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游戏体育电子书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223部分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223部分

小说: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方志文是看三国演义看多了,以为许攸是袁绍的谋臣,其实这个时候,许攸只能算是袁绍的朋友,而且他跟曹cào也是朋友,许攸这个人一向大胆,而且心气很高,在历史上曾经参与谋废灵帝的惊天大事,不过没有成功,因此沉寂下来,在洛阳结jiāo豪杰另寻发迹的机会。
    这种聪明人,是不会轻易的选择主上的,方志文对原住民的了解更多的是武将,对这些谋主还是太缺乏了解了。
    不过许攸此来倒是真的是帮袁绍传话的,许攸来见方志文,一来是自己好奇,二来是正好他到兖州访友,顺路罢了。
    方志文请许攸入见,许攸见还有客人再侧,只是微微的皱了皱眉。方志文等人互相见了礼。介绍了彼此的身份,寒暄过后,许攸得知崔琰是郑玄高弟,这才释然。
    许攸二十多三十的样子,肤色较黑,脸型瘦削,刀眉凤眼,鼻中断节,这是相学中的不忠之相,颧骨不高。权力yù倒是不大,嘴chún很薄,乃是能言善辩之士,身材七尺左右。带着一顶逍遥冠,身着滚边的深衣,气质倒是不俗。
    方志文打量着许攸,许攸也打量着方志文,方志文此刻并未着甲,只是一身很普通的袍服,头上一领方巾,加上方志文本来就长相普通,气质内敛,所以看上去很普通。许攸不由得微微皱眉,想不到偌大名气的草原黑魔,居然像个普通的富家子,莫非是传言有误?
    倒是他侧面对坐的崔琰,样貌俊秀、风姿高致,一看就是不是普通人。
    “能得一见名扬天下的方大人,攸幸何如之。”
    “许先生客气,许先生大名远早有所闻,未得一见深以为憾,如今能得一晤深以为幸。”
    “方大人谬赞了。区区薄名不足挂齿。”
    “呵呵,不知许先生此来有以教我?”
    “攸此来乃为大人前程谋!”
    方志文心下暗笑,这个许攸果然是个谋士,而且自视甚高。
    “哦,那本官洗耳恭听。”
    崔琰也好奇的看向许攸。许攸看了看方志文,左右扫视而来一圈。见方志文没有出声,显然房内都是可信之人,甚至连崔琰想要起身,都被方志文抬手阻止了,许攸不由得有些好奇,这位方志文还真的是个坦诚君子不成?事无不可对人言?
    见方志文正视着自己,许攸微微的扬了扬下巴,开口道:“近闻大人尽起乐làng水军,挥师西进,横扫渤海诸岛,大人可是想蹈海而登陆,威渤海而凌冀州?大人,冀州非是幽州,攸请大人慎之。”
    方志文眼神一亮,这许攸果然不是空有虚名的之辈,只看他一眼就看出方志文的真正军事和政治意图,这人不简单。
    “许先生说笑了,在下乃是丰宁郡太守,乐làng之事,那是陈正峰所谋。”
    “大人欺我!如今海贸初兴,江东世族意yù北上,大人趁势而起,先占渤海而后势压东海,意与江东世族海上争雄,大人所图非小,攸虽鄙陋,但也能识得一二。”
    方志文~~…更沉凝了一下,忽然发觉,自己的意图可能已经有很多人看到看透了,如果继续这么走下去,是不是会成了出头鸟了?
    “许先生想得太多了,远不过是想保证海贸的利益罢了,丰宁一系人口少、地域广,且多是山地草场,对粮食依赖严重,所以必须保证海贸的畅通,才能解除后顾之忧,草原广阔,远并没有南顾的意图。”
    “哦?”许攸眼神一缩,定定的看着方志文,方志文脸色沉静眼神淡然。
    “仅只如此?”
    “仅只如此!”
