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299部分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99部分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笔贝竽砸黄瞻祝裁挥卸嘞耄闼孀爬先俗吡私ィ幌氲秸庖蝗ゾ谷桓谋淞宋业囊簧
少帝衣冠陵中空空荡荡,只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前方,甬道的墙上全都绘满了彩sè壁画,我一边着这些壁画,一边随着老人慢慢地向前走去。
墙上的壁画sè彩鲜艳,似乎是刚刚画上去一般。画上的内容简单明了,只要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能懂,而且每幅画都配有文字解说。第一幅画讲的是盘古开天地,第二幅说的是大禹治水,后面的壁画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瞬间,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大破匈奴,唐太宗贞观之治等,只有最后一幅画显得与前面格格不入,从画中文字可以出,这幅画讲述的是南宋度宗皇帝赵禥的生平,这度宗皇帝昏庸无能,如果不是早死,他才是南宋真正的亡国之君,就凭他,怎么能够和前面那些画中的伟人相提并论,只是不知何故却也出现在这壁画中。
“你一定在奇怪这幅画吧,怎么会有度宗皇帝?”黑衣老人在进来后第一次说道。
我点了点头答道:“是,历史上的宋度宗并无任何可圈可点之处。”
黑衣老人呵呵一笑道:“正是如此,自宋度宗后,南宋末代三位皇dì dū是不足十岁的孩子,根本不能改变亡国的命运,因此,这度宗皇帝是改变宋朝,改变汉民族的最后希望,你从这甬道尽头的石门进去后便会知道一切了。”
既然我已经进了少帝陵,也就只有继续向前了。
我用力推了推石门,没料到那石门“呲”的一声,很轻松地被我推开了,我并没有停留,也没有注意到在我用力推门前的瞬间,黑衣老人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后背,更没有注意到我的力气为何一下变得如此之大,便径直走了进去。

第420章 战争债券
 正文 第420章 战争债券
“史爱卿。这里面有三个原因。”我解释道。“第一。因为朕所说的那路奇兵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壮大;第二。如果提前行动。可能会打乱双方的节奏。大家都知道。朕和忽必烈都会在襄阳投下重注。都希望能在襄阳城外尽可能多地消灭对方的生力军。而人数密集的战役会更加适合我朝火器威力的发挥;第三。在蒙古大军还未到达襄樊之前。其国内的军队可以随意调配。加上其骑军机动xìng强。朕担心。云南未得之时。蒙古军队便会大举南下。将我朝军队困在那里。而到了襄阳大战交织之际。蒙古人的机动部队也不会很多了。”
史岩之想了想道:“陛下所言极是。”
我接着道:“击溃蒙古人在云南的势力后。四川军区加上广南、苗家军区的大部分人马。在数量上就要超过蒙古的西路军了。在双方将士战力等同的情况下。人数为多的我军自可占据主动。”
范文焕赞道:“陛下之高。前无古人也。俗话说。下棋三步。而陛下此举已经可以到十步之外了。”
我笑笑:“陆爱卿。范爱卿。你们军务院和兵部做出初步的计划。先让四川军区制置使高达将军、副制置使张珏将军以及安抚使昝万寿知晓。届时由高达将军统一指挥西南联军。”
“是。臣遵旨。”
“还有就是临安军区了。在印应雷返回临安后。立即进行新的战术演练。临安军区现有三厢军力。加上到今年九月份。新扩编的一厢。就有四厢之军力了。这四厢将士中。朕打算抽调两厢之兵力随朕前往襄樊。另外一厢由印应雷指挥。加上小部分水师陆战队。组成一支一万五千人左右的特殊联军。从海路北上。在山东半岛登陆。直插敌人的腹地。剩下的一厢则需要分兵守卫琉球省、济州岛和临安。”
陆秀夫道:“陛下。印大人只率领一厢将士和部分水师陆战队深入敌后。人数会不会太少了。”
“人数虽少。但也只能如此。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印应雷自山东半岛登陆后。会远离我朝。后勤补给全要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如果人多。是很难解决将士的粮草问睿涣硗狻C晒诺亩肪⒉桓仪峋偻K且媸弊急傅钟医淳慕ァ6渲新肪衷谙逖舾境椴豢怼K浴V灰∮妆芸晒湃说闹氐惚狼颉SΦ蔽薨4耸码藁嵬∮鬃邢干桃楹笤僮鼍龆ā!
