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既见云,胡不归 >

第13部分

既见云,胡不归-第13部分

小说: 既见云,胡不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母曾跟她说过,毕业之后可以去大娘娘所在的银行工作也可以继续读书考研。她点点说好,喜欢?不见得。不喜欢?也不见得。究竟这好是好什么,也没有定论,工作,好,读书,也好。对于人生,她基本的态度就是无所谓。无所谓干什么,无所谓怎么样,只要吃饱喝足有养眼的可以看就行,人生嘛,就是如此。正因为这样的性格,才造就了她对周遭事物的漠不关心,就连对自己也是,除了知道自己是必定要回去的,其他的事情,对于她来说,其实并不重要。也正是因为此,才使得她如此木知木觉。
尉迟炽繁对于热闹的街市并没有太多欣喜,她一贯从容而淡定地静静走在杨笑澜的身边。以她的才智,大致可从毗卢遮那师傅、杨素和笑澜的交谈神色中了解到笑澜的来历,一个不知名的世界。为此,她还特地向毗卢遮那师傅求证过,毕竟穿越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在了解了真相之后,她对笑澜的好奇加深之余更觉得她可怜,在这茫茫人海,无牵无挂,无亲无故,可偏偏笑澜只是偶尔伤感,大多数的时候依旧嬉皮笑脸,对着她更是小心翼翼呵护备至,使她更不忍心去拒绝笑澜什么,比如说上次的同塌而眠,连今次的出游也是。
尉迟炽繁的过往、尉迟炽繁的曾经,让她不敢踏出大兴善寺,每次走在街头,她总有被人指指点点的感觉,她更怕在街上有谁会认出她,叫出她。不管是宇文夫人还是天作大皇后的称呼都会让她想起在宫里的日子,浑身发冷、头皮发憷。即便如此,仍旧难以对笑澜说不,为了她换上许久不曾穿起的紫色,对着铜镜她端详着自己不施粉黛的样子,勉强抿着嘴露出一个微笑,还是会让她想到那个在宇文赟身下强颜承欢的尉迟炽繁呢。曾经,那个淫魔一般的周宣帝为了让她就范出尽了各种法宝,其中还包括药剂,回想起自己被逼服药后的丑态,她只觉得作呕。也是为此,她不爱与人亲近,拒绝了杨丽华和杨素的好意,一心一意出家念佛。这几年,唯一能近身的也只有杨笑澜了。可能是她的笑容简单又纯真的缘故吧,尉迟炽繁总是这样解释自己对笑澜的纵容。在思前想后下,她仍旧特意蒙上了面纱,这样在并不通明的夜色下被认出的几率会小上许多吧。
眼下和杨笑澜互不做声并肩而行,两人各怀心思,都不觉得有何异样,反倒是跟在身后的若松和惊鸿颇觉得气氛尴尬。惊鸿暗叹,这叫人家姑娘出门了,人家还特意换了衣服。小郎君你又不声不响,不和人家姑娘说话,到底算哪门子事呀。这若松倒没有惊鸿那么着急,虽说他也是带着杨素交代的任务出门,让他务必好好观察两人的互动,回来要随时报告,他只是觉得不解,一向一本正经严肃的主子杨公几时变得和三姑六婆一般八卦了。
只见那杨笑澜回首眺望来时的路,才惊觉尉迟炽繁已默默陪着自己走了这一段,心下又是感慨,又是有一阵莫名的激动。于这异世中,她并不孤独,不是么?眼下就这超凡脱俗的女子,特意为了她换上了不愿上身的便装,她大概可以想象,缁衣对于尉迟炽繁来说代表了什么。
那是一种对以往的决裂,身份的隔离,缁衣暗示了远离尘世,远离过去的生活、身份、种种,抛却万缘,可她却为了她的任性……尽管,炽繁的这一身淡紫将她的特殊的气质衬托得一览无遗,笑澜从没有见过一个女子能将这紫色穿得如此好看又纯净。那么假如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处境,还会陪她继续走下去嘛?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这是笑澜第一次完整地念出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火花的闪耀下,她只想着,那人,是在自己的身边么?
尉迟炽繁从没有听过这种形式的诗,有些像汉代的乐府诗,但是更具音韵。待要相询,却见一束烟花绽放,映照出笑澜眼中的异彩,还有一丝看不清道不明捉摸不定的脉脉情思。她不免要想,笑澜口中这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可真是她吗?失神间,伸手抚上笑澜的眼睛、睫毛,她喜欢她的脸阔,圆润柔和,不似男儿般硬朗,有些丰满的脸颊偶尔会鼓起,十分可爱,不像那宇文赟,尖嘴猴腮,一脸的阴沉与刻薄;而笑澜身上的随季节变化的桂花香与梅花香也让她觉得好闻,温温柔柔的既不尖锐也不具侵略性,就像笑澜的人一般,和和气气傻傻呆呆,有时聪明喜欢狡辩,有时又愚钝的可爱。她若再大一些了,还会是现在的笑澜么?
“这不是皇后殿下新收的义子,杨家四郎嘛。”一声叫唤惊醒了同时出神的杨笑澜与尉迟炽繁,这看似亲密的动作落在旁人眼里,笑澜尚有些不好意思,而尉迟炽繁更是羞得缩回了手涨红了脸,躲到了杨笑澜的身后。
笑澜腹议着“哪个煞风景的胚子来捣乱!”忍住了满肚子的怨气,朝来声处望去,只见几名便装的侍卫警惕环顾着一位锦服男子,两位端庄女子和两个小模小样的小女孩正打量着她们。这男子与其中一名女子的眉目略有些相似,好像在哪里见过。
作者有话要说:想起史上尉迟炽繁的一些史实,好生心疼师姐呀~~~唉。


