“横批?”我一下想起刚进门时所见的对联上的确少一横批。
谢道清道:“是啊,官家,母后和众妃子们商议,这横批留待官家來作,势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也。”
全玖附和道:“去年官家为新年赋诗一首,今年就请官家作此横批吧。”
“啊?每年朕都有任务吗?”
谢道清笑笑:“是啊,谁叫官家是神人呢?”
我想了想道:“好,母后,只是孩儿希望和全妃一起來完成这句横批。”
“这是为何?”
“母后,孩儿习惯用硬笔写之法却会贻笑大方的。”
谢道清知道我的墨迹难以出手,一听就明,一边唤來宫女笔墨伺候,一边笑道:“行,官家作,全妃写。”
秋妃等人齐齐笑道:“都听说官家是神人下凡,全妃姐姐也是才女,快点让臣妾等一睹风采。”
“母后,这宁坤宫统率后宫,母后母仪天下,又是历朝以來最为贤明的太后,孩儿,这横批就叫凤舞九天吧。”
自古以來,我国便有龙凤呈祥之说。古时,人们用龙形容男xìng,一般指帝王,凤凰形容女xìng,一般指帝后,均是人间之最。我用凤舞九天來形容谢道清的宁坤宫乃是九天极致,也指谢道清乃是全天下最有威势的女人,自然和这宁坤宫十分贴切,至于是否和对联的内容相关,也就无人关心了,有道是马屁千拍万拍都不嫌多,谢道清听來当是十分受用。
“好!好一个凤舞九天。”在我的吹捧之下,谢道清开怀大笑,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全妃,來,速速写上,即刻张贴。”
宁坤宫大门上的对联是朝中大儒何基亲笔所写,笔迹刚劲粗狂,铁画银钩,神韵兼备,似神龙摆尾,洒脱雄健,全玖的笔迹则是柔软清秀,美女簪花,倒是真如凤舞一般。
我虽然不懂书法,却也能够出这幅对联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赞道:“不错。”
和去年相比,今年宁坤宫的年夜饭人数少了谢道临,他说要在军中和御林军将士们一起度过,但却多了chūn夏秋冬四位新进宫的妃子,倒是更显热闹。chūn夏秋冬四位新妃洠в屑焦远Q的粗鲁野蛮,只知道我这位皇帝平易近人,极易相处,所以比起全玖等人更加放得开,说说笑笑中气氛热烈。
祭完先祖,在谢道清的安排下,我们围坐在一张大台上,开始了晚宴。
谢道清从宫女手中接过酒壶,亲自给每人倒上一杯屠苏酒,道:“先饮下这杯屠苏,大家來年平平安安。”
“谢母后。”
“谢太后。”
屠苏本是一种草名,屠苏酒是种药酒,相传是由汉末神医华佗所创,华佗将多味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推介流传开來。经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时的食俗之一,取意消除疾病,保佑平安。
第二杯酒是椒柏酒,以柏叶和花椒浸成。在中国传统中,芳香植物多被认为具有辟邪的功效,并且在古人眼里,花椒结子繁多,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柏树万古常青,则有长笀的蕴义。一杯椒柏酒,寄托着老年人对健康长笀和年轻人对于多子的期盼。
饮完椒柏酒,谢道清又道:“这第三杯酒和往年大不一样,却是官家亲自创造出來的一种新型高度白酒,因酒劲过大,大家浅尝即可。”
“啊,好辣的酒。”不善饮酒的秋妃喝完后先道。
“虽辣却爽口,洠氲交褂腥绱嗣谰啤!毖蠲廊说木屏科拇螅韧旰笕词谴笤薜馈
“这种高度白酒你们各自依据自己的酒量,适可而止。”
“是,太后。”
作为主人的谢道清乐呵呵地招呼道:“恩,三杯酒已过,大家先吃点chūn盘。”
所谓chūn盘乃是各种蔬菜汇集的拼盘,不像后世所说的拼盘大都是由荤菜拼成,其最早起源于五辛盘,而所谓的五辛,就是指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五种辣味的蔬菜,古人在过年时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还给它起了个颇有诗意的名字“五辛盘”,后來人们又对五辛盘作了一番改进,增加了萝卜、蒌蒿、嫩芹芽、嫩韭黄等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名为“chūn盘”,后世北方的chūn饼、南方的chūn卷即是由chūn盘演化而來。
“谢太后。”
谢道清慈祥地着众人道:“好了,下面大家随意吃,尽情吃。”
“是,太后。”
吃过chūn盘,一道道凉菜、热菜被宫女们端上桌面,菜肴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除了鲍鱼等极少数海鲜之外,几乎后世所有的肉类食物应有尽有,而蔬菜的种类却不如后世的品种那般齐全,不过,宋朝时期的食物却都洠в惺艿焦郏縫》
荆耸钦嬲幕繁j称贰?

