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名门记事 >

第44部分

名门记事-第44部分

小说: 名门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芙兰脸一红:“这怎么行,夫人没吩咐下来。”
宋妈妈意味深长:“你是老太太派来的,可比夫人身边的丫环懂事的多,有时就得起到作用,这是帮夫人挽回少爷呢,夫人拉不下脸,你去送些吃得又如何,只说夫人送的便是,夫人只怕更喜欢你。”
芙兰也听说余文殊没吃饭便走了,心知定是闹了矛盾,两方相争,总得一个服软,她想了想:“奴婢是该为夫人分担的,请妈妈放心。”
宋妈妈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点头离开。
芙兰便去厨房端了一些饭菜,撑着伞去往书房。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也会晚一些,后天恢复正常更新时间~~

、第50章 初衷

雨渐渐小了;再听不见落地的声音。
江素梅翻了几页书,却什么都看不进去;她初为人妻;新婚还未过十日,这就跟夫君冷战起来,未免不好。
若是长此以往,这感情就得冷下来了。
不管如何;她得搞清楚他突然生气的理由。
江素梅便叫人去打听余文殊在哪儿。
果儿一会儿过来汇报道:“少爷在书房呢;不过奴婢见芙兰也在;好像给少爷送了饭菜去的。”
江素梅一怔。
竟然先她一步去了余文殊那里!
宋妈妈假意奇怪:“芙兰这丫头怎得会自己去呢?可真是不像话,一会儿少夫人得好好问问。”
江素梅目光含了冷意,暗道宋妈妈还真会演戏,她早前就了解芙兰跟地锦的性子,二人做事也算本分,这会儿芙兰敢自作主张,学起那书兰的作风,定是宋妈妈吩咐的,不然她可不敢!
她站起来,叫翠羽撑伞,二人去了书房那里。
芙兰正要给余文殊布菜,见江素梅突然到来,吓得手里筷子都差点掉在地上,但她好歹在老太太跟前伺候过的,忙行一礼道:“夫人差遣奴婢来还不放心呢,亲自过来看少爷了。”
看来是假借了她的名头。
江素梅摆摆手:“都下去。”
芙兰跟翠羽就退出了书房,去了外面。
余文殊其实也有些懊悔,他原本不该发那么大的脾气,让江素梅难堪,只是当时一股火冲上来,失去了理智,这在往常,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此番见江素梅又亲自前来,他自然顺势而下,笑道:“你可饱了,要不陪我一起?”
江素梅幽幽:“自然没饱了,相公不在,我也吃不好。”
余文殊就更是内疚了,把她抱上膝头,喂她吃了一筷子的豆腐道:“那这会儿多吃些。”
他没有提为什么生气。
江素梅只得坦言道:“今儿也不知我哪里做错,原本是想送伞来,只雨下得太大,便想长德应是会弄到伞的,许是我这儿没有考虑清楚,叫相公不高兴了。”
余文殊听着,沉默了一会儿。
若姜氏没有出现,只怕他也不会生气。
只是看着余文晖夫妇夫唱妇随,感情始终如一,他很是羡慕,故而,今日才会有那么深的失望。
眼见江素梅问起,他反倒不太好意思回答,犹豫会儿才道:“其实也没什么,只见大嫂来接大哥了。”
原来如此!
怪道是人比人,气死人。
江素梅想到余家的二夫人与大少夫人,便是叹了口气,这二人是可以当选为京都最佳妻子的,她嫁进来,先就有了这样的模板,岂能没有压力。
看来,余文殊对她存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她也同她们一样,能做一个贤妻良母。
只是,她能胜任么?
那瞬间,她的目中盛满了复杂的情绪。
好一会儿,她才满是幽怨的看着他道:“虽然我不曾送伞给你,可是我花了好多时间去想你要吃的东西。这鱼蓉拌豆腐,油煎鸭胸肉都是我想出来的,只为叫你吃得有味,你竟看都不看就走了,你可知我的伤心?”
“我现在知了。”余文殊忙道,“是我一时之气。”
“那你心里还怪我么?”江素梅觉得应该也给他提个醒儿,不然他指不定忘了娶她的初衷了,“像我这般无父无母的,原也没有别的人懂规矩,以后若又有哪里不对的,还请相公见谅,千万别再一声不吭的就丢下我了。”
余文殊不由握了握她的手,她细长的手指此刻蜷着,软弱无力的躺在他手心里。
他想到了当时第一次见到她。
想到她在来青轩写的字。
她躺在宁县的池塘边。
她在江家问他的那一个问题。
他想了许多,心渐渐开朗,终是自己先喜欢上了她,这才心甘情愿的去求娶她的,而她,或许从来没有这样在意过。
他一生自负,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以为她嫁给他,便是一颗心系在他身上,再不会落下了。
事实上,她没有。
她只是做了他的妻子而已。
她仍是那个在来青轩写一手好狂草的江素梅,但,却也是他心悦的。
在这一刻,他忽然释然,他如今已经娶了她,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又何必着急,何必患得患失。
她的心终究会装上他的。
