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第6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
总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张蜀生自然是要实践承诺的,男人一诺千金,华夏一诺也一定会做到。在这种事情上为难德国人毫无意义,给他们穿小鞋也有的是地方和时机。
希特勒给出的名单上,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自然不在名单上,列宁格勒身后的卡累利则在名单上,因为这里是列宁格勒之后盟军的大本营,最重要的军事重地,即便在毒气战中,受损也很小。
卡累利,伦敦,伯明翰,华盛顿,纽约,洛杉矶,旧金山……
这些城市,都在希特勒的“自荐名单”上。
张蜀生看的皱眉不已,英国还好,伦敦和伯明翰的华人,愿意离开的早已通过“华侨组织”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华盛顿更是只有极少数顽固分子不离开,但是,纽约和洛杉矶却有大量的华人,并不是因为顽固不离开,情况很复杂。旧金山就更别说了,一直是华人高度聚集区。
“看来还是要自己动手改。”
张蜀生拿起笔,默想了美国几大城市的战略价值和华人撤离情况,最终在这个名单上勾选了几个地方:卡累利,伦敦,伯明翰,华盛顿,芝加哥。
第483章 核袭击(中):长弓射夷狄
张蜀生决定兑现诺言,通过核租赁的方式核袭英美后,总参谋部就开始超高速运转起来,一套套预备方案被挑选出来,其中最合适的立即加以修改,精修,在张蜀生作出决定的第二天早上十点,两份详细的核袭击报告就摆在了张蜀生的面前。
两份计划他都看了一遍,25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了,无论是机载投放的原子弹,还是导弹上面装载的核弹头,前者经过了实战的考验,后者则早早就完成了小型化上弹的研制工作,经过多次试验证明性能可靠。
简单来讲,两份计划,一份是机载投放核武器的方案,一份是弹载的方案,两份方案各有优劣,核轰炸机的方案来看有多次实战经验,可靠性极高。弹载的方式也是好处极其明显,能够出其不意,远在万里之外就能制敌于死地。
由于帝国在30年代就开始了导弹的研究,一直以来发展特别快,从最开始的射程两三百公里,到后来的射程1000公里,1500公里,3000公里。
1937年后,导弹生产和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导弹理论技术超前的情况下,一年一个小台阶,三年一个大台阶。1937年完成5000公里射程的导弹试验,虽然精度还有待提高,但原本就是生产来装核弹头的,精度问题可以暂时落后于导弹射程和稳定可靠性甚至是生产成本这几大要素。
1942年,射程8000公里的东方导弹试验成功,在理论缩短射程的情况下,从东北向西北发射,实际射程达到了6000余公里,导弹研制和生产正式进入洲际导弹时代。
相比起后世动辄几十枚,几百枚,几千枚的中远程导弹,洲际导弹来说,张蜀生需要的仅仅只是几枚或者十几枚洲际导弹,因为如今不存在任何核武竞赛,目前地球上也没有相应的敌人,小批量的洲际导弹是适用的。
何况,哪怕是最坏的情况下,张蜀生还拥有一艘中华号星际战舰,这个是最逆天的东西。
不过,他深知,一个文明即便以超高速的速度发展,也不能断层式的揠苗助长,所以,他依然按部就班地制定科技进步计划,生产适量的核武器和洲际导弹,在使用上相比星际战舰更方便,成本也不高,威慑力也足够,总不能有点小事情就要驾驶着星际战舰去耀武扬威一趟,也没有那个必要。
1945年,在极小批量的生产中,射程超过10000公里的洲际导弹正式试验成功,这一次不再是从国内东西方向发射,而是直接从西北向太平洋深处的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发射,误差虽然最终超过了50公里,但卫星依然追踪到了它的踪迹,成功回收了导弹的有关部件,证明试验是成功的。
在占领了澳大利亚后,这些所谓的英属领地,都被帝国接管了。只是像巴布内亚新几内亚这样山非常多,交通非常差的地方在政权改造中速度非常外,其他都没有太大影响。土著人甚至对于那些黄皮肤的中国军人没有任何反感,侵略和占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中国军队不主动大规模屠杀,他们就习以为常。
而中国的军队非常没有屠杀和虐待这些落后地区的土著人,反而在政权改造的过程中快速设立了警察局和法庭,用制度和法律来管理当地秩序,维持治安,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欢迎。
“还是选择导弹弹载的方式吧,两枚导弹而已,性能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张蜀生思索良久,认为还是导弹方便,首先战略轰炸机调动需要时间,执行任务要时间,而美国本土的高空和超高空警戒雷达,以及高空战斗机都有相当数量的布置,使用战略轰炸机可能要冒相当风险。
毕竟,这次要核轰炸的是华盛顿和芝加哥,这两个城市离得可不近,核轰炸机的航程虽然很大,但那是指的航程而言。
帝国目前距离美国最近的地方是远东,从远东到美国东部的距离大约在6000…8000公里左右,就算加挂油箱和增加油料装载,也绝对是飞的过去飞不回来。
相比之下,导弹的优势就太明显了,飞过去就不管了,只要打中,退一万步说,没有打中目标,只要是掉在美国领土上,效果都差不多,只是死的人少一些而已。
从计划上来看,总参谋部拟定的核轰炸机方案,也是从远东最北端的机场转机起飞,轰炸美国,但是飞机飞不回来,只有在南美某亲中的小国迫降。
这个计划原本没有太大问题,毕竟张蜀生记得原本历史上,美国人就是从航母上起飞轰炸机,然后迫降在中国,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现实实施却有问题。