第301章 新年大朝会
 正文 第301章 新年大朝会
第0章 新年大朝会
若论宫中菜肴的味道,除了辣味不足以外,其它的我觉得和后世相比,也是大差不差,但宫中年夜饭的品种之多,却让我感叹万分,这一顿饭下來估计可以抵得上一个寻常百姓家几年的收入吧。谢道清平时颇为节俭,大多以素食为主,偶尔奢侈一次我也洠в卸嗨凳裁矗慰稣饣故且荒曛凶钗≈氐幕适夷暌狗埂
这顿年夜饭吃得极慢,在全玖和秋妃的带动下,大家不停地说笑劝酒,气氛热烈,连谢道清也笑语不断,和当初相比,谢道清越來越像个普通人家的老祖宗,少了几分威严之势,却多了几分慈祥之sè,和我最早的记忆完全判若两人。吃完晚饭,已经接近子时,此刻宫中花灯齐放,照得四处亮堂堂的,直如白昼般。
一会后,谢道清道:“官家,燃放编炮烟花,迎接新年到來。”
“好啊。”
宋朝时的鞭炮普遍采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所以做成“编炮”,随着火药的问世,烟花也已经大量出现。相传,烟花最早出现在唐代,到了北宋宣和(9……25年)年间,以火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已有了大规模的成架烟火。辛弃疾在诗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句诗就很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烟花的燃放情况。到了明清时期,烟花已经大规模在民间盛行起來。
炮竹声声除旧岁,对于除夕而言,燃放鞭炮是国人最具代表xìng的庆祝方式了,只可惜到了后世,不少大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使得节rì之气氛骤减。
按照大宋王朝的传统,大年初一这天,除非有国丧、rì食等极为特殊的情形出现,否则朝廷都要举行大朝会,这个大朝会并非商议国家大事,而是朝贺仪式,普天同庆,君臣同乐,共同祝愿新年新气象,御八音之和,临元旦之会,人神同庆,夷夏來同。
去年的新年大朝会因先帝驾崩不久,故一切从简,宫中连烟花、花灯等庆祝活动都未安排。
根据礼部的安排,大年初一寅时过半(早上4点),天还未亮,我已经沐浴更衣,早早地來到祈年殿内,在礼部尚书马廷鸾的陪同下,我虔诚地燃起一炷清香,这是宫中新年第一炷香,名为“天香”,意思是蘀天下百姓向上天祈祷今年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虽然昨夜在宁坤宫中守岁至凌晨,整夜几乎洠в兴酰乙谰蒵īng神抖擞,想來是受新年气氛的影响之故吧。
上香完毕,天空刚刚放亮,我坐上大轿朝大庆殿行去。此时,宫门未开,早已聚集的百官们正在门外候着,等着大朝会的举行。
“陛下,可以传唤百官入殿朝贺了。”当我坐在大殿的龙椅上时,马廷鸾奏道。
“恩,小七。”
“小的在。 ”
“着御前侍卫引领众官入宫。”
“是,陛下。”
大庆殿外值班的侍卫统制蓝羽急忙通知沈墨带领十八名卫士去到皇宫门前,引领众官按品序高低依次进入宫内。我端坐在殿内的銮驾之上,着大臣们鱼贯而入。
新年大朝会时,大庆殿内的布置也与平时稍有不同,除了殿内高挂的灯笼外,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四个长相威猛的大汉身穿崭新的甲胄,手里分别持有金斧、金钺、金槊、金镋,威风凛凛地站在大殿陛阶的四角,这四人号称镇殿将军。按照传统习俗,镇殿将军在新年第一天分持各类神器,镇守大殿四角,即可保殿内一年平安,就如门神的作用一般,这种习俗源自宋太祖,并贯穿整个宋朝。
首先进入大殿的是身为百官之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