“不再怪你了。”余文殊扬起筷子,笑道,“今日的菜很好吃,这道豆腐,明日在做一盘罢。”
江素梅便也高兴道:“好,下回我同母亲说一说,指不定母亲也喜欢呢!”
二人你喂我,我喂你的,把饭菜吃得光光。
宋妈妈见他们和好了,自觉是自己的功劳,要不是芙兰去借夫人的名头送吃的,少爷未必会原谅夫人。
这回,夫人该当知道她的重要了!
确实,江素梅很快就对此事做出了反应。
“听说妈妈原先便是在庄上的,曾帮了祖母好大的忙,不然还在乱着。我现也是刚接手好几处田庄,有些无从下手,不如妈妈去宁县一趟罢。”
宋妈妈惊呆了,看向微微笑着的江素梅,不可置信的问:“夫人,夫人要老奴去宁县的庄上?”
她可是贴身妈妈啊,怎得能去外头呢!
从来没有这种先例的!
“是啊,妈妈,这不是让您帮下忙么,老太太让妈妈陪在我身边,原也是为了这些,怎得,妈妈还不肯?”江素梅伸手揉了揉额角,“这就麻烦了,我也没空去庄上。”
“可以让翠羽去么,翠羽年纪大了,正是要配人的时候,许个庄上的小子,以后就当那里的管事妈妈,可不是好?”宋妈妈忙给她举荐人,“老奴看翠羽也是个聪明的姑娘,定是能管好那里的。”
真是会替人做主,江素梅端起凉茶喝了几口:“翠羽不会农事,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妈妈好,你现在收拾下东西便去罢。”
再没有商量的余地,宋妈妈一下子急了:“夫人,老奴是老太太派来的,可不是让老奴去庄上的!”
“祖母也没说不能让您去啊。”江素梅轻飘飘的道,“妈妈去了想回来也成,等那里都顺顺利利,就好回了。”
什么是顺顺利利,自是她说了算的。
宋妈妈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她那里不晓得江素梅的心思,宁县是她自己培植出来的人,虽然后来又得了江家给予的田庄,但是合并在一处的,主事的还是刘增祥跟冯志夫妇,她去了,能有好事给她做?只怕要被苛待了!
宋妈妈不肯去,强撑道:“这事儿需得问过老太太。”
“行,那你回去问罢。”江素梅猛地把茶盏顿在桌面上,发出一声重响,“往前你伺候老太太时,可也有让丫环像芙兰这般,不问过主子就行事的?若是,你回来答我,那以后就好好待在这里,若不是,你要么去庄上,要么不必来了。”
宋妈妈后背出了一层冷汗。
她没有料到事情根本也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发展,少夫人非但不觉得她做得好,反而要把她赶走。
天地良心,她可是一心为主子着想啊,她急道:“夫人惹了少爷不高兴,老奴也只是想替夫人挽回。”
“你算什么东西?”江素梅冷笑,“我自己的相公,再如何出了问题,我自己必有办法,不需你来动手,若你有好主意,大可告诉我,我也会定断。你只是妈妈,又不是我母亲,还敢怂恿芙兰,不是反了?”她站起来,俯视着宋妈妈,“现在,你该做出选择了!”
宋妈妈被她的气势震住,一时真不知道该如何,若是回江家给老太太禀告,就算老太太能让她继续在余家留下来,只怕以后任何事,也由不得她插手,那她还来做什么呢?
可若不留下来,那她只能待在江家,老太太发现她事情办不好,那么,也不会再得到重用。
两相权宜,她低下了头:“夫人,请让老奴去庄上罢,老奴定当会出全力。”
江素梅看她屈服,这才缓和了脸色:“妈妈去了那里,可要好好思量下。”
宋妈妈此刻后悔的恨不得哭,明明知道主子的性子,偏还要耍小聪明,这不是把自己给坑了么,她忙道:“老奴晓得了,以后必定不会让夫人失望的!”
江素梅点点头,挥手让她退下。
芙兰听说宋妈妈去了宁县,简直是心惊胆战。
就在两日前,宋妈妈还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原来不过是纸老虎,转眼就被夫人给处理掉了。
她很担心江素梅接下来就要责罚她,那是饭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还好,江素梅倒是没拿她怎么办,这才放下些心。
以后自是再不敢做出这等事了。
这日,余二夫人要带江素梅去走亲戚,就是上回在洞房看见的那些人。
说起来,余家在老爷子那一代,有两个儿子,后来父母去世之后,兄弟就分了家,余老爷子是嫡长子,便占了此处祖上传下来的大宅,他弟弟一家则是搬去了定阜街的别院,那院子虽没有祖屋好,可也很是宽阔,当年亦是请了大师傅来筑的,各处风景并不逊色。
两家离得不远,坐轿子只一炷香功夫便到。
余大夫人也一同前往的,只姜氏因身体的原因没有去。
三人下来,远远就见一个身穿石榴红薄衫,柳眉凤目的年轻妇人迎了上来。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颇多异议,男女主各有说不好,其实我为什么写一章,主要还是想写一点真实的东西。之前,男女主基本都无甚缺点,我记得还有读者说男主太过虚无缥缈,可是真得生活在一起,他们各自都会暴露出不足之处,有道是相爱容易相处难。
人没有经历过婚姻,我觉得一开始都不可能处理的有多好,尤其是在感情不够深厚的基础上。
所以,他们都需要成长。