美国人也不是傻子,照着地图数也知道中国要核轰炸美国,除了将航母舰队开到太平洋最中心,靠近珍珠港一带,就只有在远东部署核轰炸机。
舰载轰炸机的航程根本不符合核轰炸的作战要求,那就只有从远东转场起飞。
这样一来,美国人在阿拉斯加一带秘密部署的高空和超高空探测预警雷达可不少,而新一代的喷气式战斗机也部署在西部,随时准备拦截意图从远东取道入侵的中国轰炸机。
这个时代,轰炸机突袭最好的办法还是高空高速,但是在美国人最新一代的F—3战斗机面前,这个难度就非常大了,有情报显示,美国人这种F—3战斗机不但作战高度达到了战略轰炸机的极限高度,甚至可能如同中国的主力喷气战斗机一样,秘密部署了空对空导弹。
战争是催化科技的最佳途径,也不只是中国在进步,所以,这些东西张蜀生都必须要考虑,当然,总参谋部的计划中也考虑了,总不能派飞机去轰炸美国,结果才刚出门就被揍下来了。
所以,导弹还是最佳的选择。
而且,由于导弹的研制成功比较早,帝国有足够的时间在远东部署了一定数量的洲际导弹东方—42型导弹,射程虽然只有1万公里,但却比东方—45型远程洲际导弹的精度和可靠性都要高一个台阶。
有了基本的想法后,张蜀生拿起电话,说道,“我是张蜀生,让战略火箭部队的司令官陆梓云将军来一趟我的办公室,注意保密工作。”
四十分钟后,张蜀生处理完了两尺多高的文件后,敲门声终于响起了,应答后,陆梓云推开门走了进来,随行的还有总参谋部长蒋百里。
“委员长。”
两人敬礼后,张蜀生示意他们坐下,茅云先已经提前在小桌上摆放好了那份关于使用洲际导弹发射核弹头的计划书。
蒋百里倒是一看开头就知道委员长选择了核导弹的方案,也就仔细看了看,发现果然上面有几个细微地方的批注,是委员长的笔迹。
陆梓云在之前也参与了计划的制定,很快就看完了计划,顿时激动地站起身,再次立正敬礼说道,“委员长,战略火箭部队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你呀,就这么有信心?呵呵。”张蜀生笑了笑,指着计划书说道,“这个洲际导弹的发射问题,成功率可是达不到百分之百,我也考虑过了,就算万一发射失败,只要能够打到美国本土就算成功。”
张蜀生也没瞒他,实话实说道,这个洲际导弹的成功率问题,哪怕是在21世纪也没人敢说一定成功,尤其是印度阿三大哥们,两三次就失败一两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为了提高导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他宁愿加大成本,使用慢工出细活,高成本出高质量的办法来生产制造,只差没有像最精密的钟表一样全手工打造了。
为了满足帝国的超高精度加工和制造难题,他可是兑换了好几台非常先进的工业母机,和一些关键的高精尖设备,这些设备用于大规模生产制造肯定是不行,但保证小范围的需求还是没问题的。
“委员长教训的是,那我就保证不会出现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败。”
陆梓云一挺胸,严肃地说道。
张蜀生满意地点点头,也没有多废话,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的导弹在精度方面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这个误差并不是不可以把握。”
“是的,委员长,如果是按照大致的误差计算,我们是基本可以掌握误差概率的。”陆梓云说道。
张蜀生:“这次对英国和欧洲地区的核轰炸我不担心,对伦敦和伯明翰等三个地区的轰炸都可以使用准确度更高的中远程导弹东方—37导弹。
美国方面的两个城市,华盛顿和芝加哥都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城市,这个计划上面写的非常清楚,我们要给美国人带去惨痛的教训,让他们彻底投降,并且受到最大限度的削弱,核弹是一定要造成重大杀伤的。
执行计划时,要确保核弹落在城市里面,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只有一次对美国人使用核弹的机会,这一次正好名正言顺,借德国人的东风,又是恰逢二战,战后能够将核轰炸的影响快速降低到最小。”
“是,委员长,我明白了。”
陆梓云兴奋地说道。
张蜀生笑着点点头,他可不会心慈手软,原本历史上,在美国人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人可是计划在全世界多个地方使用核武器的,原子弹也一度运到了亚洲,甚至是台…湾,完全对准了中国,无数次计划将原子弹投在中国人的头上,有几次甚至只差一点点,中国人就遭了秧。
不过可惜,这一次是中国人先试验出实战核武器,那就只有对不起差一点就逃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人了。
第484章 核袭击(下):二战的最后一击
1947年9月25日,帝国政府答应尽快完成核租赁的第三天。
美国,华盛顿,国会。
离国会会议正式开始还有六分钟,杜鲁门再次拿起一会儿艾森豪威尔上台要用的演讲稿看了看,确认没有问题后,心里安稳了一些。
虽然,对中国人无条件投降的事情已经在高层会议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在和民主党其他重要人士的沟通中却出现了一些分歧。
包括民主党主席洛佩兹在内的不少民主党人士,居然不同意杜鲁门的这个决定。他们认为,杜鲁门的担心有一些多余,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中国人会对美国使用原子弹。民主党尚且如此,共和党更加不同意了,当战争规模达到了超大规模,就连杜鲁门都没有能力独自下令提前向轴心国无条件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