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重生之鸳鸯拆散 >

第139部分

重生之鸳鸯拆散-第139部分

小说: 重生之鸳鸯拆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是老夫老妻的,且又生儿育女一场,刘夫人也不再如新嫁时那般腼腆,只取笑道:“今日可是能参加圣宴了,瞧,喝成这个样子,也不怕人家笑话咱们家好像没见过酒似的,只管往肚里倒!”

刘大人的确是喝得有些多,大着舌头道:“好险!好险!我们差点就家破人亡了!”

刘夫人闻言忙收着戏谑之心,唬得她急声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刘大人握着妻子的手道:“你知道我今天见到谁?是成王,北蛮国的成王!”

刘夫人暗道果然是喝多了,哭笑不得:“你越活越回去了。咱们大齐朝的皇帝,你都一块吃过筵席,一个北蛮小国的王爷,倒让你受宠若惊成这个样子!幸亏只说与我听,要不别人听了还不笑掉大牙!”

“不一样,不一样啊,这个成王你见过的。”刘大人摇头叹道:“你再想不到,那成王却是咱们在泽州城见过的。”

刘夫人笑了:“也不算什么稀罕事!泽州本就与北蛮国一山之隔,他虽贵为王爷,也未必不会去泽州转悠。”

“夫人有所不知,当日我与李达盛商量租出那藏有铁矿的荒山时,他却是最佳的受租人,不过那时他是我大齐的老百姓,就是那所谓的程公子,幸好当日之事不成,否则……”刘大人有些不敢想象。

“什么成公子成王爷的!你刚才说谁,是程公子?”刘夫人提高了音量,虽然已经回京两三年,可她没忘记当年二丫曾有位仰慕者程公子,自己在秀儿等人的撺掇下还曾起了保媒的心思,后来随着两家人回京,也就把这事给放下了。

“是啊,今日我见了那成王,看着就有些面熟,刚才回来的路上这才想来,倒是惊出一身的冷汗来!”刘大人唏嘘道:“看来当年之事,绝不是偶然!万幸,多亏了二丫那个荒诞的梦!”

刘夫人亦是心有余悸,本以为是天意,哪知却是有心人刻意谋划,若不是机缘巧合,让二丫得了那道人的指点,待事情败露,自家可不是家破人亡!

她越想想后怕,连声道:“二丫果是咱们家的贵人!她能得高人指点,看来是真正有大福分的人!”心中已暗暗决定将早就打点好给二丫的添妆再厚上一倍。以至于当二丫出嫁时,看到那份不逊于芳姐儿嫁妆的添妆感动不已!

刘夫人又担忧道:“也不知他是否认出你来,若是认出来,会不会再出什么妖蛾子事?”

“这个夫人不必担心,我一个从四品的官员,远远坐在角落里,他岂会注意到!再则事情已然过去,如今两国结盟互市,这时节外生枝,对谁都不好,只要咱们不说,想来他也不愿再提此事。”

刘夫人听了深觉有礼,这才把心放下,心内又想也不知李家知道又是什么个情况。

这倒是她多虑了!李父品级太低自然是轻易见不到那上层之人,李家众人也就指望着家人出外采购时,听些市井传闻,稍稍缓解一下对外国使臣的好奇之心。

太子册立大典终于如约而至,自然举国同庆。百姓们都着新衣,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太子册立乃是国本,是天之大义,代表了天下稳定,盛世太平。

李父做为官员也要前住,因想着太子册立仪式结束后,皇太子还要前往太庙告慰祖宗,到时百姓定会夹道争相目睹未来天子的仪容,到时免不了混乱踩踏,所以李父严令家里众人当日关紧家户,不得外出。

二丫等人只得在家中干做,倒是老孟头在墙上架了木梯,时不时瞧瞧,给家中人讲讲街上的人都在做什么。

大半日后便听外面片喧嚣之声,老孟头在梯子上侧耳倾听,一会满面喜色地向女主人们回报:太子已然册立,圣上仁慈,为贺此天下喜事,大赦天下!