、第十五回 上元灯会(下)

这古代没有灯,只能借着月色和烛光方能看清楚来人的模样。那两位端庄女子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一身的雍容,颇有些少妇的味道,和锦服男子立在一起的女子着湖绿色的长衣,眼角弯弯似水一般的温柔,乍一看就是那种化不开的温柔;牵着一个小姑娘的女子则裹着一席白底碎花的披风,看起来很眼熟,越看越是眼熟,尤其是嘴角勾上一抹微笑,简直就有独孤皇后的神韵。被牵着的小姑娘梳两个羊角辫子,露出小心翼翼的神情很好奇得端详着笑澜……而站在她身侧的另一个着大红棉袄的小姑娘看向杨笑澜的眼神有一些……不屑。
见到这不屑的眼神,杨笑澜不由自主地翻了个白眼,毛还没长齐的小妞居然敢用这种眼神看她,以为她是谁啊,没好气的暗哼一声。红衣,俗气!当锦服男子的视线扫过蒙着面的尉迟炽繁时,她很自觉地往前挡了一挡。不管是不想让人认出尉迟炽繁也好,还是单纯的不愿让别人看她,对于打量炽繁的眼神,她都表示不喜。
锦服男子察觉杨笑澜的不悦,微微一笑,先行上前行礼道:“四郎有礼,说起来,你还应当称我一声二兄才是……”
啊?杨素的弟弟?杨素没有说起他有个弟弟还那么年轻呀……杨笑澜拱手为礼,眼神却是茫然的。
尉迟炽繁见她钝着,在她身后轻声道:“那是二殿下晋王杨广。”
噢!隋炀帝呀,那他身边那位是不是传说中,人见人爱经历六位皇帝,从宇文化及到窦建德到突厥几个可汗,连李世民都会心动的乱世桃花萧美娘?接收到杨笑澜好奇的眼神,萧美娘礼貌一笑,心里却道“怎么这皇后殿下收的义子竟是如此莽撞无礼的。”
那和独孤皇后神似带着两个娃还出来逛街的……不会是和师姐共事一夫的那一位吧……浑身一震,别过身朝尉迟炽繁看去,只见炽繁注视对方良久,随即就别转脸,继续躲在她的身后。她拍拍尉迟炽繁的手,想一想又怕她不安,干脆就抓住了那双细滑的手,见那双手的主人浑身一颤,没有挣脱,笑澜才放心对着杨广笑道:“恕在下眼拙,敢问阁下是?”
这江湖中人的语气让杨广又是一笑,道“在下杨广,这位是拙荆。那一位是我大姐和她的女儿,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阿五妹妹了。”
“见过晋王殿下,王妃、大公主、五公主。”还有个小孩应该怎么称呼?那个冲着她满脸不屑的就是杨阿五?人人都想把她们凑到一起的杨阿五?没有师姐漂亮,没有晋王妃温柔,没有她姐姐杨丽华端丽,更别说没有她亲娘独孤皇后有味道了,完全就是个没发育好的小毛孩嘛。杨笑澜瘪瘪嘴,心想,别说我是个女子,就是男人。谁要娶你一个黄毛丫头,一看就是刁蛮任性的主,哼。
这杨笑澜还真是误会杨阿五了,平时杨阿五可是以孝顺谦和著称,只是年纪尚幼难免有一些小女孩的脾气,加上又听说被笑澜嫌弃年幼,自是会对她心存不满。毕竟,是笑澜先在人前拒绝她在先的呀。