    “大人封闭密云以自守,开辟丰宁以北图,建设乐làng以南顾,清剿渤海岂非铺平南下之路?”
    “问题是我拿什么来南下?又为何要南下?我又有能力南下么?正如先生适才所言,冀州不是幽州,远亦有自知之明。”
    “今日不可,未必明日亦不可?”
    “许先生此言差矣,既然是明日事,今日如何能猜测得到?远只是一个军汉,图的是快意恩仇、建功立业,北边胡族众多、天地甚广,有生之年恐犹未竟也,何以要南下进入这世族的luàn局?说句不恭的话,我方远这个官帽子,是买来的,当今?嘿嘿许攸是聪明人,崔琰也是,他们都明白了方志文的意思,方志文是不想掺乎进皇权与世族之间的血腥斗争,而所谓的名利,向北也一样能取,又何必南下趟浑水呢?
    而方志文自己解释,在乐làng以及渤海的一切行事,都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后路,保障自己的海贸不被别人掐住脖子,如此而已。
    许攸沉yín了一下,微微的眯着眼睛注视着方志文,缓缓开口道:“吾友本初yù与大人一会,不知大人可有安排?”
    方志文咧嘴一笑:“可!”(未完待续)RQ

第两百七十章 谁主冀州
    方志文与袁家的会面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只争迟与早罢了,与许攸约定了在冀州乐陵阳信会面,之所以选择阳信,是因为赵云的部队正在那附近,方志文对袁家的势力是非常忌惮的,更何况,袁家背后还有不少的冀州大族,万一一个不小心,被袁家的人打了埋伏,那才丢人呢。
    约好了会面的大致时间地点,方志文开始向许攸请教他对冀州局势的看法,不过许攸嘴巴严实得很,总是将话题向幽州和乐浪转移,不时也提起青州的事情,言下之意是说青州世族力量分散,容易被外来的势力摧毁。
    听许攸的意思,似乎是推荐方志文全力攻略青州,而不要将目光放在冀州,看来许攸还是不大相信方志文的说法,这个问题就像你问一只狼想不想吃羊,狼说只吃自己养的羊,大家都不信。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大局观的问题,袁家的大局观是要摧毁大汉刘氏的权力结构,重新划分乃至自己来掌权,所以追求的是权力巅峰大一统,而方志文则是认为这个游戏世界里,应该只能在战火纷飞中才能更好的存在并延续下去。
    一个追求的是合,另一个追求的是分,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具有这样相反的观点,方志文的想法自然是难以被袁氏所理解,同样,代表袁氏观点的许攸也不能理解,在他看来,方志文现在正是挟着草原大胜的势头。将自己势力的枝蔓伸展开来,如果不加以限制,这些个枝蔓迟早蔓延整个天下。乃至形成并吞天下的势头。
    许攸以不胜酒力告辞而去,其实是因为方志文盯着许攸追问袁家在冀州的布局,许攸不能说,自然逃掉为好。
    “季珪,你怎么看这冀州这潭浑水?”
    崔琰轻轻抚着自己下巴上不长的胡须,斟酌着说道:“大人,冀州向来就是河北富庶之地。人口众多世族盘踞,如果从势力分布上看,应该是南重北轻,西重东轻,冀州的世族也由此分成几个利益集团,西南部以韩家为首的世族体系,东南部以张家为首的大世族体系,以及西北小世族为主的世族体系,这个袁家。是从乐陵、渤海逐渐在冀州站稳的。某种程度上,乐陵和渤海的发展,跟袁家有很大关系。”
    方志文感兴趣的向前倾了倾身体。追问道:“哦,那么冀州至少有四个比较大的势力团体了。”
    崔琰摇头:“这是以前,不过最近这两年。朝廷上的争锋日趋激烈,皇家势力消退,冀州的局势其实是跟朝堂的形势密不可分的,因此,冀州的势力很可能已经经过重新的分裂重整,分别以渤海袁氏、清河张氏、邺城韩氏为主。由于张氏这些年在朝堂上不顺,多以姻亲维系。并有分裂之象,已是日薄西山之象,因此冀州的大局应该以韩氏与袁氏为主,另外,原本效忠皇室的大小世族,却渐渐销声匿迹,很是奇怪。”
    方志文沉吟了一会,开口道:“季珪可曾听闻太平道?”