众人自然一片欢腾,口内直唤:圣上英明,皇上万岁,太子千岁!

倒是二丫心中想起往事心有凄凄:当年不也是如此普天同庆,共贺太子册立,不过才十数年便以谋反罪名被废为庶人,人生真是福祸难料!今生自己嫁给杨浩,便与太子命运休戚相关,只要有自己在,决不会让杨家再陷入那般境地。

二丫长长出了口气,却看到祖母与母亲正不解地看着自己,老太太已笑问道:“今日是天大的喜事,你怎么也没个笑模样?”

二丫摸摸脸,忙掩饰地笑了笑:“也是开心的,只是想到那太子册立是皇家的事,谁做太子,与我们平头百姓有什么相关!就好比某大户人家将家财传给嫡长子,我们边上人干看着,一个银角子都没有,倒是瞎高兴一场!”

老太太一听笑了:“难为你会如何想,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说罢她深深叹口气道:“你没经历过景帝之乱,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那时候见天的打仗,老百姓整天想着如何躲避战乱保住性命,哪有心思种地。还不是因为当时太子不明,皇子王爷都想争上一争。如今太子一册立,大家也就安了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何况当今圣上又是圣明贤德之君,如今老百姓都安居乐业的,他教导出来的太子定是差不了的。”

二丫忙换上笑脸,对着祖母一阵撒娇闹腾过去,倒是李母暗地里问女儿道:“可是那太子有什么不妥之处?”

二丫连连摇头表示太子的地位牢靠着呢!李母也就放了心,以后二丫嫁去将军府,有未来的帝王外甥做靠山,一世荣华定是稳稳的。

大皇子被册立为太子,京城众人闹闹哄哄了一天,圣上又罢朝三日以示庆祝。同时了对太子外家进行了封赏:护国大将军加封护国公,杨将军封忠义侯,杨二将军封顺义伯,女眷自然随其丈夫爵位领封夫人。

但是护国大将军早就上书涕零道:自己如此年纪已大,近年又无军功,不敢受此封,只愿做个守城官,替圣上看好门户,以此报答先皇的知遇之恩、当今圣上对杨氏一门的盛世隆恩!

圣上一片唏嘘,越发感念杨氏一门的赤诚忠心,只不好真违了老人家的意愿,虽不再加封其为国公,却将其功劳降于他两个孙子身上,杨浩与杨明轩直接封为世子,杨浩倒也罢了,虽未成亲却也是二十岁的青年了,且又有平原侯世子的例在前,倒也不打眼,可那杨朝轩只不过十三四的少年郞便直接封为顺义伯世子,在大齐朝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由此可见,圣上对杨氏一门的恩宠,不过众人大多还是认为杨家倒也当的,杨家并不是仅仅因为是太子外家受封,而是因为这几十年的军功积攒下来的。

李家众人听了杨家受封的好消息后,真是又惊喜又惶恐。既高兴二丫能嫁入高门,又担心杨家门第太高,这婚事怕有些不顺,同时也发愁二丫的嫁妆,当日还想咬牙凑个五百两银子二三百亩田地给二丫作嫁妆,如今看来便是将李家所有的财产都陪了过去,外人看来这世子夫人的嫁妆也够寒碜的。

二丫也不是那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人物,之前想着自己不过是嫁个小门小户的,父亲一早为自己的准备下的嫁妆,足够自己以后的生活,故还曾力劝母亲不必担心嫁妆的事。

如果她真能嫁给杨浩,那就不得不考虑嫁妆的事了。之前她也想着就让家里按京城一般的嫡女的例准备嫁妆,反正杨浩也不过是个五品的武官,大齐朝武官低于文官,虽说是正五品也不过相当于文官的正六品罢了,倒也勉强过得去。

哪知如今他却成了侯府世子,这嫁妆可就真关乎两家的面子,马虎不得。唉,早知今日,就该收下杨浩当日给自己的添妆,至少也能装点下门面不是。也不知自己出嫁时,他是否会将那银票及庄子给自己添妆,不过真还没听说谁家的新郞给新娘添妆的。

二丫咬咬牙,死猪不怕开水烫,就那些家底,还能为了面子上好看去打劫不成!