“笑澜不必多礼,那一日还仰仗你眼明手快护卫了母亲大人。这位是?”这隋炀帝杨广没有丝毫骄横跋扈的样子,也不摆什么王爷的架子,反而谦谦有礼地似个君子,杨笑澜对他的印象大好。见他望向身后的师姐,也不避嫌,说道:“这是我家师姐,方外中人,偶尔入这俗世走上一遭,礼数不周之处,还请晋王殿下海涵。”
杨广大方说道:“方外中人自是不用我红尘中人的礼数,听闻笑澜的师父是毗卢遮那师傅,父亲大人以上宾之礼待之,这位师太即是你师姐,也是佛门中人,自是不必拘礼。”
杨笑澜正愁不知该怎么回那客气的话才好,冷不丁听杨阿五晒道:“出家还能着便装,又与俗世的何异?端的是那许多不收清规戒律的僧尼,还亏得三哥要入沙门。”
“我师姐算是居士,尚没有剃度,也不用完全守那戒律,况且,今日师姐纯粹是看笑澜无人陪伴的份上,才换了衣服陪我出来。”杨笑澜听着这不善的言辞,颇为不喜,但碍于杨阿五的身份,杨广的面子,还是冷冷地解释了。
杨阿五一见到笑澜就想起他那日在殿上的拒婚,想起多人转述的,他杨笑澜嫌她年纪尚小要娶一个比他大的女子。她乃金枝玉叶,从小讨好的人不计其数,都说要以娶她为荣,哪里听过这样的话语。每日想起皆是不平,直到听说杨笑澜得了病,才暗喜他是遭了没有眼光拒婚的报应。今日随着兄嫂姐姐们出门,却见这杨笑澜和那紫衣的蒙面女子神情亲密,那女子的举手投足间皆是别样的风情,按捺不住便要出言相激。若是笑澜不予理睬还好,可笑澜字字句句都是帮着那紫衣女子,怎能叫她不针锋相对?瞥了尉迟炽繁一眼,自言自语道:“夜里还蒙着面,是怕吓坏人么。”
这是抽得什么风?怎么就说到师姐头上了?招她惹她了?尉迟炽繁倒是不以为意,杨笑澜却有些生气了,说她怎么样她都无所谓。可现在先不说之前的过节,这杨阿五没来由的就这么说尉迟炽繁,她一敛眉,冷笑道:“吓坏人到不至于,就怕是生得太好看了刺激到那些要胸没胸要肉没肉,还没发育好的小毛丫头。”
“阿五,不得无礼。”一边浅笑着的杨丽华拉住了还欲说些什么的杨阿五,那一抹紫色,实在好生眼熟。她直觉这位躲在杨家四郎身后的,被他称为师姐的女子,与她该是旧识。默默观察着与杨广寒暄着的杨笑澜,没有见惯的谄媚与恭敬,只是礼貌性的攀谈,一问一答客气而疏远,尽管有些拧着,但是拉着紫衣女子的手一直都没有放下。
这个少年,眉宇间皆是不耐,还有对阿五言语的反感,一定是十分厌烦在这上元节还要与人务虚吧。他大概还不知道,被皇帝皇后收为义子的事情已使他声名显赫,在短短的时日里成了各大官家子弟想要结交的对象。
这时,一直在边上不声不响的宇文娥英偷偷拽了拽杨丽华的手,轻声道:“阿娘,阿娘,那个人就是那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