    崔琰微微一愣,随即点头道:“有所耳闻,太平道为巨鹿张氏兄弟所创,利用流民的无知,以符水行医,自称大贤良师、大医,行太平,以太平青领道为圣典,宣扬亲亲友善,平等互助,在赤贫百姓中颇有信众,大人说起此事却是为何?”
    方志文迟疑了一下道:“如果这太平道有数十万信众,季珪觉得如何?”
    崔琰悚然而惊,不过崔琰的养气功夫不错,并没有露出什么惊慌的神色,但是脸上的表情是极为严肃的,显然这个消息将他吓到了。
    方志文的这一番话之所以没有被系统屏蔽,是因为这个情况完全是〖真〗实的,并且是依靠甄家的情报网络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之后推算出来的数字,开始的时候甄姜还觉得自己的夫君小题大做,调查这个传道的教派做什么。
    谁知道到了数据汇总上来,甄姜粗略的一算,就被这个事实吓了一大跳,数十万信众,一旦发作起来,简直不敢想象,因为甄姜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她对大汉的官僚现状是有着很清醒的认识的。
    如果大汉的官僚体制是健康的,那么这数十万信众也不过是一场乱子而已,但是现在大汉官僚体制已经彻底腐朽了,地方官吏多是卖官鬻爵而来的,当官就是为了赚钱,这点已经是整个大汉百姓都知道的事实,这种官僚体制,根本不足以应变,随便一个火星点燃,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体系的大崩溃。
    崔琰的见识和智力自然不会比甄姜差,甄姜能够得出的结论,崔琰自然也能够得出来,甚至更快的确定这条消息里面蕴含的意义。
    而且,崔琰想得更多,所以,他的脸色才如此难看,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大汉子民,对皇家的感情还是有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已经深入读书人的心里,虽然怒其不争,但是也没有人愿意看着大汉就这么轰然倒塌。
    从现实意义上,一个统一政权的崩溃,代表着乱世的来临,所谓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乱世什么的绝对是一个可怕到你听到都能哆嗦的世界,也只有生活在和平社会的玩家们,才会在嘴上叫嚣着战争什么的,其实真的乱世来临,估计都蔫了,崔琰现在就有蔫了的感觉。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现在帝王家没了,这一身的文武艺还有什么用?择明主、开天地这种事情,真的会那么容易么?一步错可就是九族灭啊!
    方志文看着崔琰脸色的变化,真切的体会到了在一个即将崩溃的大时代,这些百姓、文人武士、既得利益的世族等等,他们心里所要面临的严峻而又沉重的选择,这种沉重,已经到了不可承受的那种程度,面对天地反复的大变局,谁能泰然处之!?
    方志文不相信存在这样的人,所以,在这一刻,方志文似乎真正的融入了这个大时代,这样一个充满了选择,充满了灭顶之灾,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血腥和哀伤的大时代啊!
    这一刻,方志文忽然明白了,为何在这个大时代里,华夏大地涌现出了那么多名耀千古的大人物、大智慧,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不朽传说,因为,这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奋斗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拼尽了全力,爆发出自己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能力,榨干自己最后的一点力量,拼命的挣扎着,拼命的向上攀爬着,互相砥砺互相残杀,碰撞出耀眼的火花,留下了响彻天地的声音,弱者在这里将被无情的淘汰,强者将统治世界,这是一个只承认力量的世界,这便是生存之战的本质!
    沉思的崔琰忽然被一股无形的风暴惊醒,仿佛一股飓风席卷而过,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