早就有内侍去玉真山上宣读封杨浩为忠义侯世子的圣旨,这些跟随杨浩的亲兵都上前恭贺杨浩,又要为杨浩摆酒庆贺,杨浩也是心中得意,不过还没高兴得昏了头,训示道:“如今咱们还在值勤,保护公主责任重大,哪能渴酒,小心误了事!”

第一八五章 京城三姝

第一八五章 京城三姝

亲兵们早就与杨浩混得熟了,平时纪律严明,私下里倒是兄弟一般,只道:“世子爷,反正是轮职,休息时喝点也不要紧!”

杨浩一听倒也使得,便做东让人摆了酒庆贺,又道:“我此次得封世子,却是蒙圣上恩宠,心中虽高兴,终是虚心,等将来你我兄弟去沙场立了功,到那时封侯拜相心中才踏实!”

一席话说得其手下诸人心中澎湃,直道:“我等愿追随中郞将大人,力争为守护大齐朝的江山立下寸马功劳,也得个一官半职好封妻荫子!”

三位公主得知杨浩被封为世子,也特意命人备了酒菜送去,以示庆贺!杨浩忙谢了恩,又让人将酒菜分给众人,大伙共沾皇家恩泽。

仪秋不由对仪华笑道:“咱们这个小舅舅,如今办起事来,倒是越来有外祖父的风范了。”因大齐朝极重嫡庶,故庶出皇子皇女皆以皇后母家为外家。

仪华笑笑又说了其他的将话岔了过去。杨家确实是盛隆,所以每常母亲总有些担忧,怕‘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如此盛宠恐会给杨家招来灾祸,外祖父一家倒不是那贪恋权势之辈,既然一母同胞的大哥做了太子,将来成了君王总能回护杨家一二,便是自己也不会置杨家不理的。

旁边作陪的李淑妍听了内侍的一席话,心中满是佩服杨浩豪放而又平易近人的作风,这在贵族之家实在是难得,假以时日在沙场上真正锻炼一番,倒是不难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只是自来伴君如伴虎,此时的盛宠未必不是毒药。

至于宁远侯府的两位小姐,因为与杨家的尴尬渊源,倒是不做他想,只管随着大家一起乐哈。

太子册立一事已经过去,上至朝堂下到平民百姓都进入了正常的生活。北蛮国趁机也提出了和亲之事。

圣上言道:因去年天灾人祸,今年年景只怕也不是太好,所以钦天监测算,须几位公主出家祈福才可,故此次只怕不能以公主和亲。

这不过是官方说法,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北蛮国本就没想过会娶个真公主回来。

所以成王也道:公主们都年幼,自己也不忍其背井离乡,虽说北蛮会以最大的热情对待公主!此次主要是为了两国结约而来,至于和亲之事全凭圣上作主。

圣上也不好直接说出紫凝郡主来,倒似提前做出了似的,他大笑道:“成王殿下果然深明大义,朕定会为你选出一位端庄贤淑的公主。这几日朕会命人好生陪着殿下在这京城游玩一番,也不枉来大齐一趟。”

各国均会在其他国布些细作的,所以成王对这大齐朝的打算自然也知道个大概,如不出意外,应是紫凝郡主和亲。不过对他来说,只要担着公主的名头,嫁妆多多,便是无盐女他也照娶不误。

如今其他小国的使节已经陆续回了国,驿馆便只住了北蛮的使者,初时还有大齐朝的官员们陪着游山玩水赴些筵席,几日后,成王也都熟了,便自己带人在京城各处转悠着玩耍,大齐朝的人也不作约束。

这日成王作了大齐人的打扮,带着人随意进了家驿馆附近的酒楼。那家酒楼倒是有些自己的特色,也曾被大齐的招待官员们推荐,让其师傅来做过几道菜,不过终不如直接在酒楼吃的香。

门前站着的一个年轻酒保看其装束及表情便知定是外地刚进京城的有钱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