“是。臣明白。”
“诸位爱卿。各军区的任务说完之后。朕最后來说说火器的分配。”
“请陛下指示。”
“到今年年底。按照计划。火枪的数量大约会在两万五千支。其中。除了御林军会全部配齐火枪外。朕打算再将临安军区一个厢的兵力改造成火枪手。另外。各地來临安培训的四千名火枪手。就地组成一支火器dú lì师。下设四个团。由江万载担任师长。原御林军火枪总教头李隆出任dú lì师教头。在临安随同御林军一起训练。明年开chūn之时。进驻襄阳。至于神器。到年底前大约可以生产出两百五十门。除了拨给水师五十门之外。朕会单独成立一支神器部队。这支部队隶属御林军。组建之后。会随朕前往襄樊。至于其它的军区。先期各配备一百支火枪即可。让他们先适应起來。等明后年火器的数量充足以后再慢慢配备了。”
陆秀夫问道:“陛下。火器部队为何要集中呢。给每个军区平均配备一些不好吗。”
“陆爱卿。我朝的火器水平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单就速度而言。如果是一对一。火枪手的战力还是要逊于一位娴熟的弓箭手。因此。只有集中起來。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器的威力。除非后装枪能够研制成功。否则是很难改变现状的。而火炮也就是神器。威力虽然很大。但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所以也无法大量生产。现阶段。我朝火器的使用只能用数量來弥补质量的不足。而数量之多又得耗费巨资。所以。朕只能将有限的火器资源用到极致。”
“再说了。随着火枪手这种新型兵种的出现。步兵的技战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会出现由长枪兵、刀盾兵保护的火绳枪方阵。也就是横队(即线式阵列。简称线阵)。或者是纵队进攻加上散兵线。又或是以战斗小组的方式。跃进交替进攻。其间还间杂散兵战术等。目前。我御林军中的火枪手在进攻时是按照朕所想象出來的阵势(以荷兰莫里斯方阵为基础)來进行训练的。其优劣势还需要在战争中加以验证。如果火枪手的技战术完全适应了火器的发展。并与军队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就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战斗系统。那时。才是大规模推广火枪的时候。”
一直以來。火枪手的技战术训练都是由我亲自负责。御林军直属我的管辖。军务院并不知道其训练内容。今天我所说的横队、纵队等火枪手阵列也是殿中参会人员第一次听说。
“洠氲交鹎故值难盗芬埠芨丛影 3蓟挂晕灰驹谝慌拧B址偾箂hè击就行了。”陆秀夫听完后感叹道。
“当火器发展到一定地步时。就会像陆爱卿所说的这么简单了。只是现在还不行。现在还是要靠阵势。而且还要和冷兵器配合。才能形成最为有效的攻击。”
陆秀夫似懂非懂道:“真希望我朝尽是火枪手啊。”
“这个嘛。应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说到这里。我叹了口气继续道。“朕现在很很穷啊。战争就是在拼财力。这话还真不错。”
这些大臣们都知道。火器的制作完全是靠金钱堆积出來的。
贾似道突然接话道:“陛下。臣有两条建议。可以缓解目前的财力状况。”
“是吗。师臣。说來听听。”
贾似道慢条斯理道:“陛下。临安的红十字会业绩突出。其资金來源全在于民间善人之捐助。所以。臣以为可以效仿。让我朝的商人、地主及百姓中的富裕者捐款。以备军需的增长。近两年來。我朝的经济飞速发展。民间百姓的富裕程度同步得到很大的提高。只要陛下登高一呼。必然会得到我朝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其次。我朝是否可以发行和战争有关的存款凭证。以大宋银庄作为该凭证的发行机构。然后分年限进行偿还。并根据年限的长短。给予一定的利息。使之可以获得比存入银庄有更多的收益。如此一來。双管齐下。势必可以筹备到相当数量的军费。”
“捐款。战争债券。”我有些异样地着贾似道。
贾似道也愣了一下道:“陛下。这个战争债券之名倒是十分贴切。”
债券是zhèng fǔ、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以及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历史比股票要悠久。其中最早的债券形式就是在奴隶制时代产生的公债券。据文献记载。古代希腊和古罗马在公元前4世纪就开始出现了国家政体向民间商人、高利贷者和寺院借债的情况。每当遇到财政困难、特别是发生战争时。国家便会发行公债。
我曾经向杰瑞。波罗详细了解过威尼斯的各种情况。其中就有金融方面。杰瑞言及。早在9年。威尼斯zhèng fǔ便尝试发行过债券。在他离开之时。威尼斯zhèng fǔ已经正式授权议会。将公债券的发行方案纳入其法律范畴。
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债券则始于7世纪的英国。而我国的公债券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由清朝zhèng fǔ发行了第一张铁路债券。
我不知道是贾似道自己还是其幕僚想出來的方法。但这种想法一定是超前的。可行的。不管怎么说。贾似道的脑袋中还是有些内容的。尽管这种想法在不少人听來只是天方夜谭。
对于募捐一词。参会人员都能听明白。只不过这些人大都是武将出身。对于什么是债券。却是根本洠в懈芯酢K淙患炙频浪档没顾阆晗浮5窃谝皇敝淠睦锓从Φ霉齺怼
不过。好在我懂。
陆秀夫见我不语。问道:“太师大人。这战争债券真的可行吗。”
“当然可行。”我笑笑。替贾似道回答道。“债券的发行是迟早的事。师臣。”
“臣在。”
“你有具体方案了吗。”
贾似道起身道:“回陛下。臣只是有这样一个初步的想法。这种债券和百姓将自己的钱财存入银庄相似。但其收益会略高于单纯的存款。简单而言。债券的实质就是朝廷向民间百姓借贷。并逐年支付债券拥有人的利息。或者到期之时连本带利一同归还。至于详尽方案。老臣暂时还无。”

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书
 正文 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书
我想了想道:“师臣。有关募捐和发行战争债券之提议很好。朕予以采纳。小七。”
门外的小七入内道:“陛下。小的在。”
“小七。传朕旨意。让大宋银庄阮登炳、商业部廖莹中。半个时辰后到这里开会。师臣。军务会议结束后你也留下。和朕一起。同他们商议。”
战争债券的始作俑者会不会是廖莹中呢。我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不过。从接下來了解的情况。的确是贾似道自己的主意。
“是。陛下。小的这就前去。”
小七走后。我问道:“各位爱卿。还有其它问睿稹!
陆秀夫道:“陛下。臣还有本奏。”
“恩。请讲。”
“陛下。在宜城设立前沿指挥部一事臣认为不妥。”
“是吗。是离襄阳城太近之故。”我了地图道。
“陛下明鉴。离襄阳很近。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宜城县虽然历史悠久。但城池过于低矮破旧。屡经战火的破坏而一直洠в行奚伞J挡焕诜烙:苋菀妆幻晒牌锞黄啤A硗狻R顺撬蛟械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