、第51章 定阜街的余家

上回成亲之日,江素梅曾见过此人;她是众多女眷中最为惹眼的;看起来有几分泼辣;说话很是爽利。
“这是你三堂婶。”余二夫人介绍。
江素梅便同她行一礼。
虽说是婶子;其实年龄大概也不过大了十岁左右。
张氏笑眯眯道:“那次看不真切,要说这曹夫人也是,尽往人脸上抹粉儿,多清秀一个姑娘,如今这样可不是好;讨人喜欢!”
余二夫人就笑了起来;伸手拍她一下道:“浑说,曹夫人的妆容功夫也是你能说的?不过平日里;自是这般清爽好;老太太可在歇息呢?”
余老太太是余时远之弟余时怀的妻子。
“早就醒了,只这几日有些累,不太动,但仍是盼着见一见素梅,这不是在等着呢。”张氏引她们前去。
定阜街余家也是从望族分出来的,可江素梅到处一看,却见风气始终不如余家,难怪京都人提起来,从不提有两家的,她便一点不知,加上这家里也没出过什么惊艳的人物,余时怀又比不得余时远名震朝堂,便显得有一些没落。
不过两家关系瞧着颇为微妙,不太走动,不然那次她去余家,应早就见过他们了。
余老太太已是要六十的年纪,头发花白,皱纹很深,脸儿是端方的,很有气势,就是精神不太好,见她们时,还卧在榻上,两个小丫头匍匐在下面,给她捏腿。她下首还站了一众妇人,其中一个年轻妇人与江素梅年纪相当。
“总算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